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川普訪問日本會見新日皇,參訪相樸等行程,如同旅遊不談汽車關稅及TPP。川普與安倍連續三個月見三面,蜜月關係摻雜著算計 安倍七月大選,川普要求日本對中科技冷戰站邊,美日貿易關稅安倍選後再發佈】
美國總統川普,成為令和時代,第一位造訪日本的國賓。
短短68小時的日本行,美國總統川普,接受日本新天皇德仁夫婦款待,與皇室成員享用了一頓法式晚宴。
跟著首相安倍晉三,到六本木品嚐美味和牛。在萬人簇擁下,體驗日本傳統大相撲。這是前所未見的畫面,川普沒有空手而來。這是在美國製造,名為「美國總統杯」的獎杯,高137公分,重約30公斤,上頭還刻了象徵美國的老鷹。
(美國總統/川普)
我在此頒給奪冠的平幕朝乃山,這座特製的「美國總統杯」,於令和元年5月26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謝謝
遠道而來的川普,當然不只是來頒個獎。這是川普自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第11次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行會談。加上安倍4月訪美,以及6月即將到來的G20峰會,川普將連續三個月與安倍會面,橫在兩人中間最大的歧見,是美日貿易談判。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關於這些(汽車及關稅)問題,我們都認為要加快談判進程,這點我與川普總統有共識
事實上,川普絲毫沒有打算妥協。
(美國總統/川普)
美日貿易存在著,你難以想像巨大的不平衡,多年以來都是如此,我認為我們可以跟日本達成協議,就像我相信我們可以跟中國達成協議
美國的對日貿易逆差達7.5兆日圓,川普威脅要對日本汽車加徵關稅,同時要求日本調降美國牛豬肉等農畜產品進口關稅。美日兩國自4月開始進行貿易談判,迄今仍未能找到妥協點。
(BBC新聞片段)
在重要的會談登場前一天,安倍讓美國總統倍受禮遇,我們將會看到,這個「賓至如歸」的戰術是否會有效果
這並非川普首次訪日。但是作為「令和時代」,首位以「國賓」身份首位訪日的美國總統。川普享受到的是明治時期以來,接待國賓級最高禮儀的宮中晚宴。新天皇德仁與雅子皇后,邀請川普夫婦坐在皇居「豐明殿」的主桌,由皇族,內閣成員、經濟及文化界重要人士,一同作陪。
前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是從早上九點多,就安排好高爾夫行程。中午兩人一同吃了漢堡之後,傍晚直奔兩國國技館。安倍不但特別為了川普,在土俵前方的保留席,將坐墊換上方便川普坐的椅子,甚至讓川普穿拖鞋,踏上土俵頒獎。當天兩人連晚餐也在一起,可說是一整天形影不離。面對如此極致的款待,仍舊沒有換得川普在美日貿易談判上鬆口,安倍失望嗎?那倒不盡然。瑞穗總研的安井明彥說,川普沒有說話,安倍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瑞穗總研歐美調查部部長/安井明彥)
日本之後在7月有參院選舉,安倍進行了綿密的準備,竭盡所能的給川普很好的款待,希望川普稍稍注意到,不要講一些日本不能接受的事情
這一點,川普算是做到了。早在抵達日本當天下午,包括豐田社長等五大汽車廠在內,30位日本頂尖企業領導人,獲邀出席川普晚餐會。川普進場時,軟銀會長孫正義上前熱情擁抱,當川普在演講中提及軟銀時,孫正義還舉手說:會再加碼。川普在演講結束後,走向孫正義道了聲謝。隨後向出席的豐田社長豐田章男,提出向美國加大投資的要求,但據稱沒有提及關稅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
看看日本,數百萬輛日本車進入美國,當日本把汽車運進來時,要不沒關稅,要不就只繳很少稅
以前每次發生日美貿易摩擦時,豐田總成為箭靶,其實豐田已在美投資超過600億美元,共計擁有10座工廠,直接或間接創造了47.5萬多個工作機會。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從日本出口的比例,也從1990年的66%下降到了28%。即使川普加徵關稅,也不可能大幅削減美國對日貿易逆差,要縮減赤字必須另闢途徑。
日本行最後一天,安倍邀請川普登上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加賀」號,向國人展現穩固的美日同盟。日本有意改造加賀號,以搭載F35戰鬥機,川普表示歡迎。
(美國總統/川普)
日本近來布新採購105架F35戰鬥機,而F35戰鬥機是最棒的戰機,這項採購案將使日本成為美國盟國中,擁有最大規模F35戰鬥機群的國家
日本防衛省還表示,有計畫購入42架最新的F35B戰機,做為未來加賀號上艦載機,然而一架F35A戰鬥機的單價,差不多要116億日元,具備艦上起降的能力的F35B價格,更是遠超過這個數字,預計追加採購費用,將超過1兆日元,這讓川普回國,對選民很好交待。
(美國總統/川普)
日本覺得他們有需要買,我也認同他們有這個需要,日本幾乎所有的武器都是向美國買的,大大消減了美日貿易赤字的問題
安倍唯一沒有料到的,是這一句。
