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火🔥】2020年山火面積急升 真係意外咁簡單?
有無覺得舊年重陽山火好似特別勁?呢個唔係幻覺!前幾日明報頭條引述政府最新數字指,2020年受山火波及嘅郊野公園面積達900公頃,較前年高出3倍,即等同47個維園咁大【註一】。翻查過往報導中漁護署所供資料顯示,過去4年郊野公園內受山火波及嘅累計面積都只係866.9公頃【註二】,加埋都唔夠2020一年嘅900公頃,一年翻倍的「燒山」增長異常。
而自然因素似乎並非主因。山火嘅自然因素複雜,可以是高溫、低相對濕度、缺少雨水等等。若以雨量而言,2020年並非特別乾旱,天文台資料顯示,2020年總雨量(2,395毫米)與過去7年平均值(2,438毫米)相若,而重陽大火發生嘅10月,雨量亦有142毫米,環境因素不極端【註三】,所以2020年大規模山火背景因素並非特別風高物燥,而係外在嘅人為因素。
▍山火地點同殯葬區重疊
其中一個人為因素可能係同拜祭活動有關。舊年異常高嘅「燒山」面積,近4成(334公頃)集中係林村郊野公園【註四】。舊年重陽大火後,本研社製作咗《2020年10月新界燒山地圖》(LINK:https://bit.ly/321wMHM) 【註五】,發現山火嘅大概地點同「新界認可殯葬區」高度重疊,當中相當一部分亦位於林村郊野公園內。
值得注意嘅係,林村郊野公園並非最熱門嘅郊遊地點,但園內墳頭數字多,難以直接歸究多個火頭皆由遊人引起。明報報導亦引述消防處指,部分山火確實由香燭、冥鏹和蠟燭等引起,顯示「新界認可殯葬區」同郊野公園嘅用途明顯存在衝突。
▍政府解密檔案的啟示
除咗政策不健全、土地用途有衝突外,山火猖獗背後嘅原因亦明顯係執法不力。
呢個土地用途衝突,80年代嘅港英政府亦注意到。參考香港政府解密檔案【註六】,港英政府自1983年起加入「新界認可殯葬區」發牌條件,要求獲發牌嘅村民,*必須* 在合適容器燃燒冥鏹,不能在曠野燃燒冥鏹 (No open fire may be used for any purposes whatsoever at grave sites inside Country Parks)。即係話郊野公園殯葬區內一定要有化寶爐,而係化寶爐以外生火即屬違法。
雖然條例係咁寫,但每逢春秋二祭,新界山頭燎原烈火,足以顯示政策設計或執法上出現問題。根據漁護署年報(2015-16年度至2018-19年),平均每個年度竟然只有7.5宗嘅非法生火遭到漁護署檢控,每宗平均罰款約 $600【註七】,比起亂拋垃圾定額罰款$1500仲低,阻嚇性存疑。
▍山火真係「意外」? 所以無嘢可以做到?
