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 Chen
上週前往凱達格蘭文物館,觀看陳金萬兄拍攝關於凱達格蘭族群流散口述歷史訪談紀錄片,相較於北投社、三貂社等社的歷史變遷,我們Babuza平埔族人的東螺社、西螺社處境更為可憐,
西螺社是Babuza族的大社,歷經荷蘭的征伐、鄭氏軍隊的清剿、清殖時期的強勢漢化,到日治、華殖時期的漫長漢化過程。大部份的男性先民在征戰中壯烈犧牲,女性先民則在沒有接受正統教育的情況下,陸續被迫接受漢化的身份。
我查閱族譜,除了第一代被漢化的男性祖先,也在第二代、第四代母系祖先中,見到「番婆」這種絲毫不尊重女性的誇張族譜記載。
而生活在東螺社的母系氏族,已從過去日殖普查的熟番,全然成了如今自稱祖先來自福建的後人;而我們家族世居的西螺社,當地仍稱之為番社,但原址裡面居住的數千名廖姓子孫,全都自稱是來自福建的客化客家人,這是我的祖母母系部落的真實情況;而我的陳氏家族,從我的族譜及尋根溯源經歷研判,是徹徹底底的漢化巴布薩族人。但我族人世居的故鄉西螺社,已再無一人有所謂的平埔族身份認同。這也是我們Babuza族人要溯源歸根處境艱難所在。
個人敢大膽預測,若對如今西螺與彰化竹塘、溪洲,進行大規模血液DNA檢測,那些如今自稱來自廣東、福建的當地人,80%以上的人口,身上應該都留有Babuza族人的血液。
日前華殖政府當局決定未來將北京話與英文訂位為官方語言,看似有成長,但仍顯缺乏文化認同的危機意識。
有些人會說,台語沒有文字,無法列為官方語言。台語就是古代唐帝國的官方語言,本來就有文字。我們有時也會以漢文書寫文章,只是使用起來沒那麼流暢。
從中國人移民來台,將北京語訂為華國語施行同化政策後,認定台語為母語的人口數,就以每10年減少11%的速率急遽衰減。到如今出生的嬰兒,幾乎已經沒有人再把台語當母語。
台語在台灣,成為繼四十多種自古流傳的語言陸續消失之後的瀕危語言,已成定局。只是我們這一代人多數還沒警覺罷了。
這部我們過去製作的台語正名影片,就是使用漢文書寫台詞。沒有人會瞧不起使用華國語,但台灣執政當局沒有意識到應該將「台語」訂為台灣官方語言之一,則應該被台灣人乃至萬代子孫譴責的惡行。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華殖政府執政當局沒有體悟到因為自己的失職,自身的母語已經在自己出生、執政的土地上,成為了瀕危語言。蔡政府執政當局這麼多年來,沒有集結人力健全台語文字,使之成為電腦輸入可通用的系統,並列入教育必修的課程。這是華殖體制對台灣文化最深的戕害使然。
訂定台語為國語不是所謂的意識形態,台語在東南亞仍有龐大使用市場,若能使台語成為官方語言,也才是真正落實南向政策的大器作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ZedCyLkMg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介紹 訪問:蔡淑君 撰文、胡佳君 策劃 內容簡介: 日本時代的少男少女們, 他們的校外旅行是什麼模樣? 去了哪裡?帶了什麼東西?坐了什麼車?參觀了哪些地方?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的修學旅行記憶中。 ...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2016 年 10 月 7 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在邀請學者專家研商平埔族群民族身分及權利相關事宜,獲致初步結論:
為回應平埔族正名訴求,落實歷史正義,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的方式,認定為「平埔原住民」。
此一決議,讓多年來的平埔正名運動看見遲來的曙光。
然而,平埔原住民此稱謂就字面意義推想,應該是來自二十世紀初,殖民者族群分類中的「平埔族」。
一般認為平埔族是承繼清代番人分類中的「熟番」而來。現今平埔運動者,也主張在日治時期的戶籍登記被登記為「熟」者,應該恢復其族群身分。
那麼,什麼是「熟」?熟番的分類如何轉變成為平埔族並延續至今?
