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體性的形成,前總統李登輝所留下的三個珍貴政治遺產】
距離李前總統卸任,已經20年的時間,政黨也已輪替三次,當今執政的蔡英文總統,正是最能繼承李登輝政治思想與手腕的領導者。而「李登輝思想」由藍到綠,也象徵台灣政治版圖與對外關係的演變。
而在李登輝留下的政治遺產中,有三點輿論反應不一的政策,卻正好在這多災多難的2020,展現了其價值。
第一,便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可以說是在李登輝世代就確立「台灣」才是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
#李登輝 #政治遺產 #政治版圖 #蔡英文 3Q 陳柏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劉益昌 教授 內容簡介: 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當今台灣原住民族祖先最早階段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也至少已...
「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轉錄] 建立台灣主體性之道by 李登輝- 看板PublicIssue - 的評價
- 關於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台灣文化主體性思想體系- 《實現使台灣演化成更高等生命物種 的評價
- 關於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寶島全世界】感念辜寬敏一生守護台灣主體性 - YouTube 的評價
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登輝留給台灣的資產】
在2020年這個多事之年,歷史上又多了一筆紀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今晚辭世。李前總統在台灣的民主史上,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長大的總統,也是第一位由台灣人民投票選出的總統。
在李登輝總統卸任當天(2000.5.20)出生的年輕人,也已經享有投票權,並且可能已經在今年6月6日,投過人生第一張選票,李登輝時代的結束,其實也代表有著台灣認同的全新世代的開始。
李登輝前總統不僅在台灣民主化的篇章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他領導的許多政策,也形塑了21世紀初台灣的政經結構、自我認同、以及國際關係走向。
距離李前總統卸任,已經20年的時間,政黨也已輪替三次,當今執政的蔡英文總統,正是最能繼承李登輝政治思想與手腕的領導者。而「李登輝思想」由藍到綠,也象徵台灣政治版圖與對外關係的演變。
在李登輝留下的政治遺產中,有幾點輿論反應不一的政策,卻正好在這多災多難的2020,展現了其價值。
第一點,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1994年,李登輝在接受司馬遼太郎訪問時,提到「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並自比為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領袖摩西,而在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他明確提到台灣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就是「兩國論」,後續並論述「中華民國在台灣」進入「第二共和」,而他任內增修憲法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的憲政工作,正是建立中華民國由台灣人民授權,已和中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的事實。
而他任內的教育、文化改革,例如認識台灣課程與課綱的修訂,也都逐漸潛移默化強化台灣年輕一代的認同。在李登輝時代(1988-2000)出生,20-32歲的年輕人,自認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率,已經高達9成以上。無論如何,李登輝世代已經確立「台灣」才是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點,是對中國的戒心
李登輝時代,雖然不再稱中國為「匪」,並終止對中「內戰」狀態(即動員戡亂時期),但當整個中國國民黨都快速從反共甩向親中的時候,李登輝卻強勢的站在了「疑中」的立場,並在1996年推出戒急用忍政策,阻擋「強勢西進」的呼聲。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Pompeo)在演說中提到「中共沒有實現它對世界的承諾」,「中國瓢竊我們珍視的智慧財產和商業機密,讓我們持續流失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把供應鏈從我國吸走,然後推出由奴役勞工製成的新產品」,「我們對中國共產主義的強大力量過於天真」,「自由世界歡迎中國人民,中共卻剝削利用他們自由開放的社會」,「確保我們脫離中國共產黨的自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並且強調,我們對中共要「不信任且要查證」(distrust and verify)
「和中國貿易,不同於和正常手法的國家做生意」這樣的概念,美國直到2020年才學會,李登輝卻是在30年前就堅持至今,曾經被看作過時,在世界供應鏈重組的當今,卻成為準確的預言。而就算以和中國頻繁貿易的韓國,對關鍵技術的保護,也比台灣更加重視。一面「疑中」一面與中小心往來的核心概念,或許才是世界都需要學的一課!
