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北在講你有沒在聽
#還柯文哲公道者必陳時中
今天指揮中心宣布台灣有一半城市都發現確診案例,這也是第5天我們面對連續確診破百例,然而從四月中桃園華航諾富特事件群聚感染到今天,台灣在國際媒體眼中『防疫模範生』的地位恐不保,甚至在全球防疫韌性排名更直落第五名,這一年多來 #超前部署的台灣,面對這次的疫情襲擊,如何挺過去甚至轉守為攻,我們認為 #關鍵在專業。
從去年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全民一起擋下幾波疫情襲擊,在這一年多的時間,柯文哲作為醫生市長,從防疫專業出發提出建言,卻屢屢在順時鐘的風向中遭到抨擊,回過頭看,當初喊著防疫不要噴口水的執政黨,似乎諷刺的只剩噴口水。
看好了民進黨,柯文哲只示範一次!
👉機組員檢疫
2020/12/28
柯文哲:稱機組員檢疫14天最好
陳時中:飛安也很重要,航空業恐怕要停擺
2021/05/13 媒體爆料4/1協調會錄音檔
范雲:強烈建議國籍航空機組員檢疫措施回到3+11
👉防疫旅館
2020/03/01
柯文哲:北市首先推出第一家『防疫旅館』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列出北市防疫旅館七大罪狀,並批北市將成防疫破口
2021/05/05
諾富特防疫旅館破功 鄭文燦也說「諾富特一直都是中央在管」
👉莫斯科斯芭蕾舞團
2020/12/15
柯文哲:當時7人確診中有4人來自俄羅斯藝文團體,建議中央暫停莫斯科斯芭蕾舞團演出
陳時中:本身傳染性相對非常低,萬一驗出來有陽性就請他們停止
👉第三階段防疫
2021/5/12
柯文哲:北市萬華出現2名不明感染源確診,北市進入準第三階段防疫
親綠節目:說準第三級真的很奇怪、他比較厲害嗎?、這又是一個政治鬥爭
陳其邁:5/15宣布高雄進入準三級防疫準備
陳時中:5/19 全國進入三級防疫準備
👉口罩
2020/01/31
柯文哲:呼籲市民戴口罩、先不要戴隱形眼鏡
2020/02/06
行政院實施口罩實名制
2020/02/06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吳思瑤、賴品妤、范雲、洪申翰呼籲要柯文哲拿下口罩,還聲稱普通人不用帶口罩。
👉電子圍籬
2020/02/15
柯文哲:提議居家檢疫趴趴走就用『電子手銬』
陳時中:人不是豬,不是一塊肉
2021/01/02
陳時中:「天網」正名「電子圍籬2.0」
👉防疫計程車
2020/02/17
柯文哲:北市首先成立『防疫計程車』
2020/03/06
交通部:成立機場防疫計程車
👉紅外線熱顯像儀
2020/03/02
柯文哲:台北捷運設置紅外線熱顯像儀測體溫
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質疑北捷只是演練而已
👉高中以下停課
2021/5/17
柯文哲:台北市高中以下停課
陳時中:要考慮學生的受教權
2021/05/18
教育部: 宣布5/19全台高中以下停課
「普通襲擊罪案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普通襲擊罰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普通襲擊罰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洪浩基大律師- 傷人19變普通襲擊打官司的過程, 在刑事法之中 的評價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20150427 普通襲擊罪:梁式芝書院(控方)對保良局羅傑承一 ... 的評價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案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案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512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拜登總統稱,Uber和Lyft將在5月24日開始至7月4日前,將提供免費乘車服務接送民眾接種疫苗。
#世衛組織警告說,印度本土病毒變種其感染力可能比大多數版本的冠狀病毒更具傳染性。週一,印度記錄了約330,000例新病例。死亡人數接近25萬人,專家認為,幾乎可以肯定,數字應該不止於此。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周二為該機構辯護,因共和黨議員發動的一系列猛烈攻擊,指責聯邦科學家發布過時且過於保守的大流行指南影響開放。
#冠毒威脅東南亞,新變種的擴散在各地構成威脅。世界衛生組織稱,過去一年獲得控制的柬埔寨和泰國在,現在每日新增新病例趨於”無法接受的高水平”, 馬來西亞在周一創下了自一月份以來的最高日總數之後的兩天,週一宣布了一項全國範圍的新禁令。在已廣泛部署疫苗的美國,英國和西歐部分地區,病毒正在消退,人們蜂擁而至回到餐館和景點。由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權對12至15歲的孩子使用Pfizer-BioNTech注射劑,因此很快將為更多的美國人提供疫苗。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傳染病科主任Robert Schooley博士說,全球病例率”仍然相當不穩定”。
