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I HELP YOU】
雖然荒唐美國行的另一位當事人,一直勸我美國的故事最好別講,丟臉的程度太驚人,但我覺得還是可以挑其中不怎麼丟人的部份來講一下。
#而且丟臉的明明只有我
#妳倒底在瞎操心什麼?
這是大概十七八年前的事了。我結婚早,已經在養孩子、付房貸、買特價雞蛋、處理大姐屁股上的痘子時(講得太細),我的大學同學都還在談戀愛、倒處玩、或出國讀研究所。其中M小姐是我的人生摯愛,當初我們手牽手約定好,她在美國讀書的期間我一定要過去找她一次,她要帶我看看大美國是什麼模樣。
然後我就結婚了…。
在她畢業前夕我終於排除萬難,也取得了家庭的諒解(又不是私奔),排了假決定到美國看她。但問題來了,我的英文非常差,方向感更差,也沒有處理各種生活細節的能力,婚前出國玩幾乎都是M小姐帶著我,婚後就是先生,我到現在還是連機票都不會買。
M非常擔心,在小妹爸爸幫我買好機票之後,她特地寫信給航空公司,幫我申請了一個「協助服務」,就是如果有幾歲以下的小孩得單獨出國,航空公司會提供特別服務,空服員會特別照顧你,下飛機之後還會有地勤帶你出關這樣,非常神奇。
#問題那一年我已經27歲了
上了飛機之後,空姐就在我胸口貼了一張粉紅色的愛心貼紙,並且親切的招呼我,跟我講話都還會放慢速度,三不五時跑過來問我有沒有需要協助什麼的。我就一路飛到了美國。
落地之後,空服員要我坐在位子上等一下,他們的地勤馬上過來協助我轉機。哦~好棒~,原來一句英文都不用說也是可以輕鬆到美國的啊!我就坐在那等了。
過了沒多久來了一個男人,不過他一看到我好手好腳的樣子就不太高興,用英文跟我說「請跟著我!」,就大步向前走了。這個時我才發現,跟我同飛機還有兩位貼粉紅心心貼紙在胸口的人。
#是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
#聽不懂英文第一次出國
送我們到出關櫃台,他就比劃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妳!這裡出去,到000航廈換機、你們,這裡走過去辦出關手續!」他人就走了。我大吃一驚,換航廈是什麼意思?這裡是哪裡?我是誰?你又是誰?現在我是要去哪裡?
我在空空的機場裡非常驚慌,但這個時候走過來一個亞洲年輕女性,看起來像個留學生,我一把抓住她劈頭就問:「妳!妳會說中文吧!?」,女孩雖然非常吃驚但還是回答我:「呃…我會…」,我就硬把機票塞在女孩手上,問她我現在要去哪裡?
女孩人生中肯定沒有遇過這麼突兀的事,雖然自己也在趕飛機,但還是停下來仔細看了半天機票後,把我一路帶去航廈外的車站、問清楚接駁車號碼、最後目送我上了開往另一個航廈的巴士後才離開。就這樣我幸運的沒被搞丟,安全的到了另一個航廈。
#給了那女孩練習英文的好機會呢
出發前小妹爸爸幫我買了一張國際電話卡(那時候行動電話還不普及),我也到了約定好要打電話報平安的時間。打電話還會難嗎?電話拿起來照著紙條上的數字一路按下去就好了啊!但問題是,我一拿起電話,話筒就哇啦~哇啦~的跟我說了一大堆英文。
「什麼?妳說什麼?」我就這樣用中文對著電話大喊,並且不管語音說些什麼就隨心所欲的亂按電話機上所有的按鈕。
然後電話卡就卡在裡面了,它竟然吃我的卡!
深夜的航廈裡幾乎沒有人,我無助的左看右看都沒有找到人幫忙,而且電話的「嘟~~~」訊號音,從小小聲的「嘟~~~」,慢慢開始變成怒吼那樣的「嘟嘟嘟嘟嘟嘟!!」我愈來愈害怕,再沒有人來幫我,感覺這隻電話就要爆炸了!
這個時候走過來了一個人。
是老外,男子,中年,穿米色長風衣,手提一個像公事包的黑包包,快步的走過我的身邊。這是十分鐘以來我第一個看到的活人吶!我衝過去用力的抓住他,當然他也跟女留學生一樣嚇了一大跳。但還是停下來警覺的看著我。
老外很帥,也長得很正直。
於是我看著他的雙眼,鎮定的,認真的,一個一個字清楚的,對他說:
「SIR,MAY I HELP YOU?」
.
