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說明一下。(見前文)
先來說說音樂班的好,我是一個對自己成長的地方很有歸屬感的人,我所唸過的學校,即便不是別人的第一志願,也都是我心裡的第一志願。對於音樂班環境,它最可愛的地方就是它的獨特,尤其穿梭在琴房裡這事。
到了琴房,可以看到同學在聊天打屁鬼混講秘密,也可以看到同學們喪失保護自我耳朵的意志,不同樂器一起在同一個琴房練,轟炸彼此耳朵,也可以在期末考試前,聽到術科老師們吼叫到整條琴房都聽得到,所有科班人的回憶,都建立在琴房裡的故事,不管這些故事多甜多蠢,都很可愛。
#關於音樂班的只練兩分鐘(以前是三分鐘),圈外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種事,但其來有自。坊間非科班的孩子不會有這種現象,因為他們沒有術科考試,他們學樂器,不用考試,只有檢定比賽,是類似議題。
在普通班,大家準備學科考試的時候,有多少人願意看考試範圍以外的東西呢?大家都知道課外讀物很重要,但有多少人願意花大量時間閱讀?也有家長會喊「趕快念書,不要看那些東西」,是吧?這些過程,我們都很熟悉,這種文化,很自然的也出現在音樂班的環境裡。
#當音樂與升學考試制度綁在一起的時候。
只練兩分鐘,當然是亂象,但當你在一個環境裡,班上同學有人練完整首,有人只練前兩分鐘,#而你的老師丟給你一首難曲,#說考試不會考後面,練前面即可,上課也只上前兩分鐘;音樂班辦公室跟你說副修只佔20%,顧好主修就好,你會怎麼做?你會覺得聽起來好像很合理。
對於以考試為導向在學琴的思考方式,他們會覺得這是考試的權衡之計(#但是是錯的),概念有點像補習班:「我只為了考試幫你做決策,以後的事我不管(你能力培養多少,我顧不了)。」
他們看待這件事的角度,不是在學音樂,而是在升學、在考試。在學校的期末考,通常辦公室為了避免學生投機只練兩三分鐘,所以會有「抽全曲」的制度:當場抽一個學生要全部彈完。但升學考,沒有抽全曲一事。
若學校風氣好一點,或剛好抽到全曲的學生,跟的老師是給正確觀念與訓練的,這位「籤王」自然穩穩安然過關,一塊小蛋糕。但,籤王彈了兩三分鐘後開始出槌,然後開始「掰」,然後評審們全停下筆,手托著腮兩眼放空,坐等籤王把曲子掰完(或掰不完)這種場景,很常見。
那練兩分鐘,錯在哪?
首先,請記得,學音樂跟準備學科不一樣。準備學科考試,可以花一兩年猛讀補上所有進度,但音樂上的技藝無法,真的不是一兩年就補的上的,天才也無法,所以不能以準備學科的方式來看待。
第二,重點在於,#你要什麼呢?
再說一次,「你要什麼」。
「你要什麼」才最重要,制度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旁人的言語也不必管。但往往小孩還沒有太多想像,只能跟著大人走,而大人若沒有經驗,自然看不見這些會影響未來什麼,所以家長的思考,會受老師影響。
上一篇我提到,若有其他人生規劃,只是暫時需要一間學校念,那只練兩分鐘無妨。但大部分音樂班家長(尤其台北市)在這階段不是將孩子設定為「未來隨便有間學校念就好」,意思是,家長很希望小孩優秀,希望小孩學的好,所以投注了相當多的資源在孩子身上。
必須知道,A同學一個學期只練考試曲,B同學一個學期練很多首曲子,#三四年下來程度會差多少?非常可觀的差異。也就是前一篇提到的「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有人念了四年小學音樂班進入國一,連巴哈創意曲都還沒彈過,四年每學期只練一首考試曲;有人從小一就開始念音樂班,念了八年也都一個學期只學考試曲,到國二悲愴第三樂章還彈得亂七八糟(台北市);也有小學五年級老師叫他彈貝多芬奏鳴曲op.110;小學同時彈巴哈初步跟李斯特練習曲;沒彈過古典時期,直接彈普羅高菲夫。慘不忍睹的狀況比比皆是,而且,他們在班上都不是後段生。
現在音樂班,優秀的學生可是非常優秀,有些是國中階段甚至小學畢業,就可以開整場的獨奏會,曲庫十足,音樂自然、技術純熟。
就算不期待小孩成為最優秀的那位,也不會希望他到中學越念越挫折,越練越累越追不上,變得沒自信吧?