#馬來西亞宣佈從週三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新的封鎖措施,以期在本週的開齋節假期之前減慢病毒的傳播速度。在為期四周的鎖定期間,將禁止餐廳就餐和最不必要的旅行。
#國際奧委會負責人推遲對日本的訪問,原因是該國試圖在東京奧運會前不到三個月遏制冠狀病毒的死灰復燃。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原定於下週與日本官員見面並參加儀式性的火炬傳遞。但是,在東京和其他地區的緊急狀態延長至本月底之後,奧運會組織委員會周一表示,它將嘗試“盡快”重新安排巴赫先生的訪問時間。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5/11/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cases
*【令人絕望的冠毒正在印度各地蔓延】
本週,在恆河兩岸發現數十名很可能是因冠毒死亡的遺體。印度南部的各州已威脅要停止互相共用醫用氧氣,在醫院因患者患病和感染激增的情況下,只能先堅守保住自己擁有的氧氣。印度農村新冠感染率飆升,絕望情緒蔓延。過去幾周籠罩新德里等大城市的疫情正在向南部蔓延,衝擊資源較少的邦。危機進入一個新階段,新德里和孟買的案例在在趨於穩定,但是其他許多地方正失控爆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world/asia/covid-india-ganges-oxygen.html
*【檢察官稱亞特蘭大水療館槍擊案為仇恨犯罪】
地方檢察官表示,嫌犯因受害者為亞裔而對他們實施犯罪,將尋求對嫌犯進行死刑判決。這場發生在3月的槍擊案共造成八人死亡,其中六人為亞裔女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us/atlanta-spa-shootings-hate-crimes.html
*【俄羅斯發生校園槍擊案,7名學生和2名教職員死亡】
遇害者包括七名學生和兩名校方雇員,當局稱,一名19歲的嫌疑人已被拘捕。俄羅斯總統普丁迅速收緊了該國本已嚴厲的槍支管控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world/europe/russia-school-shooting.html
*【巴以衝突再度升級,超過三十人死亡】
週二,以色列對加沙蕯地帶發動空襲,擊中哈馬斯辦公樓和一棟13層住宅,導致後者倒塌;作為報復,控制該地區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向特拉維夫和其他以色列城市發射了火箭彈。本周暴力事件的直接導火索可能是以色列警方對阿克薩清真寺的突襲。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world/middleeast/israel-gaza-airstrikes.html
*【以色列暴力事件挑戰拜登旁觀的做法】
拜登總統今年1月上任,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對尋求巴以和平協議興趣不大。柯林頓總統入主白宮的第一年就主持了一次以巴首腦會議。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上任的第二天,任命了一位中東和平特使。川普宣誓要確保達成“其他人都無法達成”的以巴和平協議,但他們所有人都未能促成這項事業。拜登總統上臺後,似乎是看不到解決以巴衝突的機會,但現在他可能被迫更多地參與其中。在以色列和加蕯最近爆發暴力事件之前,分析人士就一致認為,成功談判的前景,在近期看來毫無希望,雙方都不準備做出讓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us/politics/biden-israel-palestinians.html
*【Liz Cheney坦然接受垮臺,在激烈的講話中警告共和黨注意川普】
聯邦眾議院共和黨團主席Liz Cheney,在被踢出領導圈之前在眾院發言,她說美國的選舉沒有被偷走,她要捍衛法治和憲法程式,不會坐視前總統川普誤導全民,破壞美國民主程序,「我們永不屈服,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us/politics/liz-cheney.html
*【天然氣管道被駭導致東南部出現恐慌性搶油】
從德州到紐澤西州長達5500英里的殖民地輸油管道的中斷,也讓航空公司受影響,幾家航空公司表示,他們將通過空運向該地區輸送噴氣燃料,以確保服務不會中斷。喬治亞州和其他幾個州的汽油價格上漲了每加侖3至10美分,這是在颶風中斷墨西哥灣沿岸的煉油廠和輸油管道作業當年,才出現的情況。美國汽車協會(AAA)的資料顯示,週二,美國普通汽油平均每加侖價格上漲2美分,東南部地區價格上漲。南卡羅來納州的平均增幅接近7美分,北卡羅來納州為6美分,維吉尼亞州為3美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business/colonial-pipeline-shutdown-latest-news.html
