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燈了!
2022台灣燈會,重磅回歸高雄。
你還記得嗎?20年前,今天接燈儀式所在的衛武營還是兵營?
亞洲新灣區周圍,都是圍牆,高雄雖然是海港城市,卻看不到海。
當時的謝長廷市長,開啟高雄「海洋首都」的願景。
2005年,我代理市長時,打開港邊圍牆。陳菊市長擘劃亞洲新灣區,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大力推動大南方計畫;以及鐵路地下化、綠園道、大港開唱復辦、5G AIoT大聯盟成立,
正因為有許多人的努力,20年過去,高雄已經和上次舉辦台灣燈會時的風貌大不相同。
.
高雄這次舉辦的台灣燈會,將會有三個第一。
第一:#面積最大。我們這一次是雙主場,面積也比過往4、50公頃大很多,達到100公頃。衛武營、亞灣區這兩個地方,也具有歷史的意義,代表從威權到民主,從封閉到開放,過去屬於管制的區域,變成一個屬於所有市民、屬於所有人民的開放公共空間。
第二:#最智慧。亞灣區跟衛武營,我們也會佈建用5G專頻的方式,能夠提供最即時、高頻寬、低延遲的現況。兩地同時展演,不管你在衛武營,或者在亞灣區,都能夠同步、即時感受到整個燈會表演。
第三,#最永續。以高雄綠色交通為骨幹,捷運、鐵路、輕軌路網,再加上我們串連的共享交通工具,估計來高雄的1200萬觀光人次,將可以很自由自在,並且利用我們的大眾捷運系統,穿梭各個不同的展演場地。
感謝交通部、評審們給高雄機會。感謝新竹 林智堅 市長的經驗交流。
這一次,是屬於高雄人的驕傲,感謝所有的市民共同努力!
我們抱著12萬分的歡喜心情,共同辦喜事。
讓高雄能夠向台灣、向全世界證明,高雄,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魅力的海洋首都。
也要讓這次,成為最好的一次台灣燈會!
#2022台灣燈會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的網紅陳善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三次定期大會,陳善慧議員市政總質詢(109/07/10),少一點政治口水,務實監督市政、認真爭取地方建設是善慧一貫秉持的態度。 善慧第三次市政總質詢,總質詢爭取要點如下: 一、本月2日立法院已經通過前瞻計畫後續四年預算,善慧要求市府向中央爭取~智慧型路燈建置計畫、強化數位教學環...
「新竹 鐵路地下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陳善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Xizhi Xavi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Xizhi Xavi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新聞] 反對新竹大車站許修睿籲鐵路立體化- 看板Railway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為什麼新竹市區鐵路不能地下化?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新竹大車站平台計畫/ 趣談鐵道#7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新竹大車站預計明年動工!整體媲美日本JR 網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選用跨站式平台?... - 守護古都風貌反對台南鐵路地下化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Re: [新聞] 新竹大車站分割市區議長籲重評估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新竹大車站動工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新竹大車站動工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問題] 新竹市鐵路何時才能立體化? - Railwa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Re: [討論] 你想要新竹市的一座大車站or鐵路地下化??已回收 的評價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眾黨顯然還沒有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在高雄輸到只剩下4%。
前一天民眾黨發了篇文宣,標題是「嚴守財政紀律,不用舉債也可以建設」,大力吹噓柯文哲很會還錢;言下之意是中央政府和其他縣市都執政無能,只有阿伯很會做事。
這個文宣我真的看得很堵藍。打個比方說,就好像一個拿爸媽的錢全現金買房的少爺,跑去酸中產階級「為什麼你要貸款買房,真是廢柴一條」。這種吃米不知米價的話,您聽得下去嗎?
姑且不論柯文哲是不是很會建設(事實上柯六年來所做的重大公共建設案少得可憐),關於各縣市的財政問題,如果不去瞭解前因後果的話,很容易陷入像民眾黨這樣的思考誤區,變成一個討厭的 #天龍人。
首先要認清一個事實是,台北的富裕,是掠奪地方的結果。台北市上繳的稅收裡面,有多少是生產活動完全在中南部,只因為掛了個總部辦公室在台北市,稅收數字就整碗被台北市端走的?拿掉地方上的生產活動,請問孤零零一個台北市,還剩下什麼?
