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猛的,一篇新聞把重點都寫完了,我順便做個整理。
1. 關鍵材料基板主要都是由海外大廠壟斷,CREE, II-VI, Rohm. ST...,主要玩家也多是外國 IDM 廠。
2. 穩懋的法說會也有提到 GaN 營收比重逐年大幅度成長,但比起 GaAs 仍屬於較利基型,single digit 成長幅度。應用方面,通訊及資料中心、新能源汽車的毛利大於消費性電子(充電),我會看產品組合來挑公司投資。
3. SiC 成長也很不錯,最大應用是新能源車,裡面比較知名的就是 Tesla 用的 ST 逆變器;意法半導體也因此鞏固優勢,股價表現也很好,大家才漸漸注意到這材料 (之前比較像炒股題材)。
4. 中美晶集團環球晶開始小量出貨碳化矽基板,且將從基板擴向磊晶,徐董表示雖然在集團佔比約 1% 營收而已,但成長快速。
5. 台灣在三類半導體的重要性不像矽那樣舉足輕重,但有矽基經驗的優勢,還是追看看成長性。
---
"...GaN功率元件成長幅度最高,預估今年營收將達8,300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3%。...三大應用占比分別為消費性電子60%、新能源汽車20%、通訊及資料中心15%..."
"...SiC功率市場規模至2025年將達33.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8%,其中前三大應用占比將分別為新能源車61%、太陽能發電及儲能13%、充電樁9%,新能源車產業中又以主驅逆變器、車載充電機(OBC)、直流變壓器(DC-DC)為應用大宗..."
"...關鍵基板多數仍由歐美日IDM大廠掌握....多數材料仍集中於美國科銳(Cree)及貳陸(II-VI)、日本羅姆(Rohm)及歐洲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等IDM大廠手中..."
"...漢民集團的嘉晶(EPI)、漢磊科(EPISIL)與中美晶集團的環球晶(GW)、宏捷科(AWSC)、兆遠(CWT)、朋程(ATC)等兩大聯盟,透過合作策略希冀在稀缺的基板區塊發揮最大整合效益...
"廣運集團與太陽能廠太極(TAINERGY)共同投資的盛新材料(TAISIC),除了目前在送樣驗證的4吋SiC基板,也積極投入6吋SiC基板的研發"
https://www.trendforce.com.tw/presscenter/news/20210903-10921.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日本 羅 姆 半導體 在 udn發燒車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所以明年可能依然會有多家車廠被迫中斷生產的情況發生....
#愛快羅曼蒂 #車用晶片 #短缺 #豐田汽車
日本 羅 姆 半導體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oyota和福特都續砍產量,日本晶片供應商羅姆半導體 (Rohm) 說到2022年一整年車用半導體都仍會在供不應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