咁係咪可以有更好嘅方法去杜絕呢啲所謂嘅「唔小心」同埋山火「意外」呢?解密檔案當中就提到,港英政府為解決旱季由拜祭活動引起嘅山火問題,係1980年索性係新年、清明同重陽節直接喺郊野公園嘅植林區全面禁止生火,包括大欖、城門同大埔滘【註八】,證明早係40年前,政府就有先例限制拜祭活動而減少山火出現嘅機會,政府對於山火猖獗並非乜都做唔到。
例如政府可以將全面禁止生火加入成為「新界認可殯葬區」嘅發牌條件,或將防火標準與公眾墳場睇齊,將化寶爐集中喺某地點,例如郊野公園入口處,而非任由火種深入郊野公園各處,令山火在郊野公園各處蔓延,呢啲都係合理嘅解決方法。
可惜現在政府將起火原因簡化為「意外」(意料之外?)而不積極處理。但政策長年出現漏洞,加上執法不力,山火其實係大眾都意料中結果。政府若然繼續消極,每年春秋二祭嘅山火只會燒得更猛烈,浪費數十年來保育嘅心血同燒埋屬於大眾嘅公眾財產。
#搞乜郊野
#安心出殯
【註一】山火去年燬47個維園 面積飈3倍 3年檢控15宗 朱凱廸批執法鬆:不涉人命不
了了之 http://bit.ly/3dmMnse
【註二】大欖郊野公園山火植樹區焚毀 修復需廿載 環團:如現山火又歸零
http://bit.ly/2NuveBQ
【註三】個別要素的每月數據 天文台月總雨量(毫米)
https://www.hko.gov.hk/tc/cis/monthlyElement.htm?ele=RF
【註四】雞公嶺5年13宗山火 去年燒毀334公頃等於三分一青衣島 https://bit.ly/3bcFEyj
【註五】【治山火 用重典】http://bit.ly/2N50ebT
【註六】香港歷史檔案 HKRS882-1-34 Disposal of NT Dead
【註七】
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 2014至2015 http://bit.ly/3aqBvr5
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 2015至2016 http://bit.ly/3dq1YqL
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 2016至2017 http://bit.ly/3dgioC6
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 2017至2018 http://bit.ly/2N6UJti
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 2018至2019 http://bit.ly/2NAZVFm
【註八】
1980年3月1日 星島日報 《植林區內山火頻仍 掃墓今次焚燒祭品 新界司向鄉局徵詢意見」》
— 本土研究社 —
▍研究到底 參與小額月捐支持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自訂金額支持香港土地研究
https://www.paypal.com/cgi-bin/webscr?cmd=_s-xclick&hosted_button_id=NFVSMP9T6GDSJ
👣Follow Us: https://linktr.ee/liberresearc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按照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傳統,上帝將摩西埋葬在這座山上,登上海拔約817米的尼波山,可清晰地眺望約旦河流入死海之美景,聖經上所提的「迦南美地」儘在眼前。2000年3月19日,教皇保羅二世在其朝聖之旅期間,參觀了這一遺址(尼泊山是約旦最重要的基督教聖地之一)。在拜占庭式教堂旁種植一棵橄欖樹,作為和平的象徵...
曠野 40年 地圖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治山火 用重典】
重陽節多個新界山頭受祝融之災,錦田大江埔一個動物收容所因受林村郊野公園嘅山火波及需要緊急撤退。眼見郊野公園每年被大火至少蹂躪兩次,市民非常希望揪出放火兇手。究竟放火嘅人,會唔會係一如網上流傳嘅一眾「孝子賢孫」呢?如果喺,咁如何制止佢哋「唔小心」咁留下火種?我哋翻查歷史檔案,搵到當年考慮過嘅應對山火方法,要杜絕拜祭先人導致山火,並唔係無計仔。
-燒山地圖-
本土研究社透過整合新聞報道及社交媒體消息,製作咗「2020年10月新界燒山地圖」(LINK: https://bit.ly/321wMHM),列出在重陽節前後、能核實受山火波及嘅大約或確實地點。我哋發現山火偏佈新界各處:元朗錦田、洪水橋、上水蕉徑、邊境、屯門藍地、馬鞍山等。
