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被羅貫中吹出來的四大人物
《三國演義》中,由於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不自覺的便帶上了個人的主觀色彩,對一些人物不免按照自己的喜好評價。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三國中被羅貫中吹出來的四大人物。
1、華雄
演義上的華雄,可厲害的不得了,首先是華雄大破先鋒大將孫堅,斬殺祖茂。再者就是勇武威震盟軍,接連斬殺俞涉、潘鳳。後被關羽斬殺。而其威名,已然記下。現在大凡三國題材遊戲,其中華雄的武力值,一直都是處於一流武將水準的。但真正歷史上的華雄又怎麼樣呢?額,其實歷史上真實的華雄就是個醬油男,剛一登場,就給孫堅同學送了個大人頭大戰績——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不得不說,華雄的英名都是羅貫中幫人家吹出來的。
2、徐庶
徐庶徐元直,可以算是半個蜀系,作為偏劉的老羅,當然也不會放過他啦。徐庶演義裏一登場,就如同諸葛亮登場一樣閃耀。剛來輔佐劉備,就把前來進犯的曹仁玩弄於鼓掌之間——要知道曹仁可是曹魏陣營數一數二的大將,曹氏宗族裏最傑出者,打仗跟玩兒似的,就是後來死守江陵,都也讓周瑜無計可施,圍了一年有餘。這樣的百戰名將,在跟徐庶對戰的時候,就跟沒了魂兒似的,這先鋒先折了,折了就折了吧,這鬥陣又輸了;這正面戰場輸了就輸了吧,曹仁不服氣要去劫營,被徐元直跟神棍似的又算到了,直接把曹天人坑的苦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徐庶倒是沒這麼厲害,也沒有史書記載他拿的出手的戰例。總之,他就是被羅貫中吹出來的。
3、郭嘉
郭嘉,字奉孝,曹魏手下的傑出謀士。郭嘉在正史上,也是位傑出的謀士。在本傳裏面,一共有三個計策,第一次是攻徐州的時候,與荀攸一起勸阻曹操不要退兵;第二次是袁氏之戰,郭嘉勸曹操不要緊逼,令其兩虎相爭;第三次是兵貴神速,勸曹操立馬北上用兵。外加預料孫策死亡。總體來說,也是相當傑出的謀士了。雖然最後一個兵貴神速出了點差錯,差點把曹操坑死,但是郭嘉只是計策提出而已,後面的事情,他也沒法料到,怪不得他。但演義中除了上面的三條計策外,羅貫中還幫他吹了三條:
1、十勝十敗之策
2、下邳城水計
3、遺計定遼東
但史書上曹操誇的人卻是荀彧,和郭嘉沒有半毛錢關係。可見郭嘉的真實才幹了。
4、趙雲
演義中的趙雲可謂是神將啊,什麼單騎救主,什麼曹操幾十萬大軍中七進七出,什麼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但真正歷史上的趙雲並沒有這麼厲害。
在《三國志蜀書趙雲傳》中,趙雲很早追隨劉備,但並不像關張那樣受劉備器中。劉備任平原相時,趙雲僅為劉備的「主騎」(衛隊長)。後來常在劉備身邊做保鏢,很少獨當一面。他的地位不僅不如關羽、張飛,而且不如馬超、黃忠、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右將軍,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趙雲僅為珝軍將軍,屬於雜號將軍。劉備稱帝後,除關羽、黃忠已卒外,張飛升車騎將軍,馬超升驃騎將軍,魏延拜鎮北將軍,趙雲原地踏步,沒升官。可見,趙雲也是羅貫中吹出來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三國演義 #羅貫中 #趙雲 #郭嘉 #華雄 #徐庶
春秋史書作者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餃子考古學:春秋時期墓群中,挖出神秘的三角形食物】
考古工作者在中國大陸多個地區所發現的實物餃子,證實了史書所記載的「天下通食」的說法。而些這些出土的古老餃子,也告訴了我們,餃子誕生的年代,甚至比傳說中的發明者張仲景的年代還要早。
1978年,在山東滕縣薛國故城的春秋時期墓群裡,挖出了一個青銅簋(簋音「ㄍㄨㄟˇ」,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圓形器皿),發現了有五排左右的三角形食物。考古專家當時就趁挖出來的古代食物風化前,趕緊拍了幾組照片,為這個考古發現留下了保貴的資料。
#美食 #水餃 #餃子 #美食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春秋史書作者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名人堂-洪蘭
要讓人聽見台灣 就聯想到幸福
(圖為示意)
聯想力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一個字,一個音符,一個味道都會勾起一連串的回憶,像瀑布一樣,一瀉千里,停也停不了。
前一陣子長賜輪卡在蘇伊士運河動彈不得,我看到「蘇伊士」三個字,腦海裡便浮出小學國語課本,法國人李西蒲開鑿蘇伊士的故事,也浮現父親聽到我在背「李西蒲大騙子,你要餓死我們嗎?」的課文時,皺著眉頭,不以為然的表情。
父親說開運河不是等閒之事,成語「信口開河」,就是形容一個人不負責任,隨便承諾他根本做不到的事。運河對民生很重要,因為水有浮力,可載重貨,是最便宜的運輸工具。中國以前每年漕運就達四百萬石,隋煬帝在歷史上被罵為昏君,但是他開了永濟渠、通濟渠,造福了缺糧的北方百姓。唐朝皮日休的詩說「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他把隋煬帝開運河跟大禹治水相提並論了。
在美國讀研究所時,有同學來自紐約州北部水牛城,他跟我吹噓伊利運河(Erie Canal)的偉大,說五大湖,甚至加拿大南部的貨物,通過哈德遜河運出了大西洋,成就了今日紐約市的商業金融地位。我一聽它才三六三英哩就笑起來,隋煬帝的大運河可是二千七百公里,而且早了一千五百年,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不幸的是,挖運河勞民傷財,結果「隋亡為此河」了。
自古聖賢多寂寞,因為大部分人短視,只顧眼前(不然怎麼會有「飲鴆止渴」成語?)其實秦始皇、隋煬帝有勇氣去做他們認為必須要做的事,很不容易。只因歷史是後人寫的,人為了替自己行為正當性找理由,就抹黑前朝。最近殷墟考古發現,殷紂王可能不像史書說的那樣無道,因為當時人口增加,社會富足,商民似乎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要勞周武王來伐紂,替天行道。
執政者除了有魄力,還需要懂得做事方法。春秋時,楚莊王要把馬車底盤提高,以利戰爭,孫叔敖勸楚王暫緩下令,由他先宣布:天象顯示,不久會有大雨。老百姓聽了,便把家的門檻增高來擋水。門檻高了,馬車進不來,人民就自動把車子底盤加高,達到楚王的目的。司馬遷在《循吏列傳》中,把孫叔敖放第一位,可見孫叔敖在他心中地位。
台灣現在弊病叢生,其實不是沒有人看到病源,也不是沒有人指出解方,而是選舉頻繁,政客為選票,不願去做不能馬上立竿見影的事。看到以色列不下雨,卻不缺水,沒有石油,卻不缺電,我們的降雨量是全球平均的二點五倍,卻水電均缺,叫老百姓怎吞下這口怨氣?
于右任說,「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去私心,選賢與能,沈痾自然能起,把養網軍的錢拿來施政,政府不必大力宣傳,人民自然有感。
要使人們聽到「台灣」就產生幸福的聯想其實並不難,台灣原本就是個「寶島」啊!
(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