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斜槓學生漂亮時尚,穿戴講究,當然是個愛買小姐,辦了幾次二手市集出清存貨,我曾去掃貨一次,一看都是名牌。她一直在金融業帶業務團隊,做到高階主管,每年扛業績20億,年薪千萬。其實她最愛從事的是精品業,可是每次面試之後都放棄,心情很無奈,因為數字很現實,她說:「精品業薪水,就是金融業的攔腰斬再打8折。」
錢是很可愛的,差6成,任誰也下不了決心,不是嗎?
這說明產業薪資是有行情水準的﹗在台灣,讀理工的就屬半導體業﹑IC設計業最令人欣羨;讀商的就屬金融業最高;像我讀新聞系,媒體業是在中後段,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就算在同一個產業,落差也不小... https://bit.ly/38hUUs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張家夫妻滑起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好農場 在這裡 👉👉https://reurl.cc/GrEmWp ※找我們最重量級的頻道合作來信 ▻[email protected](003) / [email protected](KYT) ▲準時滑起來 訂閱最油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
「新聞系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張家夫妻滑起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懶錢包 Lazy Walle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張家夫妻滑起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Re: [心情] 記者們轉行原因都是甚麼呢? - 看板Media-work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求問電視台薪水!!!!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電視台新聞記者的薪水如何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傳播系出路薪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傳播系出路薪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大學畢業薪水3萬8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政大新聞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政大新聞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問卦] 華視主播薪水只有四萬?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全文】當YouTuber三個月賺兩萬多王乃伃重回52台 - 鏡週刊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新聞] 文科生=下流?讀文組薪水真有比理組低? - PTT 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新聞] 台灣讀哪科系最賺?「它」薪水超意外兒念這科就打斷腿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EP51 台灣薪水比較高?傳播系畢業沒出路?ft.無尺少女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問題] 媒體業新鮮人進入職場前建議-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新聞系薪水 在 [新聞] 鴻海獵才推秘密武器大學生起薪公開- Tech_Job 的評價
新聞系薪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年薪百萬是個假議題,你永遠拿不到,怎麼辦?]
昨天與Ray直播,主題原來設定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們兩人通常固定在星期日會預演一遍,先溝通彼此的想法,以及敲定內容的走向。我第一句話就說:
「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
這把Ray嚇了一跳,問我為什麼。因為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九成上班族的薪水低於百萬,足見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是拿不到百萬年薪。因此當我們費盡唇舌討論如何拿到年薪百萬,對於全台灣1100萬上班族中的990萬人是無濟於事,他們只會更挫折,感到努力無用。
所以關於薪水,你要具備的第一個認知是你在哪個賽道,是高速公路﹑省道或小巷子。在高速公路,奔馳的是百萬跑車,甚至是千萬名車;在省道,幾十萬元的國產二手車就很強;在小巷子,騎單車反而比較好使,租Ubike就夠用。這個比喻在說什麼?只有一個,你拿什麼薪水老早注定,看的是你的條件。
首先,決定百萬賽道是哪些因素?