再者,各縣市的立地條件根本不一樣。台北市只要管好盆地裡的一小塊地方就好。而其他縣市,例如高雄,幅員廣闊,上到玉山,下至台灣海峽。既要衝刺繁榮市區的高端建設,也要滿足郊區偏鄉的基本需求。這些都是鉅額成本啊!當初2010六都升格的時候,光是與台北縣合併,台北市就喊不要不要,嫌台北縣太窮會拖累。比起來陳菊真是有guts太多了,高雄縣的負擔說扛就扛,也沒聽過她嫌棄窮兄弟。
更不要說,幾十年來,中央政府對台北與台北以外,態度真是天差地遠。先不提其他,就拿北高兩直轄市來講就好:
😡 #鐵路地下化,台北市的部份就是中央政府全額出資,高雄就得要分段提出 #自籌款 25%-55%。光這部份就是兩、三百億的差距。
😡 #捷運路網,台北市的一期路網是政府蓋好,「#一元起租」給北捷公司營運,北捷不用負擔硬體折舊與利息。高雄就要弄一個四不像的BOT案,高捷公司要負擔硬體(至少是機電設備的部份)折舊與利息,然後天天被媒體酸說高雄捷運虧錢要倒。最後陳菊市府跟銀行團債務協商,市府作價買回機電設備,高捷公司馬上就打平了。說起來,這也不過就是回到跟北捷一樣的基準點而已。
😡 #治水預算,台北是從民國五十年代就開始做,民國七、八十年代,為期十五年的《台北地區防洪計劃》,就花掉了一千一百多億。要知道這是三、四十年前的千億新台幣,換算成今天的幣值恐怕都要翻倍。而高雄了不起就是近一、二十年來,拿了差不多三百億的治水預算。所以台北可以淡水河、新店溪沿岸堤防蓋好蓋滿,再加上亞洲最大的抽水站(南港玉成)、基隆河截彎取直、二重疏洪道再加員山子分洪隧道。而高雄則是省錢有省錢的做法,以廣設滯洪池、還地於水為主。可笑的是,柯文哲當初吹噓的「#海綿城市」的做法,還是咱們林副市長帶過去的know-how。
😡 軍方的態度也差很多。信義計劃區過去是 #聯勤206廠(舊稱四四兵工廠),1980年代台北要搞信義計劃區,聯勤二話不說就搬去了三峽。高雄亞洲新灣區旁邊有一個 #聯勤205廠,高市府協商他們搬去大樹,(馬英九時期的)國防部獅子大開口,說要高市府全額出資在大樹幫他們蓋好新廠,並負擔所有搬遷費用,數字大概三百億,否則免談。
隨便加一加算一算就是千億以上的差別待遇。以下種種暫且不表。而且同樣的基礎建設,台北至少比高雄先跑二三十年,高雄好一點,比其他縣市早個十年左右。要知道三、四十年前搞重大建設,難度和成本比現在低太多了,土地取得和環評的問題都可忽略不計。
而重大基礎建設是有先發優勢的。股神巴菲特的成功心法是「複利的力量」,而台北,就是靠著這個先發優勢,利上滾利,才能有現在的繁榮的。
#話若欲講透支,#目屎就撥未離 啊!
