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危險道路,改善安全刻不容緩】
高雄市小港區沿海路可說是台灣最危險的道路,今晚6時又發生轎車遭拖板車追撞再撞上貨櫃車,轎車完全壓扁、駕駛當場死亡的不幸意外。據目擊者指出,轎車疑似誤判重車煞車距離,前方轉紅燈時嘗試變化車道切入兩台重車車距中,後車煞車不及釀成追撞。
沿海路有很多令人不安的紀錄:
■沿海路是全國重車流量最高的市區道路,緊鄰高雄港、臨海工業區,每年超過1千萬個貨櫃往返市區。
■2019年起獲得前瞻預算補助7.9億重鋪中山沿海路,路面品質上升,但交通意外不減反增。
■2019年車禍總件數有352件,死亡車禍3件、3人;2020年車禍322件,但死亡車禍增至11件12人。
沿海路成為如此危險的道路,很多人可能會看到有問題的道路設計、用路人不良使用習慣。也有許多人對分隔在路側的機車道感到不解,直指這是車種分流的落伍設計,吃掉人行自行車道空間等等。
這些理念原則上都對,但在討論這些之前,並需先了解一件事,沿海路的體質問題,基本上來自不良的都市規劃與工業區佈局。
1970年代,配合重工業化產業佈局,政府徵收小港大量農田、蔗田,開發為1500多公頃的臨海工業區。工業區其實就是抵著小港聚落下緣,一直吃到大林蒲外側,東邊直達鳳山丘陵山腳。也就是說,工業區完全填滿了整個小港南側。隨著高港貨運南移,六櫃、以及未來七櫃大量的貨櫃,也不得不經由沿海路運出。但同時,不論是聚落間的往來、甚至高屏海線的交通動線,全部得經過工業區的主要道路:沿海路。
好過日之前舉過日本案例,同樣在1970年代日本列島改造論的大開發時期,日本已經大量採行工業外海化、重工/住商分離的政策,並且在兩者間留下足夠緩衝地帶。
然而,台灣並沒有這種概念,客貨運的需求在臨海工業區形成了極度的對比。42噸重的貨櫃車,和0.1噸重的機車,均需來回這條道路通勤。工業區的大型街廓容納大型工廠設計,更使得此區幾乎不可能有行人。所謂車速分流效率更佳,留設充分人行道提供人本空間等原則雖然方向都對,但在原本就畸形的臨海工業區內,和居民的感受差異很大。
所謂亡羊補牢,時未晚矣,如今要去改善這些問題,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都已經很大,但我們還是希望幾項原則儘速推動:
■讓重車有專用道路:國七環評延宕已久,在想不出替代方案之下,需以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工法儘速進行。
■小港林園通勤軌道路廊:我們仍希望採成本較低的高架興建,國七和小港林園線共構興建,是高架節省成本僅存的解方,應該由中央協調推動。
■大眾運輸最後一哩路:各站點提供最後一哩的接駁到廠機能,才能給通勤勞工不開車騎車的另一種選擇,減少在這條路上通勤的壓力。
■電力、管線整體整合:沿海路麻煩的是,空中有高壓電纜、地下有管線,這讓在其上做任何工程都困難。但不可迴避的,如何整合各種介面,做好風險管理,讓各項基礎設施「走自己的路」,才是根本大計。
高港外海化、南擴化的趨勢難以改變,要讓沿海路維持高雄產業的生命線機能,又保護行經用路人的生命,這些區域交通基礎建設的推動,需要趕快進行!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交通 #辰間時光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的名單更新至 7/28 -- 你知道嗎? 每天陪大家過馬路的小綠人, 其實是在德國誕生、在臺灣動起來的! 然而, 臺灣的交通亂象卻讓人臉上無光。...
日本 車禍 死亡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齡駕駛死亡率逐年上升 靠反光條就能解決?】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今天新聞指出,今年1-9月,高雄高齡者車禍死亡人數已有53人(註:24小時內),高達全市車禍死亡總數4成。發生事故的時間多半是早上8-10時,下午16-18時。肇事交通工具主要為機車,接著是電動自行車。對於這項問題,市警局交通大隊受訪時,提醒民眾「留意長輩外出配備,建議裝設拇指燈、反光貼條或穿著鮮豔衣物」,並計劃到路上幫長輩貼反光條,贈送防護工具。立意雖然良善,但卻似乎沒解決最大的問題。
為了瞭解高雄高齡者事故的趨勢,我們進一步找出近十年的30日內交通意外死亡資料,結果果然發現,事故死亡中高齡者比率,確實從2012年的30.46%,到2020年竟然高達總死亡人數45%,呈現比人口老化更快的穩定增加趨勢。2019年後高雄交通意外死亡人數反彈,#成長最快的就是高齡死亡人數。今年若以上半年數據推估,交通意外死亡人數大致持平,但還沒有達到林副市長至少改善3%的目標。
這個數據雖然恐怖,但其實早有端倪。日本近年雖然車禍死亡人數穩定下降,但高齡車禍死亡比例與絕對人數,卻不減反增。2018年超過70歲以上的死亡車禍,已占全體22.8%。我們可以預見人口老化的台灣,會有類似的趨勢。且因為年輕人車禍下降幅度有限,高齡者車禍又逐漸增加,而導致更大的傷亡與社會成本。
然而,日本大力推行的幾項政策,台灣卻無法做到,包含:
■#加嚴高齡駕照更新審核與認知檢查,鼓勵 #高齡者駕照自主歸還,並給予各種優惠與交通配套。
■大力發展 #大眾運輸系統,除地鐵外也強化輕軌、公車等深入社區的交通建設。
■#良好的道路設計,包含人行道、自行車道、路口穿越設計、號誌、車道標線等,並配合嚴格執法。
我們認為,在交通3E(教育、工程、執法)之上,配合社會變遷與城市發展,進行城市結構與交通運輸網路的徹底改革,以改變使用者習慣,才是降低交通傷亡的長期基礎,也才能讓高雄成為「全齡友善」的宜居城市。這當然比貼反光條和穿鮮豔衣服困難,但能挽救更多生命,也能讓市民活得更安心!
