[想攝影137] 細說分鏡 Vol.14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89
🖍我所執著的,是隱藏在藝 術下,那些種種技術是如何決擇的故事
🖍故事,比起華麗的表象,更能吸引我的投入與專注
謝哲青在他最近的新書中,談到美國哲學家「華特、費學」,將人類的學名 Human Sapiens (智人),改為 Home Narrans (說故事的人),他的意思是處於資訊爆發、混亂的世界中,我們身處焦慮的時代下,總是想找著安生立命的社會位𠤤,依靠著我們心中相信的管道,無論是電視上的名嘴、還是網路上的網紅、意見領袖,或是功成名就的學者、政治家、企業家的一翻話,讓我們找到心靈上可以依靠的方向,因為上述這些人,在現今我們的社會中,是懂得如何化繁為簡、去無存菁並且用有力的表達方式,說出一套我們心中困境的出口 – 也就是透過「敘事」「說故事」的方式,將許多讓我們無解、擔憂的事情,化作「一切都有因果,同時也是趨吉避兇」。
🟥故事與說故事
會說故事的人,我真心覺得這些人的人生閱歷、經歷一定非常豐富,讓我們能超越時空,體驗到我們人生過去與現今無法置身的環境,越是很達得好,越能讓我們如臨現場。
🔹「故事」的呈現形式很多,口說故事、文字紙筆、圖像漫畫、動態影音等等,都是為了表達「故事」,而不同的媒體優缺長短也各有利弊,同樣的一套故事,會因表達形式的差異,產生與所謂的「原作」有著極大的落差,又特別是從小說改編成電影更常見這種狀況,族繁不及備載,大家心中一定有數,這裡也就不特別提,哪些小說改變成電影成為災難,或是變的更加出色。🔹
雖然我不大愛看小說,越厚、越多集的小說我更是離的越遠,而我偏愛影集、電影、短片來了解故事,少數我是因為電影拍的不錯,回頭去看小說的情況也是有的,雖然我知道有些電影與小說原著有所落差,但我會當作「這是另一份作品」方式來解讀它,再有興趣再多參考他人的心得比照一下。
最近,我更開始喜歡「10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讓我對一些從沒看過的電影,在短短時間下了解故事大綱與內容,這也不是最近才有,早在多年前的「古阿莫」就已經流行好一陣子,當然這種過於斷章取義的表現方式,自然無法讓人感受任何一部電影裡頭的醍醐味,但對於一些「有點興趣的電影,但沒有時間找來看」的我來說,偶爾看一看,當作消遺也是不錯,偶爾還會發現有趣的故事在裡頭。
「袁騰飛」Youtube 之前我很有興趣的一位「說書人」,可以把古今中外歷史講的活靈活現,怎麼同一件學生時期歷史考題,在他的嘴裡可以說出另一套觀點,足足吸引我的眼眼好幾分鐘不撇一眼,真的是蠻利害的說書人,只可惜一點,若要看他更精采、更完整的故事,那就要到另外的平台、加入會員、付費才能享受得到,我就少去他的頻道去追一追。
「老高」我想就不多說了,上百萬的訂閱人數,每集影片一推出,短短時間也有數萬人點擊觀賞,雖然有人批評他不過就是「會說話的內容農場」,也就是把別人的故事抄來變成自己的東西,確實我也這麼覺得,老高許多集談到的內容,我自己在很多地方也都看過、見過,無論是鄉野傳奇還是書本內容都有,但這點並不會折損我對老高的評價,因為能把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透過精彩的說書過程,搭配聲音、影片輔以說明,以及旁邊適時回應的小茉,更是讓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硬是說成 1 小時的節目,還不會讓你想要轉台,這點才是讓我覺得,老高真是個利害的說書人,不用透過多難的攝影、剪輯、打光等前製與後製技術,就能做到這樣子的成就,不簡單、不簡單。
到底是故事吸引著我們? 還是呈現方式讓我們願意停留下來? 還是必需二者兼具? 有沒有可能「呈現方式」讓故事更加生動重現,讓故事更加豐富? 也有沒有可能某些故事必需透過特定的呈現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溶入故事裡頭? 這些問題成為我最好奇的點
🟥照片與故事
前幾篇文章我提到,比起「照片的故事」,我更在意「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故事,前者迷人,後者讓人沉浸其中,若用小說、電影來比喻的話,精采的小說讓人打開視野,而作者的世界更是另一部作品,更加引起我的興趣。
參觀一些攝影展,或是經過一些攝影展出的場合,除了看看照片本身,底下的創作目的也是必需要要搭配一起看的,但如果作者在現場的話,與作者本身討論這些作品創作的過程,那更是精采。
🔹但絕大多數是沒有這個機會,我們最多參觀看看攝影展,甚至是「線上攝影展」更方便簡單,就算不是很有制度、規模、設計的線上攝影展,每天在看臉書各攝影社團裡,每個人分享作品,我們也可以視為一簡單的「線上攝影展」,但我覺得這樣子比較片段零碎,比較無法透過偶然看到的作品,就能了解一創作者真實創作的立場與心境,透過「實體的課程」,透過一創作者一連串作品創作心得分享,比較能讓在場各位,了解攝影、拍攝過程中,隱𫟖在照片、照片故事後的「故事」。🔹
正如我前篇提到,大多分享照片故事的「說書者」,我所見到的,絕大多僅是「描述照片現場發生的事情」,或是「心情分享 – 就是要這麼做就是好」等類似的說法,能聽到我希望得到的「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這樣機會並不多,如果一場 1 小時 20 張照片的分享會,能讓我聽到一張、二張,遠藏在照片裡頭更多的創作心路歷程,我就覺得「值得了」。
為何「照片故事後的故事」我更有興趣呢?
