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雜誌啦😄 不過不是封面那位名人XD 我只是出現在同本媽媽寶寶雜誌中的一個小單元裡面的小小的被採訪部落客而已。 (對林叨可以生育教養這麼多孩子又維持好身材只有敬佩之心~我家只有三個就常常覺得快火山爆發了)
這次會被採訪的原因是編輯看到我的待產包懶人包(👉http://0rz.tw/fx7Y2 ),希望可以分享待產包的準備與使用心路歷程,給準新手媽咪🤰們參考。以下是這次的Q&A問答:
【Q1. 請問若是第一次懷孕的新手爸媽,會建議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待產包呢?】
🖊等孕中期(大約20-30週)穩定後,肚子也不會太大的階段就很適合開始準備,順便調適一下心情,增加期待感。
【Q2. 在整理待產包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或小技巧?】
🖊如果要住月子中心,可以分成 #隨身包、#醫院包、#月子中心包 三個方向來準備,以免放在一大箱住院時難找東西又不好攜帶。用表格來打勾比較清楚,有些能先放進去的就先放好並打勾,最後出門時再檢查一下清單看看還有什麼沒帶到的。
【Q3. 入院及進月子中心時,分別有哪些必備物品?有哪些是醫院可能會提供的?】
🖊每間醫院的備品不太一樣,在孕期就應先問清楚,像是嬰兒尿布、奶粉、嬰兒保養品(如屁屁膏、乳液)、奶瓶奶嘴這些有的醫院會提供,但有的醫院則要自備。必備物品清單可以參考我的待產包懶人包文章。
👜隨身包裡要帶媽媽手冊、健保卡、身分證與影本、錢包、小筆記本與電話連絡表、筆跟手機。如果醫院有發生產住院包,裡面的文件要先簽好並放進去。
🎒住院包主要有兩類: 媽咪護理類: 生產會用到的產墊、產褥墊、免洗內褲、哺乳內衣、口罩、生理沖洗瓶、羊脂膏等。日常用品類: 就跟出外住宿要準備的行李差不多,盥洗與日常清潔用品、餐具等。充電器也是必備。還有媽媽寶寶外出服、保暖衣物。
🧳月子中心包有點像住院包的延伸,只是住院只會住3-5天,月子中心可能住久一點,需要的消耗品例如免洗內褲、產褥墊(或衛生棉)數量都要多一點,另外如果要餵母奶也可以帶擠奶相關用品,只是第一胎還不確定會不會有奶的話,像擠奶器、溢乳墊、哺乳內衣都有可能用不到,因此也可以看情況再買。
【Q4. 待產時就需要帶足寶寶用品嗎?】
🖊呈上題,先問清楚才不會多買。同理月子中心也是一樣,有的會提供尿布,通常奶粉和保養品需自備,總之可以先問他們會提供什麼東西,確定沒提供的再買。
【Q5. 有沒有哪些用品是之前有準備,但後來覺得不是那麼必要的?】
🖊第一胎準備拋棄式溢乳墊但覺得會刺刺的不舒服,就改買水洗式的,雖然用過要洗,但覺得比較舒服又能重複使用較環保。
【Q6. 是否能給即將入院生產的新手爸媽一些提醒或建議?該先做好哪些心理準備?】
🖊1. 醫院如果能選到單人房必住,休息品質跟多人房比起來差太多了,而且產後4小時被call去親餵會超需要補眠,用品能直接放在單人房廁所也方便許多。
2. 不必堅持產後幾天就要全母奶,因為剛生完可能奶量其實不足,新生兒沒喝飽的話可能導致缺水性黃疸,我家老大就是這樣,所以第二胎之後都直接請醫院親餵完如果寶寶餓就補瓶餵,之後去月子中心再追奶。
3. 去月中如果覺得定時擠奶很累,可以搭配筆電追劇讓擠奶變成快樂時光XD 但一定要注意乳腺炎,每次用擠奶器擠完還要手擠一下確認有沒有硬塊~而且擠完的乳房清潔要注意,建議用拋棄式的乾濕兩用巾,不要用同一條紗布巾重複清洗掛在浴室以免沒洗乾淨造成感染。
4. 在月子中心最後幾天可以抽時間回家先整理環境,布置消毒好需要的物品,安排照顧嬰兒的物品擺放位置與動線。嬰兒衣物則可以之前就先洗好收好。
新手爸媽最需要的心理準備應該是產後很難睡飽~ 新生兒至少四小時要喝一次奶,親餵可能更頻繁,如果瓶餵母奶除了擠奶還要餵奶拍嗝,一次就花很多時間,沒多久又要下一次餵奶循環了,如果擠奶器還要抓空檔清洗消毒就會忙到容易崩潰,所以這些必要的備品如果需要用真的可以多買一兩份,奶瓶也可以買多一點,避免一直在花時間做瑣事而缺乏休息。當然如果有洗碗機與烘衣機能代勞家事最好。
另外寶寶天生氣質不同,養育到天使寶寶吃飽睡睡飽吃當然最令人羨慕,但必須接受有的寶寶就不屬於這型,如果隨時都要人抱,一放下就哭其實也是正常的,忍耐過前三個月長大些通常就會變好了!