錢不是唯一的問題。來到高雄,問題還多一層,就是 #舊工業時代的包袱。
其他縣市要搞開發,很簡單,土地都是農地,地籍喬好、馬路開好、基礎建設弄好,就可以進行開發了。高雄就不是;重工業撤出,污染會留下。高雄現在重點開發的亞洲新灣區,很多土地都是以前的重化工廠,要開發以前還得土壤整治,這是曠日廢時又花錢的大工程。亞灣很多地塊整治了十年以上,最近才驗收通過可以開發。而2015年停工的中油楠梓廠,更是號稱要花17年,到2032才能土壤整治完成。在那之前,土地只能拋荒在那邊,有錢也開發不了。
高雄也想要台積電啊。但是長久以來高雄的城市定位,就是要幫全國扛起3K的基礎重工業。水電資源都已經被石化與鋼鐵產業卡住了,很難騰出新的資源來給半導體。都說台積電是台灣的命脈,中鋼和中油又何嘗不是國人一日不可或缺的基礎工業?問題是前者就被當護國神山,後者還會被一些進步派嫌棄說,這種耗能耗水的產業活該被淘汰。我幹你陳老師,太糟蹋人了。
柯文哲的支持者都很愛吹噓阿北很會做事,順便踩一下別的縣市長。但我必須講,每個縣市的發展都在不同的階段,面對不同的問題;柯文哲是不是很會做事我不予置評,但其他縣市長絕對不是閒閒沒事幹。
台北市是經過李黃扁馬郝,幾十年建設到現在,差不多也告個段落了。柯文哲能做的,就是個後人乘涼的市長,做一些錦上添花的事情。嚴格說起來柯六年並沒有什麼大型公共建設,當然也沒什麼大錢要花。這點我不怪他,但真的不用把自己吹噓得超厲害,別人都是笨蛋。
要講難度,高雄市長的難度大太多了。高雄現在的階段,是初期基礎建設告一段落,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下一階段,往台南與屏東方向擴張。除此之外,還要盡可能「#高高平」,縫合原市區與縣區的發展落差。而過去幾十年遺留下的工業包袱,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去解套;例如中油楠梓廠原址整治開發,例如 #大林蒲遷村,以利仁武大社的石化業者往西南邊集中管理,一舉解決石化管線與市區空污的問題。而趁著美中交惡、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時機,高雄更要加緊建設橋頭科學園區,好趕上這波數十年不遇的經濟大洗牌。
這些都是台北不曾,也不需要面對的困境與機會。而不管要克服困境,還是抓住機會,都必須要投資大筆金錢。在國家財政結構還沒有大幅改革以前,舉債建設是台北以外縣市的宿命。而你柯文哲硬要給人套上一個「#財政紀律」的緊箍咒,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最後,我必須忠告民眾黨與其支持者:「沒有歷史感」的偏狹台北本位主義,無益於國計民生。台北市是近幾年人口外流最嚴重的縣市,但這一點我不會怪柯文哲,而是台北市幾十年來過度發展,已經到頂了。繼續砸錢下去,也很難取得可觀的效益。
我甚至認為,不應該再把人往新竹以北塞了。人類社會,適度的人口集中是正常,但過度集中,只會適得其反-在北部的人天天抱怨 #高房價高擁擠,而在中南部的人天天煩惱 #低薪資低發展。結果就是全體國民都過得不開心。
中央政府帶頭建設中南部,不但是給中南部出身的人一個機會,同時也是在給身在北部的人一個機會,讓大家能夠在經濟機會與生活品質之間取得一個更好的平衡。我看到很多在台北一邊幫柯文哲敲鑼打鼓,一邊轉貼「打房圓夢家」之類憤青文宣的年輕朋友們,我都很為他們感到悲哀。
他們沒看到的是,柯文哲與民眾黨那種偏狹的「#台北本位主義」論述,與他們的人生幸福,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之處。
(圖片來源:Toby Morris,『一盤之間的貧富差距(On a Plate)』,Inga W.中譯)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車站超冷清?從歷史脈絡看過去與現在】
最近PTT有一篇文章這樣說:「最近這幾天去高雄玩啦!住在車站附近一家飯店,晚上搭公車去逛夜市,但是發現高雄車站周邊超冷清欸,遇到的外籍移工還比台灣人多,為什麼一個直轄市的火車站人會這麼少,何況是假日,還是因為周邊有施工才有這景象?有高雄人能解答嗎?」
很有趣的是被記者抄去後,摘取的重點不同,例如聯合擷取網友意見強調「施工太久」,而Nownews擷取的意見集中在「高鐵不進高雄站」,到底這些因素是不是所謂「高雄車站冷清」的主因呢?我們就從歷史發展軌跡來看看!
#高雄車站其實根本沒成為主要商圈過!