💚第一個決定因素是產業
💚第二個決定因素是企業
💚第三個決定因素是職務與位階
我有個斜槓學生既漂亮又時尚,穿戴講究,當然是個愛買小姐,辦了幾次二手市集出清存貨,我曾去掃貨一次,一看都是名牌。她一直在金融業帶業務團隊,還做到高階主管,每年扛業績20億,年薪千萬。她告訴我,其實她最愛從事的是精品業,可是每次面試過都放棄,心情很無奈,因為數字很現實,她說:
「精品業薪水,就是金融業的攔腰斬再打八折。」
錢是很可愛的,差六成,任誰也下不了決心,不是嗎?這說明產業薪資是有行情水準的,在台灣,讀理工的就屬半導體業﹑IC設計業最令人欣羨,讀商的就屬金融業最高。像我讀新聞系,媒體業是在中後段,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同一個產業,落差也不小。以半導體業來說,聯發科平均年薪270萬,而同產業平均是123萬,差了一倍有餘﹗薪資後段班有家公司是70萬,差2百萬﹗台積電員工多達4萬名,非主管職員工平均200萬,遙遙領先同業。當媒體報導的都是這些龍頭企業,這使得不少科技業工程師都被誤以為年薪百萬,他們在網路上大吐苦水:
「不是每個工程師都年薪百萬﹗」
就算是同一家企業,職務之間的薪資差異也明顯,可怕的是越低的職務越不會調薪,每年會調薪的就是原本薪資就高的職務,因此薪資結構M型化也會發生在相鄰的同事身上。另外一個決定因素是位階高低,美國大企業CEO的薪資是員工的300倍,台灣差十多倍至幾十倍應該是有的。
可是能進到高薪產業﹑龍頭企業,做一路發的職務,基本上多半是好學歷的人。如果不是台成清交政,或是中字輩,能擠進去大企業領高薪的,不是沒有,而是幾稀,他們一定具有其他很強的背景。那麼學歷不亮眼的上班族,想要在中小規模企業拿年薪百萬,至少要能做到—
💚1. 7-11型
💚2. 業績扛霸子
💚3. 壓力鍋
💚4. 冒險王
尤其是冒險王,是我最想提醒上班族可以採行的策略。正因為年薪百萬天注定,讓我們明白賽道決定薪資高低,所以不妨儲備實力,長期布局,再奮力縱身一跳,改變產業與企業,才有可能彎道超車。這種跳法,好比從家裡的魚缸跳至公園的水池,再跳至大海,但是你不能只是金魚或錦鋰,而是要進化成大鯨魚。
即使這麼鼓勵你,我仍然深知多數人無法做到,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決心不夠,不想付出加倍的努力;第二價值觀不同,不想為工作犧牲其他層面。人各有志,想清楚就好。可是年薪百萬在台北生活,都未必能買房買車﹑過上理想的人生,更何況領幾十萬,怎麼辦﹖
寫到這裡,以下才是我最想給990萬名上班族的正確觀念,那就是—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上班也不是收入的唯一
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有「找工作不如找收入」的觀念,不靠年薪百萬致富,才會真正步向財富自由的大道。把腦袋從「找工作」的認知架構,轉換成「找收入」的思維系統,會突然發現海闊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上班領薪水不過是其中一條路,然後眼睛一亮,看到其他更多收入的可能性。
對於有錢這件事,沒繼承任何財產的人,靠自己白手起家,也拿不到年薪百萬,大概不脫這三條路可走:
💚會拿高薪不如收入多
💚會賺錢不如會存錢
💚會管錢不如會理錢
不管薪水多少,都要想盡辦法存錢,沒有存錢就無法奢談後面的理財。《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花20年訪問5百位富人,富人的定義是資產有3千萬台幣。他發現這些富人在以下三題都答「是」:
💚1.你的父母節儉嗎?
💚2.你節儉嗎?
💚3.你的配偶節儉嗎?
現在你知道了,當你瞧不起父母東摳西省的小器樣,省錢與存錢竟然是一般上班族的致富之道。我有個斜槓學生是公務員,父母親是藍領,不僅把3個孩子養大到各個成器,還買了2棟房子,全都靠省與存。他自己30歲出頭,先是靠省與存擁有1百萬資金,後來理財有3百萬,他的斜槓就是教人怎麼存到3百萬。
相反的,我認識的高薪族群中,不少人賺得多花得多,其實口袋是很空虛的。所以當賺不到年薪百萬,並不是天塌下來的事,而且我得說要翻轉這個命運並不容易,這牽涉太多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產業﹑企業﹑職位,你想想洪老師能去聯發科做研發工程師嗎?這叫癡心妄想﹗而我們能做的無非是三件事:
💚1.賺其他收入
💚2.省錢、存錢
💚3.投資理財
讀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新聞系薪水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樣看中國 劉仕傑時間】台灣少子化現象面面觀
(精彩節目內容 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耳機圖案收聽)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1635/id/120411
