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ngers: Endgame 观后感
Part 1。
内有剧透,请您自行斟酌。
主题:让英雄们拥有不同的哀伤面貌
1。每一部 Marvel 电影都有它的主题。这一部 Endgame 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英雄要如何承接失去至亲的哀伤?move on or hold on?
当英雄们失去其心爱的人,而且根本就无法好好地和他们说再见,Marvel 编导让不同的英雄拥有不同的哀伤面貌,让每个 Avenger 的哀伤步伐都不一样,呈现了许多不同的哀伤面貌。
我打从心底钦佩此编导对哀伤理论的学术背景。我常说电影比心理辅导更懂得人性、更能疗愈伤痛。佩服佩服。
2。有些英雄看似很积极,内在却知道自己将会永远走不出哀痛。
像美国队长 Steve 在心理谘商自助团体对大家说:“You gotta move on. You gotta move on. The world is in our hands. It’s left to us guys. We have to do something. Otherwise, Thanos should have killed all of us.”
这一番话看似很积极,也很懂得找出活下来的意义。这是主流的社会想法。也是我们社会鼓吹的。“生命要让你活着,一定有其 life purpose。”
实际上,私底下的 Steve 坦诚地告诉黑寡妇 Natasha:“I keep telling everyone they should move on. Some people move on. But not us.”
虽然我知道哀伤不能做比较,然而我还是比较欣赏对自己坦诚一些的 Steve。请还哀伤一个原貌,不要给哀伤披上糖衣来做包装。
我们无需美化哀伤、我们也无需为哀伤寻找崇高的存在意义,我们或许只需还哀伤一个原貌就好了。
3。整班 Avengers 失去了一半出生入死的好伙伴,来不及善别、也没有善终,怎么叫活下来的伙伴们好好善生呢?
有些人的哀伤是集体经历的。这群英雄经历的是集体创伤、集体失落。
这也为何你看到影片里 Ant Man, Lang 在旧金山桥底找寻纪念碑里头或许会出现自己女儿的名字。
集体失落就需要集体疗伤。所以我们需要社区创作来做集体悼念、集体仪式、集体活动、集体分享等等等。
实际上,社会所拥有的集体创伤及集体失落是需要一代到两代的人去经历的,而逐渐成为另一种无法回到过去的文化及步伐。(如:911、513等等)
4。说回 美国队长 Steve 给社会一个美丽的reframe:we got to move on。对我而言,那是假的希望。
当 Natasha 在日本找到 Hawkeye 的时候,告诉他很有可能让所有的人复活,Hawkeye 对她说:“Don‘t give me hope.”
这一句话很撞击我。
有些英雄不再需要希望来面对哀伤。失去就是失去。不要再告诉他可以再次拥有美好。因为万一这希望是假的,他又要重新调整自己多一次。
Hawkeye 失去的是自己挚爱的太太及孩子们。他用报复的方式来干掉当初每一个协助 Thanos 的人们。
有些人需要正义感来“淡化”自己的哀伤。有些受害者需要用恨来“平衡”自己的难过。
这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这位英雄觉得自己的家属是枉死的。他更加需要恨来强大他对正义的信念。
5。有些英雄因大量的失落而失去了斗志。
Iron Man (Tony Stark) and 雷神 Thor 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Iron Man 是众多英雄里头最具有人性的脆弱。以往的影片,我们看得出他曾拥有 panic Attack and manic depression。他神经质追求完美的性格让他从一个平凡人变成一名英雄。他是最靠近我们凡人的英雄。
他的哀伤里头有对美国队长的生气。对于一个事事想要掌控完美的人,他的哀伤是最容易转换成为生气来表达他内心庞大的失落。他怪美国队长没有和他站在同一阵线,没有相同的理念,导致大家需要面对如此庞大的失落。
所以当你看到你身边的人失去他很重要的人,他一直在生气。请你想起 Iron Man。他们是用发脾气来表达内心的失落。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成功。他们把失落诠释为人生中的失败。他们事事想要预测、想要掌控,他们看似很有能力,可是死亡与失落的到来,将会狠狠击垮他们对人生完美的信念。
所以有那么一段日子,他不再联系其他队友。他花很多心力继续再建造另一个他可以预测、可以掌控的美满家庭。他不想要连接这些队友,因为多一次的连接,就是多一次的伤痛。
6。Thor 不仅仅失去了斗志,他还慢性自杀。或许慢性自杀这个字眼用的太重了一些。
雷神 Thor 本来就是我们的男神。六块腹肌加上人鱼线,让男女粉丝都为之尖叫。如今,失落让他只剩下一团肉。
他比 Iron Man 受到的打击更大。他是神,他不是人。如果连神都无法扭转乾坤,他的挫败感何其大啊。越大的挫败导致越大的哀伤。
所以,他因哀伤而开始酗酒、颓废、打 game、把自己躲在一个小空间生活。(这对我而言,就是刚才所说的慢性自杀了。)
这么多个面对哀伤的英雄们,我个人觉得雷神是最需要接受心理谘商。因为哀伤不只影响了他的饮食起居,也打击了他做“神”的价值感。
其他的我们都不用太担心,因为他们依然为自己的生命而规划着。唯独男神 Thor 他放弃自己、他连Hulk 说 thanos 这个字眼他都哭着叫Hulk不要再念这个人的名字。
足以可见,他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他内心那满到不行的哀伤。
还好,他有一群朋友的陪伴。最终还是回到奋斗的状况。他是有福气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上,很多人早就经历社会给予的二度伤害,身旁的人不谅解他、谩骂他、让他更加无法抬起头做人。
7。众多英雄里,我最欣赏的是黑寡妇 Natasha 承接哀伤的能力。她坚韧、她不离不弃、她connect 所有人、她继续管理一切事物、开会、关心社会大小事,可是她不会忘记持续哭泣、流眼泪。
她拥有的是其他英雄们没有的特质:Resilience(韧性)。这是面对哀伤最需要的内在特质。
韧性是很难解释的。有些人说女性的母爱里头是有很多韧性的,而且男性因为没有经历怀孕的过程,所以不太明白那种冒着生命危险还能把一个婴孩生下来的坚韧。这一点我很同意。
或许我用比较俗气的说法,代表韧性的佼佼者就是打不死的蟑螂、踩不死的野草、吹不倒的柳叶。这些看似卑微的草根人物常经历失败、却拥有无法被消灭的坚韧。
一个家庭经历失落,你会发现往往最快站回起来的就是这些经常经历失败且还活着的人物。
反而大树、大厦、或“大人物”,一旦被“攻击”,立即倒下。他们是强大可是不坚韧。
8。写了这么多,觉得足够了。本来我想要写是电影的第二个部分:回到过去。有时间,我会继续写。没想到我只写到电影第一部分而已:有关哀伤。
夜了,就写到这里了。
我很谢谢编导愿意花影片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描述每个英雄的哀伤旅程。这对我而言,看得很过瘾。
且让英雄们拥有不同的哀伤面貌,碰触其内心的脆弱。能经历这份哀伤,才知道自己在乎的不仅仅是自己能活着,而是大家可以一同活着,再打死 Thanos 多一次。
这是一部赞到不行的电影。
以量 谢谢大家
文章这么长你都愿意读到这里。
真的很佩服大家。也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01/05/2019
#明早要是我有时间
#我还会继续写的是回到过去
#当未来的你看见过去的人事物
#过去现在未来
#时间是人类最好的游戏机制
#再说了
(Part 2 也写好了。你可以在我的 fanpage 自行寻找。)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