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最巨幅畫作~明人出警入蹕圖】
台北故宮寶物何其多,各類文物總計超過60萬件,光書畫一類就有約6000件之譜。書畫文物中,又以明院畫《明人出警入蹕圖》尺幅最長,簡單來說,整個故宮最大型(或最長)畫作就是它。
但《明人出警入蹕圖》其實是兩幅作品,一為《出警圖》,另為《入蹕圖》。
從漢代以來,皇帝出巡稱為〝警〞,回鑾則為〝蹕〞。因此《出警圖》畫的是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騎馬出京,沿路有親衛隊、樂儀隊和無數大臣浩浩蕩蕩護送,來到北京城外約45公里的歷代祖宗陵寢-後世稱「明十三陵」祭拜祖先。而《入蹕圖》是神宗搭船返回京城的情景。
出行陸路,回行水路,這勞師動眾陣仗嚇使人的皇帝掃墓兼郊遊小旅行,就由宮廷畫師們以精細工筆描繪,敷染絢麗色彩於絹本上記錄了下來。
號稱全故宮書畫類尺寸最大,到底有多大?
兩幅圖畫寬度皆為92.1公分,長度部分《出警圖》有2601.3公分,《入蹕圖》是3003.6公分。換句話說《出警圖》長超過26公尺,《入蹕圖》軸捲更是直衝30公尺。
光是以這尺寸來看,不只運送、保存是項考驗,光是如何展示就是個問題。
在技術上,要有那麼大的空間將兩幅畫作完整展出確實不容易,於是台北故宮很聰明地想到了運用動畫呈現,甚至加上一些動態效果,讓明代中期後哀怨的宮廷畫師們,那費盡心血悉心雕琢之後的成果,能夠生動有趣地貼近現代人。
若是把《出警圖》和《入蹕圖》加起來總長約56公尺,在這56公尺營造的天地中,畫師們凝聚精煉了空間與時間,呈現出皇帝一路從京城出發謁陵→抵達→返京過程。
以時空順序來說,看《出警圖》要從右到左,賞《入蹕圖》要從左到右,因此要是把這兩幅長軸頭尾連接起來,剛好形成皇帝完整的郊遊紀錄。(這當然是自己幻想的畫面)
畫面中無論是文武百官、親衛儀隊、宦官樂師等人,多以側臉示人,細看眾人服色皆不同。
唯獨《出警圖》畫面中的神宗本人以正面描繪,穿著華麗雕琢織繡金甲、頭戴鳳翅盔帽、手持弓箭展現威風,所乘馬匹毛黑蹄白,馬身裝飾也相當華美。一旁有23匹馬車拉的大車輦供皇帝歇息,周圍並有八名錦衣衛騎乘駿馬簇擁,而且身形比眾人巨大,在在都顯示出古時天子地位之尊崇、出行之講究(以及畫師如何殫精竭慮努力拍馬屁→這是我說的)。
再者《入蹕圖》中端坐在船上的神宗身形也比較大。
神宗一直是毀譽參半爭議多多的皇帝,最廣為人知的〝事蹟〞大概是在位48之中約有30年不出宮門不上朝,如此〝輝煌〞紀錄,又稱「萬曆怠政」。
怠政因由與影響說來又是一長串,史家各有考證研判。然而即使神宗本人30年來從不上班,朝局也沒有出現外戚、宦官或奸臣亂政,對外事務也都有所處理,可見皇帝對朝政也有一定控制。然而萬曆一朝還是被視為明代走向滅亡的開端,史學家黃仁宇所著《萬曆十五年》(1981年出版)即有所討論。
我們不知道神宗的畫師們究竟花了多少時間,或是動用多少人力完成這兩幅巨作,但是以明代院畫發展早已不如宋代的景況看來,能成就如此巨幅又精彩的作品相當不易。
何況明朝自朱元璋開國以來對待畫師殘忍嗜殺,動輒人頭落地(其實不只是畫師,朱元璋這個無賴對付功臣和文人的手段更是狠戾無情),並且畫院亦無實質編制,更由宦官管理,這之後還經歷了數百年的歲月變遷與煙硝戰火,因此如今能眼見其風貌確實非常難得。
今年春天回台剛好在故宮遇見了《出警圖》,相當震撼於這般恢弘妍麗的畫面。下回要是有機會也見到《明人出警入蹕圖》,可別忘了找找神宗人在哪裡,見識他尚未怠政時的風光模樣,以及大明帝國殞落前曾經的斑斕輝煌。
#台北故宮
#出警入蹕圖動畫版看這裡
https://theme.npm.edu.tw/…/np…/DepartureReturn/ch/index.html
#古代天子出門真麻煩
#難怪那麼多人想當皇帝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 東西縱橫記藝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