很多人沒意識到,在日治時期西部七大城市(高雄、台南、嘉義、台中、新竹、台北、基隆)中,高雄車站是唯一整個位置大搬遷過的車站。在1936年高雄州發表的「第三次大高雄都市計畫」中,將當時仍屬未開發地帶、腹地寬廣的大港設置「高雄新驛」,作為新市區中心;另外也一併將將周邊整體規劃,由內而外為商業區、住宅區與工業區,並以設計作為貨運輸送骨幹的環狀鐵路(今高雄臨港線)作為市區界線。
然而,高雄車站在1941年搬遷後,日本還未來得及實現此一計畫就戰敗撤出台灣,在戰後到50年代,高雄車站前的發展都還是遠落後於「市區(鹽埕)」,甚至還可看到農田與魚塭。
直到60年代,站前後開始爆發建築潮,1965年西北電影院在同愛街35巷30號落成,帶動八德路形成商圈,後續更有數家戲院,與1975年的藍寶石大歌廳設立。然而,較複雜的業種甚至成人行業,也讓此區成為「西北幫」盤據地,出入複雜。也一直沒有主要百貨設點,並未形成過闔家適合的商圈。90年代西北與藍寶石陸續歇業,後續也沒有其他業者想要再進駐車站。而後也只有遠百因三多愛買改建大遠百短暫進駐站前,和五福、三多、甚至文化中心等商圈發展不同。
#那施工太久是商圈沒落主因嗎?
高雄車站從1998年老車站關閉遷移,切換至臨時站,一直到2024年預定全區完工,中間相隔26年,整整一代人的時間。
在1980年代,車站旁形成的成衣街、電子街、皮鞋街等分眾商圈,一方面確實因為工程工期漫長,切割來往動線,使得人潮擴散不易;但更重要的是,由於新站一直無法完成,在沿街商圈受百貨與購物中心競爭、電商興起、人口轉移等因素挑戰下,車站站區缺乏持續更新的動力,也吸引不到新的商業機能進駐。就算不施工,如舊市區夜市或專門性商圈沒落的狀況一樣會發生。
因此施工太久確實是有影響,但重點不在工程的不便,而是新站遲遲沒能蓋好,沒能創造吸引人潮的新據點。
#高鐵不進高雄車站
高鐵採BOT興建,契約並不含高雄站,若要延伸須採政府自建,影響了高鐵延伸的可行程度。2010年時曾有延伸高雄車站的討論案,但葉匡時與毛治國主掌交通部時,認為:1. 高鐵南延高雄、屏東財務不可行 2. 若要採共軌降低成本,涉及不同營運單位整合亦不可行。因而否決相關討論,於馬政府主政期間也從未再被提起。
高鐵不進高雄車站,確實讓高雄站區出入站人口被左營拉開,但左營除了三越以外,並未形成外溢的商圈。換個角度想,台南、新竹、桃園車站一樣沒有和高鐵共構,但站前商圈一直存在。而大阪、神戶新幹線均不進舊市區,但梅田與三宮一帶仍然是主要商業區。能否留住搭乘高鐵的人潮在地消費,城市結構才是主要問題。高鐵固然能帶來相當運量,但能否創造高雄站區的吸引力,會比高鐵更重要。
#怎樣能救高雄車站
既然高雄車站從未成為主要商圈,高雄車站發展,就不要侷限在「振興」,而是要改造整個市區的發展結構。高雄車站位在北高雄的巨蛋-凹子底,和南高雄亞洲新灣區兩大未來高雄發展核心之間,又因鐵路地下化騰出大量腹地,成為市中心少見大規模再開發土地,重點就在於混合機能引進、動線串聯、大眾運輸網路的提升,這些TOD發展的基本原則。
陳其邁2018年競選時就曾提出以美麗島大道串聯橫向道路,打造一豎六橫「表參道造街計畫」,並要透過電動公車補充捷運路網,將一豎六橫表參道範圍內的八個商圈(大連皮鞋街、長明成衣商圈、3C商店街、後驛成衣商圈、三鳳中街、六合夜市、南華商場、手機街)串聯起來。在計畫沈寂兩年後,又看到重新執行的契機。
然而,台鐵在招商與商圈規劃上步調仍緩慢,而站區設計中,立體動線串聯規劃不足,難以跨越車站範圍,這些都會影響未來大高雄車站人潮聚集。離最後完工還剩3年,有關單位就得好好努力了!