值得注意嘅係,山火地點同原居民「新界認可殯葬區」高度重疊,就連「黑過墨斗」嘅元朗南邊圍後山嘅殯葬區,重陽節當日都紅紅烈火。
-近千公頃郊野公園土地遭殯葬區入侵-
我哋仲用空間分析工具發現,全港郊野公園入面有達939公頃嘅土地遭殯葬區「入侵」,當中林村郊野公園有近3成(459公頃)嘅土地同殯葬區重疊,無論面積同比例上都為眾郊野公園之最。重陽節當日,林村郊野公園嘅火場亦係最大,林村郊野公園無燒烤露營地點【註一】,重陽節當日亦無雷擊,起火原因有冇可疑不言而喻。
郊野公園不得胡亂生火【註二】,容許村民喺郊野公園燃燒冥鏹,本身就同郊野公園保育嘅目的相違背,所以係郊野公園成立之初,港英政府就高度管制郊野公園入面嘅拜祭活動,並設下好多嚴格發牌條件。面對年復一年「唔小心留下火種」嘅行為,呢啲「辣招」應該要再次被「激活」。
-港英曾考慮郊野公園禁止焚燒祭品-
1970年代以前,新界山邊殯葬近乎不受管制,與市區墳場的嚴格管制大相逕庭,亦導致眾多衛生、環境、火災及法律問題。1980年,港英政府打算引進辣招,喺植林區全面禁止生火,包括大欖、城門同大埔滘,當中包括大片郊野公園土地。時任新界政務司鍾逸傑曾表示措施雖然看似嚴厲,「但鑑於山火造成嚴重損失,[政府]認為有禁止在此等極易發生火警之地區焚燒掃墓製品之必要。」【註三】
但措施引起各鄉事委員會激烈反對,認為「掃墓者無惡意遺下火種」,結果不了了之【註四】。
-最嚴重情況可以「起骨」-
雖然政府對山邊掃墓燃燒祭品繼續採取容忍態度,但因每年均有掃墓人士唔自律,山火仍然頻繁。政府喺1983年開始透過發牌制度管制新造墳墓及拜祭活動【註五】,同時劃定「新界認可殯葬區」,規定新墳必須座落喺指定地點。
但因唔少嘅「新界認可殯葬區」同郊野公園重疊,為減少因拜祭先人引起山火對於樹林和自然植被嘅破壞,檔案中發現港英政府自1983年起加入發牌條件,原來有特別要求獲發牌嘅村民,*必須*在合適容器燃燒冥鏹,不能在曠野燃燒冥鏹 (No open fire may be used for any purposes whatsoever at grave sites inside Country Parks)【註六】。
時至今日,該項發牌條件仍然生效,在現行「認可殯葬區-殮葬注意事項」中,特別列明「持證人須使用合適的容器用作燃燒香燭、冥鏹等物品」,「否則當局有權撤銷此許可證,而先人的遺體/遺骨/骨灰則須掘出或遷移至別處安葬,一切費用由持證人承擔」【註七】。
簡而言之,係郊野公園墳頭攪到生靈塗炭唔係無後果嘅,最嚴重嘅情況係需要起咗先人條骨出嚟,祖宗山墳都冇情講。
-收回燒山特權-
所以根據現行法例,村民即使有特權係山邊安葬先人,亦無特權胡亂留下火種,政府本身已有辣招對付,見到胡亂放火嘅情況絕對有權制裁。但申訴專員公署係2015年發表報告炮轟,一個小小嘅「新界認可殯葬區」政策,竟由四個政府部門執管:食環署、漁護署、地政總署及民政總署【註八】,面對殯葬區各種亂象,各部門均互相推波,而山火就繼續猛烈地燒。
除咗透過執行發牌條款「起佢條屍」,政府仲可以參考市區墳場管理措施,集中燃燒冥鏹嘅地點,減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嘅機會,例如係郊野公園入口設立化寶爐,一刀切禁止係郊野公園入面生火。
其實滅絕每逢春秋二祭燒山有好多辦法,但似乎新界係有個暗黑「殯葬結界」,政府對問題長期都視而不見。
--
【註一】漁農自然護理署 《林村郊野公園簡介》 https://bit.ly/37Y9dn2
【註二】在郊野公園內,只可以在指定燒烤爐生火。
【註三】1980年3月1日 星島日報 《植林區內山火頻仍 掃墓今次焚燒祭品 新界司向鄉局徵詢意見」》
【註四】1980年5月5日 華僑日報 《掃墓禁焚祭品有違習俗 大埔鄉事會決反對》
【註五】香港歷史檔案 HKRS895-1-40 Burial Policies in NT
【註六】香港歷史檔案 HKRS882-1-34 Disposal of NT Dead
【註七】民政總署 《認可殯葬區-殮葬注意事項》 https://bit.ly/320mQi2
【註八】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報告 《政府對「認可殯葬區」的管理》
https://bit.ly/3kMEe0K
自訂金額支持研究工作
https://www.paypal.com/webapps/shoppingcart…
有些事發生左就無法忘記,相信我地好快又會再同大家見面,please expect us.
