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ew work: Self-Conversation: A Vivid Night, acrylic on canvas, 29.7x19.7x2cm, 2021.
《自我的對白:不安份的夜》
「夜幕的降臨,是由雨後匯集的露珠帶領著明月流動著前來.
滿月,我知道,這又是另一晚不安份的夜,思緒開始騷動起來.
就好像那深夜中的叢林,開始慢慢地展現最真實的自己,我開始感受到真正的呼吸,一切都是那麼般地寂靜卻嚷嚷,我的大腦都是在這時候甦醒過來.」
———————————————————————-
好久沒有更新了,請大家原諒我最近超級無敵忙碌在工作們、加班、展覽、履歷整理、作品清單整理、之前積欠的約排一排等等,原本以為這個月會稍微有喘息的空間,結果反之好像更忙碌了😅😅
今天放上來的是新的作品《自我的對白:不安份的夜》,目前在CC Gallery組成的線上社團展售,請按此連結看更多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caoae/permalink/251597456508834/
這件作品是我自己也很喜歡的作品,每一筆一劃都注入我內心流露的情意,想要讓自己每次在深夜就會有無限的想法出現的這種時刻有個紀念。❤️
我覺得這種感覺很像深夜叢林,萬物在百般寂靜的情況下慢慢甦醒過來,這完完全全的體現了我大腦在夜間的狀態。
不曉得同是在夜間才比較有活力的你,是否多多少少也看得懂我在說些什麼呢?😅
若你有興趣了解更多收藏的資訊,歡迎跟CC Gallery或我聯繫唷!
願它找到一個頻率相同的新主人❤️❤️❤️😘
GreatArt Gerstaecker Lefranc Bourgeois Daler-Rowney Liquitex Artist Materials
#artwork #art #artmarket #artforsale #affordableart #affordableartfairuk #affordableartfair #onlinegallery #onlineexhibition #artcollectors #artcollector #深夜話題 #daphnehcshen #acrylicpainting #abstractpainting #Luna #台灣人在英國 #illustration #藝術收藏 #作品收藏 #台灣人在倫敦 #線上展覽 #藝術家 #藝術治療 #靈性療癒 #能量療癒 #抽象画 #日本画 #抽象畫 #芸術作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曉花事─李明川的療癒系花藝」介紹 訪問作者:李明川 內容簡介: 每一朵花,都能帶來療癒人心的力量! 超過 60 種療癒花藝創作, 美妝保養先鋒大師李明川首度開創無可取代的花卉美學視野 ‧利用 10 種四季常見花材,細膩打造精品花藝!...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意思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中國作家孫犁談長篇小說創作的一些觀點。
他以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為例,提出寫長篇小說時,整體結構布局的重要性,相當精彩。
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 孫犁
一
創作長篇小說,感到最困難的,是結構問題。
結構一詞,雖通用於建築,但小說的結構,並非紙上的藍圖。佈局,也不是死板的棋式。它是行進中的東西,是鬥爭中的產物。小說的結構是上層建築,它的基礎是作品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人物的典型性格。在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矛盾、鬥爭、演進中,出現小說的結構。因此,長篇小說的結構並非出現於作者的憑空幻想之中,而是現實生活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經過作者思考後,所採取的表現現實生活的組織手段。建築工程,可先有藍圖,然後再去備料。作品則不然,要根據作者所具有的生活積累,才能有效地設計。而且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作品完成後,結構狀態才告終止。俗話說: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生活之於創作是多多益善。生活積累綽綽有餘,而不是捉襟見肘,才能出現理想的小說結構。創作,是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不能白手起家,更不能一本萬利。
