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 #美國教育 🇹🇼🇺🇸
#哈佛大學 #學習策略
-
哈佛看重什麼?「學生對一件事的執著」
-
關於哈佛所要的人才,哈佛校友會會長、中磊電子總經理王煒表示,成績門檻當然是首要條件,但過了門檻後,年輕人有自己的熱情才是最重要,「他們要看到一個學生在某領域長期且認真投入,不是為了完成作業、拿獎,而是衷心喜歡,這不是父母能包裝出來的。」
今年,第一次由首都以外的公立學校,新竹高中與嘉義高中的應屆畢業生郭東穎、林晉毅勝出。這項紀錄創下兩校歷史,驗證了不是非得在全英語環境、西方式的教育體系,才能養出走進世界級學術殿堂的好手。
林晉毅的英文老師兼班導師黃俊源,也經常請學生閱讀英文課外書,強化外語能力。但黃俊源認為,關鍵是林晉毅的自學力,「我只是請他交讀書心得,但他後來會開始交自己創作的英文短篇小說,有懸疑的、有愛情的,讓我每次都很期待他寫些什麼故事。」最終他成為全國英文作文滿分的19人之一,黃俊源一點也不意外。
對新竹高中的郭東穎來說,學英文與學專業科目—資訊,脫不了關係。「語言就像工具,我從小喜歡科學、資訊方面的東西,有些是英文的,」他從國小自學程式,從入門的C語言開始,自己上網看外文的YouTube、Google教學,「大概我每一次的Google search,都是在學英文吧!」郭東穎回憶。
綜觀學語言這回事,來自公立學校體系的兩人,一個偏向刻意練習,一個隨意發展;一個起步慢,一個從小沈浸其中,都說明起跑點不見得影響結果,重要的是自學能力與學習資源的廣泛性。他們證明了,即便沒有身處全英語環境的教育系統中,一樣有機會靠線上與線下資源實踐外語流利的理想。
兩人獲得哈佛青睞,找到自己的熱情是關鍵。談到資訊,原本話不多的郭東穎突然眼睛一亮,這是他申請哈佛最主要的成績單,「我小時候很喜歡玩樂高,但玩到一個地步,更進階就要用程式語言,我才開始學C,」郭東穎的父母專業皆非資訊相關,一切學習都是源於他對程式的熱忱。
求學過程中,郭東穎一路參加全國科展拿到第一名及博通國際大師獎,又和國家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代表團參加美國的ISEF。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競賽與實作,他在資訊方面的執著,是說服哈佛面試官的主要原因之一。
林晉毅申請哈佛的主力項目則是生物領域。與郭東穎不同,他對生物的興趣到高中才萌芽。雖然不是從童年就踏上生物研究之路,但上高中後,受到前進麻省理工學院的哥哥影響,不但投入生物奧林匹亞競賽,也到嘉義大學和中研院做口腔癌細胞、嗜鹽古菌幫浦蛋白結構、阿拉伯芥重金屬抗性等多項研究。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