台灣的少子化現象有哪些觀察面向?房價、薪水和托育,與生育率有何關係?另外,一些西歐國家是如何鼓勵與支持生育?請聽主持人劉仕傑訪問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康庭瑜探討解析。
#少子化 #房價 #薪水 #托育 #這樣看中國 #劉仕傑 #康庭瑜
「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 或 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這樣看中國】節目: https://www.rti.org.tw/radio/podcast/id/1616
新聞系薪水 在 張家夫妻滑起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好農場 在這裡 👉👉https://reurl.cc/GrEmWp
※找我們最重量級的頻道合作來信
▻thevoiceofgg3be0@gmail.com(003) / billv3vb@gmail.com(KYT)
▲準時滑起來 訂閱最油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XX6dDR
▲蹦蛙工作室 蹦蛙娛樂的荒謬日常。▻ https://reurl.cc/QpdynO
▲蹦蛙村蝦皮商城 我也好想跟他們穿一樣R。▻ https://shopee.tw/bonfrog
△【張家夫妻滑起來】頻道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fullofwax/
△【亞洲統神-張嘉航】個人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godtone3be0/
△【鼻地大師-張葦航】個人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bdwayne/
△【日常的蹦蛙工作室日記IG】在這裡。
▻ https://www.instagram.com/bonfrogbf/
.《大胃王系列影片》: https://goo.gl/gyrhXu
.《滑挑戰系列影片》: https://goo.gl/KYP3Qh
.《滑新聞系列影片》: https://goo.gl/7pGSqp
.《民生調查局系列》: https://goo.gl/EjBRpd
#密枝 #小農 #柴燒龍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0cPPtq6tY/hqdefault.jpg)
新聞系薪水 在 懶錢包 Lazy Walle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工作3年拚到「薪水成長100%」 政大小資女奮鬥故事公開|懶錢包LazyWallet
政大新聞系畢業的小資女,初入職場從2萬5千元領起,拚3年達成「薪水翻倍」,5年後記者生涯華麗轉身,薪資成長與奮鬥故事首度公開!
想認識更多摳摳|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helazywallet/
想學ETF存股|
▶只用1檔ETF就買下全世界 年賺10.7%「海放台股」!?
https://youtu.be/B60qDy7IcOY
▶魯蛇無腦只買1支股票!20年後資產千萬+月領2.7萬利息?
https://youtu.be/BMCes1rY1kc
▶小資女月擠1萬「定期定額」買股票 20年後...資產飆1143萬元!
https://youtu.be/yDAzmqdjBSE
▶台灣50有兩檔 0050&006208「績效大PK」…結果很意外!
https://youtu.be/oWmm5saSCt4
▶台股2019年「每人賺70萬」!3人氣ETF總體檢:0050、0056、00850
https://youtu.be/Jem3WIJE2NI
-
鎖定懶錢包Lazy Wallet |
訂閱 ▶ https://reurl.cc/XXkNb3
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thelazywallet/
合作邀約 ▶ thelazywallet@gmail.com
每週一晚上9點更新,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記者 #薪水 #懶錢包 #投資 #存錢 #ETF #時間成本 #無腦投資 #懶人理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vKgvPVS11I/hqdefault.jpg)
新聞系薪水 在 張家夫妻滑起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夜市的牛排真的很好吃
但兩兄弟一次最多到底可以吃幾份呢?