二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在中國長篇小說中最為著稱。我們現在就這四種小說的結構方面,進行初步的粗淺探討,作為寫作長篇小說的學習準備。前三種長篇小說,都是在前人的創作(或口頭、或文字)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
《三國演義》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註。陳志在中國史書中,除史、漢外,最稱得體。而裴註之詳盡豐富,保存了很多古書資料,生動而具體,雋辭逸事,隨手可得,在史註中最有價值。這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此外,它還利用了以前的話本和戲曲方面有關三國的資料。這些資料裡的英雄人物,已經過無數次演唱說講,典型性格初步具備。《水滸傳》根據它以前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的水滸故事,這些故事,經過口頭講演,日見完整。《西遊記》是根據一些高僧西域旅行的記載、佛教故事和以此為內容的粗具規模的小說。
四種長篇小說都是宏偉的著作,經過長時間廣泛的流傳,差不多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中國人民傳統的精神食糧。它們是深入人心的書,不只在思想意識方面,有的並在實際生活上,給予人民以不可估量的影響。
單從結構上可以看出,這四種小說都不是平凡之作,都是大手筆的產物,有獨特的見解和藝術修養,有豐富的知識和組織能力。都是苦心經營,各有時代、藝術特色。小說的結構,也可以叫做佈局。它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即總綱、分目和結局。古人創作小說,是很重視結構的。結構的形成是以主題思想為指導的。
《三國演義》以史實為根據,在寫作中,它確定以蜀漢為正統,但並不削弱對魏、吳的刻畫,它以桃園結義開始,經過對各個重要人物的敘述描繪,突出三國之間的主要矛盾鬥爭。三國時人才眾多、群英崛起,謀士如雲,政治文化多有可采,至如華佗之醫、管輅之卜,也很生動有趣,它不遺漏一個重要人物,不遺漏一件重大事件,精心組織、波瀾起伏。最後得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合乎歷史規律的推論,作為全部小說的結局。
《水滸傳》前幾十回,實際上是各個梁山人物的小傳,它接連寫了晁蓋、吳用、阮氏兄弟、楊志、宋江、林沖、武松、石秀、盧俊義的出身、遭遇,生活和性格。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中篇或短篇。因為當時的水滸故事,是以人為單位的。施耐庵統籌全書,他以誤放妖魔作為楔子,以智取生辰綱展開故事,突出一個「逼」字,以這些人物齊集梁山為一結局。這樣的結構,在藝術上說是完整的。
《西遊記》的結構比較單純,它接連寫那八十一難,難難不同,有趣的故事層出不窮,充滿幻想和幽默,具備藝術特色。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為結局。
以上只是就其總綱和結局來談,其中的佈局穿插,輕重、取捨,各個作家的匠心運轉之處,只有進一步研究才可以窺探它的結構藝術的奧秘。
三
藝術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多麼偉大的藝術成就,也是在前人的勞作和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即使像如此輝煌的藝術精品——《紅樓夢》也不能例外。在結構上,《紅樓夢》是平地起樓臺,並非再創作,但如果沒有歷史上前幾種長篇小說,特別是《金瓶梅》一書的出現,《紅樓夢》是很難產生的。按照《紅樓夢》開端所寫,一會兒叫「風月寶鑒」;一會兒叫「金陵十二釵」,又叫「情僧錄」,又叫「石頭記」。可以斷言,這部小說,是長期經營,屢經易稿,在故事結構上,是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的。我甚至猜想,雖然《紅樓夢》是曹雪芹的一人創作,但他身邊一定有一兩個,甚至三四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具備高超的藝術見解,每章每段地和他討論,出點子、提意見,改善補充。因為我實在驚嘆,像《紅樓夢》這樣宏偉的藝術結構,實非一個人的才力所能達到。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紅樓夢》是集體創作或是開會產生的小說。