談到清帝國對臺灣的原住民分類,大略可分為「生」、「熟」番。身分的認定,過往都以服膺帝國文明化程度與繳納賦稅為辨別的基準。
也就是說,一般人大概不會反對作為「熟」番群體,一定比「生」番更符合帝國的「文明」。
實際上,回到番人分類的歷史發展過程,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康熙朝以來,帝國所認知的番社分類系統「野番」、「土番」是延續荷蘭時期以來「贌社」制度下在賦稅原額而展開的認知,並不具文明化概念的投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康熙年間甫歸化的岸裡社群生活慣習,在方志中的描繪並不符合帝國「文明」的樣態。
直至康熙末年,官方對番人的分類稱謂才從「野番」、「土番」轉變至「生番」、「熟番」,後來也因界碑、番界的成立,才出現「界內熟番」與「界外生番」的對應。
此一轉變開始排除原本繳納賦稅、卻生活在番界外的番社,例如阿里山社(今鄒族)就從原本的「土番」分類中,被劃歸為界外的「歸化生番」。
然而,熟番族群類屬的確立,則是要遲至乾隆朝才完成。
當時地方官員們為了執行中央朝廷主張的族群政治,因而必須穩定清帝國在雍乾年間形成「生」、「熟」番的分類體系,所以開始制定一系列的熟番政策,用以作為區別不同人群的邊界。
伴隨政策的執行,熟番身分逐漸被固定下來。至此,今日大部分被歸為平埔族的番社,正式定著在「熟番」的範疇。地方社會也開始出現壁壘分明的「熟番」、「漢人」族群邊界。
簡單的來說,「熟番」一詞從清初開始,就不是「自然」或「科學」的族群分類,而是在賦稅架構下,被清帝國逐步以行政規範所產生的群體。
不過,也因為熟番身分具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在十八至十九世紀開始出現不少漢人藉由轉變族群身分進入番社,以享利益的情況。
例如:屬於巴宰族的岸裡社通事家族潘士萬一系原本是粵人,但經過抱養的方式成為「熟番」。
清帝國由於沒有具備現代國家精確的戶籍制度作為參考,因此官員們識別熟番的辦法,是以具備十八世紀以來帝國規範「熟番特徵」與否為準則(這類特徵最為顯著,是因為居住在番社、進入編屯等符合官方制度規定),而無關乎本身是否具有血緣、外在體徵等生物性特質。
也就是說,一個漢人如果具備「熟番」特徵,很可能就能被視為熟番。
也因如此,到了十九世紀,這些因制度而形塑的「熟番」族群類屬,恐怕早就與清初甫進入帝國版圖的番社人員組成大相逕庭。
如果說清代熟番是帝國對番人分類下的產物,那麼平埔番則是十九世紀地方社會區別族群邊界的稱謂。
平埔番一詞,並不全然是「熟番」類屬的代稱,而是指來自平原地帶的番人。甚至,居住在平原的阿美族也曾被稱為平埔番。
在此舉噶瑪蘭為例,傳教士馬偕在北臺灣的調查,將番人已被清帝國征服與否劃分為「生番」與「非生番」,在非生番中又分為「平埔番」、「熟番」與「南勢番」。
平埔番是指十九世紀初剛歸化的噶瑪蘭三十六社,他們穿著漢服、剃髮留辮,甚至是建立廟宇祭祀偶像、神主牌。
熟番是指西海岸已經非常漢化的原住民部落;南勢番則是居住在奇萊平原,被漢人征服而未開化的部落。
清帝國所遺留的「熟番」、「漢人」人群分類在朝代易幟後,出現不同的變化,並影響日治初期,伊能嘉矩進行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分類工作,且延續至今。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FB和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感謝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提供劇照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原住民 #排灣族 #馬卡道族 #生番 #熟番 #分類 #帝國
📖歡迎至網站閱讀【#鄭螢憶:熟番、平埔番與平埔族:帝國對「番人」分類的歷史】完整文章:https://bit.ly/2WO32yq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邊看電視邊檢視手機裡的訊息,發現今早一則誇獎助理巧忻的訊息,竟然忘了轉達……
「非常感謝🙏委員指派專業助理關心地方部落事務。昨日攸關土地權利與原民會協商會議,委員助理認事專業程度,部落鄕親現場感受都按讃,太利害了!太強了」這是原權會理事長伍木成教授說的。
原住民族土地問題「真的很難」,我這一年半接到的陳情不少,我也一直努力向助理一起學習、摸索。
上週三,巧忻單槍匹馬到信義鄉最高的東埔部落會勘一樁歷經多年的土地糾紛案,這個案子說來,其實也就是整個東埔部落在歷經日治、戰後及原住民族權利運動時期後的縮影。
族人祖傳的世耕地,在殖民政權主導的「林地國有」、「保留地開發管理」及「土地登記制」的政策沿革中,一步步的移轉、流失,本來組成單純的部落,也隨著社會發展和建設,出現原住民和非原住民混居的情形。
在這段過程中,引發很多不同態樣的土地糾紛,舉例而言,本案陳情人從祖父及父親手中承襲,持續耕作的土地,30幾年前被行政機關以該筆土地位處峭壁且緊鄰河川為由,拒予登記,他卻在近幾年發現,該筆土地早已由行政機關放租予非原住民,令他不解的是,持續耕作迄今的土地,為何自己反成了佔用人?當初不予登記的土地,為何又能合法出租予無土地淵源關係的他人?