🔹因為「照片是記錄故事」,故事已經存在在那兒,已經是發生的事情,不會、也不容易改變,或是不再發生,就那麼一次,每一張照片故事就像是電影、小說讓我增廣見聞,絕對有的,但試著想一想,為何「故事就在那兒」,為何不會吸引我,或是更多人去拍? 不覺得這點比起「照片的故事」還要有趣嗎? 🔹
除了「已經發生存在的故事」,有的則是「創作一個故事」,但同樣的我會問作者「為何你會想拍這些故事」,而不會去太對「照片與其故事」琢磨太久,相同的邏輯我也會問自己「有些人會想創照這些故事,又為何我不想? 為何我覺得一些我自己創作的故事,別人覺得不有趣?」。
🔹我想得到暫時性的答案那就是「照片與其故事」一定與「攝影者、創作者」有一種神秘的連結與關係,才會讓我們與作品之間產生交集,這個交集才讓我更吸引我想去了解,希望進而發現隱藏在我心中沒發現的秘密,也就是更認識自己,了解為何我現在做的是什麼? 了解為何我喜歡、厭惡某些事物又是什麼原因。🔹
🟥攝影創作的取捨
用照片創作,背後的故事,無論是已經存在的故事,或是撰寫一個故事,而成就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元素,依舊脫離不了那些攝影的基礎 – 曝光、構圖,每一個決定都影響這張照片的最後結果,那麼說說這張照片如何的創作 (How) 並不困難,而「創作目的」本身就是「Why」,這兩者的交集,我想就是「故事 Story」。
🔹比如說光圈大小直接影響景深表現,為何讓淺景深隱藏了部分事物,消失在主體前方、後方,不會無理由的隨意使用,當說明為何擇「大光圈」 (How),相信是背後有個原因 (Why),是為了眼不見為淨,淡化那些藏汙納垢的角落,或使得長年以來堆砌老舊的痕失消失在畫面中,使得觀看者判斷不出時間地點線索,讓這張照片遊走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簡單的觀念表達,這就是故事。🔹
光是一個變數,就有多種選擇,無論選擇為何,都是一個觀念的表達、都是一個故事,無分好壞,只有作者主觀的詮釋,以及觀者主觀多元的解讀,但若抱著更多一點問題,問著「為何選用的大光圈,讓部分線索消失是你這張照片故事的原因」,把問題再追問下去,就能更進一步深入創作者與故事之間的「連接」,而不會讓觀者停留在「看見作品、聽見故事」這層面,卻忘了「作者」在裡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想更了解這位「說故事的人」,而不僅於「照片的故事」就此滿足,通常那些「說故事的人的故事」,比起那華麗表像的作品,來得更有趣、更讓人有著深刻的記憶,再反過頭來看該作者的「創作作品與作品故事」,就能了解更多一些。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新廣吉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問題] 幫我比較喜餅:永安江記、日興堂、舊振南- 看板GetMarry 的評價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高雄—新廣吉餅舖 綠豆椪NT$450/9入 蛋黃酥NT$360/9入... 的評價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問題] 哪裡有好吃CP值高的大餅呢? clamplove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標籤: 新北市新莊區皮膚科 的評價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問題] 高雄有名的中式喜餅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心得] 食記-廣吉澳洲燕麥片-健康便宜的好用食材 的評價
- 關於新廣吉評價 在 廣吉中醫診所評價 的評價
新廣吉評價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狂迷投稿】文:Alvin Tsang
《#沙丘瀚戰》 // 一個史詩的浩瀚開端 //
「很悶」、「沒有刺激場面」等評語,自《沙丘瀚戰》(Dune)上映不久就陷入了這個兩極的評價氛圍。的確,《沙丘瀚戰》沒有《星球大戰》、《MCU》般密集的打機式科幻戰鬥場面,一般的觀眾會因而認為悶並不足為奇。不過,這不代表本片是差。從本片的節奏、世界觀建構和攝影等方面看,它仍然是一部出色的史詩科幻片。是否令你滿足,相當取決於你用何種心態觀看。如果是抱著觀看《銀翼殺手》般的期望入場,那《沙丘瀚戰》應該不會令你失望。
.
