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與術士——蔡生與李大師展覽字評》
//說到蔡生,普遍會聯想到「識食」、「識寫」;說到李居明,普遍會想到 「粵劇特朗普」、「風水大師」。兩人本在全然不同的文化生活範疇活躍,但因在同時期舉辦書法展覽,而有機會以字論字。畫字嘗試透過書法作品賞析,比較兩位文化人其人其字。
如果說蔡瀾是以出世精神寫入世貼地的字,李大師(他在展覽的自稱,下文續用此稱呼)的展覽則是以入世精神寫出世的字⋯⋯兩人用筆相同的地方是多為圓轉,但蔡生的圓轉像是柳絮在空中打轉,李大師的圓轉則像金剛箍結成一個個環,力發千鈞。一個主提,一個主按。
其實從展覽名字已經說明一切,一個叫派對,是來耍樂子;一個叫吉祥,是來求好運。一個紳士,一個術士,字如其人,就是如此。//
全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229722
畫字Patreon除了書法教學,也會分享文章。歡迎訂閱畫Patreon,發掘更多城市文字。
畫字
圖片取自文化者及李居明專頁
——
✍🏻作品題字•網上教室•送禮精品
www.drawordstudio.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學過書法的人應該都知道柳公權,初學毛筆書法一般是從臨摹開始,而臨帖和摹帖是正確習字之路的開端,因此,初學者對柳公權的〈永字八法〉、〈玄秘塔碑〉一定不陌生! 柳公權29歲考上進士,在地方擔任小官,40多歲時因為一手好字在偶然機會被唐穆宗看到,奉為書法聖品,也因此被召到中央--長安,展開他將近四十年朝...
書法 字 如其 人 在 Draword - 畫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字如其人,除了說字是一個人的反照,從另一角度看,也可以是把字當成一個人看待。
將字當成人來欣賞,這種審美觀念古代早已有之。「一點失所,若美女之病一目;一畫失節,若壯士之折一肱」,點是人的眼,橫折是人的肩膊,若有所失,就如美女變單眼龍,大隻佬變傷殘。這個比喻非常形象化地指出筆劃形態和落點的重要性。
這種觀點也帶出一種類比,就是對人體的觀察和對字體的觀察。一般情況下,如果看到一個人身體有缺陷,我們第一眼就會察覺出來。可是對於字,我們就未必能看出問題所在⋯⋯//
全文載於畫字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280122
————
畫字Patreon除了書法教學,也會分享對文字和書法的見解和相關知識介紹。有興趣一起賞字想字,歡迎訂閱✍🏻
畫字
——
✍🏻作品題字•網上教室•送禮精品
www.drawordstudio.com (link in bio)
書法 字 如其 人 在 潘國靈書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海撈音——書信聲演計劃」終篇】
回頭一看,由《#字花》樂敏邀請參與此計劃,到自己的文章作為此計劃終篇剛刊出,前後約一年。計劃跟疫情有關,如其名,邀約不同作家各寫一封書信,收件人沒有限定,可以是疫情下不同的社群,擬給一點慰藉或連繫。書信再交由話劇演員聲演。去年七月收到邀請時,以為待終篇刊出時,疫情也將告一段落吧,怎料不。
計劃讓我「重遇」一些舊人。計劃獲資助,林三維來郵,幾年沒見,知她一直在寫,原來她是此計劃的策劃者。上學期實在忙得不可開交,幸四月有一復活節空隙,剛家居維修住在酒店中,三維來郵問及,在酒店中便一邊校對新書一邊寫了這封書信。寫的時候很靜,想到慰藉之難及其可能,寫了這篇〈雙重病毒——給難以慰藉的真實者〉。也有點沉重,非如此不可(於我)。及後想到聲演,跟三維說,文章中彷佛有兩把聲音交疊。當然,找誰人聲演,全交托她。
文章交了一時,安排、錄製聲演需一點時間。六月尾終於刊出,聲演的是自由身演員陳昊霆。看其自我介紹曾參演「異質沙城」,那應該就是2017年底至2018年初,在北角Connecting Space(已不存),由譚孔文導演《#寫托邦與消失咒》其中的「洞穴劇」,作immersive theatre演出。印象逐漸浮現,是那時給我將小說作特別手抄書法的男生嗎?眨眼又是幾年,雖不曾深談,知他仍留守話劇界,各人在自己的路上努力就好。
「大海撈音——書信聲演計劃」除作者邀約,也有公開招募文章,前後應也累積不少。有些看了,有些還待看回。「大海撈音」,撈出了一些舊友、心音,確知及我無法確知的書信讀者。「終篇」不為終篇,一切當待繼續。
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41/article/to-people-who-cannot-be-comforted/
書法 字 如其 人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學過書法的人應該都知道柳公權,初學毛筆書法一般是從臨摹開始,而臨帖和摹帖是正確習字之路的開端,因此,初學者對柳公權的〈永字八法〉、〈玄秘塔碑〉一定不陌生!
柳公權29歲考上進士,在地方擔任小官,40多歲時因為一手好字在偶然機會被唐穆宗看到,奉為書法聖品,也因此被召到中央--長安,展開他將近四十年朝官生活。80歲過世,一生共臣事七位皇帝,死時擔任的是太子少師。
在那個以書寫為主的年代裡,往往第一印象並非長相,而是手寫的文章或書信,因此寫得一手好字是非常重要的,柳公權就曾說「心正筆正」,換句話說,字體歪斜凌亂,可能讓人覺得人如其字,不值得信賴!
近代,隨著電腦發明,寫字不如打字,別說字寫得端不端正沒人在意,很多人連怎麼寫字都不太記得了呢!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書法 字 如其 人 在 談天說地相互結緣(大家共同的園地) - 字如其人,從筆跡看為人 ... 的推薦與評價
字如其人 ,從筆跡看為人一個先人曾經說過一句話「你有一手一塌糊塗的字, ... 現代筆跡學理論中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又從生理學、語言學、社會學以及書法藝術等不同角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