助理告訴我,當日會勘,部落許多重要的意見領袖也都在場,並紛紛表示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東埔不勝枚舉。我得知後,親自致電給原民會土管處杜張梅莊處長,請他務必站在法規主管機關的立場,協助釐清東埔部落長久以來的沉痾。
很高興,昨天(8/24)杜張梅莊處長親自率領土管處同仁,到南投縣政府召開協調會議,會議中除了縣政府原民局、信義鄉公所及東埔族人,#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的重要幹部也親自參與給予支持。
會後助理告訴我,會議非常的順利,針對同富村、東埔村行政區界劃分、東埔公墓用地不足、沙里仙段非法承租保留地以及不法興建廟宇之拆遷案等議題,在杜張處長、全鄉長的說明後,都協調出能往下辦理的方案,因應會議中的決議,本辦將負責原民會及內政部的協調工作,以協助地方政府的法規釋疑及相關經費申請工作。
從「還我土地」運動開始,許多先輩、族人挺身而出,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這幾年陸續推出《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公有土地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審查作業規範》及《原住民保留地權利回復計畫》等依據,讓族人能在合理的取回對土地應有的權利。不過,隨著這些案件的「出土」,我們也看見了越來越多既有法規的不足和瑕疵,因此昨日會議,我也請助理務必讓大家知道,我們正準備推出《#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條例》的草案,從制度根本性的解決全國各地族人長久以來面對的困難和不公。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介紹
訪問:蔡淑君 撰文、胡佳君 策劃
內容簡介:
日本時代的少男少女們,
他們的校外旅行是什麼模樣?
去了哪裡?帶了什麼東西?坐了什麼車?參觀了哪些地方?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些年的修學旅行記憶中。
在求學的過程中,不論是校外教學、隔宿露營、夏令營、畢業旅行,經常都讓學生們十分期待,也為校園生活增添難忘的回憶。而這些珍貴的旅行經驗,更經常是畢業紀念冊內容的一部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了許多日治時代的畢業紀念冊,珍貴的影像一頁一頁記錄著學生時期最美好的校園生活記憶:遠足、登山、旅行、海水浴等。其中的旅行,主要是指修學旅行,類似於現今的校外教學旅行,由於是大家一起進行長時間的旅行,最令人難忘。
《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運用這些畢業紀念冊中的照片,搭配其他文獻史料與當今研究成果,呈現九十餘年前校外教學旅行的樣貌。從旭小學校的始政四十年博覽會各地主題旅遊、永樂公學校的農林產業見學、臺中第一師範環島一周全記錄、靜修女學校的中南部之旅、嘉義農林學校的澎湖之旅,到臺南第二高女的日本遊,這些修學旅行路線的背後,各有其脈絡與資訊,也傳達不同的政策與教學需求。
除了呈現少男少女的過人體力(有些路線的景點密集度讓人驚嘆與驚嚇),和跨越時空的青春記憶,路線中的部分景點,如赤崁樓、鵝鑾鼻燈塔、阿里山神木、日月潭、礁溪溫泉、知本溫泉等,至今依然是熱門景點。讀者在更加貼近前人校園生活之餘,也可以按書再次走過這些路線、景點,感受穿越時空的樂趣。同時,也能從當時流傳下來的旅行心得,感受少男少女們在見學途中的青春印記。
作者簡介:
策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於臺南。
我們以腳踏的土地為舞臺,以生活其中的人為主角,以所用之物為核心,在時間的縱深下呈現族群互動、環境變遷的歷程,期待營造一座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近年以館藏教育史料規劃「校園生活記憶庫」資料庫,希冀以跨越不同世代但共有的上學經驗,建立屬於臺灣人的國民記憶。
撰文/蔡淑君
生活於臺南。
文字工作者,旅行愛好者。
自小聽著長輩說日本時代故事,沒想到有一天能以文字開箱超有趣的修學旅行,立志要親身走完書中的六條路線。
策劃粉絲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介紹
訪問作者: 彭威翔
內容簡介:
制服從何時開始?有什麼意涵?