台灣夜市真的什麼都好吃
▲準時滑起來 訂閱最油YouTuber頻道。▻https://goo.gl/ZWbJuQ
▲蹦蛙工作室 傻比的荒謬日常頻道。▻https://goo.gl/fsp7iH
▲幫老哥老弟翻譯不同語言CC字幕。▻https://goo.gl/8MdrHx
△【張家兄弟滑起來】共同開滑粉專在這裡。
▻https://goo.gl/Ruwzda
△【亞洲統神-張嘉航】個人粉專在這裡。
▻https://goo.gl/diqxhp
△【鼻地大師-張葦航】個人粉專在這裡。
▻https://goo.gl/Wjao9s
△【日常的蹦蛙工作室日記IG】在這裡。
▻https://goo.gl/3ZaRJ1
△【地表最強兄弟周邊產品】在蹦蛙村購買。
▻https://www.gg3be0.com/
.《大胃王系列影片》: https://goo.gl/gyrhXu
.《滑挑戰系列影片》: https://goo.gl/KYP3Qh
.《滑新聞系列影片》: https://goo.gl/7pGSqp
.《民生調查局系列》: https://goo.gl/EjBRpd
※找我們最重量級的頻道合作來信
▻thevoiceofgg3be0@gmail.com
Boing 音效取自 Juskiddink
https://freesound.org/people/juskiddink/sounds/140867/
Music promoted by 1HMNC - No Copyright Music
https://youtu.be/C-Pfiw6hmB4
Granny Piano by Nicolai Heidlas Music
(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C BY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iHcT_6o8o/hqdefault.jpg)
新聞系薪水 在 求問電視台薪水!!!! -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已- 電視,薪水,薪資,記者,媒體. ... 那這個行業天花板薪水是落在哪呢? ... 想知道記者轉主播機會大不大不是相關科系畢業的是不是相較難進入新聞產業 ... ... <看更多>
新聞系薪水 在 電視台新聞記者的薪水如何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電視台新聞記者的薪水如何- 除主播外, 會不會都是拿最低薪資?所以都是到youtube抓影片當新聞?(職場甘苦談第1頁) ... <看更多>
新聞系薪水 在 Re: [心情] 記者們轉行原因都是甚麼呢? - 看板Media-work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zonc (無)》之銘言:
: 一畢業就進入平面媒體工作,一晃眼就四年多了
: 這段日子裡,沒有一天不想離開,卻一直徬徨在人生道路
: 終於到現在,找到了出版業編輯的工作,下個月就要離職了
: 心情非常好,同時也有點複雜
: 不想當記者,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企圖心沒有衝勁
: 不擅長交際哈拉和挖獨家,不喜歡隨時接電話,不喜歡突發狀況,想要穩定
: 在獨家新聞上沒有表現,也讓我感覺不踏實+像在苟且偷生
: 主管囉唆龜毛也是原因之一啦...
: 今天同事跟我聊了之後,又讓我有點動搖
: 主要還是在記者做甚麼事情都比較方便,是很實際的
: (這裡說的並不是記者光環,光環是假的,我寧願用光環去換快樂)
: 以及薪水較少(其實我的新工作,雖然比我現在薪水少五千,過試用期則會加薪兩千
: 但比一般出版業起薪只有超微薄的兩萬多比起來,已經不錯了)
: 之前也想過,就用這些錢來換我的快樂吧!
: 後來還是再度下定決心離職,是因為想到囉唆的主管雖然休長假中,但遲早會回來XD
: 想問問從記者轉換跑道做其他工作的朋友或前輩,讓你們不想當記者的原因是甚麼?
: 如果新工作比當記者時的薪水還低,你們會接受嗎?
推文好像寫不夠,提到當記者後的症狀.....
健忘....就是忘東忘西,忘記長官交代的(這個次數比較少)、忘記記者會某些重點
(因為要找出代表立場的梗,或者比較聳動的衝突點、與眾不同的重點),甚至下午
忘了早上在作啥。
易怒...........訪不到東西,會生氣;
訪完,不是長官要的,生氣加哭泣;
受訪者囉哩囉嗦,生氣;
公關慢慢來,生氣;
連絡人不接電話,超級生氣;
半夜被吵醒,生氣;
休假被通知有大事,生氣;
稿子寫得完美,編輯亂改,生氣到翻桌;
刊出後受訪者說記者扭曲,暴怒;
心情正好時,鄉民說,台灣妓者不意外,..........躺著也中槍?
馬子說,約會不要打呵欠,還是生氣....就累嘛.....
颱風來,長官說淹水也要搭救生艇進辦公室,這還滿開心的,因為那是編輯......
記者只要穿雨衣,跪在水窪中說,水深及胸啊!!!!
討厭電話鈴聲......不論是受訪者的指責、讀者的大哉問、編輯的腦殘詢問、長官的奇
怪要求、公關記者會的邀約、或女友的電話、打錯電話的、還有保險公司、情色的廣告
.....都很討厭啊......
害怕出錯......無形的是自我壓力、有形的是錯字要扣錢、牽涉公眾的是數據誤植....
很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93.203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114.45.193.203 (09/24 16:20)
不過每得一次新聞獎,可以加薪1K,我加3次了。
雖然...有萬般缺點,可是在採訪過程中,也有無盡的感動。
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是因緣際會,一天,我閒來無事,問同業說,妳們待會要去哪?