震撼教育的成長之路/ 《沙丘瀚戰》講述保羅(Timothée Chalamet 飾)是宇宙貴族 – 阿特雷斯家族的公子,一次跟隨父親雷托(Oscar Isaac 飾)奉帝王之命接管香料豐厚的星球 – 阿拉吉斯。保羅一心希望自強面對宇宙間的腥風血雨,卻未能全得家族的認同,連自己都對自身充滿質疑。在阿拉克斯中哈根尼的入侵,致使保羅和母親流亡於異星上,亦令他要開始面對長期夢境的糾纏和命運的安排。
.
保羅一角的描寫立體,即使心態直至電影結束時尚未對完全命運覺醒,但是身邊的側面描寫為保羅作了十分多的襯托,令角色的心理和動機有了合理的說服力。例如貝尼哲斯姐妹會聖母以生死測試試驗保羅的恐懼心和勇氣,道出保羅最初對自我充滿疑惑;保羅的武術導師哥尼(Josh Brolin 飾)對他語重心長的訓話和訓練中實力的對比都體現了保羅有地位卻作為不多的無奈;而弗雷曼人在結尾與保羅由敵視轉為融合的戰鬥亦反映了保羅由自我質疑到逐步接受自我的心態轉變。當然,畢竟《沙丘瀚戰》已經開宗明義是以Part One自居,保羅的轉變仍然有待未來於續集有更多的建立,包括身份的轉變和自我能力與責任的探索。
.
除了保羅,由Zendaya飾演的采寧固然是本片另一大關注點。她在今集出鏡不多,大部分時間是在保羅的夢境中出現,成為保羅對命運和身分糾纏不清的關鍵。這個角色既神秘又充滿魅力,如果有續集,定必擔當關鍵角色和與保羅有更密不可分的關係。
.
浩瀚的宇宙觀/ 《沙丘瀚戰》設定在一萬多年後的世界,帝國下的各大勢力視香料為兵家必爭之物。香料在片中被視為能源般看待,是宇宙航行的必要原料。為了得到更多香料以強化自身勢力,除了阿特雷斯家族外,其他諸如哈根尼人都用野蠻的方式四處開戰以搶奪香料。香料的爭奪可比現實中各國對新能源虎視眈眈的態度,單是石油都可以引發戰爭起來。作為一部改編自上世紀60年代的小說的電影,電影加入了一些針對現代的想法以貼近時局和符合當下的訊息。例如問採香料的過程中會引起沙蟲的狙擊,暗示過分開採能源後,大自然都會有相應的行動警示人類。
.
電影針對不同勢力都有深刻的刻劃。政策和善的阿特雷斯家族、滿懷野心的哈根尼人、與自然共存的弗雷曼人等,形象突出又鮮明。電影開首用了不少篇幅介紹他們的特徵和彼此之間的關係,當中充滿黑暗的政治角力,例如真實身分神秘的帝王把阿特雷斯家族置於阿拉吉斯成為帝國的犧牲品,暴露了政治世界下毫無人情可言的權力和慾望之爭。成為電影節奏較慢的其中一個原因。然而,充裕而鮮明的世界觀建立對於一部史詩片非常重要,而《沙丘瀚戰》採取文藝風的方式正是令世界觀飽滿的因素。
.
