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港版國安法生效 向香港引資攬才 台灣金融新契機?
立委邱志偉昨天在立法院舉行「如何吸引香港金融企業、資金及人才來台發展」公聽會,邀集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陸委會、國發會等相關部會,探討在港企業、資金及人才有意出走香港,我國政府應提出吸引香港國際金融機構及人才來台的政策。
邱志偉指出,台灣在地緣政治、經濟政治上與香港非常密切,香港的任何變動都會對台造成影響。而鄰近的國家已有動作,特別是日本安倍提出國家級計畫,我國政府也要擬定相關政策來因應此變局,讓台灣藉此機會在國際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邱志偉於會議中點出,國發會過去針對高階特定專業人才,核發4證合一的就業金卡,截至今年6月底,已核發872張就業金卡,雖有不錯成效,但國發會在此未提出無前瞻性思維、提升誘因及法規上考慮放寬,恐怕被鄰近的新加坡與日本超越。
經濟部投審會組長陳燕珠表示,港澳人民適用現行的外國人投資條例,在吸引資金及人才方面,去年核准通過的港澳人士投資件數達到1500件,比前年增加80%,至於今年1到5月,也有500件以上。
金管會專門委員梁欽洲表示,現有「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當中可提供行政協助、租稅優惠等,配合產業發展需要,如產業創新條例提供階段性租稅獎勵措施、外國專業人才薪資部分免稅且海外所得免徵基本稅額等,台灣已營造合理優化租稅環境。
財經專欄作家林忠正也指出,香港未來可能走向上海化,其一,因過去香港金融機構有能力管理龐大的境外資金,其二,香港物流轉運能力帶來了龐大的金流,進而演變出財富管理與熱絡的金融市場。
林忠正繼續說明獨立關稅地位的消失,將讓香港價值性降低。台灣需要創造條件,吸引國際金融機構進駐,而桃園航空城就適合做為國際金融區,政府可在區域內准許設立境外公司,後續境外公司與從業人員的稅賦制度,政府都可以做後續討論。
邱志偉最後點出各部會看見這個問題,卻還沒有前瞻性的作為,只把現有政策規劃再做一次論述而已,邱志偉要求各部會要了解問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並期待國發會能跨部會整合,將問題蒐整,盤點台灣處境,提出相對應政策。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日本 海外所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巴小智的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請益] 日幣換美金投資美股在日本較優的換法- 看板Foreign_Inv 的評價
- 關於日本 海外所得 在 海外所得課稅五大類躲不掉 - Mobile01 的評價
日本 海外所得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前讀清末歷史的時候,
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列強這麼強,
怎麼除了日本和俄國之外,
多半是只劃勢力範圍作根據地,
而不直接併吞清朝大片領土?
事實上類似的疑問或觀點,清官員也有,
所以後來他們總結的結論是,
這些西方人,不打算佔有他們的土地,
只是想要在貿易上佔點便宜、謀取錢財。
這個觀點,雖然說明了現象,
但還是沒解釋為什麼只想在貿易上獲利,
卻不打算佔有土地的深層原因為何。
在閱讀了關於陸地秩序及海洋秩序的思維差異後,
終於讓我比較能理解當時西方列強的想法。
在古代陸地秩序主導的時代裡,
擴張領土是國家的本能。
但是擴張的同時,就必須要統治到不同的人民,
同時自己的領土會被天然地理所割裂,
想要長期穩定的治理,就必須要投注相當多的資源,
而且為了維持領地,也需要設法防守。
簡單說,就是這筆帳算下來可能很不划算,
如果這塊佔領的土地,沒辦法帶來更高收益的話,
要付出的統治成本過高,最後可能會拖垮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自古以來就崇尚瘋狂擴張,
但長期處於二流國家地位的原因之一。
反之,海洋秩序的思維是開放性,
因為海洋無法被封閉式的佔有,
所以反過來,應該是要維護通暢的航道,
並且向其他國家收取過路費等好處,
同時能便於將自己的海外所得,
用更安全有效率的方式運回國內。
因此在海洋秩序下,會更加鼓勵各國貿易,
有更多國家加入貿易,就可以收取更多的租金,
同時由於促進貿易能帶來資源高度交換,
又符合亞當史密斯和李嘉圖等經濟原理,
讓國家能進一步發展。
從這個角度出發,海洋的霸主不需要去多佔土地,
只要控制一些重要航道據點就好了。
例如英國過去控制直布羅陀、新加坡、蘇伊士、好望角,
都是只要控制一小塊土地,
就能獲得重要航道的控制權一樣。
在算清楚這些帳後,
既然佔有土地要花費巨大統治成本,
還可能隨時會丟掉這些領土,
那還不如多貿易獲利,改善母國本土經濟。
所以這些列強並不是仁慈出於好心,
而是當時已經是海洋秩序的思維方式,
我們若仍然用陸地秩序的方法來理解,
自然就不容易了解為何他們會這麼做。
日本 海外所得 在 巴小智的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Zhi-gang Huang 單車小子 讀後心得:
