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看到這張圖片兩次了,不說一下不行,首先,這篇文章是中國憤青寫來拒買日貨的,各位可以把其中的韓國換成日本,台灣換成中國,看看讀起來是不是比較順,所以在代換之後,裡面的內容、資訊、數據都是顯而易見的全然錯誤。
愛國歸愛國,但基本的理性和判斷力還是要有的。當各位閒來沒事看著電視新聞大罵記者抄ptt或網路傳聞時,想想你自己有沒有努力去思考和查證每一條進入你大腦的資訊。你才是你自己最終接收資訊的把關者。香港人為什麼要十三萬人上街頭反洗腦,反的就是這種不加思索的愛國主義,我今天這樣講可能冒犯到一些朋友,但不好意思,我這人講話就是直,不加思索的全面哈韓和不加思索的全面反韓都是一種不成熟的反智行為。
台灣今天走到這一步,韓國的競爭是有影響,但華人社會的資本發展趨向是有著更巨大、更根本的影響,台灣在大陸崛起時佔有了同文同種這個無比的優勢,台商當時也憑著這點,和在七十年代經營代工製造業的基礎,在中國賺取了大量的財富。但過份依賴中國市場和勞力密集製造業的結果就是缺乏全球布局和技術創新的能力,2000年之後,當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華人社會開始正式進入自由市場經濟的時刻,我們和新加坡、香港都面對著相同的成長困境,就是在全亞洲、全世界都要和比自己規模、數量更龐大數十倍的中國商人競爭。反觀韓國則是靠著複製日本在二十年前的品牌、技術發展模式取得成功,但靠貨幣貶值、政府補貼這類偷吃步的手段來加速發展的結果就是外表光鮮、內在卻問題重重,韓國的人均GDP在這幾年實際沒有成長多少,日本看似衰退,但人均GDP還是穩穩的站在四萬五千美元之上俯視韓國這個小老弟在兩萬三這個位置苦苦掙扎,說來其實也沒超前台灣的兩萬美元多少。各位在批評台灣人才外流、打工度假興盛,正在「菲律賓化」的同時,你們可能不知道,韓國青年來澳洲打工度假的「比例」比台灣更高(算人數又高更多了),而目前韓國人在海外工作的人口比例也幾乎達到10%,這也和菲律賓輸出勞動力的比例幾乎相同,當然韓國海外工作者和菲律賓勞工的工作內容是大相徑庭,但這數據還是能反映這兩個國家國內生存壓力太大的事實。
拉哩拉雜打太多,總之,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很單純,只是希望各位能用自己的雙眼去看、用自己的雙手去摸、用自己的雙腳去走、用自己的大腦去想,當你批評媒體正在洗腦你、正在壟斷和劣化資訊來源的同時,想想你自己有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去接觸和體驗這個世界更多一點。人類求知的努力沒有終點,但至少這個過程可以讓我們活得不那麼蒙昧一點點。共勉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