除此之外,一些大小的設定同樣深刻和吸引。當中在沙丘徘徊的沙蟲雖然出鏡不多,但每次出場都有強大的壓場感,彷彿無人能匹敵。而一些設定如音言等具有宗教般的深度和哲理,豐富了電影的資訊性。而資料性之豐富成為了電影節奏較慢的其中一個原因。然而,充裕而鮮明的世界觀建立對於一部史詩片非常重要,而《沙丘瀚戰》採取文藝風的方式正是令世界觀飽滿的因素。
.
另外,電影其他技術層面都十分優秀,光是攝影都應記一功。無論是廣闊的沙漠,抑或具古老和科幻色彩的建築都拍得浩瀚唯美,亦對演員神態捕捉清晰。而Hans Zimmer的配樂一如以往水準之上,結合壯麗的鏡頭更把史詩感推到極致。
.
觀眾期待甚麼?/ 受電影的節奏影響,導致《沙丘瀚戰》與一般觀眾對本片的期望存有很大落差,引起兩極的評價。其實,文藝向的科幻片在電影史中並非甚麼新奇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Ridley Scott的《銀翼殺手》、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等都是影史中著名走文藝向的科幻片,早年同樣面對與現昤觀眾類近的評價,但隨著日子漸去,亦得到了輿論重新看待。或許像MCU、星球大戰等爆谷片方向的科幻片太多了,觀眾未能接受《沙丘瀚戰》這種節奏緩慢、講求觀影耐性的科幻風格。
.
所謂各花入各眼,《沙丘瀚戰》從各方面看已經盡可能達致雅俗共賞的程度。豐富的劇情、唯美的攝影等已經足以讓觀眾多番探究。當然,像電影劇本上的問題都並非完美。電影結尾的處理似乎比較單調,保羅母子與弗雷曼人之間的芥蒂、融合等其實可以再有多點鋪陳,讓結局更飽滿,不至於一場生死決鬥就完結。
.
總結/ 《沙丘瀚戰》從各方面看都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史詩片。作為一個可能得以持續開發的系列首集,無論劇本、攝影、演員演技、配樂等方面都甚具藝術視野,話題性高。希望華納會認真考慮為這個史詩開發續集。
.
同場加映:
★加入狂友fb群組【 #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
★*// http://bit.ly/32xJWLp //
★直接交流 × 影患有救!
新廣吉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傳記| 《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
⠀⠀
我是先聽過宮崎駿,才開始認識吉卜力工作室,小時候搞不懂動畫的製作編制,以為每一部電影都是宮崎駿畫出來的,長大後發現誤會大了,原來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有人也是這樣嗎?)
⠀⠀⠀
而在讀這本書之前,我還以為鈴木敏夫也是工作室裡的其中一位導演咧!(真是大錯特錯)他最初其實是出版社德間書店《Animage》雜誌的編輯,因緣際會下開始邀請宮崎駿來連載漫畫,並與高畑勲展開合作,從零開始學習動畫電影的製作方法,後來更成了吉卜力董事長兼製片人,可說是一路看著工作室從無到有的見證者。
⠀⠀⠀
讀完書之後,覺得他簡直就是吉卜力的大總管(兼保姆),從籌措資金、預算管理、劇本討論、人事安排、發行與行銷計畫到員工旅遊,各種工作無所不包,而這本書就是記錄了他數十年來在兩位導演身邊發生的鮮活故事。
⠀⠀⠀
書中按著時序,描述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背後發生的故事,《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紅豬》、《隔壁的山田君》......一直到還在製作中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彷彿在看吉卜力團隊從誕生至今的幕後紀錄片。
⠀⠀⠀
動畫的歷史只有一百年,高畑勳、宮崎駿就見證了其中的一半,而透過夾在兩位大師之間工作的製片人視角,可以一窺我們光從作品中難以想像的製作血淚史,以及團隊中各成員的性格,像是高畑勳不但是個認真過頭的考據魔人,還有嚴重拖延症,《輝耀姬物語》一片就做了整整八年!宮崎駿有超強控制慾,更常常朝令夕改,但卻非常勤勞、精力無窮;他對中生代導演近藤喜文、宮崎吾朗、米林宏昌等人的評價,也都一一寫在書裡。