制服如何成為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
本書揭開「制服帝國」的身世之謎。
制服是許多人成長的共同記憶,也是最令人難忘的身分印記。臺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著制服?卡其制服從何時開始流行,讓臺灣在戰後戒嚴時期成為卡其制服帝國?回溯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日本的統治下,逐步換穿各式標準服裝。
在日治初期二十年間,臺灣各級學校的制服百花齊放,日籍學生著和服,臺籍學生穿長衫,原住民穿「番服」,呈現多元雜糅的面貌。一九二○年代以後殖民政府強化控制力,洋式制服與當時流行的洋服同步,逐漸成為官方認可和推廣的學生制服。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制服也因應戰爭的需求與氛圍,而有「國防色」(卡其色)和「迷彩裝」式的學生制服。
透過本書的描繪,制服具體而微地成為我們可以辨識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作者也觀察到,日治時期學生制服的變化,與日本的殖民政策、教育制度、民間社會的服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制服的配件、學校對制服的服儀檢查、當時制服的價格、購買力,以及各個角色對於制服的觀感,也是本書關心的面向。想看看母校在日治時期的制服是什麼樣子?一百年前臺灣學校的制服款式,都將在本書中呈現。
作者簡介:彭威翔
臺灣花蓮人,畢業於臺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國小教師。從小對於歷史有莫名興趣,年紀漸長,偶然機緣下進入政大臺灣史研究所就讀,關注的面向開始聚焦於臺灣這塊土地。由於在教育現場服務,因此將重心放在啟發學生對臺灣歷史有更多的興趣,以及更多面向的認識。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王御風 博士
內容簡介:
它是熱帶地區最廣為人知的水果,金黃色澤、酸甜滋味更是讓人難忘的南國風情。經過加工的鳳梨罐頭,更曾是臺灣出口貿易的重要貨物。打開金屬罐,從一顆水果的產業變化,看到臺灣經濟的一段歷史。
日治時期,由於罐頭製造技術的引進,原本保鮮期不長,只能用來鮮食、佐菜的鳳梨果實,能夠被做成罐頭飄洋過海送到海外消費者的手上,而有了更高的經濟價值。本書作者從技術、政策、臺日商業文化的差異這三個主題進行分析,講述了臺灣鳳梨罐頭產業的起源、興盛,與產地的轉移。這段產業發展的過程,也是當時臺灣經濟的縮影。重新認識這段歷史,認識這片土地的發展,喚醒心中對於鄉土的記憶與情感。
作者簡介:王御風
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助理教授。著有《舊港新灣:打狗港濱戲獅甲》(2018)、《和風吹撫的港市:打造高雄日人的故事》(2017)、《波瀾壯闊:台灣貨櫃運輸史》(2016)、《高雄社會領導階層的變遷(1920-1960)》(2013)、《鳳山雙城記》(2012)、《圖解臺灣史》(2010)等書。
作者簡介:黃于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曾參與《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和風吹撫的港市:打造高雄日人的故事》等書之寫作。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日治時期臺灣租佃制度之探討 由「贌耕權」到「三七五減租 ... 的相關結果
自1923年(大正12年)起日本民商法施行於台灣,樸耕權依其內涵改換成土地權、永佃權、租凴之名稱辦理登記,租佃耕地只要有書面契約即獲法律保障。但台灣地狹人稠,土地集中 ... ... <看更多>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第一章日本對台灣土地的侵占 - 政治大學 的相關結果
的利益,總督府在土地政策上配合殖民需要,展開對台灣人土地的侵 ... 已為日治時期的土地調查事業奠下基礎。20. 第二節日治時期土地權利的釐清. ... <看更多>
日治時期土地政策 在 日治至戰後初期的土地政策 的相關結果
因此總結日治時期. 租佃形態。(圖片取自/Formosa Savage). 「而變,遂,總督府都不願將土地放出,一直. 日本領臺前,臺灣因移民開,無一套土地政策可言,哪個有利保有龐大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