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I晶片自製熱潮 看AI商用應用發展起伏
名家廣場 -2021.09.16
文/夏肇毅 CubicPower晶智能中心創辦人
現在人工智慧的開發越來越廣泛,許多公司為了訓練新的人工智慧模型,必須提供大量的運算資源以供計算。有的公司無法滿足於現有的運算資源,於是便興起了開發適合自己的運算硬體的念頭。像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一直致力於開發自動駕駛軟體。為了訓練用於自駕車的人工智慧模型,日前就替自己的公司總部開發了用於訓練的D1晶片。
這陣子許多大公司不約而同地開發自家用晶片,一方面是不想受制於人,另一方面是要為自己的特殊需求來量身訂做開發晶片,以便更符合自身需要,同時也能讓產品和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區隔。
像GOOGLE為旗艦手機研製處理器,蘋果也為MAC開發自己的處理器。這些公司在剛開始都是採用現有供應商的產品,用久之後,也許覺得受人把持不合己意,或是覺得花了太多錢在這些供應商上面,所以乾脆自己跳下來做,以便完全掌控開發方向,同時獨享開發成果。
聯發科兩年前開發出5GAI晶片,推出後得到廣大的採用,業績與股價大幅成長。NVIDIA與AMD也因持續採用台積電最先進製程來開發人工智慧繪圖計算晶片,業績與市佔大幅提高。自發現委託台積電來生產HPC晶片變成了讓業績成長的萬靈丹後,大家便爭先恐後的搶用。
相對於在硬體投資上不吝千金的意氣風發,大公司幾年前競相成立的人工智慧應用的機構卻悄悄地關門或重整。像日前新聞報導的Google宣佈解散健康部門Google Health,Open AI解散機器人研究團隊,IBM縮減Watson Health團隊等。不過才短短5、6年,當時重金禮聘的重量級人才與開發團體,如今業務無法推展,在不敵現實壓力下,只好黯然縮編裁撤。
不知道是否看到硬體的廠商生產IC,好像印鈔機在那重複轉動,就可以不斷地印出鈔票,而提供雲端硬體服務的大公司,一個大案就可以拿到十數億美金的合約來。但做軟體應用服務的,每個需求都不同,好像要一小單一小單慢慢地談,費許多心力後才能有一個案子的一次性些許收入。同時這種最新科技的應用,也並不是廣大群眾一時之間就會張開雙手欣然接受的。像手機在上市之後,也是經過了2G,3G,4G,5G等不同世代的改善後,才被廣泛接受為日常生活的一份子。加上人工智慧實際案例應用的準確性,也不如原先宣傳的那麼樂觀,於是推展起來自然阻礙重重。
著名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對於新興科技的發展歷程,有一套稱為Hype Cycle的理論。所有新興科技議題聲量在經過觸發期,攀頂期之後,經過大量供應商增殖,聲望將達到峰頂。之後便開始急遽下墜。其間有供應商倒閉合併,聲量墜落到谷底。存活下來的公司在得到二三輪資金的挹注後,才能夠繼續開發第二代,跟第三代的產品。之後才能通往成熟的高原期,開始得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消費者採用,變成一個成熟商品。
人工智慧產品也一樣,唯有在Edge AI與5G AI手機都廣泛地散佈在人們身旁,各類可靠準確的應用模型被訓練出來後,最後再仰仗加值經銷商VAR的螞蟻雄兵,來將各式人工智慧應用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到都不覺得它們的存在。到那時,人工智慧才是真正開花結果了。
附圖:為更符合自身需要,並與對手作出產品出隔,許多大公司投資開發自家用晶片。圖/本報資料照片
資料來源:https://view.ctee.com.tw/technology/32430.html?fbclid=IwAR2y1UfKDMcigrasB-RnK2VAFQ0wFyjxcO5dcstRB74lCqIPDI9NvO_mQ7I
智能合約案例 在 EleClean創淨科技-e立淨消毒噴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60智能潔淨系統實績案例
位於高雄岡山的家福耳鼻喉科,為施打疫苗之合約診所,考量施打疫苗造成診所人潮增加,因此決定於入口處擺放360智能潔淨系統,作為第一道防線,守護民眾健康。
排隊打疫苗請遵循
✔保持社交距離
✔口罩不離臉
✔預約或依照通知單上時間地點前往施打
💪遵守防疫原則,一起度過難關💪
#360智能潔淨系統介紹 https://bit.ly/2Ul0fbp
透過智慧化偵測系統,讓進入場域之民眾在3到6秒內即可完成全方位、全自動的抗菌程序,而智能潔淨系統更結合熱像儀、紫外光照射,以內崁型紫外光作為高活性氧抗菌液作用的催化劑,提升並加速清除難被去除的污染物,讓民眾全身上下均能有效抗菌,完成360度全面防護,讓抗疫更全面、抗菌零死角。
#ELECLEAN #e立淨 #防疫 #抗菌液 #抗菌 #抗菌噴霧 #防疫門 #疫苗
智能合約案例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FTsummer Hi 大家好,我是本月值班編輯 Alyssa。還記得這個月我們主要探討 NFT 嗎?今天的受訪者,是我的同事、也是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王琍瑩 (Liying),她陪伴 AppWorks 以及許多區塊鏈新創,鑽研區塊鏈相關法律與應用多年,今年更躍升為 NFT 專業藏家。所以我特別邀請她,由不同的觀點切入她的觀察,文章以 Liying 第一人稱分享,歡迎花個 3 分鐘閱讀:
