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我們對北約,也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印象,都停留在它是一個西方國家的協防組織,這個概念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像是介於歐亞之間的土耳其,其實也是北約最早成員國之一,另外在蘇聯解體後,許多原本隸屬敵對集團──華沙公約組織之下的東歐國家,也陸陸續續都在近年,加入了北約的陣營。很多人,包括美國前總統川普,都常在私底下或是檯面上公開質疑:北約的原始目的是要對抗共產集團的擴張,或是防止德國在二戰後再起,但這些威脅其實在當下的國際局勢裡,早已消失或者說變得不重要,因此北約也在實質上,等於是失去了它的存在目的。但很弔詭的是,就在許多前蘇聯附庸國,近年來紛紛脫離俄羅斯羽翼之下,轉而加入北約陣營的時候,北約的擴張,反而又把北約陣營的分界線,拉到了俄羅斯邊界的附近,因而引起了俄羅斯的警戒,導致了北約組織和俄國之間,對立氣氛逐步升高,有點倒因為果地讓北約似乎又重新找到了它存在的意義。從2014年的克里米亞半島兼併事件後,防禦俄國的軍事進逼,現在就成了北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不過,另一方面,隨著美中對抗態勢越來越激化,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接連出席七國高峰會,還有北約峰會時,都隨身攜帶著華府現在最在意的外交議題:也就是號召盟友一起加入「抗中集團」的行列,而北約開會之後發表的公報,果然不出意外,也在美方的遊說下,特別加進了關切中國「挑戰」的文字。然而和近鄰俄羅斯的威脅比起來,中國說實在地,並不是此刻歐洲國家最擔心的問題,多數北約成員國也不認為中國是急迫的挑戰,反而是在氣候變遷和抗疫等工作上,歐洲很積極地想和中國進行合作。
{內文}
69年前,北約第一任秘書長,曾任英國首相邱吉爾二戰期間最高軍事顧問的哈斯汀斯蘭諾將軍曾說:北約的宗旨,是把蘇聯擋在外頭,將美國拉進裡頭,同時讓德國沒有想頭...
北約組織宣傳影片:
...彼此結盟,意味著將我們的意志和情感,全部凝聚在一起...藉由群體合作,達成個體無法完成的目標...不同身分族群,各懷不同技能,群聚一堂,立下盟約...因為我們都嚮往「自由」,所以我們挺起胸膛,大聲宣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69年後的今天,當拜登的空軍一號坐機,停靠在北約總部布魯塞爾停機坪上,準備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舉辦的第31屆領袖峰會時,重新回味蘭諾將軍當年那段美蘇德論述,除了德國這部分,與當年英美法等創始國所設想的國際局勢,已經恍若隔世之外,讓人驚嘆的是,現在對照彼時,歐亞大陸上的情勢竟是如此相似,就彷彿七十年只是一晃眼,世界仍是沿著意識形態的隔閡,一分為二,冷戰對峙。
14號的峰會場上,各國政要勾肩搭背,呼朋引伴,氣氛熱絡的程度,就彷彿多年未見的小學同學會,或是同鄉聯誼社、不少人甚至拿下口罩,交頭接耳,扒著肩膀,就談起國家大事。在這場繼七國高峰會後,睽違已久的大堆頭、大規模實體國際集會上,30位歐洲與北美國家領袖和行政首長,與他們的一級幕僚,先把對病毒的憂慮擺在一旁,把迫切待解的集體國防議題,和懸而未決的內部爭議事項,搬上了桌面,尋求協商共識,因為畢竟,這是北約領頭羊美國的強勢回歸,光是拜登一句我們「回來了」,就足以讓在場盟國領袖,心跳加速。
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伯格:
各位先生女士,竭誠歡迎各位來到這裡,非常高興能重新和大家面對面,我們的聯盟正面臨關鍵時刻:地緣鬥爭加劇、區域動盪、恐怖主義、網路攻擊,還有氣候變遷問題。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獨自因應這些挑戰,但歐洲和北美並不孤單,我們擁有北約這個平台。這張會議桌旁的30個國家,
是全球最堅實的民主陣營,涵蓋10億人口,擁有超過全球半數的軍武,只要有志一同,我們可以抵禦任何外來威脅。
荷蘭總理 呂特:
我想拜登給大家的感覺,是比較不「奇怪」...
盧森堡總理 貝特爾:
至少我們知道,現在這位美國總統相信多邊主義...
