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本人仔細想想寶山鄉一個議員也不夠
#很多人是全家多人住寶山家戶籍卻不在寶山
寶山鄉選區獨立至今雖然目前戶籍人口數才約近15000人
但外來租屋流動人口與未入籍實際住戶人口與因為就學戶籍外移人口仍住寶山鄉人口數應再加約10000人
寶山鄉轄區土地為64平方公里面積為新竹縣第三大
新竹市土地面積也才104平分公里
寶山鄉為新竹縣市交界及高科技重鎮
未來五年內寶山鄉將爆增5000戶新成屋
愛山林建設2000戶今年開始動工寶君建設400多戶春福建設100多戶興合力建設200多戶
神達安居近1000戶春保鎢鋼集團近1000戶
明湖重劃區3.5公頃建地已配地應該有300戶以上
科學園區徵收將安置配售戶約600戶
其他還有很多大型丙建開發中
#竹縣擬調整議員選區、席次 關西憂北埔峨眉喜
[來源]自由電子報(新竹縣)
[作者]自由時報
[時間]2021/04/20 19:03
新竹縣議會 徵 才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看到呱吉與陳建銘兩位議員對囤房稅的爭執,我對議會內部生態不熟,就稍微介紹一下目前的囤房稅法案。
【怎麼台北市有囤房稅,時力也有囤房稅?】
首先,這次台北市的囤房稅修正,跟時代力量之前講的囤房稅不太一樣。
時代力量在推的是《房屋稅條例》,屬於中央法規,目前房屋稅條例第五條針對非自住的房屋有給出一個稅率區間「1.5%~3.6%」而且可以制訂差別稅率。但大多數縣市都只設定在最低的1.5%稅率,只有台北市、宜蘭縣、連江縣有設定差別稅率。
所以原本是考量地方自治的區間,在房價飆漲的時候卻還是只願意把稅率設在地板。時代力量的改革想法就是「那中央就把地板與天花板都給我提高,囤越多房屋就繳越多稅,不要再去指望地方會自己調高了」,當然時力的囤房稅還有其他設計,在這邊不展開,總之基本邏輯是這樣的。
順帶一提,財政部拒絕囤房稅改革的理由主要也是「啊我給你們的課稅範圍都沒用完耶,地方要先用啊,用完覺得不夠用我們再來改中央法規」。
事實上地方政府也真的很難把稅率調高,因為議會基於各種利益會擋。2019年5月《台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打算將台南市的房屋稅也改成像台北的差異稅率,但就在二讀時遭台南市議會三個黨團聯手退回。
而即便通過了,也可能會有開倒車的狀況。如新北市在2018年地方選舉一選完之後,馬上就把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從2.4%降回1.5%;把時間拉更遠,2017年新竹縣議會把非自住之其它供住家用房屋的稅率從2.5%修正為1.6%,還造成高偉凱與周江杰兩位議員辭職抗議。
所以「不要去指望地方自己調高,由中央下手」,的確有現實上的原因。
【台北市的囤房稅是指什麼?】
雖然大環境沒辦法指望地方調高稅率,但也還是有地方政府自己調高稅率的,其中最標準的就是台北市。
2014年郝市府末期,《臺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修正成差別稅率,也就是「非自住之住家用房屋2戶以下稅率均按2.4%,3戶以上均按3.6%」。因為是房子持有得多,稅率就高,所以後來也被簡稱為「囤房稅」。
後來在2017年時,柯市府覺得這太狠了,提案要給建商一年寬限期。這一年的寬限期間,建商持有還沒賣掉的房子稅率由3.6%變成2%,提案還有其他內容,但這邊也先不展開。
結果法案送到議會,簡直羊入虎口,議會對台北市的囤房稅早就不爽很久了(當時的會議紀錄:https://disp.cc/b/163-a83E),當然是被議會加碼加到爆。最後變成現在的寬限期三年,三年內建商賣不出去的房子優惠稅率1.5%,也就是現行制度。
所以陳建銘議員說這法案「107年已修正三讀過一次了」好像在說囤房稅幾年前才改過,其實有點混淆視聽。法規那時候是改過,但不是讓囤房稅變得更好,反而是給建商優惠期。
【這次在的囤房稅法案其實是改建商寬限期】
因為台北市的稅率已經用到《房屋稅條例》授權的天花板(3.6%)了,所以其實這次的北市囤房稅法案修的不是稅率,而是想要去改建商的寬限期。
畢竟如果建商有三年的優惠減稅期,那當然就不會急著賣房子,會等價格到他心目中的理想價格才會售出,這對餘屋去化與房價止漲等目標當然都是不利的。以下是現行制度與市府版本、議員版本的對比:
現行制度:建商蓋好房子之後,三年內優惠稅率課1.5%,三年後恢復3.6%
呱吉等議員版本:建商蓋好房子之後,一年半內優惠稅率課2.4%,一年半後恢復3.6%
市府版本:建商蓋好房子之後,一年內優惠稅率課1.5%,一年後恢復3.6%
可以看到,其實市府版本與議員版本各有所長。雖然議員版本的優惠期比較長,但在優惠期間稅率是比較高的;而市府版本則相反。
那麼哪個版本比較好呢?其實不管是哪個版本,都比現行制度來得好,而且審查時或許內容都還會再折衝。總之,希望可以讓大家對現在囤房稅的爭議有比較整體的理解,也希望能夠趕快排案審查通過啦。
新竹縣議會 徵 才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歡迎再次來到時代力量【We Are New Power!】深耕地方系列。今天是系列專文第6彈!要介紹的是時代力量在新竹縣耕耘工作的連郁婷 新竹縣議員。
曾是執業律師的郁婷,過往在業界經手過的眾多案件中,發現在面對法律糾紛時,包括過勞死的工程師、簽訂不平等契約的勞工朋友、面臨浮濫徵收的農民等,許多老百姓時常求助無門,且處於弱勢的一方,「永遠與弱勢站在一起」的種子便在郁婷心中深深埋下。
郁婷深知單做一名律師,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源,唯有透過制度性改變與落實監督政府才是長久之計。即使面對到國民黨環繞的竹北艱困選區,郁婷勤跑地方傾聽民意,在參選期間就已開始處理民眾陳情,也漸漸受到鄉親的肯定。
成為縣議員後,郁婷沒有忘記當時參選的初衷。服務處仍定期提供法律諮詢,持續替弱勢發聲;對於地方議題,郁婷更是無役不與,包括近期的竹縣璞玉計畫、橫山山坡地整治、內灣溪觀光管理措施等皆在郁婷的守備範圍之內。
郁婷在新竹縣議會中雖隻身一人,但在各項公共議題上的努力卻不遺餘力,同時,郁婷也聯合其他志同道合的小黨與無黨籍議員,將監督力量最大化。
先前,在議會同事余筱菁議員遭到國民黨議員多數霸凌並予以停權後,郁婷不但沒有因此噤聲,反而挺身做出回應,對抗不合理的議會惡質文化。
感謝郁婷在新竹縣的付出,讓新竹縣的鄉親朋友們可以更加認識時代力量,時代力量也會與郁婷議員一起努力,繼續在新竹縣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