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感到厭煩 怎麼辦?】
前幾天準備吃中餐時
孩子們把娃娃丟得滿地都是
喬伊還在腳上套了一個鐵罐踢地上的娃娃
「可以吃飯囉!」
我說了,卻無人回應
看到滿地的娃娃我感覺煩躁
聽到鐵罐框啷刺耳的聲音我感覺緊繃
沒有人回應更讓我感覺火大
「算了,我自己先吃吧」
心裡這樣想著,就坐下來自行用餐
但心裡的那些感覺並沒有消失
後來喬伊繼續忘我的套著鐵罐走來走去
鐵罐依舊發出刺耳的聲響
我覺察內在不舒服的感受逐漸在累積與擴張
開始在內在與自己對話
「我討厭這個聲音,這個聲音讓我感到焦慮,恩,我的身體跟肚子都很緊繃」
「沒有人回應我讓我感覺無奈跟不爽」
「亂七八糟的環境讓我很煩躁也很氣餒」
我發現自己的內在有著
討厭、焦慮、無奈、生氣、煩躁與氣餒等感受
我默默對自己說
「是的,我現在感覺討厭、焦慮、無奈、生氣、煩躁、氣餒,我可以有這些感覺」
給了自己幾次的深呼吸
開放的接受每種感受的浮現
也與這些不舒服的感受同在
接著我向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
「親愛的,剛剛我說可以吃飯卻沒有人回應,我感覺蠻無奈的,我希望不管你們要不要吃都能給我個回應,然後我吃飯聽到鐵罐撞擊的聲音感覺很焦慮,這會讓我的肚子很緊繃,無法放鬆好好的吃飯,怎麼辦?」
喬伊聽完,默默地將鐵罐拿下來
「謝謝你的幫忙,那你準備好要吃飯了嗎?」
「要!」說完他就自己去洗手
「地上很多東西我會感覺有點煩躁,吃完飯我們一起整理吧! 還是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我先收拾乾淨!」唯可邊說邊撿起地上的娃娃
「謝謝唯可的幫忙,也謝謝你們願意幫助我」
在這一刻,我的內在感受轉變為
感動、滿足、欣賞和放鬆
我一樣與這些舒服的感受同在
我,與我的感受在一起
/
每當有人問我育兒相關的問題
我的回應通常都是
「當孩子做這件事時,你有什麼感覺?」
有時對方會提出一個想法而非感覺
例如: 覺得他這樣很沒禮貌 👉這是想法不是感覺
或只能感受到單一的感受,例如: 很生氣
又或者什麼都感覺不到
但其實,感受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訊息
同時這也跟我們的文化有關
從小我們就不被允許有感覺
或者只被允許有「好的」感覺
「不准哭!」
「不可以生氣!」
「要開心,但不要得意忘形!」
因為如此,感覺往往被我們忽略與壓抑
我們否認自己有某些感受
甚至對自己產生某些感受而感覺負面
我也曾經因為對自己的孩子產生「厭惡」的感受
覺得自己是個糟糕透頂的母親而感到沮喪
但我們卻誤會了
因為 #你的感受並不等於你
如同想法只是想法
感覺也只是感覺而已
同時感覺是會變化的
你可以上一秒因為孩子感到憤怒
也可在下一秒因為孩子感到愉悅
#時常覺得自己有人格分裂 #有同樣症狀的人請+1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切斷與內在感受的連結
相反的,我們要更多練習去與內在產生連結
當覺察到一種感受
去辨識他、接受他、然後放下他
這樣能避免我們用一種慣性反應來面對人事物
💡所以我們可以做的是:
👉提升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培育正念的態度
像是呼吸觀察、身體掃描、靜觀等方式
來提升感知能力的敏銳度
👉豐富感受的詞彙庫
很多時候無法辨識
是因為我們內建的詞彙庫太少了
當你內建的感受與情緒詞彙越多
就越能精準的辨識每種感覺
(我將情緒感受的相關詞彙,以及我所擁有的輔助工具貼在留言處,給需要的人參考喔!)