美國總統 川普(2018.6.10)
我們不能被人家佔便宜,他們一直欺負我們;我們的挹注占了北約經費七成,坦白說,他們是受益者,我們是花錢的人,所以...看著辦吧!
美國總統 拜登:
我要再次重申:北約至關重要──對美國利益來說;如果北約不存在,我們還得「弄」一個北約出來...
迥異於他的前任川普,曾經放話北約已經過氣,不再具有存在的意義,甚至批評德國形同是俄羅斯的俘虜;美國總統拜登親訪布魯塞爾,重新擁抱北約,與盟友肩並肩,對著攝影機露出微笑,這些動作的本身,就已經釋放出拜登此行最想對外釋放的訊息:也就是美國不再是過去四年那個無法預測、脫軌暴走的美國,今天的拜登政府已經重拾起多邊主義,走回了以禮相待、溫和漸進的國際外交中道路線。然而,在歡樂大合照與溫馨開場白、替歐洲做足面子之後,拜登想從峰會場子上拿回來的裡子,卻是個歐洲國家一時間有些尷尬的承諾:由於美中矛盾加深,拜登希望北約,這個原本視野只及於大西洋周邊地帶的協防組織,能夠就過去歐洲並不熟悉,也無意插手的亞洲威脅,做出表態。
英國首相 強森:
我認為中國,就如我過去一再強調的,中國已經是個無法忽視的巨大存在,對北約來說也是必須思考的策略因素,畢竟過去72年當中,北約大多數時間,都聚焦在蘇聯...那個前蘇聯,與其陣營所帶來的各種威脅當中。但我覺得中國問題必須要...我不認為,今天在場人士中,有誰想要和中國爆發一場新冷戰,我不認為如此,但我想大家確實,確實看到了挑戰
延續拜登此趟歐洲行,從G7到北約一以貫之的外交戰略目標,中國,也首度赫然紙上,在北約峰會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中,被點名是北約必須關注的對象之一。公報文中第三條,直指北約現在面臨來自專制強權國家,多面相的威脅,和系統性的競爭,而除了傳統宿敵,來自俄羅斯的侵略行徑對北約形成的威脅之外,公報中也應美方要求,特別載明了中國不斷擴張的影響力,和其外交手段,對於北大西洋公約國家帶來了「挑戰」,其中包括解放軍軍火庫裡,不斷充實的核武軍備。
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伯格:
我們關注中國的脅迫手段,因為這完全違背了我們在華盛頓公約中樹立的基本價值。中國正快速擴張其核武軍備,包括了核彈頭,與大量先進載彈系統。
短短一星期內,兩大國際集團,都在美方策動之下,做出堪稱是有史以來,對中國最強烈的言詞表態,先是七國高峰會後的共同宣言,洋洋灑灑羅列了香港、台海、南海、新疆維吾爾人權和新冠溯源問題,再加上中國的一帶一路,逐項給予針對性的批判,提議抗衡舉措;緊接著,北約峰會也把北京向外擴張,靠著投資、貿易、與科技設備,輸出影響力到歐陸內部的行為,貼上紅色標籤,發聲示警。而中國官方對於華府接連出招的聯外抗中,也隨即重砲回擊:環球時報社論聲稱美國的終極目標,顯然不是與中國熱戰,而是要炒作美中緊張氣氛,升高各國危機意識,藉此拉攏盟友,孤立中國,收割霸權角力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美國紐約時報則是觀察到,雖然北約國家樂見美國重回領導地位,但不少歐洲領袖卻對拜登會見普丁,向俄羅斯伸出橄欖枝,回過頭卻要求北約搖旗吶喊,充當美國抗中啦啦隊的做法,並不認同;東歐外交人士甚至警告,白宮明顯地厚此薄彼,忽略俄羅斯威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踏進莫斯科的戰術陷阱,賠上歐洲邊境安全。
德國總理 梅克爾:
從中俄聯合陣線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忽略中國問題,但我也覺得不應該過度反應,要嘗試拿捏分寸,中國在某些領域是勁敵,但其他方面卻是夥伴,這我昨天在G7峰會就說過了。
法國總統 馬克洪:
我必須再次強調:七大工業國不是反中俱樂部。七國集團是一個民主國家集團,我們設法解決全球問題,而中國也願意和我們合作,不管是在氣候議題,還是世界貿易協定的規範,還是國際開發,或是在非洲債務問題上,雙方都有合作空間。