*【西南邊境的拘留人數在4月份上升到至少20年來的最高】
4月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在與墨西哥接壤的邊境地區拘捕了178,622人,這是至少二十年來遭到逮捕的最高數字。該機構在新聞稿中說,在試圖越過西南邊境而被拘留的人中,約有63%被驅逐出美國。據該機構稱,被拘留的未成年人人數從3月份以來下降了12%,降至13,962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us/politics/border-detentions-april-migrants-mexico.html
*【女王以堅定的聲音宣佈英國議會開幕】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菲利浦親王葬禮後首度露面,她於週二主持了英國議會開議大典,並宣讀了強森政府在後疫情時期,所推出的宏大的經濟議程。這是現年95歲的伊莉莎白二世第67次發表議會演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1/world/europe/queens-speech-boris-johnson.html
*【比爾·蓋茲夫婦究竟為何離婚?】
蓋茲夫婦的基金會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影響巨大,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儘管基金會承諾將繼續運轉,人們依舊擔心並好奇:是什麼導致了他們分手,他們之間的裂痕有多深?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10511/bill-melinda-gates-divorce-foundation/
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記者證作為呈堂證物]
與反修例運動的法庭審訊,出現不同證物。有黑衣、護甲、護目鏡、防毒面具,甚至雷射筆、索帶。然而,今次法庭上呈堂的證物,包括一張來自「香港電台」的記者證。一位曾經榮獲過多次新聞報導獎項的記者的記者證,和她有份拍攝獲得逾百萬點擊率的優秀紀錄片光碟,成為了檢控的證物。在今日香港,一位盡責的記者原來如此「危險」。
上周三,因為採訪721元朗事件,香港電台鏗鏘集記者蔡玉玲捲入「虛假陳述」案件。開庭審訊時,控辯雙方都同意的事實是,被告在網上申請車輛查冊,按掣時從三個選項中剔了「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事宜。」(其他兩個選項為「進行法律程序」和「車輛買賣」。)
控方把案情說得簡單:記者查車輛車主身份作採訪用途,在現行法例並不容許。控方指,在網上填表,申請拿車牌車主資料,涉及敏感資料和個人私隱,不能「毫無約束和約制」地隨便向公眾披露,否則是濫用,亦不是「立法原意」。
控方說,字面上,申請表格上的「與交通相關事宜」選項,並不包括記者今次的行為。控方提及記者的行為時,咬字清楚,於庭上指控道:
「去訪問呀!去訪問呀!被告打畀地產公司的職員,聯絡車主,被告繼續去…….做訪問呀!佢使用資料係想『訪問』,查找一件和交通無關的事。『訪問』呢樣嘢呢,呢個行為呢,係和交通無關的。」
「佢做咗兩樣嘢,一。係採訪;二,係報導出來,達至兩個目的。佢係電話訪問埋間公司既職員,係節目播放出來,並非係和交通有關既用途。」
在現場旁聽百計人士,不少是資歷十數年的新聞界前輩和管理層。有人甚至說笑,整個香港電台的同工,都告假來旁聽了。大家聽到新聞業內數十年均用作為負責任報導的查冊工具,在法庭被指為從來都不容許做的事,都啞口無言。席上的旁聽者,大半生做的,就是「訪問」「報導」這兩件形事。
「而採訪和報導,即使係同721元朗事件有關,這件事都不是和交通有關,亦不是和交通有關的罪案。」控方律政司代表續道。
此時,穿了黑衣、墨綠色布褲子,剪了清爽短髮,微胖的蔡玉玲,交叉雙手放在胸前,坐在犯人欄前的長木櫈,專心聆聽着。「採訪」和「報導」就是這宗案件不容許的罪名。
更諷刺是,控方呈堂的「證物」;除了該集《鏗鏘集》的光碟,還有是警員從蔡玉玲家裡搜出來,於採訪時使用過的手機,還有一張香港電台發出的「記者證」。
然而,在案中被追查的車子,不是一架普通的車子,而是一架於7月21日,元朗發生白衣人襲擊市民的當晚,記者透過詳細追查元朗的閉露電視片段而發現的一輛車子。法庭上,播放了涉及今次案件的《鏗鏘集》。
兩個離地十來呎的投射屏幕上,一粒珠子「叮」一聲,耳熟能詳的《鏗鏘集》片頭音樂響起,「誰主真相」的節目名字打出。這天在法庭上,「誰主真相」四大字,格外諷刺。追查真相的記者,這天坐在犯人欄裡,舉頭看到自己拍攝過,百萬計全球觀眾看過的偵查報導,這天,明明是別人的犯罪片段,反而成為了控訴她的罪證。
節目中,無辜被打得整個背部都是籐條印的市民在屏幕上控訴着:「要還事件一個公道,我唔知點解畀人打,點解打我?點解警察做唔到嘢?定唔去做呢?」