(美國總統/川普)
關於貿易方面,我們將會在8月宣布些什麼消息,總之是對我們兩國都有好處的事
(前美國貿易代表副助理 前日本美國商會會長/Glen Fukushima)
安倍希望一切等到7月大選後再說,而川普希望11月前給他連任的子彈,安倍希望在國會保有2/3席次的優勢,因為他想要修改日本憲法,修憲才是他的首要大事,如果要達成修憲目的,他就不能在參議院丟失太多席次,當然眾院也不能掉,我認為安倍和川普,過去幾個月都在商量這件事,他們兩人對此也都有共識或協議,就是川普幫安倍穩住國內形勢,把美日貿易談判協議押後到選後再說,安倍則會給予川普一些回報,好讓川普可以回國對選民說,他獲得了極大勝利
川普安倍互蒙其利,一切「8月再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ky Finance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集內容熱點: . 1)中美貿易摩擦升溫時,消息忽傳有偈傾,撲朔迷離? 2)美股反彈連升三日,美今晚非農就業數據成後市關鍵... 3)特朗普又稱擬對華千億美元商品徵稅,籌碼有多高? 4)華就鋼鋁關稅向WTO對美興訟,歐日美傳反控中國... 5)下周拉丁美洲國家峰會,美以免關稅拉朋結友抗華? . #...
日美貿易摩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中美貿易談判開始的時候,有些人採取樂觀的態度,有些的人採取悲觀的態度,但是一致的結論都是科技冷戰絕對不會結束,現在才剛剛開始;從上禮拜到這禮拜的發展,驗證了如此的預言。文茜的世界周報在一場論壇裡頭,獨家取得論壇相關的影片,這是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前香港中文大學的校長劉遵義教授出版書籍,談美中貿易的衝突。現場由陳文茜主持,幾位專家談起美中貿易戰本身各有見解,對於1980年代日本被美國一舉在半導體發展中簽下不平等條約,感受強烈】
打從競選期間就喊出,要從中國大陸手裡把工作搶回來的川普,入主白宮之後的第一份"總統貿易政策咨文",形同對中國大陸的討檄文,2018年他在短短半年內就啟動了五波對中國大陸的貿易制裁,共達5000億美元。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宣戰的戲碼,在全球金融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
1989年12月29日東京證交所營業員歡慶日股封關,日經指數衝上3萬8千點大關,那是一九八O年代,人稱泡沬經濟時代,日本迎來了前所未見的榮景,一躍而升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把「趕超歐美先進國家」作為最高國家目標,
並引起了美國警惕。
(時任美國聯準會主席 Paul Volcker)
日本躍升為世界新經濟強權,日本第一,日本工業具備的競爭力和服務的效率,在當時廣受各國欽羨,說得誇張一點,美國工業可能會被日本人吞沒。
當時美元兌日圓和西德馬克持續居高不下,肇因於共和黨雷根政府同時採取貨幣緊縮,和擴大公共預算赤字財政措施,這對日本和西德來說不啻是好消息,因為美元貴就代表日圓和西德馬克便宜,同時代表日本和西德出口貨品也很便宜,進一步帶動更多銷售,為國內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但昂貴的美元對美國本身來說卻是個壞消息,代表更高的出口價格、更疲弱的銷售、工作機會流失,以及要求政府保護的呼聲高漲。
(朱雲鵬)
日本的貨幣從1985年,花園廣場的前夕的一美元兌換254日圓,後來一直升嘛,10年以後就是花園廣場協議的10年以後,曾經升到84塊(日圓),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日圓變成原來的三倍,它的價錢變成原來的三倍高,所有日本賣到美國的產品加了200%的關稅,畢竟現在對大陸的制裁也不過是25%對不對,還有10%嘛,所以美國那時候出手是非常非常重的。
(NHK解說)
美國的對策是讓日圓升值,如此一來可推升日本輸入品價格,藉此達到抑制進口的效果。
協議簽署前,日本經濟實力正值巔峰,大量日製產品湧入美國市場,汽車是其中主力商品,這除了讓兩國貿易逆差擴大,也導致一連串工廠倒閉,進而帶動政府採取貿易壁壘手段的輿論風向,廣場協議簽署四個月,在美國要求下,日本央行啟動貨幣寬鬆政策,一年內三度降息,促使金融機構不正常放貸增加,刺激房地產市場非理性飆漲,一年後日圓兌美元升值百分至五十五,許多出口商因無法支撐下去而倒閉,日本再也受不了折磨,時任大藏大臣宮澤喜一和貝克會面,表達希望停止讓日圓升值,保護日本出口產業的立場,但貝克卻不置可否地告訴他,美日貿易赤字尚未縮小,日本還得再繼續降息,1987年十月,美國股市爆發戲劇性崩盤,上演「黑色星期一」,股災席捲全球,不幸也打亂了日本央行啟動升息救經濟的腳步,央行的遲疑埋下日後禍端,金融市場泡沫破滅,經濟噩耗接踵而至,日本頻頻讓步,未能捍衛自身利益,最終自食苦果。
