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日誌:台南為什麼這麼多圓環? 】
⠀
說起台南
大家會想到便宜又好吃的 #府城美食?
還是歷史悠久的 #古蹟建築 呢?
其實台南還有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特色
那就是——
擁有全台數量最多的「#圓環」!
⠀
▍#日治時期的台南|傳染病的溫床
⠀
日治初期台灣雜亂的街道成了傳染病的溫床
政府為了改善公共衛生
陸續推動各市區的 #改正計畫
而台南也正是改正計畫之一!
⠀
台南曾是台灣的發展重心
也因此人口也相當稠密街道分布如同迷宮
紛亂的街道對交通、救災造成很大的阻礙
因此民眾經常會在巷弄間迷路
讓街道重劃成了刻不容緩的議題⚠️
⠀
▍#如何重劃街道?|遠赴法國取經
⠀
為了重劃人口稠密的台南
當時地方政府派遣了官員至歐洲學習、取經
官員們親自走訪了 #巴黎凱旋門 的設計🇫🇷
發現圓環加上放射狀的道路更便於聯繫各地
因此該官員將想法帶回台南進行了一番討論
最終將台南設計成「棋盤式道路」與「圓環」並存的都市
並藉由一個個圓環劃分台灣人與日本人生活的空間🇹🇼🇯🇵
⠀
雖然圓環在現代造成用路人極大的不便
但不可否認
它是個見證時代變遷的重要存在!
⠀
你認為圓環應該要保存還是廢除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哦!
同時也有5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驛起飛! 高雄舊車站,充滿我們高雄人的回憶。 因應高雄鐵路地下化而遷移的帝冠式車站(願景館),歷經19年的歲月,將遷回原址。而原先有舊地名「大港埔」意涵的紅鯉魚,也將跟著回到城市的中軸線。 高雄更名100年,高雄驛則有80年的歷史,於1941年日治時代完工啟用。 這次,它的回歸,串聯了城市...
「日治時期的台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盲旅BlindTou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故事 Story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門柱上還掛著日治時期的舊門牌,台南市好多這樣低調的老屋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珍貴古早(日治時期)台灣錄影第4集【 府城台南風光】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2019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臺南老照片。日據時代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台南隱藏版美食之日治(據)時代建築物篇 - Mobile01 的評價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南市中正路街景(忠義路口至圓環) 1955 vs 2021
上圖攝於1955年,鏡頭從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忠義路口)望向民生綠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畫面左側近處的台灣土地銀行位於中正路28號,1937年落成時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對角為1932年開幕的林百貨),二戰後由台灣土地銀行接收,作為其台南分行至今。
下圖由好友鄭嘉瑩於2021年4月12日在林百貨樓頂拍攝分享。(認識林百貨:https://tinyurl.com/linbaihuo)
上圖在中正路左側遠處接近圓環有一座高塔所在建物,是日治時期的台南台同廳舍,昔日為消防詰所(消防事務所)(位於建築左翼)、警察會館(位於建築右翼),與錦町瞥察官吏派出所(位於建築端部)之所在地,現為台南市消防隊第二分隊及保安警察隊第五總隊大樓。
台南合同廳舍位於市中心的圓環旁,由於屬於聯合辦公之廳舍,且各單位之性質互異,因此在設計上特別著眼於空間區隔,形成三個獨立空間,讓各單位能擁有各自的領域與出入口;中央高塔為其建築主體,頂部有出簷,上為瞭望台,高塔兩側做水平帶處理,橫跨整棟建築。
該建築物為台南州土木課營繕係所設計,建物中央高塔興建時間較早,於1930年完工,最早稱為「御大典紀念塔」,據說是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登基所建,而在塔邊則立有對消防隊有功的住吉秀松之雕像;此高塔為當時台南市區裡最高的建築,後來便做為消防瞭望台使用,消防人員站在塔頂可綜觀市區全景,當有火災發生時,便能迅速確認災害發生地點。1937年,在高塔兩側擴建了「合同廳舍」(聯合辦公廳舍),翌年(1938年)竣工。
二戰後,該建築的左翼與端部仍為消防隊與派出所,但右翼則作為空軍新生社使用,在空軍撤離之後,右翼部分改由保警第五總隊使用。原本駐有台南市消防大隊(左翼)、保五總隊第一大隊(右翼),與第二警分局民生派出所(端部),不過民生派出所已於2003年裁撤。目前中正路的門口由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第七大隊中正分隊使用,民生路的門口則是由台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使用,中正路大門上方的紅色「119」字樣十分醒目,讓人一看便知其用途。
1998年6月26日,圖中的台灣土地銀行與台南合同廳舍同時被公告為市定古蹟。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2
今日走了一趟「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這裡曾囚禁過蔣渭水,
抗爭及歷史一向是左右家感興趣的主題。
這紀念館原是台北北警察署,
外型很像台南美術館一館,
連角落位置都很像。
現為台南美術館一館的歷史建物,
是日治時期的台南州警察署,1931年建造完工,
是目前僅存的警察署建設中最早的建築,
其實台北南警察署更早於1929年興建,
但目前已拆除,而台北北警察署為1933年建造完工。
台南美術館一館:原「台南州警察署」
http://zoyo.tw/travel-20190401/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驛起飛!