⠀⠀⠀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貫穿這本書的內容,我會選「活下去!」這三個字,觀眾透過螢幕看到的是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故事,卻不知道僅是短短五分鐘的畫面,就得多花上一整個月的製作時間,而鈴木敏夫身為製片人,必須幫助團隊在創作與商業之間維持平衡,絞盡腦汁讓導演們順利產出進度、趕上發片日,還得讓公司不要虧錢,以養活數十個、上百個員工與他們的家庭。許多作品的誕生,原來都是為了讓工作室得以繼續營運(存活),而不斷刷新紀錄的票房成績,不只需要作品好,還得和發行商、廣告商攜手合作才能成功。
⠀⠀⠀
書中還談到導演們與團隊之間的互動,電影製作過程中發生過許多衝突,有很多成員被天才導演嚇跑,不過也有些人樂在其中,編劇丹羽圭子的話就令人印象深刻,她說:「再也沒有比可以了解天才的思考過程更有趣的事」,因此能夠不厭其煩地接受宮崎導演的建議一再修改劇本。(這句話也是書名的由來)
⠀⠀⠀
閱讀過程中不斷讓我有「原來是這樣!」「這部影片其實想說這些」等衝擊,實在很想了解更多這些創作背後的秘辛,所以我找了一堆書單,期待之後來看。
⠀⠀⠀
-
⠀⠀⠀
《吉卜力的哲學:改變的事物與不變的事物》鈴木敏夫
《笑看人生紛擾其實空:言語的魔法》鈴木敏夫
《順風而起》鈴木敏夫、澀谷陽一
《樂在工作:進入宮崎駿.高畑勳的動畫世界》鈴木敏夫
《宮崎駿 出發點1979-1996》宮崎駿
《暢所欲言!押井守漫談吉卜力祕辛》押井守
《我在吉卜力思考的事:內容力,想像力、感受力、創造力,宮崎駿動畫打動人心的祕密!》川上量生
雜誌《聯合文學 9月號/2021 第443期》- 宮崎駿的真實
雜誌《釀電影 5月號/2021 vol.4》-【好久不見,宮崎駿】導演專題
雜誌《秋刀魚 3月號/2021 第31期》- 吉卜力的世界 世界的吉卜力
新廣吉評價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朱學恒的表情包2.0加強版上架囉】
https://line.me/S/sticker/16645010/?lang=zh-Hant&utm_source=gnsh_stickerDetail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Delta病毒入侵台灣,守得住嗎?屏東還在沾沾自喜過去經驗,但它的那種封城清查台北複製不了啊! FT #王任賢醫師
王任賢醫師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寫了,【Delta憑藉鬆散的境管進入台灣,再依附不願意廣篩的政策,在社區低度流行。逮著開學的黃道吉日,又戳破學校虛偽防疫的保護傘,一舉深入台灣。未來的走向一定是走到流感的老路,由學校傳回家庭,再傳入職場。前瞻性的家庭與職場預防性疫苗接種才是阻絕的重點,如果只能以舊思維跟在疫情屁股後面停課,是顧後而沒有瞻前。新北要很吃力地幹,才能出現樂觀的條件。這次因為是Delta,肯定是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縱放入台的。因為關口檢疫是中央的職權,放進一個台灣本土沒有的病毒就已鐵證如山。不久前大陸海關曾多次驗出台灣入境確診 #Delta 的旅客,台灣都沒有報導,意外的也沒有用抗中口吻回嗆否認。當時即有預感,台灣應早有Delta病毒,只是不願承認罷了。】但如果照這樣講的話,也有可能屏東沒有清零所以暗自流傳啊?簡單來說,衛報有報導屏東成功對付delta清零,但那樣的封城挨家挨戶運送物資的狀況,王任賢醫師覺得這個模式在台北可以複製嗎?
根據新頭殼的報導:【 #蘇貞昌 強調,大家都知道疫情嚴峻,全世界都在搶疫苗,很多國家追訂的疫苗無法到貨,而台灣非常努力,早有超前部署訂購,雖然廠商沒有如期到貨,但台灣不是疫苗孤兒,而是做最大努力,爭取到相當多疫苗,才能有這麼快與高的覆蓋率。而疫苗陸續到貨,當他打第二劑疫苗時,代表台灣那時候疫苗很夠了。蘇貞昌還透露也會在國人面前公開施打。】蘇貞昌是不是覺得說謊就可以產生對病毒的抵抗力啊?哪來的爭取到相當多疫苗,到現在到貨比例和趨勢都不穩,不穩到無法照仿單規範時間注射,不穩到延長接種間隔時間也沒有疫苗可以打,這還不叫疫苗孤兒是要叫甚麼?疫苗超有錢人嗎?