詳細內容請聽Podcast:
#ApplePodcast|https://reurl.cc/kdxD2L
#Spotify|https://reurl.cc/L3yRgL
#GooglePodcast|https://reurl.cc/qd7Q2y
#SoundOn|https://reurl.cc/z83xk6
#Firstory|https://reurl.cc/62orRO
#KKBOX|https://reurl.cc/4ygKkj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陳善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三次定期大會,陳善慧議員市政總質詢(109/07/10),少一點政治口水,務實監督市政、認真爭取地方建設是善慧一貫秉持的態度。
善慧第三次市政總質詢,總質詢爭取要點如下:
一、本月2日立法院已經通過前瞻計畫後續四年預算,善慧要求市府向中央爭取~智慧型路燈建置計畫、強化數位教學環境、楠梓鐵路地下化、捷運路網完整規劃建置、國民運動中心、社福據點擴充與建設、後勁溪全面整治、提升污水廠效能、增設公共托育中心、增設二歲專班、提升公托與公幼環境...等經費。
二、高雄大學特區規劃至今已近20年,近年來建案增加,重型工程車進出頻繁造成大學特區多條路面損壞,應盡速全面檢視路段、逐步執行路平。
三、高雄大學特區的藍田公園,每逢遇豪雨即成大池塘,雨退了水還沒退,應盡速改善公園裡排水設施。
四、爭取楠梓區舊惠民捷道(惠民里往區公所方向)增設行人專用道讓行人與機車分離,改善單行道出口標示設施避免不熟路況駕駛逆向,並改善捷道側溝每逢大雨造成地下道易淹水問題,要求整合維護權責,避免局處之間各自為政。
五、持續爭取大右昌地區易淹水區域建設,如:幹線箱涵改建,新建右昌德民路、三山街口地下滯洪池,新建增設國昌抽水站及智昌街公園增設地下滯洪池,早日解決淹水問題。
六、污水管雨、污混流造成災情(如:右昌街污水孔蓋冒水、污水接管用戶因豪雨回流導致馬桶冒水、大樓地下室汙水管滲水...等),要求污水管接管須確實、重新檢視改善老舊接管;另請水利局擬訂豪大雨前污水預先抽排辦法...等。
七、爭取維護整修「翠屏吊橋」:翠屏吊橋位於高雄都會公園內,該橋為水利局權管,是都會公園一、二期銜接之景觀吊橋,吊橋橋面已裂損且有安全疑慮,需立即整修維護,給都會公園裡運動的市民一個安全的空間。
八、後勁溪益群橋上游,今年05月11日水芙蓉佈滿溪面,爭取設置「攔污索」以阻擋漂浮物及垃圾;另六月底發生魚群大量暴斃事件,要求進行後勁溪生態調查及環境改善。
九、高雄中油煉油廠東門平交道旁,中油廠商於109/06/29監測井施工作業時工安事件,07/02善慧到現場關心時現場尚有濃濃異味,善慧要求環保局應確實監督中油做好工安。
十、旗山廢爐渣需妥善清運,截至今年4月8日僅清運三台車次廢爐渣離場,未來三年內恐無法清理完成,清運經費高達82億元為承包清運的公司資本額2500萬的328倍,若遇承商無法依約清運時,市府恐求償無門;特要求環保局務必嚴加執法及管控。
十一、爭取巡邏箱電子化:台北、新北、新竹及嘉義等縣市均改採電子化巡簽,高雄警方仍停留在巡邏箱紙本巡簽模式,要求警察局跟上資訊化腳步,編列預算積極進行。
十二、爭取採購警用戰術臂盾,維護基層員警值勤安全:楠梓分局加昌所員警被襲事件,善慧得悉極為不捨,動念為基層員警爭取防護裝備~警用戰術臂盾,增加執勤安全。
十三、爭取楠梓區公共托育資源:楠梓區公共托育目前僅剩一間,右昌森林公園內的建物已移撥社會局作為使用,善慧請社會局盡速加緊腳步,落實公托資源平衡。
十四、加強滅鼠,嚴防漢他病毒危害:關注武漢肺炎及預防登革熱同時,本市亦應嚴防漢他病毒的危害。
十五、爭取蓮池潭兒童公園加裝遮陽設施:蓮池潭兒童公園親子戲沙池毫無遮蔽,夏日的高溫有中暑風險外,沙地設施經過日曬恐有燙傷風險,觀光局應盡速加裝遮陽設施。
十六、讓左營舊城南門亮起來:其他縣市的古城門因為燈光設計得宜,夜間極美,反觀左營舊城南門的晚上卻黯然無光!建請市府盡速讓左營舊城南門亮起來,成為左營亮點之一。
歡迎追蹤訂閱陳善慧Youtube頻道!