電視台的朋友說,要去醫院拜訪一個同事,那個同事生病了...。
愛湊熱鬧的我,立刻就說,我也要跟!!!
然後我們就到了醫院,當然,在沒有和公關打招呼下,他們的攝影機太顯眼,
被擋了下來,他們說,只是要探望朋友,但還是被拒絕,最後是連絡醫院公關才進去。
到了病房,第一次見到那位大哥,並不知道他有什麼豐功偉業。
我只是充當那天的攝影,為他們合影留念,大哥好像有很多話要對我說,
但一時說不清楚,只知道他隨身攜帶的筆電有很多照片,我習慣性的拿隨身碟去COPY。
大哥40出頭,感覺人很好,但那天,大哥的姐姐突然跑到廁所去哭。
其他人沒注意到,我則是很疑惑....。
輾轉得知,這位大哥是癌症,正準備作化療,情況不樂觀,但至少有一年生命。
回到公司後,向主管提起這件事,恰巧主管是大哥的新聞寫作老師,聽聞病況大吃一驚,
又剛好我有那個一面之緣,決定指派我為大哥作人物專訪,可是聽說情況一直不穩定,
要我再等等,拿了一份大哥的資料,找時間就K。
這位大哥實在是個奇葩,不是新聞科系出身,可是很有能力,很認真採訪。
採訪途中,發現有時候位置不好橋機器,乾脆投入研發,看能不能作出特殊機器,
結果搞出一種腳架,站在人群後面,舉起腳架就可以攝影。
採訪之外,他是一個古董店老闆,學歷史的,但幾年前,他看見衛爾康餐廳大火,
強化玻璃是死亡關鍵,就覺得應該為社會做些什麼,又埋起頭研發,
也給他弄出強化玻璃擊破器第二代,不用敲四角,碰一下玻璃就碎。
有財團要跟他買,他拒絕,自己生產,送給紅十字會和消防車、客運。
後來聽說牛樟芝可以救人,想起有次看到阿嬤家裡的木頭長出香菇,很好奇,
也借了一堆書去K,弄一個生科研究室,一樣養活了,正準備大量生產,
(在他居住的城市,氣候並不適合種植,但他成功了)就在這時病倒,無法量產,
是他的遺憾。
而他平時也會照顧流浪貓狗,房子一大半都讓貓佔了。
想到能訪問這樣的人,真是開心.....但.....距離我與他見過那一次面之後半個月,
他走了.......。
主管就要我去他的告別式,寫追思文。
告別式上,才發現大哥實在是個怪咖。
知道自己剩沒多少日子,他決定執行一個計畫,就是全省走透透,拜訪生命中每一個
朋友,並向每個老師說謝謝。他還和每一個生活中常相伴的事物合影,摸著那些器物
,好像很不捨。
大哥對最好的死黨說:我中大獎了!
死黨說,趕快請客!是中多少啊?
大哥沒說,只說為了慶祝,要請全家去長榮桂冠吃飯。
幾天後,死黨再接到大哥的訊息,卻是葬禮通知。
後來有人說,是大哥不想讓大家擔心。
大哥生前其實已找同事錄了一段影片,想告訴他的愛妻和小學四年級的兒子,說爸爸有
多不捨。本來還想騙老媽媽,說他是到阿拉伯跑新聞,可能很久都見不到他,但被所有
人罵,還是告知了病情,老媽媽得知兒子生命將盡,已是臨終前一天。
同業燒給了大哥一張記者證和麥克風,希望他到天上繼續跑新聞。
大哥臨終前,對同業說:我先走一步啦~會訪到你們都沒訪到的人喔!
告別式上,播放著鳳飛飛的最後單曲,寫給癌逝先生的〔想要跟你飛〕,
那天,很奇怪的,連殯儀館的人都在哭,影片實在太催淚。
本來想再舉幾個例子,但是好像寫太多了......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114.45.193.203 (09/25 01:16)
他很認真,有敬業的精神,但可以看得到,大部分都是新聞以外的事物,他是一個公益
人物,卻不是得新聞獎、跑獨家、資深評論人的人物。
只是可以反思,媒體人,究竟應該是怎麼樣?