而川普這次以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為由,重啟301條款,也喚起許多日本人慘痛的記憶,301條款是日美貿易摩擦時代,日本痛苦地、被迫飽嘗辛酸的武器,從1976年開始的十多年裡,美國根據1974年出台的《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對日本共計發起了15次的「301調查」,範圍包括汽車、鋼鐵、電信、半導體、製藥等,1985年,日本NEC在半導體上的銷售額,超過美國企業,這些美企倍感威脅,不求革新進步,反而是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投訴,USTR抨擊日本市場的"結構性封閉",祭出301條款逼迫日本讓步,拗不過美國壓力的日本,於是在1986年簽署了《日美半導體協定》,承諾自主限制出口,和在日本市場"接受"外國製造半導體,這被認為是當時號稱世界第一的日本半導體衰退的原因之一。
這些情景,今天看來竟是如此熟悉,只是共和黨籍的總統,從雷根換成川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日本變成中國大陸。
(薛琦/前經建會主委)
那個時候的日本跟今天的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是他軍事上面、國防上面,他完全是靠美國,所以他完全沒有跟美國討價還價的能力,但是今天中國大陸實力不一樣
前國發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的陳添枝也分析說,中國大陸在毛澤東領導的低所得時代,就對技術非常重視,甚至在西方完全封鎖、無法取得任何技術資源的情況下,完成原子彈、氫彈跟人造衛星
兩彈一星的研發工作,中國大陸要走自主創新的路不可能改變。
(陳添枝/前國發會主委)
中國政府的自主創新不僅止於國內,還有輸出海外的雄心,這就體現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上,中國政府以援助的手段,來協助自主技術的擴散,於是就產生衝突。所以我覺得是因為他技術要擴散到海外,才引爆的這個中美技術的衝突,衝突點不只是海外的爭奪,技術的成就不是一天就可以成功的,所以這個仗要打,要打很長很長的仗。
朱雲鵬說,歷史曾發生過16次兩強相爭的權力版圖重整,只有4次免於血腥戰爭,根據普渡大學農業經濟學家泰勒的研究,2018年中美雙方各損失了29億美元,也映證了朱雲鵬的論點,中美貿易戰,是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
日美貿易摩擦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即時頭條】安倍表示中日關係完全回歸正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產經新聞》表示,日本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完全回歸正常」。
安倍稱,中國總理李克強5月訪問日本後,兩國的雙邊關係恢復正常,他並表示想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日本。安倍計劃10月底訪問中國。
據《產經新聞》報導,在與俄羅斯的關係問題上,安倍重申希望解決有關千島群島爭端,並簽署二戰後的和平條約。日本領導人計畫於9月11日訪俄並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關於日美貿易摩擦,安倍表示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有共識,擴大貿易和投資旨在造福兩國,而雙邊對話和跨太平洋交易夥伴關係談判只是一種不同的方式。撰文/ Chikako Mogi
#中日關係 #習近平 #安倍晉三 #特朗普 #美國 #俄羅斯
日美貿易摩擦 在 Sky Finance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集內容熱點:
.
1)中美貿易摩擦升溫時,消息忽傳有偈傾,撲朔迷離?
2)美股反彈連升三日,美今晚非農就業數據成後市關鍵...
3)特朗普又稱擬對華千億美元商品徵稅,籌碼有多高?
4)華就鋼鋁關稅向WTO對美興訟,歐日美傳反控中國...
5)下周拉丁美洲國家峰會,美以免關稅拉朋結友抗華?
.
#Financial_Market
______________
【天裕財經頻道】一站式財智創富資訊平台!
YouTube:youtube.com/SkyFinanceChannelhk
YouTube(副站):http://tinyurl.com/y9gdjp2j
Facebook:fb.me/skyfinancechannel
Website:skyfinance.hk
IG:sky.financ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REsVFU-7M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