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村教養反思:我的孩子被霸凌了嗎?壞孩子才會霸凌別人嗎?】
蕃茄回家講了一件讓我跟傑克警鈴大作的事。
他說他很想跟某個同學玩,就往他那邊去。但是當他接近的時候,另外兩個女同學就叫蕃茄走開,也叫那個同學不要跟蕃茄玩。蕃茄不太明白發生什麼事,所以還是跟著他們,一路跟一路被趕,最後同學還跑去報告老師。
「這是⋯⋯被針對了吧?」傑克轉述完,這樣問我。我拒絕這麼早下結論,但是其實心裡相當不安。
自從蕃茄上學以後,陸陸續續從他和傑克的口中聽到一些學校發生的事,有時也在公園或其他場合看到他跟其他孩子的互動。我發覺這個年紀的孩子其實是非常容易出現嚴重衝突的。衝突的理由在我看來,其實是因為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每個家的家規都不一樣,當孩子們帶著自己家的價值觀到學校跟同學互動的時候,就會出狀況了。
如果這個孩子的家裡不喜歡小孩大呼小叫,孩子在學校就很容易看大呼小叫的同學不順眼;如果家裡很注重衛生,孩子就會覺得噴口水或舔手指的同學很髒;如果家裡習慣孩子之間的衝突自己解決,孩子到學校就會不喜歡凡事都要報告老師的同學;如果家裡習慣讓孩子主導遊戲,孩子到學校遇到也想主導的孩子就會吵起來。
有看過四五歲的幼童互相槓上的人都知道,他們當下真的是氣到恨不得把對方整個抓爛,好像是生命直接受到威脅一樣。我一開始覺得實在很好笑,幼童真的覺得每件事情都好嚴重,但是後來我逐漸發現,是我自己不懂幼童看待事情的角度。
這個年紀的孩子對這些「原則」是非常沒有彈性的。想想看,他們在自己的家出生,好不容易長到五歲,終於摸熟家裡爸媽的規範和原則,知道他們的「好孩子標準」是什麼了。爸媽喜歡安靜不吵鬧的孩子;爸媽討厭扮鬼臉的孩子;爸媽喜歡我幫忙收拾;爸媽不喜歡我在地上滾;爸媽不准我碰剪刀;爸媽喜歡我跟別人分享⋯⋯。
我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想。五歲的孩子在行為上做不做得到或想不想配合是一回事,但是他們是已經能夠清楚知道哪些行為爸媽會讚賞,哪些行為爸媽會厭惡的。當他們努力這麼久學會了「世界」的規則,結果到了學校,看見有同學玩玩具沒有馬上收拾,在泥巴裡打滾,大聲唱歌,玩具拿走自己玩——
「他怎麼可以這樣做!」小孩的心裡應該是這樣在吶喊的吧。
這種看見「不符合規則的人也可以活得好好的」的震撼,其實是有可能嚴重動搖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如果那樣的衝擊超過能夠忍受的強度,又沒有大人即時出來「主持公道」的話,孩子就只好自己出手「導正世界」了。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會讓孩子覺得同學的行逕難以忍受呢?
我慢慢發現,在朋友的作法跟自己的家教有衝突的時候,孩子的眼神或態度是透露出「這個人我看不順眼」還是「這人需要被消滅」,除了孩子本身的氣質之外,跟家長的態度似乎也有很大的關係。我觀察到,那些越是激烈干預同學的行為,越是積極要讓做錯事的人得到相應的處罰的孩子,他的家長往往也都給人非常嚴格的印象。
我想起很小的時候,曾經因為說髒話被媽媽痛罵了一頓。其實我甚至不是在說髒話,我只是在學校聽到有人說,回家問媽媽:「什麼是雞掰?」,然後就立刻沒頭沒腦被罵了一串女生說什麼髒話沒教養將來嫁不出去沒人要還被罰跪半小時。
之後有一天,弟弟在家裡看我不順眼,大聲罵了一句「幹你娘」。我心底好樂啊!你這個小白痴,報應終於要到了吧,你說的這句明顯比我上次那個還髒,罵啊罵啊等一下媽媽聽到的時候你就死定了!
媽媽走過來了,不知天告地厚的小白痴還在氣頭上,「幹你娘」又連講了兩次,我滿臉笑容地看著媽媽,等著看他是要捏小混蛋的耳朵,大聲罵他臭嘴,還是會直接操家法處理。但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我不懂,不應該是這樣,媽媽一定是沒有聽到。
「媽媽,」我趕緊湊上去提醒:「弟弟剛剛罵髒話。」媽媽轉頭看我,很平淡地說了一句「我沒聽到」,然後就離開了。等不到「正義」降臨的我,聽見背後的弟弟嘲笑我的聲音,心底的恨意瞬間暴漲潰堤,轉身就一拳一拳痛打下去。
「憑什麼你這種人可以若無其事地活著????」
回想起當初那股,說是要「致人於死地」也不算誇張的攻擊性,我不禁在想,霸凌者是否就是這麼產生的呢?
如果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展現出大人所認定的「不良行為」時,很少有人給予過辯解的機會,很少有人體諒他對這個世界的不熟悉,很少有人跟他說明是非背後的理由,經常是在恐懼和羞愧當中被迫「立刻更正」自己的行為,那麼當他走出家門,遇見行事風格跟自己衝突的孩子,生出像我一樣「必須把對方毀滅」的惡意,其實並不意外吧。如果眼前這個狂罵髒話的孩子沒有受到處罰,那我該怎麼去理解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呢?
當年那場跟弟弟的衝突,最後家長衝過來,把其中一個孩子毒打了一頓,大家認為是哪一個孩子呢?而這兩個孩子,之後學會不罵髒話了嗎?學會互相尊重了嗎?經過這次經驗,他們之後的衝突,會更理性平和嗎,更懂得如何溝通嗎?這兩個孩子去到學校,會如何面對跟同學之間的衝突呢?
蕃茄帶回家的故事,在問出更多細節以後,感覺應該是誤會的成份居多,所以我們決定放鬆警戒持續觀察。但是在這段期間裡我的反思,更讓我堅信避免打罵孩子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同理他人,包容他人的不同,遇到不同做法的時候願意靜下心來跟他人溝通,那我們就必須讓他有充分表達和充分犯錯的空間,還有理解世界和修正自己的時間。從孩子越小的時候開始做起,會讓親子關係更早進入狀況,但即使孩子已經八歲,十歲,甚至年紀更大,我相信他們依然會從父母給予的尊重當中學習到更多。
還是一樣的原則,我的身心平衡時,期許自己做到。狀況不好情緒要潰堤的時候,做到在失控前或失控後的瞬間緊急煞車,儘速離開現場,冷靜下來之後再找適當時機跟孩子討論。不用完美,也不用非常好,時常有做到就好。
新手村教養反思 在 小鎮圖書館的雞婆館長,用「閱讀」教養全村孩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小鎮圖書館的雞婆館長,用「閱讀」 教養 全村孩子| Giver大人物彭冠綸. 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 43.7K subscribers. Subscribe. <__slot-el>. ... <看更多>
新手村教養反思 在 反思性親職教養: A diary of Reflective Parenting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的時候我們雖然有這層認知與覺察,還是會跳回我們不喜歡的行為模式裡,這都是非常正常的,這樣看來: 反思性的親職教養,也是一個積極認識自己、與尋找對你有意義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