這篇採訪除了在媽媽寶寶9月號雜誌內頁外,他們官網也能看到文章: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0501
以上是簡單的分享(炫耀),最近FB看到好多同學朋友生產的喜訊,看來大家年紀都到了啊😆 去恭喜的時候有時會收到回訊說謝謝我的懶人包,這時候就覺得有幫到忙很開心~不知道還有什麼懶人包是大家需要而我還沒想到的主題呢? 歡迎提出來借我參考呀🥰!
新生兒 喝 到 3號 奶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睽違近1年的貝親奶瓶終於又開團囉
這次一樣有迪士尼系列奶瓶、玻璃奶瓶、PPSU奶瓶、奶嘴頭都有,也有奶瓶刷、奶瓶清潔劑等,很適合補貨喔
🛒跟團去:https://is.gd/jw5Ovd
除了補貨,新手媽咪們、懷孕中的準媽咪也快手刀買起來
因為貝親奶瓶幾乎所有新生兒都會喜歡,最多媽咪推薦
#這次團購價67折起比上一年還划算喔
-
我女兒剛出生到4~5個月左右,都只用貝親玻璃奶瓶
在月子中心時用別牌奶瓶,女兒喝的不是很順
奶嘴頭太大,幾乎有1/3瓶的母奶都從嘴角流掉
媽媽一邊看一邊心酸,我寶貴的母乳啊
後來回家換貝親玻璃奶瓶後,就喝得很順
因為貝親的奶嘴最小有做到SS號,適合新生兒
-
我建議新生兒、餵母乳的媽咪使用貝親玻璃奶瓶
玻璃奶瓶溫奶或等奶量都比PPSU奶瓶快
像我前面2個月幾乎是全母乳,每天要溫奶4~5次
用玻璃奶瓶搭配溫奶器,奶會比較快溫好
有時候小嫩嬰在那餓狂哭,真的會希望奶快點溫好
塞進嫩嬰嘴裡,媽媽立刻解脫
不然一直哭,新手媽媽壓力真的很大啦
-
我們開團的奶瓶有玻璃奶瓶跟PPSU奶瓶
建議等寶寶5~6個月後,就可以換成PPSU奶瓶
因為這時寶寶已經要開始學自己拿奶瓶
PPSU奶瓶會比玻璃奶瓶輕,寶寶拿才不會太重
貝親奶瓶好處就是,兩種材質都有,0轉換期銜接更換
-
另外,貝親寬口奶瓶比較好裝奶粉
奶嘴頭獨特的進階排氣系統
讓寶寶喝奶時,預防脹氣,比較不會肚子不舒服
奶嘴頭的設計是母乳實感
適合有在親餵的寶寶比較不會有乳頭混淆的情況
-
我一直都很喜歡貝親的奶瓶
是我女兒後來換奶嘴頭尺寸到M號後,要吸一下才有奶
我女兒超懶不愛,才換成會自己噴奶的它牌
#身邊朋友問我新生兒要用啥奶瓶我都是推薦貝親
-
這次開團表單中,奶瓶的款式有很多,迪士尼系列、生肖系列等
其中我要大推薦 #矽膠護層寬口玻璃彩繪奶瓶
雖然單價比其他玻璃奶瓶高一點,但真的超好用
有矽膠層保護,玻璃奶瓶比較不容易破
溫奶後拿起來也比較不會燙(新生兒泡奶都要70度啊)
我自己洗奶瓶時敲過幾次,都沒破,超強的啦
-
除了奶瓶、奶嘴頭系列
貝親的奶瓶刷、奶瓶清洗劑我持續使用中
奶瓶刷認真無敵好用,用過幾款最愛貝親的
他們今年奶瓶刷出了新的可以換耗材刷頭款,更環保
-
我們開團是跟貝親台灣總代理合作
所以爭取的價格很棒,團購價67折起
還有多款組合,自用、彌月送禮都非常適合喲
------------------
