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的現實,與我們一直以來被教導的認知與期望可能大相徑庭。此外,我從部分朋友身上看到這點,她們似乎都在苦苦掙扎,儘管平時是多麼坦率的人,卻對身為母親的困境難以啟齒。我們都對同樣的事情感到畏懼、困難——但這根本不是一般對母性的常見敘述。
此外,早在我成為母親前,就一直對關於母性和母女關係的書籍、故事感興趣。我一直很好奇女性為什麼要成為母親——她們是如何做出決定的?成為母親後,她們又有哪些改變?那些對這個決定感到後悔的女性會怎樣?這些都構成了這本小說。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7/07/interview-with-ashley-audrai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30的網紅王薀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王薀老師繼2016年度心靈類冠軍書《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後,帶給每個人最強大的一股『力量』。當你的人生碰到挫折、沮喪或痛苦,絕不能錯過這本心理勵志大作--『力量,重生之後』! ◎ 最耳熟能詳的東西方名人們、為你帶來一則又一則,最感人、勵志的『力量』故事!並時時提醒著人們活、在、當、下。 ...
書籍故事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去的故事和傳奇,就是下一個爆炸性成長或是崩盤所參考的劇本”
(Stories and legends from the past are scripts for the next boom or crash)
**此書有中文版**
一般來說教授的書我都會讀得比較慢,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所寫的這一本也不例外。雖然相對沒有那麼容易讀,卻非常引人入勝。是屬於那種讀完之後,會衍生出更多想探索的問題的書籍。
故事,對於人的大腦,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和黏著度。這本書很有趣的是把故事的傳播性,與病毒的傳播新做了一個類比。病毒傳播的有利因素,包括感染力,在許多人群聚的地方,超級傳播者,以及不斷的變種,等等。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消息,所以會產生動能的常常是那些容易讓人記住或是難以忘記(感染力),在許多人聚集討論的言論(群聚),與名人產生關係 (超級傳播者),還有與人性會關注的事情 (特別是恐懼)結合產生變種而具有更強的傳播力。
作者提到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在30年代,有人設計具有輪子的行李箱,卻被視為是一種滑稽愚蠢的發明 (現在的我們,能想像行李箱沒有輪子嗎?)。直到90年代,廠商把它與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做了一個連結,讓這些看起來專業有光鮮亮麗的人,拉著有輪子的行李箱在機場走動著,突然之間這樣的發明變成是專業時尚的代表,也才成為主流。一個實用的發明,被嘲笑了幾十年,直到與一種鮮明可羨慕的形象產生關係,才真正的打開市場。
關於人腦對於故事的接受度,大於事實和數據,作者用一些摔角比賽舉例。明明是安排好的套路,觀眾也知道,但卻仍然樂此不疲的喜愛觀賞。這原因是大家喜歡腦中的故事表演出來,勝於不確定性。故事的黏著性之強,即便之後有事實或是數據佐證,也很難翻轉之前故事已經留下的印像或是渲染力。常常一句巧妙的話,也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即便說的人,不見得是原創者),更不用說現在的 hashtag 或是迷因梗圖 (memes)的渲染與黏著度了。
作者提到,在凱因斯經濟學裡就已經講到,經濟當中還是有人的動物本性 (animal spirits),是不應該被忽略的因素。除了心理因素之外,在20世紀隨著氣象預測科學逐漸發達,人們也開始既望經濟景況,可以像氣象一般預測。所以我們會聽到一些用詞,如 “股市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確定的氣氛” ,然後把某些 “信心指數” 當成氣壓數據來思考。
根據這些邏輯作者介紹了過去市場上,七大關於經濟故事的類型 (與它們的變種):
- Panic versus confidence 恐慌與信心
- Frugality versus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提倡簡約或是鼓勵消費)
- The gold standard versus bimetallism
(貨幣與黃金掛勾或是複本位經濟)