以下就談談《紅樓夢》的結構。《紅樓夢》第一回有言:「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就字面看,這都和結構問題有關。作者為了使這部小說不落俗套,在結構上,苦思冥想、慘澹經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部小說在綱領提起時就不同凡響,完全是獨創。在進入正文之前,作者把綱放得很長很長。第一回,從甄士隱寫起,然後提到了賈雨村,但主要的是點明小說要宣揚的思想,即「好了」思想。第二回,寫賈夫人仙逝揚州,是為了小說最重要人物之一的林黛玉即將出場。然而又不叫她即刻露面,卻寫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使讀者得知本書所寫家族和環境的概況,使主角出場時有典型環境的依據,讀者有充分的精神準備。按照習慣,總綱應該放在第一回,作者卻點了一下又放下,接著環境敘述之後,就使一些主要人物上場。這便是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賈府,賈府的一些頭面人物紛紛登場與林姑娘相見,實際是使他們與讀者相見。這一回,進一步詳寫賈府的勢派。
兩個主要人物見面了,如是俗手,一定就迫不及待地去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一見鍾情、情意纏綿、糾纏不已。作者卻寫了出乎意外的寶玉摔玉,黛玉傷心這樣的事件,突出兩個主角的性格特點,反而使兩人生疏起來。接著就去寫別人家的事,即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直到第五回,作者才正式「曲演紅樓夢」,別開生面地表明本書十二個主要人物的一生命運。《紅樓夢》一曲,以「開闢鴻蒙」四字開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傾注一擲,有天崩地裂的感染力量。是長江大河的奔騰,高山瀑布的狂瀉。讀者一下子陷入作者所宣揚的哲學思想境界裡去。這支曲子,隨著故事的展開,一直在讀者耳邊響著,一直伴奏到第八十回。
這真是千古絕調,第一聲春雷振聾發聵,在任何藝術作品中也沒有遇到過。
四
寫小說應該是因人設事(情節),反過來,又可以見景生情(新的情節),這樣循環往復,就成佈局、就成結構。
《紅樓夢》寫了一些大排場,比如秦可卿之死,這是為了表現王熙鳳的才幹而設;寫了元春歸省,則借此機會表現很多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這些大排場,我們也可以叫它中心事件。《紅樓夢》裡這些大事件都不孤立,前因後果都很清楚,而且潛伏很長,波及很遠。比如元春歸省,這不只是繁華場面,它牽動著全書的佈局。最明顯的是歸省修造了大觀園,使姐妹們都住進去,作為故事的中心場地。它又包括著許多小情節,比如:歸省買來了小戲子,這就是芳官等人的出處,歸省要用尼姑,這就是妙玉的出處。而這些人在書中,並非十分次要的人物。在這裡,大的情節又起綱的作用,它牽動著很多小的情節。
曹雪芹在處理大情節時,總是像觀覽大江大河一樣,先找它的發源,細察它的匯流,看好它的來龍去脈。比如第三十三回「不肖種種大承笞撻」,先是用「把他耳上帶的墜子一撥」這樣一個小動作,極其生動地寫寶玉和金釧之調情。然後,出乎意外的王夫人一巴掌,已經使事件嚴重,但作者暫把這個危機放下,接著寫「畫薔」,寫「撕扇子」,寫「麒麟」,寫「訴肺腑」,這就是寫賈寶玉自己仍在隨波逐流地浮在愛情的無邊孽海之上;而林、薛、史、花等人,卻以他為中原之鹿,正在進行殊死的情場大角逐。直到寶玉迷離恍惚、六神無主,才寫「老爺叫他」,接著又是忠順王府來要人,又是賈環告狀,這才是「不肖種種」,步步緊逼、氣上加氣,使得「大承笞撻」有聲有色。打過了,接著又是賈母訓子,林黛玉抹眼淚,這樣情節相連,還容易揣想。而因此引起寶黛交諷,甚至薛蟠耍無賴,玉釧調羹這一系列的小情節,都寫得這樣合情合理、自然生動,就非曹雪芹不辦了。
他寫一個中心事件,總是像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動盪,搖動荷花,驚動遊魚,也使過往的小艇顛簸,潛藏的水鳥驚起,浪環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經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動盪拍擊不已。
這就叫做精心結構。
五
書沒有寫完,作者就「淚盡而逝」,只留下八十回,並有人說都是草稿。這就給研究它的結構造成極大的缺陷和困難。