而這樣的學生到了大學,音樂系教授會有多痛苦呢?當你的孩子到了大學,想補救的時候,很多大學教授不知道從何開始幫他打基礎,因為有期末考,變成考三首,未來有畢業音樂會,彈整場,這樣程度的學生光音都練不完了,教授要多有耐心多有愛,心臟多強大,才能好好幫他重新打基礎、建立看譜練琴的速度,還有解釋那些學生從來沒懂過的音樂?遑論出國。
練兩分鐘到底對不對,有時是沒經思考的,真心建議學子與家長,在考完試好好放鬆,然後 #思考學音樂的初衷,與 #未來期待的樣子。#找一個不取巧、#真的會教的老師,寒暑假正常上課。
不為制度,不為老師,為你自己。
/
就因為我們對音樂班有感情,看到後輩小弟妹的這些情況,從我們那年代至今沒有改變,是讓人難受的。
我們希望音樂班留下好的傳承,疏漏的文化該被呼籲及提醒,不適任的老師不該坐穩位置繼續怠慢,不慎疏忽的地方趕緊補足。
我們希望音樂班繼續生存,不只是擔心學生跑掉、擔心升學率,而是體質良好,吸引更多孩子去念,保留好的傳統與資源,去掉漏洞與弊病。真正繼續培育優良子弟。
不然,大家為什麼要去念呢?
/
📍 【延伸閱讀】《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 – 學音樂,追求什麼》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431
#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第13件事-教育制度與功利氛圍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只有你能決定如何在制度與氛圍哩,倚著什麼姿態存活。
#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第15件事- 允許自己慌張焦慮,但請別在孩子面前展現。
#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第20件事- 與其替孩子想好出路,不如為他建立能力,委屈時忍得住,付出時不猶疑,沒路時自己開創。
📍如果想Follow 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學音樂 #音樂班 #鋼琴老師 #音樂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台北光仁小學於一九五九年由比利時天主教聖母聖心修會所創辦,為培育音樂人才,於一九六三成立兒童音樂班,開我國國民小學音樂班之先河。五十餘年來,培育不少音樂人才,現在光仁校友在音樂界出名者,比比皆是,在國際上知名者,亦不在少數。全校共有三棟大樓做為學生學習場所,其中博愛大樓的四、五、六樓層由音樂班使...
新 小學音樂 四 下 比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三屆樂傑國際鋼琴音樂營🎹
🎼指導教授側寫🎼
#范姜毅教授
德國漢諾威音樂與戲劇學院演奏家文憑
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曾任德國國立漢諾威與特羅辛根音樂院講師
「他的音樂駕馭於樂器之上...有品味的詮釋,透過超凡的技巧、變化無窮的音色,令各地的 聽眾無不一折服 !」
— Arie Vardi (知名鋼琴教育家、魯賓斯坦鋼琴大賽主審、國際重要鋼琴大賽評審)
范姜毅自 13 歲起前往德國留學,畢業於德國國立漢諾威音樂學院取得最高藝術文憑,就讀博士班其間考取母校的鋼琴教職而獲聘擔任講師,同時也為德國國立特洛辛根音樂學院教授碩博士班,返台後受聘於國立臺北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至今,並經常受邀至各國高中小學音樂班至大學擔任大師班講座,曾經教授諸多學生,皆獲得全國音樂比賽之首獎。期間經常帶領學生參加歐洲各大型音樂營,並協助學生考取德國各著名音樂學院如:漢諾威、柏林、萊比錫、法蘭克福、呂貝克、杜塞朵夫、薩爾等,以及瑞士的蘇黎世音樂學院。
范姜毅至今獲得國際比賽、音樂機構與政府單位所頒發的獎項殊榮不下三十項。至今受邀在美國、歐洲、亞洲各國家演出,並且在德國、中國及台灣多次受邀舉辦鋼琴講座及大師班。 其演出影音皆在歐美各國以及台灣公共電視頻道與廣播電台等地公開播放,在台灣也與樂團頻繁合作,包括NSO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台北市立交響國樂團、桃園市國樂團、九歌民族管弦樂團、台北藝術大學管弦樂團等等。