👉以開放不評論的心去看待每種感受
感受與情緒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
都是真實的體驗
同時也會隨著時間與信念的改變
而產生截然不同的感覺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去看會產生不同的感覺
同一件事,不同的時間去看會產生不同的感覺
同一件事,不同的心境去看會產生不同的感覺
所以面對感受與情緒
只需要如其所是的去接受他,觀察他
就像歡迎一個朋友的到來
他沒有惡意,也沒有危害
他坐一下,然後就離開了
👉不過於追求好的感覺,也不過於阻止不好的感覺
人們往往只想追求像是開心、幸福、滿足等讓人舒服的感受
而會刻意阻止與排斥像是難過、生氣、恐懼等不舒服的感受
就像我們可能會用各種方式去終止孩子的哭鬧
但卻不會去終止孩子的笑容 (應該沒有人會叫孩子不准笑吧)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快樂
但卻忘了不快樂也有它存在的目的
如同腦筋急轉彎當中
不管是樂樂、憂憂、怒怒、厭厭、驚驚
每一種情緒都很重要
可能是提供防衛與保護
也可能是在釋放壓力
在面對讓你不舒服的感受時
試著讓他多停留一下,而不是立馬把他推開
✏️本日金句:
「孩子的情緒是孩子的課題並非你的責任
你的情緒是你的課題與責任但不等於你」
#防疫在家與孩子一同提升情緒力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時常覺得自己有人格分裂 在 難得看見與「精神健康」及「解離症」(包括多重人格/人格 ... 的推薦與評價
即使在專業的醫界,仍很常把DID誤診為精神分裂症或人格 ... 以為DID的人不會知道自己有其他人格,否則就不是DID,其實這是錯的、未被更新的認識。 ... <看更多>
時常覺得自己有人格分裂 在 卓義峯Yifeng Zhuo -人格分裂Dissociative Identity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人格分裂 〉描述著每個人心中自我懷疑跟自我認定之間的拉扯,卓義峯 覺得 就像是對 自己 一向奉為圭臬的準則產生疑惑,「為什麼要死守?要不要放棄? ... <看更多>
時常覺得自己有人格分裂 在 [ 好雷] 巴頓芬克-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防雷
我敢說這是目前我第二喜歡的柯恩兄弟的作品
萬年不變的第一還是險路勿進
我看的過程中其實有些一愣一愣的
沒辦法馬上懂劇情背後的意思
但角色之間的對白還是很吸引我
而且可能是因為我也對編劇有興趣
所以代入感會特別強
那種想寫出自認為驚人的作品
還有多少不屑銅臭味的世俗
這些孤芳自賞我都感同身受(同道中人)
最有意思的莫過於鄰居的部分
一開始只是陪伴的層次
急轉直下後變成更高的層次
意思是鄰居可能是主角人格分裂或幻想
最後他拿散彈槍開轟時的念念有詞
不就跟主角亟欲怒吼的內心如出一轍嘛?
所以鄰居是電影的精髓之一
至於對於好萊塢的諷刺也沒客氣過
老闆偽善的捧男主角
有名無實的酒醉編劇
被全盤否決的劇本
這些只是罪惡的一小部分,相信我不必多說
有如繆思般的那幅畫作更是種跟他的對比
畫作跟結局時的場景形成了很美的連結
那大概是男主角最後的救贖吧
或者說是最後的淨土,一個可以接受自己存在的地方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意涵我沒能完整表達出來
畢竟有好幾處我也不太懂是什麼意思
但我還是看的很入迷
所以還是非常推薦大家
尤其是當你有藝術家般的性格更會有所感觸
228 netflix即將要下架了
可以趁機看一下,搞不好你內在的藝術魂會被引發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M325F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1.128.1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76906884.A.09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