根據bbc的報導:【Mu變種最早今年1月在南美國家哥倫比亞發現。當地衛生官員表示,這個變種已經成為當在最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種。法新社引述哥倫比亞官員指,這個病毒今年4月至6日在當地引發了第三波疫情,平均每天因感染新冠去世的700名死者中有三分之二都感染了Mu變種病毒。從疫情爆發至今,哥倫比亞累計已經有約12.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又來變種了,這樣的變種多到希臘字母快要不夠啦,那麼疫苗和防疫政策到底該走向何方?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一位年輕的中國學者上個月在微信裡說:「生在中國,我真是太幸運了。」他很自豪:國內最嚴重的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之後,中國已將每天的新增病例數減少到幾十個。美國的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日均病例卻超過13萬,與之相比,中國的病例數字本身可能並不令人擔憂。但它們表明,中國的零感染政策已不再像設計的那樣奏效。在疫情暴發之初,這一政策成功地減少了病例——並且被其他國家採用——但德爾塔變種改變了局面,它表明這一策略不再適用。現在是中國改變策略的時候了,因為這種高傳染性的新變種帶來的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成本現在已經超過了收益。如果不進行改變,中國及其人民將遭受損失。】現在連中國都陷入了清零派和共存派的鬥爭當中,到底王醫師覺得哪一種是終極的解決方案,還是說沒有疫苗就只能清零,根本沒有共存派讓人毫無抵抗力去死的這種選項?
同樣的,遠見雜誌在訪問何大一的報導中提到了這件事情,【至於許多已施打AZ第一劑疫苗的國人,有否還有機會提升後續的疫苗保護力呢?何大一認為,混打其他疫苗確實是選項。他多年來研究愛滋病雞尾酒療法,就已成功運用過混打疫苗的方式,發現病毒要突破多種疫苗,比突破單種疫苗的能力來得弱,或突破得比較慢。目前他的團隊初步研究發現,先打輝瑞疫苗的人,再混打嬌生疫苗(Johnson & Johnson)後,保護力有明顯提升。就他所知,目前也有不少團隊正在研究其他的混打方式。提到各國政府的因應之道,台灣、中國與紐澳等國家地區,過去一年自豪的封鎖政策,何大一認為已不符合現況。】那麼王任賢理事長認為台灣究竟應該走向哪個方向?疫苗到底應該追求一劑覆蓋率還是兩劑完整接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2:00 王必勝出來抗疫就會勝?中央給地方難看?
07:00 桃園農工只篩檢一次 安全嗎?
12:00 篩檢價格為何降不下來?
16:00 delta早已入侵台灣?
25:00 王任賢對侯友宜防疫的評價
30:00 14+7?王任賢:開放跟封鎖要併行
34:00 機組人員擬打第三劑
41:00 高端自由廣告
44:00 解析四叉貓打高端抗體數值偏低
50:00 高端驗不到中和抗體 合理嗎?
59:00 各種病毒株若入侵台灣--- 病毒會互相壓制
01:10:00 Mu變種病毒
01:17:00 清零vs.共存
01:21:00 疫苗混打如何規劃vs.二代疫苗/多價疫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CI12Jfxfd4/hqdefault.jpg)
新廣吉評價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36) 無雷講評
(00:18:42) 暴雷討論
(00:49:38) 推薦/退件
【梗你評電影】《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Spiral: From the Book of Saw
跳脫虐殺主題的奪魂鋸全新故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OwqICvq2X1A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rpycudf5j2k0801tp24ja6c/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是電影《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這部是由《奪魂鋸》系列電影《奪魂鋸2、3、4》的導演 戴倫連恩布斯曼所執導,是《奪魂鋸》系列電影的外傳兼全新故事,也是系列作中沒有「拼圖殺人狂」(托賓貝爾飾演)的作品。
.
故事描述由克里斯洛克所飾演的警探 齊克班克斯,調查一起連續殺警案;被殺害的警察與過去的拼圖殺人狂手法相似,被害人生前被兇手的死亡機關折磨而慘死。案發現場兇手都遺留漩渦圖騰,並以豬頭人的形象向警方提供線索;而齊克在追捕兇手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發覺這些被害人都是在警局內四下從事非法勾當,深入挖掘出這個警局內過去不為人知的黑幕。
.