按總綱推斷,上半部寫的是「極風月繁華之盛」,即那個「好」字;下半部當然要寫到那個「了」字,即散了的筵席,倒樹的猢猻,乾淨了的茫茫大地。但這種變化,應該是漸進的,絕不會是突變。這樣《紅樓夢》究竟要寫到多少回,就成了永久不能回答的疑難。俞平伯說,可能要寫一百一十回左右,因為五十四回是個轉折。這也是推斷之詞,究竟要寫多少回,即使曹雪芹,當時也很難預先估得那麼死。據魯迅說,八十回也不過剛剛露出些悲音來。
高鶚續書,一開頭的回目,「占旺相四美釣遊魚,奉嚴詞兩番入家塾」,就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高的續文對原著來說,是天上地下。但我們也應該退一步想:曹雪芹死後,企圖續貂者,不下百種,皆成狗尾。不管怎樣,高鶚還是忠於曹氏的原來計畫,極力追蹤原來旨意,求其吻合。雖然寫得死板僵硬,大致還是按照悲劇的路子走下來了,最後重露一些起色,這也並不完全違背曹氏的「好了」思想,因為事物仍要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有這樣四十回續書,使愛讀完整故事的人,能得到比較圓滿的享受,這就是高鶚的功績。如果他也給你來個大團圓,豈不更糟。高鶚雖然「閑且憊矣」,然而他是一個熱中的人,並不是過來的人。他和曹雪芹的生活經歷、思想見解距離很大,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所以他的書能夠長期附在驥尾上。《三國演義》寫的是三國紛爭、天下雲擾,歷史上少有的動亂時代;《水滸傳》寫的是五湖四海,各種職業身分的人;《西遊記》寫的是西天佛地,近於海外奇談。它們的佈局方面幅員廣闊,可以馳騁,都有方便之處。而《紅樓夢》所寫的只是甯榮二府,實際上是一個家庭,雖也寫到一些親戚,如林如海、王子騰,都很簡略。寫薛家較詳,實際上等於住在一起,分院別居。寫到一些外界景況,如宮廷寺廟,襲人家和晴雯家,也都是小枝小節。它寫的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矛盾鬥爭,寫的是一個家庭的盛衰興敗史。這一家庭從何處興起,又從何處敗亡?這就和在那麼一片不大的地方,修建一個大觀園一樣,在結構上,極費經營,極費周折。在十七回,賈寶玉談大觀園的設計修建時,發表的一段議論,可以作為曹雪芹對藝術處理,小說結構的總見解。即:任何藝術都要基於「天然」,「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不能「人力穿鑿,扭捏而成」。因為,「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我們知道:小說的結構來自故事情節,而故事情節來自人物的思想行動,這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符合生活的發展規律,才能形成的。
我們無妨再作一些註解:曹雪芹所說的天然,就是現實生活裡所有的、所存在的,不是由作者無中生有、胡編亂講的。胡編亂講,便是「穿鑿扭捏」。生活裡一點兒影子也沒有的東西,你硬要把它說成是現實,大加編排,那是說謊,是欺騙讀者,是造謠惑眾。
六
寫長篇小說開頭容易,就像走前幾步棋一樣,頭頭是道,中間佈局已經不易,最後結尾最難。《三國演義》最後以晉朝統一中國作結束,當然很完滿,這是借助于歷史,作者的苦心還很難見到。《西遊記》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結束,這也是故事的必然,事前可以容易安排的。《水滸傳》,以七十回而論,蓼兒窪一夢,已近玄虛,只是等於把更長的《水滸傳》,比較適當地剪裁一下,並非在結尾處做了多大功夫。《紅樓夢》的結尾,因為雪芹已埋地下,世上更無能人,小說影響,雖然如此之深遠,它的結尾,只能無可奈何,將永久沒有下場了。
寫作長篇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中間枝蔓太多,前後銜接不緊,寫到後來像漫步田野,沒有歸宿;或作重點結束,則很多人物下落不明;或強作高潮,許多小流難以收攏;或因生活不足,越寫越給人以空洞散漫之感;或才思虛弱,結尾已成強弩之末,力不從心。甚至結尾平淡,無從回味;或見識卑下,流於庸俗。
至於中間佈局,並無成法。參照各家,略如繪畫。當濃淡相間,疏密有致。一張一弛,哀樂調劑。人事景物,適當穿插。不故作強音,不虛張聲勢。不作海外奇談,不架空中閣樓。故事發展以自然為準則,人物形成,以現實為根據。放眼遠大,而不忽視細節之精密;注意大者,而不對小者掉以輕心。腳踏在地上,穩步前進、步步為營,寫幾章就回頭看看,然後找准方位、繼上征途,寫完之後再加調整。如此做去,或可稍有補救于萬一。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意思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8禁】為什麼用嬰兒油不行?