粉絲專頁: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https://www.facebook.com/shanhuei1124thankyou/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Xizhi Xavi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441次太魯閣號(TEMU1000型) 知本-樹林 經花東線
列車編組:TED1005+TED1006 (U3編組)
沿途停靠:知本、台東、玉里、花蓮、松山、台北、板橋、樹林
554次莒光號 潮州-花蓮 經海線
沿途停靠:潮州、屏東、鳳山、高雄、新左營、楠梓、岡山、台南、永康、善化、新營、嘉義、民雄、大林、斗南、斗六、林內、二水、田中、員林、彰化、沙鹿、清水、大甲、苑裡、通霄、後龍、竹南、新竹、竹北、湖口、楊梅、中壢、桃園、樹林、板橋、萬華、台北、松山、汐止、七堵、瑞芳、雙溪、福隆、頭城、礁溪、宜蘭、羅東、蘇澳新、東澳、南澳、和平、新城(太魯閣)、花蓮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Xizhi Xavi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522次莒光號 新左營-七堵 經海線
本務機:E229 (E200型)
沿途停靠:新左營、岡山、台南、永康、善化、隆田、新營、嘉義、民雄、大林、斗南、斗六、二水、田中、社頭、員林、彰化、大肚、沙鹿、清水、大甲、苑裡、通霄、白沙屯、後龍、竹南、新竹、竹北、湖口、楊梅、中壢、桃園、鶯歌、樹林、板橋、台北、松山、汐止、七堵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為什麼新竹市區鐵路不能地下化?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新竹市區鐵路不能地下化? · 1、隧道工程:明挖覆蓋鋼筋混凝土箱型結構。 · 2、臺南車站:配置2座島式月臺及4股道。 · 3、臺南舊站列為古蹟原地保留 ... ... <看更多>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新竹大車站平台計畫/ 趣談鐵道#7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0:00 新竹 城市發展01:24 過去 新竹 市區 鐵路 立體化規劃01:55 新竹 市區道路立體化成果&功能02:58 新竹 行人問題&車站周邊發展困境03:48 新竹 火車站改造三 ... ... <看更多>
新竹 鐵路地下化 在 [新聞] 反對新竹大車站許修睿籲鐵路立體化- 看板Railway 的推薦與評價
原始標題 反對新竹大車站 許修睿籲鐵路立體化
新聞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309000560-260107
發表日期 04:10 2023/03/09 中國時報 陳育賢 、竹市
全文完整內容
前市長林智堅任內提出大車站計畫,以跨站平台設施取代經費高、工期及交通黑暗長,
且影響層面大的鐵路立體化建設,希望未來有效整合輕軌建設、客運、步行、商業空間
及公園的規畫,改善後站交通系統並帶動都市區域發展。
國民黨籍市議會議長許修睿近日高分貝喊話,強烈建請市府停止大車站計畫,他兩周前
在議會臨時會中提案,要先制定「鐵路高架或地下化評估計畫」,連署議員橫跨國民黨
、民眾黨、無黨籍,指影響都市發展的是鐵道本身,而非興建大型站體的問題。
他表示,新竹市中心的都市化發展長久以來受到鐵路的切割受阻,來往前後站都須經過
地下道或高架橋,不僅形成交通瓶頸,尖峰時段造成堵塞,更是前、後站居民無法縫合
生活機能的原因。
許修睿說,市府應爭取中央經費以實現鐵路高架或地下化建設,擘畫更具發展性的未來
,而非消耗高額經費建構功能不周的大型人行跨站平台,未能改善交通不說,更有阻斷
周邊店家商機之憂。
他更直指,若是前市府的大車站計畫施做後,大型站體興建橫跨鐵道之上,那新竹市未
來將會永遠無法縫合,都市區域平衡發展將會永無到來的一天。
市府發言人施淑婷回應,市長高虹安已責成業務單位就計畫目標、功能定位、計畫效益
及財務評估等事項,與專業委託執行團隊研究討論,並廣納市民、民意代表及專家學者
建議,會盡速提出可行的修正方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60.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78327256.A.F0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