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料凍結】台灣央行的台幣匯率底線在哪裡?
https://bit.ly/3izJgwN
彭博訪問31位經濟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一致認為本週四的台灣央行季度會議將按兵不動,重貼現率將維持在目前1.125%歷史低位。「基本面來看,央行應該是不需要再進一步降息,」星展銀行總經分析師馬鐵英稱,「假設疫情沒再惡化,目前來看下一步應該是加息,時間點可能要落在2022年,2021年應該不太可能。」央行對於台幣升勢的容忍度將備受關注。元富投顧總經分析師姜光宇指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令美元走弱,台灣央行料會順應國際市況,讓台幣偏強且維持動態穩定。
【台幣大漲創逾兩年新高 台灣央行移動調節防線】
https://bit.ly/3c5tQ0w
#台灣央行 #重貼現率 #星展銀行 #疫情 #FOMC #台幣 #元富投顧
星展銀行歷史匯率 在 沈富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景氣寒冬的誤判、誤診與亂投醫
八月十四日主計處發佈台灣全年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預估為1.56%,幾乎掉盡了所有人的眼鏡,我雖然沒有想到會這麼低,但並不覺得十分意外,因為從六月初起,我已經在臉書上對景氣衰退的嚴峻三度提出警訊,我手上沒有充分的數據,更不是科班出身,我土法煉鋼式的推論是根據:
(1)中國大陸進口嚴重衰退,對岸的進口就是我們的出口。
(2)全球原物料全面慘跌,顯示需求嚴重衰退。
(3)台灣進、出口雙雙衰退是24年來第四次,前面三次除了2012年是小幅衰退,其他兩次都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次我認為是2008-2009年危機的延續,只是症狀被QE掩蓋而已。
(4)這次進口衰退的幅度遠遠超過出口,因此,經常帳順差之大創歷史紀錄,根據我研究的心得,順差一定與資本形成成高度負相關(r=-0.91)。但今年據說資本形成沒有明顯萎縮,除了考量油價下跌及日幣貶值的干擾外,此一有違常態的現象非常令人困惑與憂心。值得學界進一步探討。
但是,年初以來各智庫及各政府部門的相關單位,都還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中間甚至一度上調預測值,而開第一槍逆向調降的竟是外資星展銀行,對景氣預測誤判之大,到底錯在哪裡?有必要檢討修正。
誤判之後,緊跟而來的是「誤診」,而誤診的原因並非是才疏學淺而是固執成見,朝野產官學各界仍然沉醉於1980年以來一連20年的光輝年代,大家都把台灣定位為「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型自由經濟體」,好像除此之外,不曾也不會扮演其他任何角色,台灣永遠是賣方,所以,只要景氣稍露疲態,一定把所有原因一股腦歸諸於出口衰退,幾乎絶口不談進口,甚至把進口衰退更甚於出口美化為順差增加,而沾沾自喜的認為是不幸中之大幸,當然伴隨而至的資本形成萎縮便很少被提到,診斷既然如此單向而僵固,診斷後處置的原則就不外乎是(1)匯率貶值,(2)強化既有市場,(3)開拓新市場,(4)加速區域整合。但是,我認為正確的診斷應該是(1)全球(含台灣)產能過剩,(2)全球(含台灣)需求不足,(3)資金充斥卻面臨通縮。當我們的買主都不能、不想、不願下單時,我們還能一直堅持非賣不可嗎?合理的解方應該只有兩條路:(1)自己買(內需),(2)耐心地等待買方着陸。長遠來看當然還需積極朝產業升級及轉型的方向運籌,但這不是在急診室搶救病人的第一要務。
處理的大原則既然有誤,在它指導下出爐的具體方案當然也是錯誤的,下面三項是經毛揆退貨後再整合提出的策略:
(一) 拓展出口:老觀念,老做法,全球需求普遍衰退時,你如何拓展?這是攻堅,但注定無效。
(二) 促進投資:產能既已過剩,又存有通縮期待,自然把投資延後,民間資金充沛,儲蓄金額新高,投資縮手是聰明的決定,政府的政策反其道而行,無異鼓勵一個胃腸脹氣的病人努力加餐飯。
(三) 產業升級:這一點沒有爭議,但此時提出是典型的「急驚風遇到慢郎中」,台經院孫主任說得好,這是對急診室的重症病人說要:「多運動、多喝水、練六塊肌」。(孫主任原來第三項是心情開朗,我用六塊肌取代,比較符合產業升級之意。)
我再重覆一次,目前台灣走出困境度過寒冬的方法有三:(1)內需快速點火,但不印鈔、不舉債,(2)以公權力調整經濟體質,促進資本有效流動,並朝分配正義邁進一步,(3)固本調元,孕育產業升級及轉型的大環境,耐心等待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軟着陸。
台灣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自1994年起即放棄保7,比中國大陸整整早二十年,而且從此一路下滑,下行回歸線將於明(2016)年內來到2%,與實際情況若合符節。如果我們無力在2-3年內快速拉回至3.5%以上,則從此盤桓在2%的低迷狀態勢將變成常態。果真發展到此一境地,將是極其不幸而且慘烈,回顧人類歷史,幾乎所有高度已開發國家,當他們的經濟成長率落到2%附近時,其人均國民生產毛額都已超過35,000美元,平心而論,如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台灣今天也有這個水準,但因為廿年來耽溺於右派思維的產官學携手合作,極力壓低物價、薪資及稅賦。因而形成的「三低」症候群,再加上「助貶阻升」的偏低匯率,使人均國民生產毛額只有23,000美元不到,成長率卻已提早來到2%,這是一個少見的「中所得陷阱」,令人驚悚的早衰現象。
因為朝野上下各界都是共犯結構,因此淪落至此而不自覺,或有警覺卻無從脫困,因為任何大幅度的改弦更張都無異以今日之我打臉昨日之我,處於看守性質的毛內閣固不能給予任何期待,有可能明年接總統大位的候選人似乎在這方面也欠缺應有的洞見與膽識。因此,起碼未來五年,台灣的景氣前景將是漫漫寒冬無盡期。
(今天於中國時報同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