日本 車禍 死亡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今天犯罪了嗎:在台灣發生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比武漢肺炎確診死亡還多?
——
2020 年台灣於交通意外死亡人口有 3000 人,而這個數字是多還是少?
根據江明宗所統計的圖表,日本總人口約是台灣的 5.48 倍,但 2020 年日本因為交通意外而死亡的人口為 2839 人。
從這樣的數字就會知道,台灣因為交通意外而死亡的人比率是高於日本很多的。
-
➔ 我們還能怎麼做?
遵守現行的交通規則,也就是不要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但是重大違反交通秩序的情況,如酒後駕車,有學者認為,酒駕像是車道上滾動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發生災難性的車禍,嚴重威脅公共安全。
如果僅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科處罰鍰,並不能滿足用路人的安全,有些行為會動用刑法處罰,像是「不能安全駕駛罪」。
-
➔ 那到底怎樣算是刑法上的不能安全駕駛?
只要你駕駛動力來源是馬達而非人力的交通工具時,酒測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 0.25 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 0.05% 以上,就是不能安全駕駛。
如果酒測後達到標準,但還是自認很清醒能好好駕駛未受酒精影響,那還會構成不能安全駕駛罪嗎?
答案是:會。
因為服用酒精後而達到上述標準,就不太可能專注應對交通時所發生的任何狀況,酒精必然會使駕駛有所恍惚,而交通意外往往就在此時發生,所以只要達到上述標準,就會構成刑法上的不能安全駕駛罪。
而如果駕駛時,有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似之物,也有可能構成本罪,不過必須視駕駛當下是否能正常開車,例如行車時是否蛇行,能不能直線行走、單腳站立等。
如果因為酒駕致人於死或致人重傷,刑罰也比一般的過失致死或過失致人重傷來得更重。
所以大家也要記住,防止酒駕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法律只能很無奈的在事後處罰而已。
——
#法律白話文運動 #酒駕
日本 車禍 死亡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交通 #辰間時光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的名單更新至 7/28
--
你知道嗎?
每天陪大家過馬路的小綠人,
其實是在德國誕生、在臺灣動起來的!
然而,
臺灣的交通亂象卻讓人臉上無光。
2020年,就 #3000人 因為車禍而喪生,
比總人口是臺灣五倍的 #日本 還多!
另外根據2018年的統計,
交通事故導致的經濟損失,
甚至可以 #再蓋一條高鐵 😵
這樣的壞名聲也傳到國際上,
許多國家給國民的旅遊指南中,
都提到臺灣的駕駛 #不太尊重行人 😔
這集的辰間時光,
就讓我們試著分析臺灣交通怎麼了?
又可以如何參考他國的經驗,
讓臺灣交通好一些呢?
臺灣吧《辰間時光》從過去看現在,
從世界看臺灣,
就讓疑似有 #路怒症 的老湯,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帶你顛覆理所當然的世界!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加入 LINE官方帳號,訊息直接傳給你|https://lihi1.com/Nk3KE
--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66dFwCYhKQ/hqdefault.jpg)
日本 車禍 死亡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flHDWYrmSY/hqdefault.jpg)
日本 車禍 死亡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圓環是世界通用的交通設置,可以舒緩平面道路交叉口的車流量,並提升安全性。日本擴大實施後發現,試驗路段的事故死亡人數降為0;而最初試驗改良圓環的荷蘭,則發現降低90%的車禍肇事率。
但影片創作者羅火花卻指出,台灣的圓環異於全世界,他點出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問題,並親自示範這些錯誤會帶來哪些風險,除了讓社會大眾了解正確的圓環使用觀念,也希望大家未來能讓交通環境更安全。
影片授權:羅火花(https://youtu.be/vo6jq4cHyc0)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1iIZSyxPy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