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其實是個擁有多元醫療文化的國家,也因此我們面對醫療有更多的選擇,但我們也都應該要回過頭來思考,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到底「病」和「藥」、「醫療」與「醫學」背後的權力關係!
------------------------------------------------------
許多的「病」,西醫不能確定其原因,只能把它稱為「症」,或是「症候群」。可是一般大眾並不了解「病」與「症」的差別,這些「症」,透過媒體的宣傳或其他行銷手法,很容易「教育」(誤導)大眾把症狀當成疾病,需要看醫生、吃藥。例如睡不好、焦慮、憂鬱,還有更年期現象、老人的骨質疏鬆等等,但是這些「症狀」其實只是人們生活中的種種經歷。
這種「病」「症」難分的手法,最常為一般西醫所使用,他們是這種手法的受益人。而另一方的受益者是藥廠。兩者結合則成為「發明疾病的人」(這也是個書名,作者為德國資深醫療記者)。
行銷這些「病」需要大把的銀子。錢從哪裡來?曾聽說最賺錢的三大產業是甚麼嗎?石油、軍火、製藥!藥廠是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除了直接打廣告宣傳藥物,或是透過媒體炒作疾病之外,接下來藥廠還能做甚麼來「教育」大眾呢?首先醫生和藥廠們要成立「公益」團體,讓曾經患「症」吃藥的人告訴大家,這個「症」是多麼嚴重的「病」。然後受苦的患者得到了同情與注意,這個「症」也達到了宣傳的效果。這些運作所需經費來自「善心人士」,其中包括藥廠的捐款。顯少有人提醒大家,「症」是表面的現象,就如發燒、頭痛、咳嗽只是感冒症狀;「病」則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器官、細胞有了問題而導致。
更年期 看 中醫 還是西醫 在 有些疾病中醫治療效果會比西醫更好更快。那麼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那說明你真有病;看西醫,問診後大夫對你說,“你還是去看看中醫吧。 ... 月婦女的痛經、月經失調、功能性出血、不孕、更年期綜合征、妊娠期和產後疾患,如嚴重的妊娠 ... ... <看更多>
更年期 看 中醫 還是西醫 在 [轉貼] 中醫教妳養生安度更年期- 看板regimen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些西醫師以為,中醫裡並沒有「更年期」這件事,因此對中醫處理更年期的療效存疑。
對這點,前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婦科主任、劉桂蘭中醫診所醫師劉桂蘭引用著名的中醫經典《內經˙素問》更正:「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即是闡述女子停經狀態。
劉醫師指出,中醫處理更年期症狀是針對病人的「證型」,利用調理肝、心、腎方式,減緩生理下滑速度,將更年期的不適感降到最低,「效果並不亞於西醫的荷爾蒙治療,」劉桂蘭49歲,外表卻像30幾歲,身材勻稱優雅。
三種體質,容易出現嚴重更年期症狀
中醫視更年期為人生必經過程,之所以發生症狀,「腎虛」是主因,「陰陽平衡失調」則是表現。有三種體質的婦女更年期症狀會比較嚴重:
■氣血虛弱:例如貧血、大病初癒的人,抵抗力較差,對環境變遷或身體變化比較不能適應,容易出現更年期症候群。
■陰虛火旺:這種人體形瘦小、不愛活動、個性較內向,容易火氣大、心火躁動,到了更年期又加上腎虛,腎水不足,心火更旺,因此會煩躁不安,情緒波動大。
■肝鬱氣滯:完美主義者,精神長期緊繃,心理壓力大,自主神經失衡。到了更年期時症狀會更嚴重,容易躁、煩、情緒不穩定,出現躁鬱症狀。
尤其都會中高學歷、高社經地位、事業忙碌的女強人,到中年依舊不敢鬆懈,緊張忙碌,加上長期坐在辦公室,容易傷氣。氣虛、氣鬱就傷害脾。思慮過度也會造成氣結和氣鬱,很可能會導致嚴重更年期症狀。
從生活著手,延緩老化
中醫重養生,強調從生活著手,因此要安度更年期,要在提早保養,而非等到邁入更年期才做。
平日就得管理自己的情緒,練習放慢腳步。
一位高階女主管向劉桂蘭求救,說開會時會突然心悸、恐慌得喘不過氣,懷疑自己更年期到了。經過評估,劉醫師認為這位婦女的問題不在更年期,而是緊張、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生理反應。
聽了醫師說明,這位主管練習開會時不那麼緊繃,心跳呼吸加快時就藉著上洗手間時深呼吸、放鬆,果然有改善。
其次,女性年過35歲,身體開始無聲無息地退化,代謝機能會漸趨緩慢。清淡少油、新鮮食材、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是基本保養的原則。可多吃些滋潤性食物,例如枇杷、桃子、柿子、橘子、玉竹、菠菜、綠花椰菜等,以儲備將來更年期後流失的水分、膠質。
吃對食物還可以調理開始走下坡的生理機能。
比方黃豆、黑豆加排骨燉煮成的雙豆排骨湯,有益氣補腎、強筋壯骨功效,豆類還有助於穩定情緒。或者是五穀糙米飯、絲瓜麵線、龍眼蓮子粥等,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天然食材加上中醫養生原理,就可做為預防更年期症狀的藥膳。
如果更年期症狀已經干擾身心、影響生活。可以在經過合格中醫師診療後,使用一些調理更年期症狀的藥方。譬如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益氣聰明湯、天王補心丹等。
運動也是中醫強調的。透過運動,將氣血循環順暢,增加身體含氧量,並把潛在壓力釋放出來。
臨床上發現,更年期婦女若持續運動兩個月,不必依靠藥物,就可以減輕30%的不適症狀。瑜伽、太極導引、健走、登山等都是好運動,最大原則就是規律、且持之以恆。
劉桂蘭婦科中醫的更年期秘方
經歷:專長中醫婦兒科
現況:49歲,身高157公分、45公斤
我從年輕時就有運動習慣。過去打羽毛球,現在每週練二次瑜伽,假日就去爬山。陽明山坡度不高,而且有很多步道,對膝蓋磨損比較小,又可以訓練肌力。
早餐是我一天最重要的一餐,要吃得好。比如燕麥粥加蛋、或者吃麥當勞早餐的蛋堡,中餐少吃些,偶爾也會和朋友去喝下午茶,晚餐吃得最少、最清淡。
從35歲以後,每次月經週期結束,我會服用當歸補血湯,平日以高麗參加西洋參泡茶當做飲品,這兩種都可以補充身體的氣血,是人的生理根本。
中醫的養生原則強調人的生理週期要跟隨太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一定在11點前就寢,早晨6:30起床,中午休息20分鐘,下午就有精神從兩點看門診到晚上9、10點。
雖然懂得如何照料自己身體,但身體的老化還是會持續緩慢進行,我樂觀面對。有些更年期症狀,我也開始親臨。現在月經週期變得比較不規則,我常自嘲「身體三不五時總會給我一些顏色看看」。
當歸補血湯
藥材:當歸1錢、黃耆5錢、柴胡1錢
作法:將3種藥材加熱水350~500cc沖服
飲用方法:每次月經結束後一週,服用3~5帖
【文章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5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0.126.2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