本土研究社
--
🕵️♀️ 月捐民間研究工作多多支持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ollow U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 Podcast: https://apple.co/3ly0yfw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berresearch/
🖨TG: t.me/liberinfo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LiberResearch
🎥Youtube: https://bit.ly/2WOIKTk
🧠研究義工報名申請表
https://bit.ly/2SbbyT3
曠野 40年 地圖 在 Junyou Li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繼續跪謝各方大德,跪著過完年底
-
WORK ⇾ 《野 yeah》:不再定義好生活,40組創作者的不標準答案
BIOS monthly 八年來第一本實體特刊
Buy:https://zecz.ec/2PpOnSV
——————————
Note.
《野》是什麼?不是曠野裡的生物,不是渺無人跡的優美之地。
《野》是打開創作的邊界,也是回答自身的迷惑。
BIOS monthly編輯部用《野》這個企劃,去尋找台灣這片土地上的創作能量。同時也是BIOS monthly這個品牌的實體展現。
依此脈絡延伸,企圖在設計端用整體包裝和裝幀形式回答:《野》是什麼。
因此尋訪各種工廠,在不同產業裡找尋本不會出現在裝幀的材質———原是緩衝材的大氣泡紙,改變使用方式成爲外包裝材;過濾用的白色海綿濾材,則製作成一式沒有邊界的書殼。
藉由整體設計規劃轉化概念和形式,回答了這個問題。
• 整份刊物除正4色(cmyk)外,使用11種特色油墨和11種不同紙材。
• 整份刊物手工包裝
• 好野人冊 ⇾ 收錄 7 篇重磅專訪+30 幅大圖攝影+10 位創作者離群地圖
• 霓虹燈冊 ⇾ 6 小冊 ZINE 收錄 9 道人生放送波+3 組野的探測
• 金包銀冊 ⇾ 地方的長輩們需要創作+詩人恣睢麻利詩手稿
• 2020 yeah 曆引報 ⇾ 12 張刷銀人像海報+顏文字月曆
• 野生動物保育貼 ⇾ 隨機貼.防水逆.保平安
——————————
• 形象配樂
大象體操 Elephant Gym 張凱婷 ft. 楊秀卿
• 五位台灣當代攝影師捕捉人地景的野性
姚瑞中/林予晞 Allison Lin/Sean Wang Photography 汪正翔/Crystal Pan Photography 潘怡帆/Im/permanence by Manbo Key 登曼波
• 十三位創作者書寫
鄭宜農 Enno Cheng/黃以曦/盧郁佳/恣睢麻利/鄧九雲 Joanne/王榆鈞 Yujun Wang/Frandé, 法蘭黛樂團 法蘭/楊婕/葛大為/if&n 蔡宜芬/地衣荒物 Earthing Way 謝欣翰/秋刀魚 陳頤華/好氏研究室 陳易鶴
• 七種野的姿態
陳竹昇/連俞涵/先毛窩/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楊宗翰/黑狼/黃大旺/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HOCC 何韻詩
• 胡鬧讓創作發生
拍謝少年 Sorry Youth/イルカポリス 海豚刑警/地下伏流Underflow/財哥專業檳榔攤/台灣迷因 taiwan meme/培養meme/《戲說台灣》編劇簡士耕/《辛普森家庭》聲音導演 魯蛋叔叔聲創工作室/《蕃薯之聲》恆春兮/HIMYM
• 長輩的創作第二春
楊秀卿說唱藝術團/南瑤宮媽祖電音團/ 中山社大舞蹈班 /北投社區大學英導班/北投社區大學居家剪髮班
• 加碼!多位施主 yeah 曆引爆開示 2020
張藝/9m88/黃麗群/吳可熙 Wu Ke-Xi/胡淑雯/王彩樺-台灣濱崎步 /ØZI/言叔夏/許含光 Lumi……and more
——————————
Credit.