**
第一次讀《天橋上的魔術師》裡的〈金魚〉,我被露骨的性描寫困住了,不是沒讀過更露骨的,而是不解。為什麼作者要安排這段「嬰兒油」與「KY」的情節呢?
其實,這樣問的意義可能不大,對讀者而言,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這段安排對主題、情節或人物產生怎樣的作用?
如果你依序讀《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一次看到性的描寫會是在〈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那篇。在那裡,你可以很容易讀出,敘述者「烏鴉」從認為女友的私處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到拿掉孩子以後變成「好像一座被放棄的城市」,其實象徵的正是他內心枯萎的愛的能力。但〈金魚〉裡「嬰兒油」的意象,就顯得晦暗不清了。
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的九個故事裡,〈金魚〉讀來格外令人感到莫大的悲涼。敘述者「我」從小父母不詳,被阿姨姨丈收養,經常遭到痛打,高中畢業過離家作板模工,從此漂泊生涯,在與陌生人的性愛中尋得一點點生命的慰藉──
「我愛上了深夜萬華的腐敗氣息,滿街睡倒的遊民,交錯複雜的巷弄,坐在機車上的流鶯。」「整個萬華的流鶯,只有和她做愛可能不會讓我自己有哀傷的感覺。」
敘事者在社會底層遊蕩,如一縷午夜漂泊的遊魂;渴望邂逅的,也只是一點如磷火般的溫暖而已。
這麼哀傷的故事,作者以克制的筆法拉開了與人物的距離,更讓敘述者「我」以疏離的語調來陳述,使得文字不會落入感傷主義的陷阱,反而營造出一種如霧不透令人窒息的悲涼感。
第一次讀懂它的悲涼,但困惑於它性的描寫。〈金魚〉裡,魔術師送給特莉沙的「金魚」意象很清晰,象徵著一種似有若無,難以把握的愛與慰藉──「死掉的魚變得更透明,我差點找不到,簡直就像冰塊做的一樣。」
我們在結尾聽到了冰塊融化的回聲。敘述者「我」最後吻了久別重逢的特莉沙的唇一樣──「非常奇妙的是,特莉沙的嘴唇的柔軟與味道我並沒有忘記。在我無聊的、混亂的人生裡頭,總算還留下了這樣一件 ,即使像冰融化了,還以水的形式存在的東西。」
吳明益的敘事結構嚴謹如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嬰兒油」的意象絕不是作者單純的、異色的、獵奇的情節安排。
於是,我遵循納博科夫的訓示:「一個人不能讀懂一本書,一個人只能重讀一本書。」我同時Google一下:「K-Y™ 是一種無色無嗅及不油不膩的水溶性凝膠狀潤滑劑,可以清水洗淨及不會留在人體內。」杜蕾斯的網站這麼說。
再看。略懂一點了。
我想,就主題與人物而言,這段安排暗示了敘述者「我」的孤僻、自我,缺乏愛的能力。而殘留別人的氣味就「沒辦法回到自己的生活裡頭」,其實也是一種「他者即地獄」的巨大孤絕感吧。
就情節而言,它導出了後面敘事者的自我論斷:「不過這三次零星的戀愛,讓我體認到了自己並沒有組成一個家庭的打算。」沒有之前的鋪墊,敘述者這個心思,就會顯得突兀,生硬。
此外,就文字形式而言,它也形成概述與展示的對比,三個女人,如果都一筆帶過,文字的肌理就平掉了。三個女人不必一一細寫(若全部細寫就顯得敘述者「我」太有情意了),而必需有一位是特殊的,值得細寫,形成概述與展示的錯綜變化。
再者,有具體的人物互動,才能形成「對話」,而「獨白」與「對話」的交錯,就可以使文字形成節奏變化的效果。
我不曉得這樣說對不對,我在〈金魚〉讀到七等生般的虛無。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曉花事─李明川的療癒系花藝」介紹
訪問作者:李明川
內容簡介:
每一朵花,都能帶來療癒人心的力量!