范姜毅教授亦曾受邀在德國 Braunschweig Classix Festival 藝術節、Schleswig-Holstein Musikfestival 石荷音樂節、Euro Music Festival 歐藝音樂節、西班牙 Ibiza 伊比薩鋼琴藝術節, 法國夏日音樂節 Fête de la Musique 以及奧地利、俄國、以色列、中國等地音樂節演出。
至今合作過的國外音樂家包括國際知名小提琴家約夏.貝爾(Joshua Bell) 、齊瑪諾夫斯基弦樂四重奏(Szymanowski Quartet) 、加拿大 UBC 大學音樂系大提琴教授艾瑞克.威爾森(Eric Wilson)、 波瑞麗斯弦樂四重奏大提琴家彭波(Bo Peng)、小提琴名家米爾斯坦的得意門生羅伯特.羅塞克(Robert Rozek) 、德國科隆音樂學院鋼琴教授 Gesa Lücker 、德國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 Kathrin ten Hagen、德國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楊文信、Katharina Deserno、法國 Villeneuve Saint-Georges 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李芳宜、中國二胡演奏家趙磊與高韶青、著名的英倫跨界美 聲男團布雷克 Blake、英國指揮家 Gibert Varga、南德廣播交響樂團指揮家 Klaus Arp、德國指揮家葛諾‧許馬福斯(Gernot Schmalfuss)等。
2019/2020 范姜毅的多項活動,包括個人獨奏、室內樂與數首協奏曲的演出(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聖賞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拉威爾給左手的協奏曲與鍾耀光、李哲藝的鋼琴協奏曲首演與專輯錄音),獨奏與雙鋼琴作品專輯及協奏曲專輯已於今年發行面市。
誠摯地邀請您來參加!
日期:
2021/1/24 - 2021/1/30
地點:
彰和國中
新北市中和區廣福路39號
(日間大師班課程及練琴地點)
史坦威鋼琴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 322 號 2 樓
貝森朵夫鋼琴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 253 巷 2 號 3 號 樓之2
📍招生對象及費用
a.高三大考考前衝刺班之鋼琴主修學生:
報名需提供欲學習曲目以及演奏影片,並請於表單上上傳 YouTube 影片連結,供指導教授作 審查,所有參與考前衝刺班之獲得三堂公開大師班課程接受三位教授指導,另需接受主辦單 位安排之每日三小時練琴時間,同時必需全程參與術科模擬考及三小科模擬考等所有主辦單 位安排之課程。
費用:23000元
*備註:衝刺班若不參加練琴,可減免租借琴房費用!
b.大師班課程正式學員:
國小以上,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具有鋼琴演奏能力者。
報名需提供欲學習曲目以及演奏影片,並請於表單上上傳 YouTube 影片連結,供指導教授作 審查及甄選。
一經甄選,每位正式學員可獲得三堂公開大師班課程接受三位教授指導, 旁聽所有大師班課程及音樂沙龍安排之全部活動,另隨行家長或成員乙名可享有旁聽所有大 師班課程及音樂沙龍安排之全部活動。
(學員若需於營會埸地練琴,可另行告知,琴房使用費另計。)
費用:15000 元
c.老師及所有音樂愛好者
可旁聽各場次之公開大師班課程、大師示範演奏、音樂講座與綜合座談會 費用:
A. 單日大師班課程旁聽:500 元
B. 單場音樂沙龍及連結連連連連單埸講座:500 元
C. 單日大師班課程旁聽 + 單場音樂沙龍或講座:800 元
D. 全程音樂沙龍及講座:1500 元
E. 全程大師班課程旁聽+全程音樂沙龍:2000 元
(報名 E 項者,主辦單位將特別提供精緻打造之鋼琴鍵盤紀念識別證)
📃🔗學員報名表單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LRZhj-YBuxn0j5gyXIV6NM9hyZHPV8IdEuMhBDTb6gg7_VQ/viewform?usp=pp_url
📄🔗音樂沙龍及講座報名表單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wqii4Gp8WEFbB8nNKz2gLuoSchOfb1lxaG-LVd7y-fIGz9A/viewform?usp=pp_url
💡💡凡於 12/31 前早鳥報名者將給予 95 折優惠!