第三點:是立足亞太的海洋世界觀
李登輝任內,加強與日本以及東南亞關係,並推動「南向政策」,然而卻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等外在條件影響而成效有限。在馬英九任內,中國國民黨重回加速親中、安撫美國路線,「維持美中台三角關係,但終將傾向中國」成為藍營隱藏的指導風向。而在蔡英文上台後,對日關係改善,並推出「新南向政策」擴大與東南亞國家交往,又走回「李登輝路線」。
而現今的新南向政策,不僅包含東協,更擴大到印度與紐澳,亦即結合政治軍事上的印太策略,聯合周邊對中國有疑慮之國家,降低對中依賴,並把發展軸向由原來朝向歐亞大陸「一路歸西」,而轉向往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洋策略。這一點是李登輝任內推動但未盡成功的政策,能否由蔡英文完成,對台灣的未來將會有極大影響!
簡言之,李登輝時代,在透過合縱連橫的手法擺平了蔣家黨國體系後,逐漸將中國流亡政權,轉變為代表本土利益的政權。雖然,在李時代,只完成不到一半的去殖民化,只解除了殖民權貴的壟斷,而未撼動與之合作的騎牆派利益團體,而使公民社會的建立未能盡全功。但以李處境之艱難、黨內地位之兇險,漸進式的「改變國體」已屬不易。
而在李登輝時代,對抗強權壓迫,而不追求壓迫弱小的「台灣國族主義」正式誕生,在他執政下出生的一代,有可能成為「台灣國」狹義上的第一代國民。若是台灣在驚濤駭浪中站穩陣腳,在我們子孫的時代裡,成為太平洋西緣美麗強大的富饒島國,李登輝總統,將以民主的推手,獨立國家的先行者,力抗中國霸權的政治家,永遠留下在台灣史上的地位。
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登輝總統留給台灣的資產】
文:3Q 陳柏惟
在2020年這個多事之年,歷史上又多了一筆紀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今晚辭世。李前總統在台灣的民主史上,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長大的總統,也是第一位由台灣人民投票選出的總統。
在李登輝總統卸任當天(2000.5.20)出生的年輕人,也已經享有投票權,並且可能已經在今年6月6日,投過人生第一張選票,李登輝時代的結束,其實也代表有著台灣認同的全新世代的開始。
李登輝前總統不僅在台灣民主化的篇章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他領導的許多政策,也形塑了21世紀初台灣的政經結構、自我認同、以及國際關係走向。
距離李前總統卸任,已經20年的時間,政黨也已輪替三次,當今執政的蔡英文總統,正是最能繼承李登輝政治思想與手腕的領導者。而「李登輝思想」由藍到綠,也象徵台灣政治版圖與對外關係的演變。
在李登輝留下的政治遺產中,有幾點輿論反應不一的政策,卻正好在這多災多難的2020,展現了其價值。
第一點,#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1994年,李登輝在接受司馬遼太郎訪問時,提到「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並自比為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領袖摩西,而在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他明確提到台灣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就是「兩國論」,後續並論述「中華民國在台灣」進入「第二共和」,而他任內增修憲法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的憲政工作,正是建立中華民國由台灣人民授權,已和中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的事實。
而他任內的教育、文化改革,例如認識台灣課程與課綱的修訂,也都逐漸潛移默化強化台灣年輕一代的認同。在李登輝時代(1988-2000)出生,20-32歲的年輕人,自認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率,已經高達9成以上。無論如何,李登輝世代已經確立「台灣」才是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點,#是對中國的戒心
李登輝時代,雖然不再稱中國為「匪」,並終止對中「內戰」狀態(即動員戡亂時期),但當整個中國國民黨都快速從反共甩向親中的時候,李登輝卻強勢的站在了「疑中」的立場,並在1996年強調戒急用忍政策,阻擋「強勢西進」的呼聲。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Pompeo)在演說中提到「中共沒有實現它對世界的承諾」,「中國瓢竊我們珍視的智慧財產和商業機密,讓我們持續流失數百萬個就業機會,把供應鏈從我國吸走,然後推出由奴役勞工製成的新產品」,「我們對中國共產主義的強大力量過於天真」,「自由世界歡迎中國人民,中共卻剝削利用他們自由開放的社會」,「確保我們脫離中國共產黨的自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並且強調,我們對中共要「不信任且要查證」(distrust and verify)
「和中國貿易,不同於和正常手法的國家做生意」這樣的概念,美國直到2020年才學會,李登輝卻是在30年前就堅持至今,曾經被看作過時,在世界供應鏈重組的當今,卻成為準確的預言。而就算以和中國頻繁貿易的韓國,對關鍵技術的保護,也比台灣更加重視。一面「疑中」一面與中小心往來的核心概念,或許才是世界都需要學的一課!