1. NFT的迷人之處:智能合約的各種延伸
2. 最喜歡的NFT專案:超展開的 EulerBeats
3. NFT的發展機會:把獨一無二的概念翻玩到極致
///
#NFT的迷人之處:智能合約的各種延伸
最早是身邊的大神朋友帶我認識 NFT,包括數位藝術、遊戲虛寶、卡牌收藏等。過程中常常聽到大家在爭執 NFT 的本質,有人說是權狀,有人說是名人認證,也有人說其實你連一個 jpeg 檔都沒有買到。
我覺得大家都對,也不能說別人有錯,因為 NFT 就是一種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當我們買一個 NFT,我們買到的就是這個智能合約 (包括關聯文件) 所規範的權利與義務。在法律上,無論是買賣、借貸、甚至叫不出名字的交易,只要你情我願,合約就成立了。智能合約也是如此,它的功能和樣貌,完全取決於需求和設計,自然會有成千上萬的變化。
律師寫的合約,無論多麼周延,還是可能被違約。而智能合約最迷人的特色,就在於能夠自動執行預設的任務。一個厲害的智能合約,不會輸給律師寫的合約,甚至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完成交易,這樣的想像空間,讓我十分著迷。
///
#最喜歡的NFT專案:超展開的 EulerBeats
我很喜歡 NFT 結合 Fungible Token (各種代幣) 或是 Semi-Fungible Token (例如票券) 的專案。
例如 #EulerBeats 將智能合約自動生成的音樂作品,透過 Original (母帶) 和 Print (專輯) 兩種形式來發行,每一張專輯的買賣,都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權利金分潤。由於 Print 本身就是一種代幣,團隊還設計了「Bonding Curve」價格曲線,當需求愈多,價格就愈高,也允許「Stake」和「Burn」來鼓勵持有、同時解決流通性的問題。這些都是將 DeFi 世界熟悉的概念延續到 NFT 領域,運用智能合約的相容性,讓各種應用超展開。
後來許多專案也不斷學習前人經驗,像是 #PunksComic 從最接地氣的漫畫切入,發行可以讀、可以賣、可以「Stake」、也可以「Burn」的作品;而數位藝術家 Pak 則透過 Cube 和 Ash 各種不同的智能合約協定,進行了一場精彩的策展,也不著痕跡發行了受到社群追捧的社交代幣 (Social Token)。
///
#NFT的發展機會:把獨一無二的概念翻玩到極致
很多人認識 NFT 是從「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開始,會覺得「獨一無二」代表困難和珍貴。其實仔細想想,「獨一無二」或許才是萬事萬物最基本、最自然的現象。比方說,#UniswapV3 優化原先的自動造市商 (Automated Market Maker) 機制,讓流動性提供者 (Liquidity Provider) 自行盤算設定各種價格區間,使得每個人持有的部位 (Position) 都成了「客製化」的智能合約,自然而然就形成不同功能和樣貌的 NFT。
另外,像是 ENS 為錢包地址和網域設定域名,就像 DNS 域名一樣,必須與眾不同,因此也自然而然形成有特殊用途 (Utility) 的 NFT。光是對照三億六千萬個現行有效的 TLD 域名註冊,就可以想見未來 ENS 的龐大商機。有趣的是,ENS 是比 ERC-721 協定還早誕生的 NFT,直到 2019 年 5 月才移植到這個通用協定,以便與跨平台的服務相容。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直接在 OpenSea 買賣 ENS 域名,就像交易 NFT 藝術品一樣。
創作者 (Creator) 靈活運用智能合約,更能貫徹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表達;而創業者 (Founder) 觀察 NFT 浪潮,則不妨試著去探索萬事萬物「無所不在」的「獨一無二」。隨著智能合約更為成熟、跨平台交易更為普及,令人興奮的虛擬宇宙 (Metaverse) 終將實現,但我更期待有那麼一天,NFT 會以再平凡不過的姿態,存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
[與談嘉賓]
王琍瑩 (Liying),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也擔任台北律師公會創新科技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和比特幣及虛擬通貨發展協會的常務監事。長期協助區塊鏈和新興科技產業的 Startups 處理相關法律問題,這陣子最常被問的題目是 NFT 的著作權。Discord 的 100 個 Server 都是 NFT 專案,為了零時差關注全球脈動只好犧牲睡眠,深刻體會 NFT 市場無國界。歡迎大家追蹤 Twitter (@wwwliying) 掌握 NFT 即時訊息。
明日科技法律事務所:https://nextandnexus.com
///
[同場提醒]
AppWorks Accelerator #23 正開放申請中,歡迎所有 AI、Blockchain、NFT、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們加入這個社群,一起切磋成長:https://bit.ly/3y1Oq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