新 小學音樂 四 下 比賽 在 李昆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一篇文我刪掉了,因為被從不認識我的人導風向成我在炫富或是在虐童,刪文是因為會誤導其他人,會以為要填鴨式塞滿課程。
有在長期看我網頁的粉絲就知道,對於體驗/享受人生,我的小孩目前所經歷的人生已經是我盡全力可以給的多采多姿了
我從不是一個逃避的人,今天剛好趁這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育理念。
你們看到的是,我在強迫小孩做不喜歡的事。
但你們卻不知道,小孩的每個家教就像是他們的朋友一樣,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家教老師玩(也因為如此,他們學習的過程並沒有任何的強迫練習,而是放任發展)
我們現在的人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趁不同的事件給小孩機會教育
舉例來說,去年下大雨我家店內淹大水,我會拿出游泳池當船在街上划,目的就是給他們苦中作樂的創意
我們會帶小孩環繞世界陪我們去拜訪代理商,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做國際貿易
我們會讓小孩養大量的不同動物,為了培養他們的愛心和耐心(我相信沒有任何小孩的童年有像我們家的小孩養那麼多不同動物)
有人說這是用錢堆疊出來的,那你們絕對不知道我小時候(九歲之前)家裡很窮時,我那小學沒有畢業的媽媽每天都會帶我們去書局看免費的書,蹲在地版上看好多書,直到屁股痛到無法讀書才回家。所以我一直了解熱愛閱讀的重要,才會長大開了一間書店,就是為了提供大家一個更好的閱讀環境。
所以我的小孩已經從小就喜歡閱讀,無論中文或英文都很流利,這點我是驕傲的,因為這樣的語言能力是我長年累月以身作則,天天讀書給他們看,他們自然而然形成閱讀的習慣。
你們所看到的課程,幾乎都是到府的家教,都有家人陪伴,是在小孩最舒服自在的環境下學習的。我們的每個不同技能的老師都是我們細心觀察,確認他們搞笑輕鬆的個性,是可以讓小孩在玩耍中學習而不自覺。
我讓小孩從小就學不同運動,是因為我計劃讓他們長大一點去參加青少年比賽,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選手,而是我想讓他們從比賽中嘗到失敗的痛苦,只有讓他們提早面臨挫折,他們才懂得未來面對的挑戰。
我讓小孩從小學音樂,也不是為了成為音樂家,而是讓他們了解,要累積大量的練習才能拉好一首曲子,他們才能因此欣賞他人的成功,而不是日後成為酸民。
你們看到的是我強迫小孩學音樂,但你們不知道的是音樂老師是我們小孩心目中的仙女,他們每天都很期待跟仙女老師上課,也很期待跟打鼓老師上課,因為世琦老師很愛講冷笑話給他們聽。
小孩去年第一次上夜店,就是為了看打鼓老師表演。
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從音樂中分辨出各式各樣的樂器音,現在竟然還能聽到歌的旋律就能拉出歌曲,這其實並不是天份,而是靠老師從小有系統性的教學而習得的技能,這樣的技能只有小時候才學得會。
當很多人在反映這是金錢所堆疊的教育時,我想表達的是時間。
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資產。小孩的時間成本低可以快速學習,反而大人就不一樣了,重點是神經細胞的可塑性已經低很多了。
我年紀走到了四十歲,我在反顧我的人生,發現現在的自己的時間成本太高,無法有任何空閒為自己學習新的技能或語言。
我只要有任何空閒,就一定是陪小孩,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做到比我還陪伴更多時間的爸爸了(除非你失業),帶他們去高爾夫球場,網球場,足球場,或是每天接送上下學,都是我們父子最快樂的談心時間。 其中還不包括每年累積至少一個月以上的旅遊玩耍。
當你們認為我的家是小孩的囚房時,卻不知道我讓小學受的是開放式的國外教育,我家小孩每天最受挑戰我的就是一直追根究底問我為什麼? 而我也很享受跟他互相思辯的過程。
如果你有好好爬文我過去十五年的文章,就會了解我總是努力學習讓自己更有邏輯思考,並且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福利,讓自己的企業從代工轉型升級為更好的品牌。而這也是我一直在教育自己的小孩。
這個課表,是我們家長跟小孩討論過後的結論,我們也仔細跟他們分析每一個課程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
我家並非威權教育,如我文中所說,他們時常挑戰我,他們年紀很小就在練習區分fact or opinion,如果不開心、沒有成就感,我並不會強迫他們
我一直認為,創意這種東西,是需要大量的知識累積才能擁有的東西,而我也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擁有創意和獨特性,才會要求他們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
我兒子說他長大也想當老闆,所以當我昨天跟他玩大富翁時,他說要買地又反悔時,我趁機對他機會教育,說做人一定要承擔,講話要守信用,這比任何技能還重要。
這是我在教我自己小孩的方法,我帶他去世界各地陪我跟代理商談生意時,有時對方遇到賠錢的時候,我們會幫助代理商挺過困難時期,這些我都會教育小孩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我在教他們的是,永不輕易放棄。
我現在看這個台灣社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的眼光都太狹隘,當大家一窩瘋的批判時,是否有人敢站出來發表不一樣的意見?