對多數歐陸國家,尤其是那些蘇聯解體後脫離華沙公約,獨立建國並加入北約的東歐政體而言,俄羅斯在邊境部署大軍、近在呎尺的武力威脅,對東歐而言才是具體,又迫切的危機,相較之下,中國不但缺乏地緣關係,雙方在氣候變遷等全球性共通議題方面,更是合作的好處遠遠大於對立的必要性,而德、法、英等歐洲大國,則是在私底下擔心原本區域性的北大西洋防禦聯盟,有可能因為轉向遙遠的亞洲,而稀釋有限資源,在不知不覺中,無故被扯入另一場,意識型態掛帥的東西新冷戰。
美國總統 拜登:
...因為有很多獨裁國家都自認,他們的政府可以比我們這些民主體制,更有效率、更成功、更能因應變換的世局。我們將證明他們大錯特錯。
《外交事務》期刊一篇由兩位美國政治學者聯合撰文的評論指出,近年來,由於美國頻傳內部分裂、種族衝突等問題、又遭受疫情重創,國際間也開始響起有關民主與極權,到底誰是王道的論戰;拜登上台之後,為了重振民主陣營聲勢,一馬當先地高舉意識形態大旗,加入了制度的論戰,其結果,卻是和北京的大外宣正面碰撞,導致美中進入了準冷戰狀態。學者認為,華府現行的抗中策略,並不聰明,只會重演冷戰的空轉和虛耗;事實上,今天的美中關係,並不同於當年的美蘇態勢,北京對外輸出影響力的方式,主要是透過經濟和科技力施壓,而非政治思想的滲透;而美國的內部分裂,也唯有透過自身制度的改革與政治和解才有望解決,不可能光靠誇大外來的威脅轉移焦點;因此,對於華府來說,如何建立一個有彈性的新國際秩序,嘗試與北京共存,而非激化對立,才是穩定局勢、找回美式民主的優越性與自信的有效策略。
https://youtu.be/rba_EpkCk5I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VBS%E6%96%87%E8%8C%9C......
並開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
普丁核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拜登、普丁即將會面,美俄兩國是超過半世紀的老對手了,在峰會會面前,背後的大國角力有多激烈?連核彈都拿出來?
這一集的皓事之徒帶大家看看大國角力背後的秘辛!
普丁核彈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分享:骨灰級遊戲解放軍之怒】#福編
最近經濟學人報導台灣可能成為戰火中心。不過在戰棋遊戲中非常出名,但已被併購的SSI公司(裝甲元帥系列出品者)在1999年時就已依照當時的「最壞狀況推演」,出版過虛擬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遊戲「People's General」,臺譯「解放軍之怒」,陸譯「人民將軍」。在該版本的設定背景,是:
(一)俄羅斯內憂外患持續惡化
(二)2002台灣走向獨立,中共開始準備干預並封鎖,同時在南海和越南發生衝突
(三)美國因財政困難與縮減赤字削減軍力
(四)2005時中共入侵宣布獨立的臺灣本島,美國第七艦隊介入,中共以擊沉林肯號航母作為回應。美國總統遂聯合西方盟國正式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宣戰。
㊣主要戰場:
一、東方戰役:戰役設定在中共為進行全面戰爭,決定直接掠奪衰弱、連核彈頭都無法繼續保存的俄羅斯國土豐富的工礦資源。玩家從伯力(出擊)、庫頁島(奪天然氣)、海參崴(徹底消除俄羅斯遠東力量)、烏蘭烏德(準備進攻西伯利亞)、伊爾庫次克(水電工礦)、阿拉木圖(擊敗當時相對親俄的哈薩克)、葉卡捷琳堡(烏拉工礦區)、喀山(工業中心)、阿斯特拉罕(控制裏海)、伏爾格勒(即史達林格勒,伏爾加河中心地帶)等戰役後迫使俄羅斯選擇與中國合作並中立。接下來共軍繼續橫掃越南、泰國、新馬,最後攻入南韓,在釜山一戰徹底消除西方介入的立足點後,迫使西方只能在談和與使用核武互相毀滅世界抉擇,玩家也成為最偉大的人民元帥。