高雄舊車站,充滿我們高雄人的回憶。
因應高雄鐵路地下化而遷移的帝冠式車站(願景館),歷經19年的歲月,將遷回原址。而原先有舊地名「大港埔」意涵的紅鯉魚,也將跟著回到城市的中軸線。
高雄更名100年,高雄驛則有80年的歷史,於1941年日治時代完工啟用。
這次,它的回歸,串聯了城市拼圖,代表高雄已做好邁向下一個百年的準備,也代表著台日雙方80年來友誼的堅定與「羈絆」。
小時候,我從台南搬來高雄,那時高雄是他鄉,時間一久,高雄他鄉變故鄉,成為心之所繫的地方。雄中時期,也常在車站旁和同學嬉鬧,滿滿青春回憶。
車站放映著屬於人生的某一部分:送往迎來、留戀分離,因此車站遷移,是高雄人的大事,代表新的里程,也見證高雄城市的轉變與發展。
高雄人,寫高雄歌、唱高雄歌,「高雄驛回娘家」我們也特別邀請身為高雄囝仔的 #滅火器 Fire EX. 樂團創作《高雄驛起飛》主題曲,並於今天舉辦新歌MV首映會。
其中一句歌詞:「海風吹呀吹,高雄準備要飛」,象徵高雄蓄勢待發、準備揚帆。
伴隨高雄走過不同時代,高雄的城市發展,無論是路科、橋科、亞洲新灣區等科技廊帶的形成、以及交通規劃,都是以高雄驛來定錨、延伸。
快20年前,當時我當代理市長,#林欽榮副市長 則時任工務局長,我們一起爭取鐵路地下化由中央負擔7成5經費。歷史的巧合與緣分,林副市長形容是「奇妙旅程」。
當年高雄車站要遷移時,辦桌二人組和李炳輝前輩,也以一首「再會啦!車站」,唱出對於高雄驛的感念與不捨:「再會是暫時,重逢才是咱的永遠」。
高雄驛,是我們的牽掛,期許它永遠陪伴高雄人,迎接故鄉更嶄新的未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IhKdkMgbiw/hqdefault.jpg)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故事 Story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昭和14年7月14日,《台灣日日新報》一篇小小的兒玉公園猝死報導,頓時讓盛夏的府城陰風陣陣,居民流言四起...
(本片根據真實歷史新聞推斷模擬)
__________________
演出:亮衡、耀霆、呂呂
企劃/後製::呂呂
官方網站: https://storystudio.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ushi.tw/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gushi.tw/
Twitter: https://twitter.com/GushiTw/
Plurk: https://www.plurk.com/gushi_tw/
聯繫: contact@storystudio.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01IgdwPI6s/hqdefault.jpg)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拍攝時間2021年3月)全新單元來啦!看蔡阿嘎影片長知識~不用去日本!台灣就有!這次要帶大家尋找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神社,據傳全台灣還遺留有2、300座的神社遺址,現在變什麼樣子呢?我們就一個縣市一個縣市,慢慢把他們找出來跟大家分享!😁😁😁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蔡阿嘎尋找台灣神社系列1:基隆新北】
[猴硐神社]
建造日期不明,約1934年,社格為社祠,可能是由當年興盛的瑞三礦業公司所奉獻,二戰後,猴硐神社並沒有馬上被破壞,但是隨著瑞三礦業的衰退,以及侯牡公路的開闢 ,最後難逃被拆除的命運。在臺灣的神社中具有設計上的特色,利用小丘的自然地形作成神社,與環境極為協調。此座鳥居屬於明神鳥居。
[金瓜石社]
1898年鎮座落成時,是全台僅次台南開山神社的第二座神社,從一開始就從頭打造參道、鳥居與社殿,可說是十分完整的神道空間。
祭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為日本礦業人之守護神。日人離台後,神社廢除並遭破壞棄置,現僅存有二、三之鳥居、完整燈籠四對、旗幟台數對及拜殿柱子。
[基隆神社]
1912年設立(109年)的「基隆金刀比羅神社」供奉的是航海的守護神。基隆港是當時日本台灣往來的重要港口,故基隆地區一直有相當數量的日本人居住,也將他們的宗教信仰帶入基隆。
主祀能久親王、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天照皇大神、大物主命與崇德天皇。神社建築於1969年被拆除改建為現今中國北方宮殿樣式的忠烈祠。神社之大鳥居則改建為現今中正公園之牌樓,仍可見部分神社之石燈籠、狛犬及參道。
[汐止神社]
建於1937年,附近原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之御遺跡地。(他是進攻台灣,於澳底登陸攻下基隆之日軍統帥)
國民政府來台後,台灣的神社幾乎被拆除或改建。而汐止神社於1946年被改建成汐止忠順廟,祭祀唐代的雙忠大將軍與儒釋道三教神明。除神社正殿被拆除外,鳥居、石燈籠與狛犬(石獅)被保留成為寺廟的附屬建物。忠順廟碑沿用原本是汐止神社社號標的石碑,因此依稀可見原本「汐止神社」的字樣。
#尋找台灣神社 #蔡阿嘎 #台灣遺留下來的日本神社現在變什麼樣子
#蔡桃貴 #蔡波能 #嘎嫂二伯 #二伯
#stayhomewithme #stayhome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uC0_sn_3A8/hqdefault.jpg)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珍貴古早(日治時期)台灣錄影第4集【 府城台南風光】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珍貴古早( 日治時期 )台灣錄影第4集【 府城 台南 風光】. Milton Lee. Milton Lee. 27K subscribers. Subscribe. 3K.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2019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宮町作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南行政區域,因為鄰近台南神社而名為「大宮町」,全町域區分一丁目到四丁目,同現今日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的範圍。 蝸牛巷街區所在,由台南 ... ... <看更多>
日治時期的台南 在 門柱上還掛著日治時期的舊門牌,台南市好多這樣低調的老屋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保留日治時期的住址外,這戶人家非常用心的保留此古厝,這裡的街坊鄰居叫這大宅院為「花園仔」。 臺南市福住町一丁目三OO番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