▪︎團購時間:9/13~9/19 23:59
▪︎出貨日期:結團後依下單付款順序陸續出貨
▪︎運費:滿1,200元免運
▪︎付款方式:信用卡(可分3/6/12期)、虛擬ATM
✿獨家滿額贈:滿$1800送沐浴保養輕巧隨身包10入;滿$3200送無糖口含錠(口味隨機)
新生兒 喝 到 3號 奶粉 在 呵呵小姐向前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尚育兒生活
#親餵轉瓶餵好幫手
給媽媽和孩子的祝福🎁
#farlin城市奶瓶 彌月禮盒
🔎更多圖文分享🔎
https://www.timelog.to/a191427532
#Farlin好物團預備備
🛒準備開團,請密切注意‼️‼️‼️
可可生完二寶不久,雖說不是新手媽媽,但面對嫩嬰的嗷嗷待哺階段,
還是有些手忙腳亂的,記得在帶大寶時親餵轉瓶餵的過程實在激烈無比(令人無法回想,真的...😣)
所以挑選適合的奶瓶就是件不可馬虎的事情!(跟選老公一樣🤣🤣🤣,是嗎?)
最近收到這個誠意滿滿的
#farlin城市奶瓶彌月禮盒 ,
使用的蠻順手,禮盒內的主角-奶瓶真的深得我心啊!
有精緻外型的farlin奶瓶,有著更多貼心設計,讓媽媽們能安心使用,輕鬆面對辛苦的哺育日常!
🔎設計滿滿都是愛❤️
✔寬口設計-小孩罵罵號時,
手抖媽媽不易泡奶泡到外面去。
✔安心材質-所用的α33硼矽玻璃
能耐高溫600℃,冷熱瞬間溫差150℃
✔搭配母乳實感奶嘴,轉瓶餵期更順利。
✔️奶嘴還有智能排氣孔,
有助調節空氣,降低脹氣情況產生
✔瓶身橢圓曲線,業界首創專利,好拿好握還防滾動。
✔奶瓶多用途-換上儲存蓋,變身食物/母奶儲存罐,一點都不浪費😙😙😙
盒內包含其他像是外出奶粉分裝盒、奶嘴等,都是有新生兒的爸媽最需要的,
時尚、實用也能同時擁有!
看著孩子認真喝飽,睡著的嘟嘟臉蛋,真的讓媽媽感到十分感動和雀躍啊
(因為終於可以去旁邊休息啦🤣🤣🤣)!
希望我們一起順利度過戰爭般的育兒生活!一起加油呀!💪💪💪
💡更多圖文分享
https://www.timelog.to/a191427532
🔎有更多好物這裡看
Farlin Taiwan 官方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ARLIN.TAIWAN/
官網:https://sinamina.com/
蝦 皮 賣 場: https://shopee.tw/farlin1314
#Farlin好物分享
#波比小妞妞
#可可家的育兒生活 #可可來開箱
#farlin城市奶瓶彌月禮盒
#farlin城市奶瓶 #寬口徑玻璃奶瓶
#母乳實感奶嘴 #全程MIT #親餵轉瓶餵
#奶瓶奶嘴元祖 #farlin
🚩我們家的育兒生活IG, 敬請鎖定
➰可可一家隨手記📺
https://instagram.com/chiangkarine?igshid=1tv0libnvgq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