教育其實沒有正確答案,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在有限能力內,盡量給予小孩很多的嚐試,好讓他們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我想我做錯的事是,我以為我在分享有趣的育兒經驗(像是一個典型的虎爸、亞洲父母),但實際上會誤導讀者以為教育一定要這樣填滿課表,而不進一步解釋內容。我還蠻抱歉的,我輕忽了網路發言的責任。
其實我滿樂觀看待批評,很多人批評代表大家都反感傳統的填鴨教育,也很在意小孩子的權益,這代表整體環境的進步,不見得每個人都是為酸而酸
以下這些照片,是身為父母的我們陪伴小孩所過的童年,我們的小孩快不快樂,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就讓你們從照片中來評斷吧。
新 小學音樂 四 下 比賽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台北光仁小學於一九五九年由比利時天主教聖母聖心修會所創辦,為培育音樂人才,於一九六三成立兒童音樂班,開我國國民小學音樂班之先河。五十餘年來,培育不少音樂人才,現在光仁校友在音樂界出名者,比比皆是,在國際上知名者,亦不在少數。全校共有三棟大樓做為學生學習場所,其中博愛大樓的四、五、六樓層由音樂班使用,含個別練習琴房、樂團練習室、合奏教室、理論教室、小型演奏廳及舞蹈教室,為學生提供寬敞、舒適、最新、最佳的學習環境。另一棟光仁大樓有一間可容納兩百餘人的表演劇場,為提供學生正式演出的場所,讓學生都能充分發揮潛能,呈現最優良的學習成果。光仁小學音樂班共有六班,一至六年級各有一班。平常學習時,普通學科課程與音樂專業課程並重,專業課程除了學習理論課程及主、副修樂器外,並排有舞蹈課程及練琴時間,注重個別輔導。在團體課程方面,由低年級小朋友組成的小樂團;高年級小朋友組成的國樂團、管樂團、弦樂團、管弦樂團及合唱團,除了提供學生演練機會,更以培養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為目標。在師資方面,學校聘請各大專院校教授及講師到校指導,為了加強音樂基本知識與技能培育,經常舉辦教學研討會、實習音樂會,並請知名音樂家蒞校作示範指導,以充實該校學生學習音樂之內涵。因應二十一世紀國際化的趨勢與脈動,光仁小學再次引領音樂教育的新浪潮,於二零一一年率先設立「音樂雙語班」,除了實質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外,更以創新多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提早與世界接軌;實施以來成果豐碩,多次大型的校外展演活動、巡迴演奏及國際交流演出,不僅提供了學生們發揮藝術創意的平臺,也藉由國際交流的學習與成長,拓展自我的能力與視野;在傳統與創新並重的訓練之下,學生們在熱愛音樂之上更積極地爭取榮譽,不僅管弦樂團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第一名,其他各項的演出活動也深受國內外各界的好評。
臺北市立健康國民小學,簡稱健康國小,位於臺北市松山區,為臺北市第一所無圍牆設計之「開放式」學校,也是臺北市第一所採「班群組織」教學的學校。目前有學生約1200人、教職員72人。培養兒童基本學習能力:藉著基本學科的教學,培養兒童吸收、思考及發表的基本能力,成為具有基本素養的國民。健康國小是一所真正屬於孩子們快樂學習的開放型學校,也是能融入社區,開放資源共用的社區學校。在軟硬體規劃方面、健康國小規劃理念領先、設施設備先進、與世界潮流同步的現代學校,也是一所課程統整,孩子體驗豐富,有足夠能力跨入未來的明日學校。畢業的兒童,都能懂得一項樂器,培養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每人都會游泳, 培養具有身體健康,生活能力的國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pKKHf2eMt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