#他就把我的手甩開逃跑了
#啊
#不是這樣的
我是想說 CAN YOU HELP ME 啦!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
是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見她的腳力較好,然而,她選擇默默地守護在老伴身後。追隨二人的身影,終於來到一座米色建築物前,抬頭一看,是九龍城街市。
二人有默契地沿着電梯直上二樓,轉彎來到一個檔口前,不少迎面而來的途人都親切地打着招呼。如果是九龍城的老街坊,必定認識老爺爺,他有一個稱號——「蛋王」,人人喚他「錦叔」;老婆婆就是「錦嫂」。二人如此相依,說是愛情故事,倒不如說是一份情義,就如悉心孵化出的雞蛋,破殼時傾湧而出。
行行出狀元
這是多麼恆常的一天。夫婦二人七時正就會到附近茶樓飲茶,八時正回到檔口準備開檔功夫。檔口由數個鋪位連成,燈一亮,上方掛着「錦記蛋莊」的老舊招牌醒目起來。錦嫂先將最外圍的乾貨填滿,先是米油鹽糖這些日用品,整齊堆疊於層架內。然後是上方的香料及豆類,以透明小袋包裹着,香料有丁香﹑桂皮﹑花椒﹑草果等;豆類則有西米﹑薏米﹑花面豆﹑鷹嘴豆等,種類繁多,但都有條理地分門別類,寫好標籤價錢掛好。拐個小彎,上方掛的是較為值錢的山珍海味,有花膠﹑海帶﹑沙爆魚肚等,接着,她又走到中央的雪櫃前,將蓋面的布打開,裏頭有螺頭﹑蠔豉﹑生曬蝦乾﹑鮑魚等。更珍貴的,他們有三十年的老陳皮賣,而且價錢相宜,多是識貨之人才懂門路。檔口幾乎整理好了,此時,方見錦叔緩緩地把一盤盤的雞蛋推出來。雞蛋,當然是小店的鎮店之寶。所謂行行出狀元,錦叔亦因為對雞蛋相當有研究,而有了「蛋王」的稱號。
現時,檔口只賣三款雞蛋。第一款是內地的湖北蛋。優點是體積較大,蛋黃帶甜。缺點則是運送時間較長,而且內地運送期間的保存較惡劣,導致質素參差;第二款是歐洲蛋,西班牙出產,算是歐洲當中最便宜的雞蛋,蛋殼色澤偏深,體積較小,但勝在運送時,用貨櫃雪藏運來,所以較少壞蛋出現。雖然雪藏過的雞蛋味道比較遜色,但西班牙蛋蛋殼較厚,所以保存得較好,仍能保留蛋味;第三款則是香港蛋,元朗出產,他表示香港蛋不是任何地方可以買到,坊間不少都是騙人,用大陸蛋假裝,就連錦叔都被人告過兩次,指其賣假蛋,現在網絡都仍然在流傳,他有點勞氣地拿出一張證書,上面標明了雞蛋的出處:「你睇吓呢張證書,你話邊有得假呢?」如此多人掛羊頭賣狗肉,此蛋必定是好蛋。他解釋本地的雞場,現在只餵飼粟米,不會餵飼廚餘,所以煮出來的雞蛋較香較滑,而且較安全,只是價錢貴一點,賣三元一隻。
然則,如何分辨雞蛋的好與壞?錦叔托托眼鏡,得意地道:「我好多嘢都知,已經達到神化,一睇隻蛋表面就知好唔好。」至於門外漢,則要先從「買」入手。一般方法就是照燈,照燈能看到蛋黃有沒有黏殼及散黃,因為黏殼就會有細菌,變成黑色,所以雞蛋在燈光下要晶瑩剔透;此外,有部分商家為了賺錢,會照樣出售受精蛋,受精蛋煮熟後會呈一半水,一半實肉狀態,不能進食。故此照燈時要留意蛋黃有沒有紅筋,有紅線的話就是受精蛋。再來就是聽聲,拿起雞蛋輕晃,如果有「噗噗」聲,就叫響殼,代表雞蛋暗藏裂縫。煮雞蛋時,主要看打出來的蛋黃是否好看完整,以及蛋白是否清澈夠膠,他舉例指,現時泰國蛋的質素很差,因為那邊天氣較熱,雞喝水比較多,蛋液就會較稀,一旦壞了甚至會變水。
此外,很多人關心蛋黃是否偏紅,以為偏紅代表靚蛋,但原來蛋黃偏紅是人工造成,因為加了蕃紅粉,他謂:「最初嘅蛋全部都係白蛋黃,後來有人教佢哋養雞時用紅粉餵雞,蛋黃就變成紅色啦。」故此,靚蛋與否,跟蛋黃是否偏紅無關。他強調,買回家的雞蛋不要放在雪櫃門,因為一開一關﹑一冷一熱就會令雞蛋變壞,保存得當的話,雞蛋放在雪櫃一個月也沒有問題。放好了最後一盤雞蛋,已經將近九時,小店正式營業。
情義我心知
開檔後,錦叔反倒清閒,老人家都愛講舊陣時,難得有人當聽筒,他便滔滔說起。