超過 60 種療癒花藝創作,
美妝保養先鋒大師李明川首度開創無可取代的花卉美學視野
‧利用 10 種四季常見花材,細膩打造精品花藝!
‧藉由顏色和日常生活容器,巧手讓花卉體現多元風格!
讓雙手成畫筆,花草為顏料,為日常妝點上幸福溫暖的樣貌!
明川老師的花藝美學 1──花是最好的療癒: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姿態,往往能帶給我們無限啟發;渾然天成的型態,就像是在與我們
對話。隨風搖曳的溫柔樣貌,抬頭挺拔的勇敢精神,燦爛綻放的熱鬧感,甚至是獨特自
我的率性,藉由每一種花材與生俱來的個性與色調相互搭配,讓花卉成為療癒我們自己心靈,並感動他人的溫暖雞湯。
明川老師的花藝美學 2──提升空間氛圍的裝置藝術:
如何將冰冷的空間提升氣氛?擺上花,就對了!不論是大小婚禮、商事、餐廳,或北歐
風、鄉村風等不同居家空間,點綴上適合的花卉,搭配上不同花器,立即有驚豔的效果:
像是粉紅色玫瑰與桔梗體現浪漫愛情、綠石竹和火鶴增添莊重,同時也緩和了嚴肅感,優雅海芋勾勒出日式簡約風格,每一種都能為生活帶來多一點情趣。
明川老師的花藝美學 3──節慶送禮的窩心選擇:
花卉植物總是傳遞最窩心的祝福,相較於花禮的購買,如果是自己手作的贈禮更是情意滿點。從書中學習並延伸的靈感動手創作吧!為重要的人獻上最貼心的手作禮物,不論是情人、老師、上司或親友,都能透過您親手製作的花卉,感受獨一無二的窩心祝福!
明川老師的花藝美學 4──美感培養與生活實戰:
在掌握花藝各式用途,以及鑑賞精彩作品之餘,更重要的是,跟著明川老師的腳步一同
學習花藝知識。創意花藝不一定要使用絕美花器,生活中的容器也能創造出絕美花卉擺飾,並藉由色調搭配原理,結合四季花材相互搭配,最後加上組合構圖的層次技巧等,製作為生活增添品味與質感的花藝比你想像中容易的多。
作者簡介:李明川
在彩妝與造型領域擁有數十年豐富資歷,對於「美學」具備得天獨厚的開創眼界和敏銳度,深受許多精品品牌和藝人明星的青睞,也曾出版美妝造型和瘦身等相關書籍。
一向秉持著孜孜不倦學習精神的明川老師,接連去紐約和倫敦研習花藝,成功跨界花藝事業,擺脫流派與構成限制,結合長期累積的時尚美感和創意巧思,以大膽創作又深具精緻質感的作品,開創花藝領域的嶄新篇章。
作者粉絲頁: 李明川 Lee Ming Chuan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cve9F4Xo0/hqdefault.jpg)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意思 在 如何銷售?動之以情vs 曉之以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限時好康只要點開下面連結,便可以下載Dan Lok 最暢銷的書《F.U.Money》啦:http://arouseemotions.danlok.link 這裡訂閱Dan Lok 駱鋒YouTub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