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聽完一本有聲書 #週一編輯室推薦
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最年輕得主——曹馭博,為探詢創作的可能在斷行間顫動,開鑿了恐懼的意義;依靠著文學洄瀾於人生的邊界,以詩歌獻給對求生的渴求。詩集不僅透過書寫完成,這次要由詩人親口唸誦,為自由走進語言更深的地方。
🎧️現在就來聽!《#我害怕屋瓦》
►https://bit.ly/3kJXleM
-
▍本週編輯:#安坑金城武 ➤➤
若單純以情緒指認一本詩集,有聲書會是很便利的形式。聲音的反應速度比文字更快,因為不只是字面意義,還能同時聽見詩人的咬字、語氣輕重。節奏當然也很重要,那是聲音的表情,更是聽覺的標點符號。跟著詩人讀詩,忍不住把他的聲音當成另一種象徵,看看聽聽,像與作者共同斟酌字句。《我害怕屋瓦》善用喻體,頗適合這麼玩。
詩裡讀到的恐懼,像苦味難以散去,不免聯想詩以外的生命經驗,如後記與推薦序裡描述的。實際錄音時,更覺得詩人自帶某種氣場,使人心疼(同事云:辛苦的孩子)。詩對我來說,通常是快樂的(或故作快樂),如詩人在〈今天的願望是成為孩童〉寫到:「只要不留下/任何足跡,也許/我就能做一個快樂的人」。有些人擅於假裝堅強,但我所聽見的曹馭博連這點堅持都沒有了。那是貨真價實的哀傷,是藉由創作、不必壓抑的另一種自由。
跟友人開玩笑,說我不害怕屋瓦,我害怕曹馭博。正如我害怕努力的人,他們通常提醒我不夠努力。害怕但喜歡,而且更加尊敬。我思考詩歌之功用,不只是為了說出他人心聲,在面對更巨大的威脅時,唯有耽溺創作的狂喜得以紓緩。這倒提醒了我,年輕時寫過〈我不喜歡楊牧〉,現在回頭看可能是有點喜歡楊牧的意思。
曾有詩人說過,詩歌的目的在於產生更多詩歌。只要讓你腦子裡浮現更多的詩,應該都是好詩。害怕與喜歡,與不喜歡,它們竟如此相似,更密不可分。
-
啟明出版 #曹馭博 #鏡好聽製作 #有聲書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聽書
新詩標點符號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霧的背面 ◎呂珮綾
長出醒。腳掌仍纏滿時間
妒嫉開出一片花海
有人在橋下低喃:自由即是永恆曖昧……
我踩空了樓梯的背脊
城沒有回音
譬如又一則末日預言記事
心願在大氣中懸浮
時序逐年凹陷,像龐大的鯨擱淺
我想起窗台上的蕨類
或者陷落
或者蔓延
祕密藏匿在冬夜的影子
缺乏能量,機器狗也埋入洞穴冬眠
千年後歷史會持續尖銳地
翻覆歷史
鬼魅來回奔跑
但霧仍在驚蟄裡伸展四肢
我們對坐如電影裡一幀飽和度低的畫面
連界線也顯得乾淨
至此以降,終於有了些心知肚明:
芒草是語言的最終形態
愛是亂流
世界仍然還有好事
一名信徒相信眾神都在夢的腹地
他懷著剽悍的期待
果斷走入霧
--
第三十七屆中興湖文學獎新詩得獎作品
--
◎ 作者簡介
呂珮綾。一九九七年生,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編輯之一,現就讀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曾獲中興湖文學獎、台中文學獎等。獨立出版個人創作集《天亮前先去跳舞》。
--
◎ 小編小令賞析
八:標題.....
蔓:會想一下?
薛:那看第一段,光三個字:「長出醒」,就讓人很醒,眼睛一亮。
八:「腳掌仍纏滿時間」,這個「仍」字,顯現在窒礙難行的隱晦,很漂亮。
蔓:往下的「妒嫉開出一片花海//有人在橋下低喃:自由即是永恆曖昧……」
薛:這個刪節號會不會在此處效果的應用上有點老派呢?
八:標點符號也有年紀的嗎?
蔓:沒關係呀,看這段的最後兩句:「我踩空了樓梯的背脊//城沒有回音」彷彿整個被吸收吞噬地消音殆盡,藉樓梯與城,以小喻大,「背脊」是身軀的內在主幹,而「脊」應是有空間的骨骼,「踩空」卻「沒有回音」,不僅擔心下落或結果,更有寧靜肅殺的悚然之感。
薛:這個懸念是很曖昧的,包含「低喃」的心情,「自由」的不可能,與「永恆」的幻象。
八:「沒有回音」是否也代表沒有回應?讓人忍不住反思「妒嫉」的「花海」如何怒放,在動詞間的「長出、纏滿、開出」,是綿密的連動,而「橋下、踩空」拉出一個高低差感,到「城」字,又拔升上去。
蔓:第二段「譬如又一則末日預言記事」開始,接續的動詞一樣很有高低落差的動態起伏,如「懸浮、凹陷、擱淺、陷落、蔓延」等。這樣錯落或連綿結合名詞的內在部分如:「心願、時序、想起、或者、或者」等,一種未決而曠日費時而無能忽略的「龐大」如鯨的擱淺的威脅,極為難言的不安感。
薛:第三段進入冷色系的名詞群落,如「秘密、冬夜、影子、機器狗、洞穴、歷史」,以及暗自低調的動詞如:「藏匿、缺乏、埋入、冬眠、持續、翻覆」等。
八:「翻覆」一詞有很暗自低調嗎?會不會太牽強?或更想要表達的「尖銳地」?