第三點:#是立足亞太的海洋世界觀
李登輝任內,加強與日本以及東南亞關係,並推動「南向政策」,然而卻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等外在條件影響而成效有限。在馬英九任內,中國國民黨重回加速親中、安撫美國路線,「維持美中台三角關係,但終將傾向中國」成為藍營隱藏的指導風向。而在蔡英文上台後,對日關係改善,並推出「新南向政策」擴大與東南亞國家交往,又走回「李登輝路線」。
而現今的新南向政策,不僅包含東協,更擴大到印度與紐澳,亦即結合政治軍事上的印太策略,聯合周邊對中國有疑慮之國家,降低對中依賴,並把發展軸向由原來朝向歐亞大陸「一路歸西」,而轉向往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洋策略。這一點是李登輝任內推動但未盡成功的政策,能否由蔡英文完成,對台灣的未來將會有極大影響!
簡言之,李登輝時代,在透過合縱連橫的手法擺平了蔣家黨國體系後,逐漸將中國流亡政權,轉變為代表本土利益的政權。雖然,在李時代,只完成不到一半的去殖民化,只解除了殖民權貴的壟斷,而未撼動與之合作的騎牆派利益團體,而使公民社會的建立未能盡全功。但以李處境之艱難、黨內地位之兇險,漸進式的「改變國體」已屬不易。
而在李登輝時代,對抗強權壓迫,而不追求壓迫弱小的「#台灣國族主義」正式誕生,在他執政下出生的一代,有可能成為「台灣國」狹義上的第一代國民。若是台灣在驚濤駭浪中站穩陣腳,在我們子孫的時代裡,成為太平洋西緣美麗強大的富饒島國,李登輝總統,將以民主的推手,獨立國家的先行者,力抗中國霸權的政治家,永遠留下在台灣史上的地位。
(圖片來源:謝三泰攝 / 1990年)
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劉益昌 教授
內容簡介:
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當今台灣原住民族祖先最早階段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也至少已有6千至6千5百年的歷史。因此,不能只從漢人拓墾與聚落的形成,來看台灣歷史發展的過程與變遷。
台灣的早期歷史,可說是南島人群構成與文化形成的過程。它的整體發展,更是一部不斷遷徙、返還與融入的紀錄。物質的遺留也說明,外來文化影響如何逐漸被吸收,融入於南島文化體系與人群中,成為南島文化和人群的一份子,構成台灣原住民複雜而多元的面貌。
作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從埋藏在地層中的考古遺址,重新審視沒有文字記載階段的人類活動。他由島嶼的形成與環境論起,連繫至史前時代最晚階段,從更深遠的視野逐漸釐清台灣的發展過程。
全套共七冊的《典藏台灣史》是以全面性觀點,論述史前到當代的一套台灣史鉅作。
我們常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然而,立足台灣,除了看見當下與未來,更要回溯過去,瞭解前人如何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汲取多元文化養分,而以拼勁和不服輸的精神,一起成就台灣。
本書系套書集結了劉益昌、詹素娟、林偉盛、溫振華、戴寶村、林呈蓉、何義麟、蔡錦堂、李筱峰、薛化元等重要的台灣史學者之力,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統整多年研究成果,建構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台灣史。
作者簡介:劉益昌
台灣人類學家,研究領域為台灣考古學、東南亞考古學、舊社考古學、文化資產、台灣早期歷史;工作經歷包括考古調查、試掘及發掘遺址、現象或界牆製模剝取。更執行多項研究計畫,著有專書18種,研究論文、報告百餘篇。
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館長。
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台灣文化主體性思想體系- 《實現使台灣演化成更高等生命物種 的推薦與評價
生命在途最佳值選擇,是在協同合力,形成向上自主演化,以近接、達到【平於天道】這個遠方彼岸,解脫寂照極限點。 自主演化『人文之天‧道』第一定理 人類追尋自主演化, ... ... <看更多>
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寶島全世界】感念辜寬敏一生守護台灣主體性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寶島全世界》:每週一到週五:17:00-18:00 ‧蔡英文:感念辜寬敏一生守護 台灣主體性.辜寬敏一生推動台獨曾面諫蔣經國反攻大陸不可行‧武漢肺炎疫情 ... ... <看更多>
是台灣主體性的形成 在 [轉錄] 建立台灣主體性之道by 李登輝- 看板PublicIssue -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