錦記在一九五五年至五六年開業,至今已經七十年,養了錦叔一輩子。他猶記得自己仍是小伙子時,就已經跟着母親穿梭於街市間。媽媽在日軍攻打香港前是當小販的,當時窮苦人家有臘味就賣臘味,過年就賣糖果餅乾,他讀書時已經幫忙擔雞蛋出來賣,每晚都做到凌晨兩三點,幾兄弟姊妹從小做到大都是這樣做。然而,大哥卻爛賭成性,欠下了一屁股債,家人把家當都拿來填數,當時仍在讀中學的錦叔,沒有錢買貨到街市上賣,於是就去找一些相熟的買手求助:「佢哋聽完就話得啦,我幫你,我畀雞蛋你賣,冇錢找數我哋幫你承擔!嗰個年代啲人好講義氣。」做習慣了就繼續做,於是,他開始了全職賣雞蛋的生涯。先是在九龍城的臨時街市租個小位置擺賣,黃大仙的居民﹑九龍城寨的人都跑來買雞蛋,當時生意最好,而且周圍都有雞蛋檔,很多人見沒甚麼好賣就賣雞蛋。後來新街市落成,他就搬入現時的鋪位,上街市至今剛好三十一年。
賣雞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多問題要面對。一來,因為需要存貨空間,要有很大地方才做到,租金及人工卻愈來愈貴;二來,買賣雞蛋風險高,譬如入貨十箱雞蛋,當中可能有一箱是壞蛋,供應商不會退貨或退款,虧款要自己承擔,加上現時的人要求高,人人都知道衛生二字,不同以前隨便有得吃就好,爛了的雞蛋都有人買,他笑言:「有人食臭蛋架!仲叫我唔好掉留畀佢,真㗎!其實炒熟食冇事,反而更易消化。」;三來,雜費重了,放雞蛋的紙卡,現在要三毫子一個;至於最艱難的,就是沒有來貨,以前大陸沒有貨來的話,香港就沒有雞蛋賣,所以要靠賣家的眼光,錦叔自豪地表示,自己確是比人勝一籌,他去買貨時,其他買手都會找上他,問今日環境如何,倘若看時勢不太好,就要多入貨。如此愈做愈難,他也唏噓表示這一行站不住腳,多數行家都做不住而倒閉了。至於他可以屹立至今的原因,就是信譽。就如有禽流感時,蛋檔理應第一個遭殃,其他檔口都做不住,他反而生意更好:「人哋話我賣好貨,相信我,靠唔靠得住,有人知道嘅。」成功之人,在於願意扶持別人。
錦叔於街市有他的江湖地位,因為他是一個相當重情的人。他直言,太好生意他也不想,不能佔盡街市的所有客人,寧願自己虧一點,讓人家也賺一點,他豪氣地說:「原本賣菜唔可以賣雞蛋,應該屬於樓上乾貨區,但人哋都係搵食啫,我冇理由倒人哋米啊?冇咁自私嘅,我咪扮睇唔到囉!我就係咁樣做人。」或許早已接受只有辛苦,沒有發達的事實,對於錢財,他不是太緊張,但求賺夠養活兒女,一家平安就好了。
他一輩子,這是這樣為家庭﹑為別人。想起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要背起整頭家。這就由認識錦嫂開始。二人未結婚時,錦嫂在旁邊的菜檔賣菜,二人如此認識而相戀到結婚。當時女方的父母相繼離世,留下兩個弟妹要她照顧,錦叔於是也擔起她的家,供養他的弟妹,更拚命地工作,早上六時起床,一直做到凌晨五時回家睡一會,又回來工作。回想起來,他不禁嘆聲辛苦,需要很大的能力才做到:「而家唔得啦,八十九歲啦!」只是,凡事有借就有還,舊債他扛起了,於是得了肺癌,電療了十次,氣喘﹑精神沒有年輕時好。他說,是因果。他不是相信鬼神,而是信人緣,所以除了日捱夜捱外,也忙於交際應酬,畢竟做街市生意,人家不打擾你,除非當你是兄弟。應酬多,街市佬煙酒不斷,老來還是要承擔其果。他調侃現時還能走路,不用柺杖已經很好。只是,捨不得退休。做慣了捨不得熟客,多年感情,大家又常常聊天過日辰,令他覺得還有一點生存活力,不做了會寂寞。然而,四個兒女都不肯接手,他開口:「能夠做幾多就做幾多啦,應該仲做多一兩年啦,九十一二歲已經頂盡啦,冇啦,等死咋嘛。」
說起死亡,他也不畏懼,他說,人都規定了一個時期,一雞死一雞鳴,這屬必然。那時候,他也就功成身退。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錦記蛋莊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市政大廈1259號鋪
電話﹕2382 263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7:30pm
是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長逾半世紀的婚姻會是怎樣?今集《港。故》的主角或許能給你一些線索。
早在六十年前的1958年,年輕的楊華應和許貞潔巧合下相識、相知繼而相戀。
賣水果老人為紅娘
「有個阿婆擔住擔生果問我結咗婚未,我答『未呀』,隔離油漆師父就叫阿婆介紹女仔畀我。」,今日85歲的華應耳朵雖然聽不清楚,但對如何認識老伴的故事仍然記憶猶新。