第四章 : 防禦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
這一章主要在重申防禦型投資者的組合策略,應將資金分散於高等級債券和普通股。而持有股票的資金應屆於75到25%之間,債券與現金則與股票做反向調整。而標準的比例是50%的股票和50%的債券。當股價高漲時減低持股比例至50%以下,並增加債券與現金的比例。
一般來說,除非對自己的持股具有強烈的信心,否則建議不要超過50%的持股比重。所以當持股因股價上漲,使持股比重到55%時,我們應該賣出5%的股票,轉為債券或現金。反之當股票下跌時,則持續買進股票使持股比重維持50%。
這樣的作法報酬率無法讓人興奮,可是簡單又很安全,也不會因為錯過機會而懊惱,但卻違反人性。因為人總是會因看到股價漲而更貪婪的追價,因股價跌而害怕不敢買進。而葛拉漢投資的精髓便在於此,他用紀律取代情緒和猜測。而情緒和猜測是投資過程中最大的難關與障礙。
此外,這章還大概介紹了一些債券的總類及證券的類型。不過一方面國籍不同,跨國去購買這些債券,不僅債券本身的選擇非常專業,稅的問題也是門學問,所以我自己是用複委託去購買海外ETF。若用複委託去買美國市場的債券股票,或是債券ETF等投資商品,所得利息通常會被課30%的稅。但是如果購買香港市場的基金和ETF則只要課總所得的2%。這類的問題也許你可以參考以下文章,或是直接請教你的營業員。
http://journal.eyeprophet.com/financial20131111/
不過一來自己海外所得不多,二來課稅複雜,自己是眼睛閉著讓它課,不會刻意去傷這個腦筋。但所得多的人,繳稅稅率高的人,或許要多思考如何避稅?
而本章所提到的債券,由於國籍和時空背景不同,所以就直接省略,或者可以參考本書的P118頁的圖表。值得特別提出來的是,葛拉漢並不贊成我們去買高收益債券,及所謂的優先股(或者我們該稱之為垃圾債券),因為高收益債券的違約和下跌的風險都很高。而優先股當公司破產時,求償順位排在債權人後面,獲利的潛力也低於普通股,只有在公司獲利發配股息時可以配到息。是一種兩頭吃虧的投資。�
-----------------
寫到這,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在全球狂印鈔票的當下,很多金融商品的價格已經被嚴重扭曲,美國中長天期的國債利率都只剩1%多,歐洲和日本不少債券還負利率,這應該是葛拉漢當時想像不到的,所以對防禦型的投資人來說,債券還是個好的投資標的嗎?或許只有夠格的積極型投資人,才能夠找到不會倒的便宜貨上下其手吧?
日本 海外所得 在 海外所得課稅五大類躲不掉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5月報稅,民眾去年有新台幣100萬元以上的海外所得,就要申報最低稅負。 ... 就怕和我姊一樣從台灣的國際商銀滙100萬美金到日本去買房子想說這錢是在台灣賺的也 ... ... <看更多>
日本 海外所得 在 [請益] 日幣換美金投資美股在日本較優的換法- 看板Foreign_Inv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有聽過一個外國人稅法的講座,再另外上網查了一下,把整理到的情報
列在下面。這個稅法跟一般人認知的不太一樣,並不是根據簽證的種類,而是
過往十年內在日本的居住年數來認定
https://www.marunage.co.jp/media/tax/2016/11/1687/
永住者:過去十年在日本累積住滿五年(這個永住者跟簽證的永住沒有關係)
非永住者:在日本有住所,居住滿一年,未滿五年
非居住者:在日本居住未滿一年
(日文)
・永住者……すべての国内所得と海外所得に課税
・非永住者……すべての国内所得と、海外所得のうち日本国内で支払われた
ものまたは海外から日本へ送金されたものに課税
・非居住者……国内所得のみに課税
永住者:國內跟國外所得都要課稅
非永住者:日本國內所得,以及在海外所得有匯回日本的部分要課稅
非居住者:只要繳日本國內所得稅即可
結論:日本居住未滿五年,海外所得應該不扣稅。不過實際上匯款可能要試試
看才知道,看銀行會不會攔(之前匯款給家人都被要求要出示一堆文件了...)
---------------------
另外原po提供的transferwise匯率蠻優的,看網頁沒有寫說要轉帳人與收款人
同名,不過有寫到美金無法匯證券帳戶。
https://reurl.cc/Zn0qgg
「その他知っておくべき情報はありますか?
ブローカー、証券口座や中継銀行宛の送金はできません。
当社ではチェッキング(checking)セービング(savings)口座へのみ送金
可能です。」
---------------------
至於匯款方式的比較
A. 在日本直接日幣轉美金匯美國券商投資:
所需時間:短
匯率:略差 or 差
手續費:高
風險(課稅.文件證明等):中高
B. 日幣匯回台灣,再匯到美國券商
所需時間:中
匯率:略差 or 差
手續費:高 (日本到台灣,台灣到美國兩段)
風險:低
自己打完之後覺得兩個方式都不優,幫在日本的台灣社畜 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3.161.11.183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581251512.A.E8B.html
※ 編輯: jiansheau (153.161.11.183 日本), 02/09/2020 23:28: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