二、西方戰役:戰役設定在東方最後一戰的釜山戰役,中共並沒有成功把西方掃入海,雙方均損失慘重後,玩家開始自釜山開始反攻,收復大田、漢城後,轉往歐陸,攻入伏爾格勒以鼓勵俄羅斯重新投入戰爭,在收復歐俄地區後,趁中共重兵回防烏拉山區之際轉往東南亞戰場。在河內獲勝後,又再度轉往烏拉與西伯利亞,奪回工礦資源以終結中共的戰爭潛力,最後伯力一戰順利擊敗共軍,迫使中共談和,接受臺灣完全獨立以換取西方不進攻中國本土,玩家則成為艾森豪與史瓦茲柯夫後再一位的偉大司令。
三、潛在戰場(台北):其實是北部戰場,設定在伯力戰役並不順利,中共繼續戰爭而沒有談和,美軍在宜蘭登陸,向台灣北部核心地區反攻。
※備註
一、武器:當時遊戲預設許多處於原型設備或計畫中的武器,所以與今日現實世界之後的發展有些許不同。
二、東方優勢:步兵單位以15為加成起跳,反應的其實是1990年代,中共有大量的可回役兵(1980-1990的對越十年輪戰使中共擁有最豐富的具戰役經驗人員)
三、西方優勢:頂級武器雖昂貴但明顯優於東方,且部隊能力額外加成一項是30資源(東方是50資源),反應西方軍武科技成熟並擴產快。
當然時至今日,這些條件已然改變,多數參加過中越十一年戰爭的人都已經當爺爺了,啤酒肚也取代六塊肌,反而是西方可迅速回役兵較多。但軍工生產也剛好相反,中共的一般軍工產品(如倍力橋組件、補給品生產)生產快且成本低,反而是西方的各類一般軍工產品生產慢且成本高(所以附加能力成本剛好反過來)。
四、中文版錯誤:中文版加了愛國單位「特種部隊」,只是把英軍的廓爾喀傭兵部隊兩項數值個加減一下,在英文原版並沒有這單位。戰役中所有可「採購」的部隊,都要有充足來源。英軍的廓爾喀部隊之所以可以戰時擴編,是因為在歐洲各富豪家與廓爾喀的鄉村,還有許多人可以回役。另,中文版許多戰場,除了台北戰場是原遊戲所設,其他都是中文版自行添加,幾乎都很明顯地過於偏袒臺方。
五、單位不被殲滅很重要:一個單位盡量不要被殲滅,反應的是一個單位只要不被軍事意義上的殲滅,能成一定建制保存,對戰力恢復很重要。沒被殲滅的隊伍,過場後自動復原,反應的是傷兵自醫院返回,還有新兵被老兵帶很快進入狀況。
額外一提,理想上部隊人員減損1/3就該退出戰鬥,是因為老兵2:1帶新人,是實務快速進入狀況的下限。
感想:
(一)很多人玩過後都覺得空軍角色怎麼相對不重要,這其實是來自2000年前後「噴射戰鬥機過度昂貴到發揮不了決定性作用」的論述。當時認為噴射戰鬥機面對越來越刁鑽的防空與越來越昂貴的造價,在不對稱的戰爭(如美國-伊拉克或美國-塞爾維亞)戰場尚有顯著作用,但在大國對戰,極易因對耗且難以快速補充而在實際主戰場沒有充分角色。
(二)遊戲明顯地存在大砲兵主義,但這符合中美雙方建軍的現實。從1999到現在,中美雙方其實都在增強遠程陸軍投射火力,遊戲中中共的WS(衛士)與美國的Crusader、Himars都是變態的遠程火力。只不過現實世界中共航天集團的衛士系列輸給兵器工業集團的AR系列(即現在的PHL-03、PHL-16),Crusader被取消,但Himars活下來。大國對戰時,有防空火力保護的遠程陸軍長程火箭衛星導引火力才是真正的輸出主力。
(三)解放軍之怒被很多玩家自創改成中東戰場、印巴戰場,某種程度可稱歷久不衰。
(四)當初俄羅斯在普丁執政前,完全被西方「看沒有」。
(五)這款游戲也算「邪典」(小眾經典)的原因是對後波灣全面戰爭型態有不錯的模擬。
(六)但時至今日,最大的落差還是無人機角色吃重沒有反應出來,不過遊戲當初假設是2005,當時無人機確實作用有限。
(七)當時(1998-1999)俄羅斯衰弱但政治立場還頗親西方,但今日的俄羅斯與西方的對立卻持續加深。俄羅斯雖不會和共軍同盟,卻不會切斷貿易,更不會站西方立場。
至於相關攻略網上搜尋都有,也有人利用qemu做出可模擬 windows 98環境,讓這款骨灰級遊戲可以運作。
祝大家周末愉快
重要的縮網址(有興趣玩戰棋殺的可以點看看)
https://reurl.cc/kVA21K
普丁核彈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