導演戴倫連恩布斯曼在電影宣傳期間表示,他希望《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是一部能夠跳脫過去《奪魂鋸》系列電影的虐殺主題,並定調在警匪懸疑推理的類型電影。過去以喜劇演出走紅的克里斯洛克,除了在本片飾演主角 齊克班克斯之外,還擔任本片的故事編寫以集執行製片,他表示自己一直都是《奪魂鋸》系列電影的粉絲,也向發行方 獅門影業提出擴展系列的想法,讓獅門影業對此系列的新故事開發備感興趣。
電影在2019年7月於多倫多開拍,並於8月底殺青;原定2020年3月上映,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後一年至2021年5月14日於美國上映。上映後一個月,在全球票房總計2870萬美金,對比2000萬美金的製作預算,《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可說是票房表現不佳的作品。雖然2021年4月,Twisted製片公司確定開發《奪魂鋸》的第十部電影,但目前《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的評價普遍不佳,後續是否順利繼續進行續集製作,仍有待觀察。
.
不論你是否看完《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又或者是看完《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後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死亡漩渦奪魂鋸新遊戲 #奪魂鋸 #spiralfromthebookofsaw #saw #克里斯洛克 #山謬傑克森 #戴倫連恩布斯曼 #chrisrock #samuelljackson #darrenlynnbousman #spiral #死亡漩渦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wqICvq2X1A/hqdefault.jpg)
新廣吉評價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3:36 基本評分(無雷)
00:13:04 劇情討論(有雷)
00:53:46 推薦或退件時間
【梗你評電影】《Sweet Tooth:鹿角男孩》Sweet Tooth
人類社會崩壞後的僅存人性 || PODCAST XXY + Jericho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CQ3WTth9U4I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k89b1713ed0866tfppc7vv/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是影集《Sweet Tooth:鹿角男孩》;這是改編自DC旗下漫畫Vertigo Comic的同名漫畫,由小勞勃道尼及其妻 蘇山道尼共同監製的影集;儘管本劇從2018年開始籌備,幾經波折和疫情,《Sweet Tooth:鹿角男孩》最終在2020年12月殺青進行後製。
本劇故事描述人類社會因瘟疫大流行後崩壞,同時一種半人半動物的混血新物種也隨之誕生;人類一方面群起追殺這些半人類,一方面也極力想辦法找到解決這場瘟疫的解藥。而劇情主要聚焦在半人半鹿的男孩 格斯,原本和父親隱居在深山內,卻因為不速之客的闖入,讓他不得不走出森林,與新夥伴踏上千里尋母的旅途。
.
《Sweet Tooth:鹿角男孩》以闔家觀賞的調性為主,與原著漫畫的黑暗走向相差甚大;但影集在2021年6月4日於Netflix上架後受到不少關注及討論,各大網路評價也是好評居多。不管你看完這部電影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歡迎你一同來與我們討論唷!
.
你也有看過《Sweet Tooth:鹿角男孩》了嗎?
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想法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鹿角男孩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sweettooth #netflix #DC #vertigocomic #tvseries #drama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Q3WTth9U4I/hqdefault.jpg)
新廣吉評價 在 高雄—新廣吉餅舖 綠豆椪NT$450/9入 蛋黃酥NT$360/9入...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新廣吉餅舖 ✓綠豆椪NT$450/9入✓蛋黃酥NT$360/9入✓中秋御賞禮盒NT$460 ✓自由配中秋禮盒NT$300/6入、$360/9入、$660/12入- 下週就是#中秋節啦~還沒準備#禮盒 ... ... <看更多>
新廣吉評價 在 [問題] 哪裡有好吃CP值高的大餅呢? clamplove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可以去岡山新廣吉試吃看看。我結婚用他們家的。 作者: seekeve ( ) 2022-06-04 18:40:00. 要在地店家的話其他縣市名店來台南開店的能算進去嗎@@. ... <看更多>
新廣吉評價 在 [問題] 幫我比較喜餅:永安江記、日興堂、舊振南- 看板GetMarry 的推薦與評價
文章很長,選個喜餅選了半年還沒決定好,已哭。
原po高雄人,在台南生活十年,
從小就想著長大我的喜餅要選舊振南,
我們家很愛中式喜餅,
尤其是古早肉餅,
吃得到脆脆的冬瓜塊和肥肉的那種古早味肉餅!