另一個例子就有名多了,是台視記者殉職的故事。
台視駐基隆記者平宗正,2004年10月,因採訪瑞芳員山子分洪道採訪颱風新聞不幸罹難
,他拚勁十足,救人反殉職。
當時他僅30歲,曾任八大新聞台文字記者,後為台視駐派基隆市的地方記者。
納坦颱風來襲,工程人員進行員山子分洪道開挖,多名記者趕往採訪。
之所以沒那麼快撤離,是聽說院長會去探勘,大家要堵院長作訪問,結果洪水爆發,
院長沒來,聯合報記者楊惠琪、中國時報記者黃俊銘、汐止觀天下有線電視台記者
楊淑伶及台視記者平宗正等人落水。
最後一個被救起來的黃俊銘說,原本大家上山採訪員山子分洪隧道開挖的新聞,當時,
並不知道游院長要上山視察隧道。後來接獲通知游院長要蒞臨員山子分洪隧道視察,
所以都留下來想要拍一些院長視察的畫面與採訪視察過程。
洪水來臨的時候,相當湍急,楊淑玲當時整個人也滅頂過,但平宗正把攝影機頂頭上,
推她上橡皮艇,自己被沖走。
眼看水越來越深,為什麼平宗正不把攝影機扔了,還頂在頭上保護?
救難人員最後在一家污水處理廠發現平宗正的屍體。攝影機就在身旁,沒有被沖走。
平宗正是個人才,這是他生前的演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Cc3c12SGk
為人孝順、幽默、樂於行善。
他的同學和同事,還燒一台紙糊的攝影機(很像真的,找人訂做)給他。
甚至還有人推動了「平宗正條款」,內容是新聞外勤員工應加保新聞採訪意外險;
應落實「人身安全重於報導與設備」之原則;新聞工作者採訪與報導等工作上
所需使用之各項器材的維修、保養與購置,應由新聞事業單位負責;
(有一說是,攝影器材很貴,壞了賠不起,所以很多記者會認為機器重於個人生命)
;應減輕地方記者採訪配備的重量,以確保記者安全。
不過這項條款並沒有被新聞事業機構重視。
新聞記者是有使命的,雖然環境惡劣、主管也不是那麼有良心,但他們還堅守崗位,
多少有媒體自覺,認為自己對社會有奉獻,甚至忠於監督社會和政府、伸張正義的
精神。
然而會讓記者選擇離開跑道的原因,就是有天忽然發現,自己不那麼正義了、媒體
不那麼對社會有奉獻了,反而真的坐實媒體是社會亂源這件事;更多的是發現使命
已逝。
薪水或環境固然是一個原因(哪個勞工不在乎這兩件事?),卻不是離開主因。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111.250.126.162 (09/25 12:04)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114.45.197.239 (09/25 17:36)
非約聘制的,這種通常年資有超過10年。
一種是與業界流動率有關,平均記者在一個機構的年資,我估計在 0.5~2 年間,所以
超過 2 年的記者,在該公司都算資深。
聯合的朋友,年紀約 28 歲,年資已 2.5 年,但一開始進到聯合報,也就是新鮮人,
薪水就是 3.5W ,加給後是 4.2W ,加上一則獨家獎金 500,最多可以到 4.5W,而中
時有同業說,獎金加起來有到 5~6W,他的年資才 4 年,年紀 30 出頭而已。
可是在聯合這位小朋友之前一段時期,也有朋友在裡頭工作,年紀是 34歲 ,那一時期
卻是 3W 起頭,能力被肯定的,最高可升到 3.5W。一年一聘。
以薪資論資深與否,要看這個資深是哪個時代的,還有公司成立新舊與否,
時代和新舊,會有制度和給薪上的差異。
例如我們公司算新,採用的制度是:
第一批記者:現在年紀約 45歲,媒體資歷10~15年,薪水約 2.5W。
第二批記者:現在年紀約 35歲,媒體資歷 7~10年,薪水約 3.3~3.5W。
第三批記者:現在年紀約 30歲,媒體資歷 3~5年,薪水約 2.8~3W。
第四批記者,現在年紀在 25歲,媒體資歷 1~2年,薪水在 2.5~2.7W。
第五批記者,就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媒體資歷 0,薪水 1.8~2.2W。
但是依能力,會有每年 1~3k 的增薪。
我們公司小,社長或總編薪水僅 6~7w 。
以前聽老師提四大報總編薪水,是說聯合有 12w、蘋果約 20w。
而組長、主任級的,小公司是 3.5~5w,大公司是 5~8w。
如果是小編輯的話,小公司薪水 2.5w,大公司 3.8w 左右。
一般來說,編輯薪水比記者低 5k。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1.163.224.228 (09/26 12:25)
新鮮人可能就 30k 上下。
只能說:有立場的話,變成不平衡報導而已,不至於刻意扭曲。
之前旺中離職記者提到,特稿被亂改,...但我後來發現,雖然說特稿是表達記者個人
感受,事實上,記者依然是公司的工具無誤,想在報紙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別傻了!