正值雙十年華的貞潔也不乏追求者,她說舊日在鄉下讀書時曾有老師寫信約她,「嘥氣啦,我係你學生咋嘛,當時我仲鬧佢。」而華應老實的特質,即是貞潔口中的「擔屎唔偷食」,就令兩人走在一起。
今日拍拖活動可謂多姿多采,但半世紀前又是怎樣?「無咩錢,就係行下傾下偈,最鍾意就係去維多利亞公園曬月光,唔需要去邊度行,好清靜,或者去大排檔食嘢,就係咁簡單。」貞潔回憶說。
為養家打兩份工終捱出病
就是這樣拍了拖六年,二人共諧連理,並生了四個小孩,舊日社會資源貧乏,他們生活就更艱苦。做地盤主管的丈夫負責煮飯,妻子就車衣,「我十八歲學車衫,車到後來結咗婚有BB,就買咗部摩打車日日夜夜喺屋企車,夜晚去交貨、拎貨又送貨,孭住細路都一樣咁去拎。」
兩口子為養家出盡力,但貞潔還希望多賺錢,於是再兼職清潔,最終卻捱出病來,患上了乳癌。及後她接受手術,很快又再工作,「做完手術個零兩個月,唔知喺屋企做咩,手又無力,『死就死啦』咁就出返嚟做,點知隻手做做下又有返力。」
抗癌成功卻喪愛女 一度患抑鬱
生活彷似重回軌道,但好景不常,二人疼愛的幼女突然在家中風去世,貞潔更因而患上抑鬱,「佢喺度好開心,家庭好歡樂,走咗就灰晒,好似沉咗落大海咁。」幸好有丈夫在旁照顧和陪伴,令貞潔慢慢走出陰霾。
遲來五十年的蜜月
捱了大半生,子女相繼出身,兩老子算是苦盡甘來。二人早前參加了救世軍長者服務的「夢飛行」活動,與一班老友記免費去台灣旅行,他們形容,是一次遲來五十多年的「度蜜月」,原來也是他們第一次搭飛機,「我哋都未度過蜜月,結咗婚之後就一路捱,去旅行梗係最開心,未試過嘛。」貞潔笑道。
愛情長跑半世紀 盡在不言中
甜酸苦辣手牽手渡過大半生,但到底另一半對自己有多重要?華應貫徹老實作風,二話不說答道「重要」,還多謝妻子一路以來的照顧,而妻子卻不置可否,「有咩重唔重要,夫妻係渡客船,都差唔多埋岸。」答案看似冷酷,但她對老伴的反應卻令人領悟更多。
「佢(華應)前排先入過醫院,去咗五次急症室你都唔知,到夜晚又唔得要打九九九入返去,緊張到連我都入埋醫院。」跨越半世紀的愛情長跑,味道是這樣。
今集《港。故》用7分鐘,帶大家參加這個遲來了幾十年的「苦盡甘來蜜月團」,感受這個平淡但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
是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著綿密口感以及艷麗外觀的法國甜點馬卡龍,在台灣很受歡迎,不過
動輒一個就要百元起跳,很多人是望之卻步!不過您知道嗎?台灣也有
台式的馬卡龍,但強調的是原汁原味不添加色素的純蛋黃口味,這幕後
做手,可以說是目前全台灣年紀最大還持續手工做餅的老師傅柯炳章,
他從二十歲開始學做西點,到現在已經八十歲了還堅守崗位,每天他都
慢工出細活做出一個又一個的馬卡龍,老師傅的太太就幫忙整隊,排出
一盤盤整齊又漂亮的西點盤,近年來,因為吹起文青風,使得這間質樸
的老餅店瞬間湧入人潮,讓這對老夫婦又更加忙碌了!
是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 在 八旬老夫婦搭手扶梯被推倒1骨折1挫傷警追推人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看更多東森新聞影音→https://bit.ly/3w3qCnE高雄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在台鐵新左營站搭手扶梯時,遭到不明男子疑似蓄意推人,二個人從手扶梯摔了下來 ... ... <看更多>
是一對八十歲的老夫婦 在 敞開的門Open Doors,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的敘利亞伙伴哈比卜(Habib Khalouf)牧師和師母納賈特(Najat Yazji)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兩人都發燒和疲憊不堪。請為這對年老夫婦祈禱。 八十多歲的哈比卜是拉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