蔓:會不會覺得第四段接下去的段落都有點短呢?四、四、三、四,那樣精簡的行數,好像很輕盈可以一下就讀過去,但在用詞上其實都帶些銳利、刺感,不會到驚心,卻不得不緩下來思索,如「鬼魅、霧、驚蟄、四肢、對坐、飽和度低、界線、乾淨」。
薛:可是「鬼魅」何須「來回奔跑」?「霧」竟在「伸展四肢」?而且是「仍在」。將鬼魅與霧兩者,強調置入身體感的想像,最後回到現實人類的「我們」,對比之下,飽和度低又僅是電影畫面的一幕,瞬間切割出現實世界與解離般兀自觀看抽遠的「我們」。像直面彼此間難言而乾淨的內外界線。
八:第五段「至此以降,終於有了些心知肚明://芒草是語言的最終形態//愛是亂流」個人滿喜歡這段,從「以降、芒草、亂流」充滿直觀的速度感,甚至可以說很有「風」的存在。即使它完全沒提到風。而那份「心知肚明」是否也為一種不需要淪落進語言的狂亂,而迎來最終的沉寂。
蔓:最後一段的結尾也頗有意思:「世界仍然還有好事//一名信徒相信眾神都在夢的腹地//他懷著剽悍的期待//果斷走入霧」霧是未知,果斷是接受可能的無法控制,剽悍是性格,以此為期待的基柱,只因相信眾神單純只是入夢,而不是不存在。最甜美的一句:「世界仍然還有好事」。此句竟無懈可擊地產生最大的效果,即唯一如浮木般珍貴的良善。
薛:這首其實不那麼適合拆解或段落賞析,通篇集中的力道其實更為凝聚。反覆確認像查找一則失落的、被銷聲匿跡的歷史脈絡支流,某種暴力刪除後的、斷簡殘篇的歷史事件隱喻。
八:這麼明顯嗎?
蔓:這麼不明顯嗎?
薛:非常隱晦的人文情懷,非常細膩的歷史關懷。
八:確定嗎?確定?能夠說出是哪一則歷史事件嗎?
蔓:或是就跟著一同以「剽悍的期待走入霧中」吧。
薛:「自由即是永恆曖昧……」(低喃)
--
美術設計:吉兒
圖片來源:小令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2018年的金車現代詩獎得獎作品中,很常出現生活描寫等貼近日常的題材。
——小編K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興湖文學獎 #霧的背面 #呂珮綾 #相信眾神都在夢的腹地 #對話體賞析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20210327.html
新詩標點符號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編活動分享 #旅行者募集中
#透過創作看見你走過的島嶼
#島遊情書 #徵件活動 #短文與詩
書中描繪的世界終究要和「真實世界」相遇,書寫者究竟是忠於真實,還是製造了真實?
——詹宏志《旅行與讀書》
旅行在臺灣,B編總是樂此不疲。不論走到哪裡,總是有幾家相熟的店,裡頭坐著相熟的朋友。也許是因為旅行帶我到這裡,朋友間的話題也總會有旅行,就似是一種交換的童趣,彼此交換著從島嶼收集到的每張卡片。有趣的地方在於,卡片永遠無法湊成一個完整的島嶼地圖,每當一張新的卡片被放在桌上,島嶼就擴大了一點,我們就離一個肯定的答案更遠了一步。
正因如此,旅行書寫才如此的令人入迷,我們總會在翻頁間,又再獲得許多的卡片,而這些卡片將會每次打破我們的國家、地方、疆界想像,為我們重新打開世界的認識。
B編希望邀請喜歡旅行的你,透過創作與我們分享你的島嶼旅行記憶,讓我們圍在一起,重新認識每一個島嶼的角落。
☞時間:即日起~10/5(一)
☞徵件:短文800字為限;新詩(含空行二十行以內、每行含標點符號最多22字)。
☞稿酬:每篇獲獎2,000-1,500不等
☞活動細則請參考:
https://udn.com/news/story/12686/4809165
☞有關活動資訊:
讀家報導.讀書吧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 Openbook閱讀通 ► 尋找你心所屬的閱讀活動
https://readingpass.openbook.org.tw/
⊕ 閱讀通刊登辦法 ► 完全免費,我們也會幫你推廣唷
https://readingpass.openbook.org.tw/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