藝術總監:劉克韋
裝幀設計:劉克韋
yeah 曆引報設計:劉克韋
好野人冊內頁設計:畢明媛
霓虹燈冊內頁設計:黃詩婷
金包銀冊內頁設計:郝御翔
野生動物保育貼設計:郝御翔
•
出版者:白尊宇
主編:溫若涵
編輯統籌:李姿穎
編輯:王晨熙/曾勻之/蕭詒徽
編輯助理:洪以樺/馬揚異/陳關文
封面攝影:王晨熙
•
攝影:汪正翔/林予晞/姚瑞中/潘怡帆/登曼波
專訪攝影:王晨熙/邱承漢/鹿虹/Jo/迦南/洪以樺/林聖偉
撰稿:曾勻之/溫若涵/蕭詒徽/李姿穎/培養迷因/鄭宜農/黃以曦/盧郁佳/恣睢麻利
插畫:Erin Chu(離群地圖)/HIMYM(野の放送波)
•
特別感謝:林書弘/呂岱芸/陳貞文/邱承漢/陳鈞翔/黃佳琪/游育寧/溫為翔/陳祖康/楊庭安/林哲熹/呂雪鳳/曼達/王淨/大象體操/楊秀卿與微笑唸歌團/林果良品/顏社/嘖嘖/Belle’s in Taipei/Ne.Sense/和平阿帕/肥頭音樂/大元機車行/賴建岱/王彩樺/9m88/何韻詩/恣睢麻利/黃麗群/吳可熙/林予晞/胡淑雯/張藝/ØZI/言叔夏/許含光/小北百貨
•
平面攝影: 劉俊佑 (Junyou Liu)
曠野 40年 地圖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按照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傳統,上帝將摩西埋葬在這座山上,登上海拔約817米的尼波山,可清晰地眺望約旦河流入死海之美景,聖經上所提的「迦南美地」儘在眼前。2000年3月19日,教皇保羅二世在其朝聖之旅期間,參觀了這一遺址(尼泊山是約旦最重要的基督教聖地之一)。在拜占庭式教堂旁種植一棵橄欖樹,作為和平的象徵。2009年5月9日,教宗本篤十六世來此參觀,發表了演講,並從山頂眺望耶路撒冷的方向。站在尼波山被封侵蝕的懸崖上,可眺望死海、約旦河谷、耶利哥、耶路撒冷的群山,以及當年先知摩西也看過但始終沒能進入的聖地迦南(Canaan)。在申命記最後一章,摩西從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與耶利哥相對的毗斯迦山頂,觀看以色列全地。根據基督教的傳統,摩西被安葬在尼波山,雖然沒有指定他的埋葬地點是。一些伊斯蘭傳統也表示同樣的,雖然在耶利哥以南11公里、耶路撒冷以東20公里處的曠野有摩西的墳墓。1933年,在尼波山的最高峰發現了4世紀教堂和修道院的遺址。山上的銅蛇雕塑是義大利藝術家喬瓦尼•凡托尼的作品。馬達巴位於約旦首都安曼西南33公里處,在尼波山東南約10公里,也是在古代君王大道上。早在距今4500多年前,人類就已在此定居。現今,這裡是約旦的基督教徒(主要是東正教)重要聚居地;基督教徒佔約旦的總人口8%。馬達巴是世界上馬賽克鑲嵌製品種類最多的城市,享有「馬賽克之城」的美譽。當地最著名的古蹟是聖喬治東正教教堂(Greek Orthodox Church of St. George)的地面上用馬賽克鑲嵌的古中東地圖。
佩特拉古城Petra in Jordan(西元前9年—西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跡區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古城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海拔1000米的高山峽谷中。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鑿而成,佩特拉遺址的岩石帶有珊瑚寶石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現出絕美的顏色,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古城”。佩特拉為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國首都,西元前 1 世紀時極其繁榮,西元 106年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所以現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常有的建築。3世紀起,因紅海貿易興起代替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直到1812年為瑞士旅行家重新發現而重見天日。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長的峽谷通道。進入峽谷,可以看到在岩壁上的許多空洞,這是一些鑿岩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根據埋葬者身份的不同而規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廣場正面聳立著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傳說裏面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哈茲納赫殿堂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樑和門簷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後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這是一座隱沒於峽谷中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城牆天然而成。當然現在已經風化瓦解所剩無幾了。(多謝觀賞,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