但現在南部根本找不到那樣的肉餅了,
真的找不到小時候還有阿公那個年代的味道,
以前湖內有位老爺爺做得非常非常非常好吃,
所有70歲以上的老人吃到都會不管自己是不是高血壓高血脂或會不會中風就狂吃好幾塊,
一天吃一斤也可以。
我自己也好愛那樣的餅,
所以我非常非常非常努力在尋找也非常重視,
畢竟一生我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
而我的同齡朋友們也都愛中式大餅,
目前60戶親友,只有10位選西式。
而我和父母目前的「共識只有」:
***一定要送六大餅禮盒。
本來只有吳記與舊振南在比較,
但是
目前:
吳記已經出局
舊振南我媽覺得好吃,
我爸沒說什麼只是狂嫌吳記的油騷味,
舊振南可以讓我們嫌棄的有:
一、肉餅不是肉餅,都是五穀糖漿。
二、綠豆椪的皮太酥,完全無法完整的送入口中,應該說刀子對切下去那塊餅就四分五裂
了,可惜它的餡是實在的綠豆香與豬油味。
但它的烏豆沙我爺爺那輩(85歲up的一群老人)非常非常讚賞,
原以為就是舊振南了......
----------------(爭議開始)----------------
結果我媽聽到親戚1、2、3號、朋友1、2、3......號說舊振南不好吃之後,
回來跟我說「那是大工廠做的不夠新鮮,我還沒送禮就被嫌棄,我不要那間。」
但妳們都知道結婚過程中,三姑六婆親戚們七嘴八舌真的跟媒婆一樣都想讓人翻白眼跟捏
爆橘子!!!!!!!!!!!!!!!!!!!
不過
就這麼剛好,
岡山新廣吉的老闆就是我爸的牌友鴿友茶友......
他的朋友們嫁女也就一直送新廣吉,
所以我從小也就一直吃新廣吉,
但我真的覺得它不好吃。
第一:它的油絕對是植物油,所以不香,而且非常油,整個盒子、手指頭、嘴唇都是油。
第二:這個牌子在周遭親友看來就是真的跟toyota一樣普通到不行了,因為「年年月月週
週吃」,也沒聽見過什麼大大稱讚,只有吃到中部喜餅、舊振南或吳記大家會覺得終於不
一樣了,而且收到吳記和舊振南都覺得很開心。所以我怎麼會想送新廣吉呢?
結果我爸最近就說要送新廣吉,我整個快崩潰!
因為爸媽是那種很會講自我安慰話的人,一旦認定就開始自我催眠,於是每個禮拜都說新
廣吉做得很好,是朋友開的就會幫我們做得更好(最好是啦!食譜可以隨便改的嗎?)
還有我媽看上那個一盒「5斤」的六大餅,她說送那個很大方,
雖然我家很常收到那麼大盒的喜餅,但是因為這裡鄉下,加上我家有「七個人」,不然現
在的家庭收到「5斤」怎麼可能在保存期限內吃完啊!「5斤」非常可怕欸。
媽媽還跟我說不用送到舊振南那麼貴的,但她送5斤真的有比較好比較省嗎......
我不希望送出去的喜餅被丟掉,我覺得一定有人會把它放到壞掉的,
所以我現在很努力再找一家「好吃但沒有舊振南貴」的餅店。
於是我找到了北港「日興堂」和台中「永安江記」。
日興堂我吃過「大餅」,朋友還特意加了20元滷肉在裡面。我覺得好吃,皮的口感則可以
再Q一點,那個皮其實有點像拜拜麵包皮的超薄版。
永安江記沒吃過,但那個包裝我好愛。
以上兩家在板上評價似乎也很好,
我這週會先各訂一盒來試吃,
還沒放棄舊振南,但如果日興堂或永安江記任何一間可以獲得我爸媽喜愛,我就放棄舊振
南了。
週年慶就要到了,我得趕快做決定了。
雖然這樣自言自語打了一大串讓大家看得很累,
也是得試吃才知道,
與其說是問題,
不如說是自己最近的煩惱與在板上抒發吧。
我好苦惱喔......
有沒有人也是很愛中餅,或你的家人也很老很會吃中餅很有看法與經驗的人,
可以跟我說說舊振南、日興堂、永安江記之間的比較?
其實我自己清楚再怎麼比較,一定各有各的強項,這家的烏豆沙最厲害,那間的綠豆椪比
較好吃......選六種口味本來就無法完全滿足,但還是希望選出一盒至少沒有半塊會被嫌
棄
而整體會被誇獎的餅。
先謝謝大家。
我摳鬧啊~~~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100.1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tMarry/M.1478514139.A.0C0.html
1280,長益400,日興堂580,永安600,舊振南價格誰能超越?
母沒有共識,而他們選一家我非常討厭的喜餅他們一直說那個好,我們家作主的是爸爸。
媽媽上個禮拜還跟我說喜餅給老爸決定才不會讓他一直唸一直發脾氣,我媽以夫為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