接着,畫面左上角看到一輛淺色的車子。辯方律師提醒裁判官,這一節片段,就是和案件有關。辯方大狀說:「請法官閣下留意13分48秒……有人從車裡拿出武器。」
《鏗鏘集》的旁白男聲說:「這架中港車,當晚八時半到場,兩小時後,一班白衣人,從車尾箱拿出竹枝來分派。」片段裡亦見到白衣人從車尾拿出條狀物。記者稍後聯絡了該車子的登記公司負責人,其後,一名男人聯絡記者,表示知道司機是誰,但指司機應該在做「私事」,近半年身處內地。
辯方律師在節目播放完畢後,反問法庭:「這件事,怎會和交通沒有關係呢?有閉路電視拍攝到車輛運輸了疑似武器,而疑犯用了該車子在路上作犯罪工具。顯而易見,被告沒有作出虛假陳述。」
控方不同意,堅持以狹窄的字面意義解讀「和交通及運輸相關事宜」,並只舉例,如一架車子停泊在路上阻塞交通,要把車子移走,需要聯絡車主才算相關事宜,而記者採訪報導就不是相關事宜。
此時,辯方說:「那這就涉及複雜的法律問題,有點學術性了。」整個下午,辯方律師展開了漫長的法律觀點辯論。
從車輛查冊自1935年緣起,到1950年開始有車輛查冊,到「私隱」概念乃近年才出現,數十年前究竟政府有權不接納申請,還是付費了就必須提供車主資料的歷史都有沾上。從英國的案例,談到香港的案例。從法律上 “May”和 “Shall”的使用,與運輸處處長的權限都提及到。
技術性的觀點沉悶枯燥,午飯後旁聽席上不少人都忍不住打瞌睡,也有有多個聽審經驗豐富的記者忍不住私下討論,審訊的不尋常:「今次只是在裁判法院,討論到的法律層次問題,好像在更上級法院才會辯論吧。」
究竟事件是如控方所說,這只是一個個別記者「誤導」了電腦系統;還是如辯方所說,今次申請根本就是如填表時所述的交通相關事宜,只是控方定義太狹窄,根本不存在犯罪行為?
辯方大狀找出立法會文件,裡面披露了運輸及房屋局對車輛查冊措拖的看法,其中一份文件引述了2003年的數字,可圈可點。文件透露,車輛查冊之中,有一年度其中25%涉及新聞機構的申請,亦即2800宗。
每年數以千計的車輛查冊,是由記者以新聞機構名義作出申請,而政府是知情的。
辯方律師說:「控方說到,好像從頭到尾是不容許傳媒申請車輛查冊,但我們看到歷史,看到幾十年的紀錄,這個脈絡……」
辯方說到最後,向裁判官陳述:「車輛載着的物品用作犯罪工具,公眾有權知道負責任車主如何使用其車子,怎會不是和交通有關的事宜?故此,被告並不是作出虛假陳述。懇請法官閣下,判我的當事人罪名不成立。」
裁判官表示,需要約一個月時間考慮,着雙方於四月底回到西九龍法院三庭,亦即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法庭,回來作裁決。
在庭上播放的《誰主真相》鏗鏘集中,結尾是一名於721元朗事件中的商戶,這名挺身而出,把店裡的閉路電視交給記者,該商戶語重心長說:
「勝利者正不停竄改歷史,真相慢慢好像被世人遺忘,他會用千方百計令真相消失。但每一件事情發生咗既事會記係我地心度,我相信良知一定會戰勝邪惡,幾年或者幾十年後,我相信真相會水落石出。」
審訊之後一個星期,《鏗鏘集》及港台的多個製作,被管理層以各種原因被抽起,另外,多年來在國際新聞比賽橫掃獎項的港台,廣播大樓走廊擺滿了獎座的陳設或許也會成為過去,管理層最新指示,要求港台同事暫停參加各項比賽,即使早前遞交了申請表,也要求撤回參賽資格。
記者證可以被沒收,比賽可以不參加,節目也可以被抽起,然而一個人的「記者魂」並不那麼容易被消磨。香港電台亦沒有再跟蔡玉玲續約,但她仍在鍥而不捨地實踐記者的職責。早前白衣人被控暴動案開審,蔡玉玲以自由身記者身份,仍然旁聽着案件發展,在網絡平台,仍然繼續紀錄真相。
(圖為上周三蔡玉玲在審訊時於西九龍法院留影,攝影:CK)
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普通襲擊罰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普通襲擊罪案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kowntu也提到作者: zkowntu (冰楓冷雁)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新聞]【強哥贏官司】強尼戴普在台灣會什麼 ... ... <看更多>
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洪浩基大律師- 傷人19變普通襲擊打官司的過程, 在刑事法之中 的推薦與評價
被告D先生因為在公眾地方和另外一人意氣之爭, 用硬物把對方的頭顱打傷。 最後被控以傷人19的控罪。 第212章《侵害人身罪條例》 section 19 傷人或對他人 ... ... <看更多>
普通襲擊罪案例 在 普通襲擊罰款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普通襲擊罪案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kowntu也提到作者: zkowntu (冰楓冷雁)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新聞]【強哥贏官司】強尼戴普在台灣會什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