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12月26日修法以來, 很多躲債10年以上債務人,透過協商、更生、清算免責,擬定還款計劃,擺脫負債窘境!
其中有關 #消費者債務人「生活必要支出」數額的表明,可否不需再記載支出原因、種類,並提出單據等證明文件。
我協助 #台北律師公會 及 #卡債自救會 提出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今天已在司法法制委員會完成審查, 希望可以盡速完成三讀,減省司法程序上的消耗。
謝謝黃世杰召委的排審,希望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能支持修法,盡速完成審查。
完整提案說明影片 https://ivod.ly.gov.tw/Play/VOD/131254/1M/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
更生還款 在 張衞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接了件法律扶助債務清理案件(就是由於種種原因積欠債務,被壓得喘不過氣,請律師幫忙聲請協調還款方案,甚至是聲請更生或清算的案件),當時聽到申請人指定由衞航辦理,雖然互不相識,且案件程序繁瑣費時,還是決定同意接案。
▫
收到資料赫然才發現,申請人年事已高,每月還被強制執行扣薪水,而且住在新北市石門區山上,來衞航事務所開會來回超過90公里,讓衞航回想起,競選期間所見的石門區,是一個沒有市場、沒有小兒科診所的偏鄉,城鄉差距之大,不禁令人慨嘆。
▫
思來想去,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如果石門區有朋友可以提供里民活動中心或宮廟等場地(請留言或傳訊息連絡),衞航願排定時間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以小小回饋石門區鄉親過去的支持。
▫
註:照片為2019年衞航參加石門社區重陽敬老活動留影
更生還款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K01】男人沒樓注定單身?粵語長片早有警示
2014 年,一篇公屋潮文道盡萬千無殼男士被「未來外母」藐視的經歷。其實五十年前,磚頭已然扭曲兩代關係觀。去年有網民發布一段經剪輯的粵語片,片中「外母」苛責女兒的男友沒有樓房,男友受盡壓力,要急覓居所。港人長年陷入置業惡夢,有其歷史背景,但沒有政府和私人發展商推波助瀾,風氣難以一代傳一代。
置業惡夢「五十年不變」 既是港人期望又是政策使然
粵語片《斷腸玫瑰》在 1966 年上映。飾演男主角的周驄與飾演女主角的南紅是情侶。其中一段劇情,講述二人計劃結婚,「外母」黃曼梨疼愛女兒,不忍女兒日後跟女婿一生勞碌,要求周驄先行置業,否則不許結婚。
片中的黃曼梨訓示周驄「就算分期付款,你都要買咗層樓先可以結婚,如果唔係,你份人工交咗租之後仲剩番幾多,咁咪即係成世捱」。這句對白,反映當時社會已形成置業較租屋優勝的看法。置業代表有能力,更代表有朝一日可以自主自立,不用被房東欺壓。
如此想法,在港人、私人發展商和政府合奏下,不斷發酵,成為社會共識。學者曾仲堅和民間評論員謝曉陽曾經撰文,回顧置業夢的塑造過程。戰後港人普遍一窮二白,政府的支援只限最基本的救濟,市民要自力更生。1950、1960 年代,政府提供的居住單位,也是廉租房屋。
到了 1970 年代,這批人的努力換來回報,收入上升,寄望更好的居住環境。在此前後,私人發展商開始興建大型私人屋苑,1968 年起陸續落成的美孚新邨,便是晉身中產家庭的標誌。那邊廂,1976 年,政府發展居屋,其中一個目的,是政府建立港人當業主的自豪感,進而建立香港身份認同。兩位研究者挑戰政府和港人的一個重要命題,「置業是中國人傳統」只是晚近被灌輸的概念,是合理化政府建立自置居所、置業階梯的政策。
1980 至 2010 年代,樓價縱有下挫,甚至使人傾家蕩產。然而,樓市終歸會復甦,而且一浪高於一浪,兼能累積資本,是財富增值的不二工具。今天,青年人身處樓市高峰,眼看薪金升幅遠遠落後樓價升幅,固然憤怒,但無損置業心願。曾氏的論文,包括一些青年人的深入訪談,不少受訪者未必樂見危機再臨,但訪談時的確說道,相信經濟危機正正是買樓時機。現時努力工作儲錢,就是等待入市一刻。
置業縱有風險 租住更缺保障
勉強置業的心態不健康,因為無人知道未來二三十年的宏觀經濟及個人事業仍否穩定,能夠如期償還按揭。把整副心力投放在置業遊戲,會錯過其他人生目標,更往往是得不償失。然而,這是無可奈何的決定,基層市民輪候公屋無期,薪金積蓄稍高的一群,要麼住在父母家,若果家居狹小,唯有搬出來住。
要不是勉強置業,就只能捱貴租,租金隨時佔去薪水一半。如果要壓下租金,就唯有居住伸手可及的劏房、開放式單位,沒有舒適可言。
相較之下,如能夠置業,當上業主,即使清還按揭的過程吃力,但供款最終成為單位資產,不是給房東賺去。早幾年置業的一群,還可受惠於低利率和更長還款年期,供樓比租房更划算。
當然,房屋市場失衡,很大程度建基於政府重置業輕租住的政策。首先,在金融風暴後,租務市場自由化,住宅租金可以任意提升,租客難有議價能力。若要選擇較廉價租金,就要每兩三年搬屋,居無定所。其次,公屋、居屋供應 2000 年代開始被削,近年政府追落後也要時間。市民難以找到可負擔住房,只能在私人市場競逐有限單位。第三,政府向投資客徵樓房稅不夠強,遠未能打擊投資潮。
#社會 #經濟 #民生
更生還款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