連讀者投書都會被改成報社能接受的範圍,何況特稿....
而編輯亂改惡搞這真的很痛苦....,但也只能默默接受。
有一次報導本來很得意的,見報後快哭了,衝進公司質問編輯怎麼回事?
我:為什麼內容亂七八糟?
編:你發現了嗎?你知道為什麼嘛?
我:為什麼?
編:因為我併了聯晚和中央社的內容啊,哈哈!(很得意)
(我有點暴走,揮拳要揍編輯....抱歉,我沒法接受屌兒啷噹看待報導這件事)
但採訪主任制止了,知道無法改變腦殘編輯,此後我都不管刊出來是啥模樣。
只能說對受訪者感到抱歉。
主管總說,記者有心事、遇到瓶頸要反映...
反映了合作團隊的問題,主管說這種心態不好,不能充滿抱怨....
反映了編輯亂改、又不當新聞為一回事,主管只一句看來你積怨已久...(就沒事了?)
後來情緒暴走,想離職,主管才大吃一驚的說:你怎麼有問題都不說?
(說了還不是被當沒說....)
我覺得長官都有大頭症...,我算是栽培出來的,可是長官總認為外面高薪聘來的最好,
因為可以立即符合牠的需求。
曾有一段時間,是景氣最差的時候,連22k都不到的環境,那時長官就一直說,我們
在牠眼裡都是三流人才,如果無法達到牠的要求,就是比聯合報記者強兩倍以上,要我
們開始思考規劃換跑道的事,因為牠覺得公司不需要廢物。
然而我們公司給的薪水差不多是聯合報的1/2。
我甚至有被總編說:我覺得你不適合走這條路,不想浪費生命就好好規劃未來吧!
還滿難過的,但後來是這位總編離職.....
又來一任總編,也是要求很多,以為自己是來改革的,例如規定記者前一天下午五點前
,要把明天的行程安排清單繳上,截稿時間拉前比照中央社,專題不僅比中時和聯合多
一倍,還要提前交,本來我們寫全版專題的時間是算上即時的兩個工作天,牠來後改成
一個工作天;編輯部份,牠覺得太散漫,在正式集稿前,要求所有編輯開真心話、圍圈
圈大冒險,然後喊口號,希望提振士氣。
結果....才施行一個禮拜,就有兩個記者、三個優秀編輯離職....。
第二個禮拜,牠自己主持會議的時候說:我不要求了,我發現連我自己都作不到....。
原來本有栽培出的記者已經很努力了,有的同事還會半夜寫稿寫到睡著,有的是跑到
出意外...,編輯那集稿前的空檔都是用來作靜態版專題,被拿去玩智障遊戲後,每個
都從原本十點半下班,變成凌晨一點.....。
加上高薪聘來的,薪水比原有記者多一萬,但是相比業界仍少一萬,這些記者就一直吵
,說錢太少牠不想待了,加薪加很大最後還在最忙碌的時期閃人。高層大受打擊,才開
始思考目前的經營方針。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1.163.227.167 (09/29 10:06)
還有一間小報(提示:這幾年新竄起的),薪資23k,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
(別以為這是常態,一般來說,記者是責任制,編輯是打卡制)
然後採訪、編輯合一,外加行政總務、打雜。
但即使如此,那報的記者還是甘之如飴....(汗)。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36.224.47.2 (09/29 21: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