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分享】心理學實驗的真偽
。
我自己也犯過錯誤,以為「經典」的實驗就不會出錯,而沿用該實驗所「推論」出來的結果。其實「推論」合邏輯,但是形成推論的「資料有誤」。
這個提醒不僅用在心理學,也適用生活、個人推論上,EX:購物台的現場實驗,喝了什麼會卡油,還拿玻璃瓶弄給你看。EX:個人推論,看到先生外衣的酒家打火機就認定他出軌。
前端「資料的偏誤」+後端「合理的邏輯」,人們通常只看後端而被影響。但資料的偏誤很常見,例如:
1.實驗心理學的限制:在實驗室裡,受試者會特別警覺導致特別有效果;另一種是實驗室不代表真實生活情境(EX:你的腸胃不是玻璃瓶,購物台未考慮到腸內環境及各菌種)。
2.受試者採樣的以偏概全。
3.實驗結果是特則,而並非通則,但卻用通則宣告可廣泛應用。
4.資料受情緒影響,只認定「自己想看到的」。
。
心理學的理論,都只能是種提醒,去廣化我們如何對自身及情境做覺察,也就是將看似簡單的東西把它復原成多元因素,才有機會改變。
「簡化」是民眾習慣接受訊息的方式:「經過實驗證明,此理論符合某原理...」、「經專家認證,此方式確實有效...」。要小心使用。(PS:但是走行銷或廣告心理學這個分支就很常利用,因為他們的目標是「銷售」)。
。
文章結論:
『它(棉花糖實驗)永遠都不會死,就算已被證偽,這才是最大問題。未來 10 多年甚至 20 年的育兒書,還是會引用這些理論。』
旁觀者效應 因素 在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理系畢業的學生一定都讀過Kitty Genovese的故事. 一九六四年, 紐約一名28歲的年輕女子吉諾維斯, 在深夜返家途中遇襲. 據報導, 受害者一路掙扎, 歹徒三度返回對她施暴. 儘管受害者尖聲呼救, 附近住戶有38位目擊證人 (事後調查), 卻只有一人隔著窗戶大叫, 試圖嚇退歹徒, 沒有任何人將"報警"這麼簡單的事情付諸行動, 更別說採取其他行動. 直至35分鐘後受害者被殘忍殺害.
這個案件在當時引起喧然大波. 為什麼現場這麼多目擊者, 卻只是看著悲劇發生, 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 所有的媒體都指控"紐約人真的太冷漠了". 但後來開啟的一連串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 真正的重點關鍵在於旁觀者效應, 也就是當旁觀的人越多, 我們越不可能出手相助.
針對助人這件事, 社會心理學家後來做了更多不同的研究: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選擇幫助他人, 但有時卻遲疑或不出手相助? 在甚麼情況下, 我們會願意幫助陌生人, 面對老友請求卻只想逃? 為什麼太多的"不好意思", 反而讓人提不起勁幫你? 為什麼一句暖心道謝與正確提示, 就能讓人願意給你更多? 為什麼麻煩別人可以成為促進關係的催化劑?
了解助人的心理因素, 有助於我們學習以甚麼樣的請求方式, 比較容易得到他人協助. 在現今職場, 我們絕大多數人從事的, 都不是僅靠單兵作戰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跨部門、跨功能別的各種專案團隊在組織裡成為一種極為常見的運作模式. 在人與人之間的協作與溝通中, 我們總是會需要他人的協助, 或是反過來協助他人.
如果你把開口求助當作苦差事, 不知道如何爭取必要的支援, 日子肯定會過得辛苦, 而且很難有效率地把事情做好. 知道如何有效地爭取到所需幫助, 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也是成功完成任務的重要關鍵.
但有個矛盾是, 我們通常不喜歡請求他人協助, 認為那是在示弱, 或給人造成麻煩, 或是害怕被拒絕. 所以這本書一開始, 就在教我們如何克服這種不想求助他人的尷尬心境.
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學會怎麼正確有效地表達自己需要幫助, 以及該怎麼做可以讓他人在幫助自己時感到開心. 倘若可以學到求助技巧, 讓大多數人更樂於助你一臂之力, 你將會發現, 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 甚至在生活上更能事事如意.
PS. 針對一開始所提到的故事, 《紐約時報》當年所報導的這一則震撼社會的新聞, 有許多情節與事實不符. 但這則新聞事件開啟了社會心理學一扇非常重要的研究之門, 結果就讓這個杜撰的故事一直地被傳遞下去…
旁觀者效應 因素 在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理系畢業的學生一定都讀過Kitty Genovese的故事. 一九六四年, 紐約一名28歲的年輕女子吉諾維斯, 在深夜返家途中遇襲. 據報導, 受害者一路掙扎, 歹徒三度返回對她施暴. 儘管受害者尖聲呼救, 附近住戶有38位目擊證人 (事後調查), 卻只有一人隔著窗戶大叫, 試圖嚇退歹徒, 沒有任何人將"報警"這麼簡單的事情付諸行動, 更別說採取其他行動. 直至35分鐘後受害者被殘忍殺害.
這個案件在當時引起喧然大波. 為什麼現場這麼多目擊者, 卻只是看著悲劇發生, 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 所有的媒體都指控"紐約人真的太冷漠了". 但後來開啟的一連串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 真正的重點關鍵在於旁觀者效應, 也就是當旁觀的人越多, 我們越不可能出手相助.
針對助人這件事, 社會心理學家後來做了更多不同的研究: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選擇幫助他人, 但有時卻遲疑或不出手相助? 在甚麼情況下, 我們會願意幫助陌生人, 面對老友請求卻只想逃? 為什麼太多的"不好意思", 反而讓人提不起勁幫你? 為什麼一句暖心道謝與正確提示, 就能讓人願意給你更多? 為什麼麻煩別人可以成為促進關係的催化劑?
了解助人的心理因素, 有助於我們學習以甚麼樣的請求方式, 比較容易得到他人協助. 在現今職場, 我們絕大多數人從事的, 都不是僅靠單兵作戰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跨部門、跨功能別的各種專案團隊在組織裡成為一種極為常見的運作模式. 在人與人之間的協作與溝通中, 我們總是會需要他人的協助, 或是反過來協助他人.
如果你把開口求助當作苦差事, 不知道如何爭取必要的支援, 日子肯定會過得辛苦, 而且很難有效率地把事情做好. 知道如何有效地爭取到所需幫助, 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也是成功完成任務的重要關鍵.
但有個矛盾是, 我們通常不喜歡請求他人協助, 認為那是在示弱, 或給人造成麻煩, 或是害怕被拒絕. 所以這本書一開始, 就在教我們如何克服這種不想求助他人的尷尬心境.
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學會怎麼正確有效地表達自己需要幫助, 以及該怎麼做可以讓他人在幫助自己時感到開心. 倘若可以學到求助技巧, 讓大多數人更樂於助你一臂之力, 你將會發現, 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 甚至在生活上更能事事如意.
PS. 針對一開始所提到的故事, 《紐約時報》當年所報導的這一則震撼社會的新聞, 有許多情節與事實不符. 但這則新聞事件開啟了社會心理學一扇非常重要的研究之門, 結果就讓這個杜撰的故事一直地被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