- Labor saving machines replace many jobs
(機器會取代許多工作)
- Automation and AI replace almost all jobs
(自動化與人工智慧,可以取代幾乎所有的工作)
- Real estate booms and busts (房地產的繁榮與泡沫)
- Stock market bubbles (股票市場泡沫)
- Boycotts, profiteers, and evil business (抵制購買,與邪惡貪財的企業)
- The wage-price spiral and evil labor unions (薪資與價格的連動,以及邪惡自私的工會)
每一個例子當中,都可以看到不同時空下同個故事套路的變種。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字詞,在不同的時代是具有不同的意義 (例如 “美國夢” 曾經講的是社會公義,甚至還有一度是提倡節約生活形式,到後來變成買大房大車的代名詞了)
我認為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鼓勵經濟研究學者跳出自己的同溫層。所謂的“行為經濟學”已經是跨出一步,但他認為經濟學家必須正視心理學,社會科學,甚至是哲學對經濟實質的影響。因為人不是完全理性,而市場不是絕對有效率的。
對我來說讀這樣的書最大的收穫,是再次的被提醒,很多習以為常的用詞和觀念,是經過時空環境變異,並非那麼絕對的。雖然這樣會讓思考變累,但是碰到問題的時候,如果能用這樣的方式回歸事物的本質,又何嘗不是一種可以跳脫框架,找出新的可能性和創造性的方式呢?這樣的意識和思考習慣,讓我們可以不用效法世界習俗慣性思考,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找出創新之路。
全文與中文版連結和相關報導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narrative-economics-故事經濟學/
#NarrativeEconomics #RobertSchiller #故事經濟學
書籍故事 在 魔王夫妻的失眠長久戰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說出口的勇氣】
覺得最近的 #鄭家純 性騷擾新聞,非常適合配上 勵馨基金會 The Garden of Hope Foundation #秘密派對 這本書。
我喜歡其中一頁,教導孩子們辨認感覺,那些很細微的負面情緒,都需要教導才能正視,導讀一次後,我覺得果然是國民性教育啟蒙書籍。故事中的圈圈是「他」,他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女生,性別不是性騷擾的最優先條件,無論是誰,都可能捲入討厭的「秘密」。
看得出編輯用心的選擇字彙,秘密說給信賴的人聽,才能有人幫忙。於是我就用點讀筆錄音給玖玖對對,變成有聲書更能洗腦他們,把安全意識變成潛意識。
我想,有這麼一個人說出自己的秘密,那些見不得光的豬哥手,就不會用「快樂」或金錢來包裝,讓受害者不得不妥協。這世界物化性別的習慣,當有人販售自己的美與藝能,就要無條件同意無下限的被消費、被騷擾,真的很可怕。
但,以上發言並不是站在翁先生就是罪人的立場,畢竟這也是性騷擾案件最麻煩的地方,未審先判絕對不好。
只是看到網路各種評論鄭小姐她「素行不良」、「穿衣風格」,攻擊她的職業與人格的聲音,忍不住想說:
今天如果是性工作者被騷擾了,難道就因為販賣性,所以活該嗎?
有點像——我賣吃的,所以被白吃了一頓,應該的?
以上是歪樓的想法,我真正想表達的,無論是誰,只要不舒服,都應該表達出來,不然豬哥們永遠以為不要就是要。
最後,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但還是希望這世界女孩男孩都平安長大,不要教出豬哥豬母來。
性教育寶寶啟蒙書另外推薦一本:
#手在幹嘛 #羅俊俏
《手在幹嘛》圖畫簡單、風格明確,教導一兩歲幼兒拒絕那些奇怪而沒禮貌的觸碰,非常有效。可以先看完這本,再銜接《秘密派對》喔!
#性教育永遠不嫌早
#性侵犯不會嫌你小孩小
書籍故事 在 王薀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王薀老師繼2016年度心靈類冠軍書《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後,帶給每個人最強大的一股『力量』。當你的人生碰到挫折、沮喪或痛苦,絕不能錯過這本心理勵志大作--『力量,重生之後』!
◎ 最耳熟能詳的東西方名人們、為你帶來一則又一則,最感人、勵志的『力量』故事!並時時提醒著人們活、在、當、下。
◎一本任何族群都能輕易閱讀的書籍,故事內容包羅萬象,包含:創業、愛情、運動、音樂、藝術、宗教……絕對讓你愛不釋手!
◎ 黃金60句喚醒生命的力量法則,讓你能夠找到內在的那股『力量』。
----------------------------------------------------------------------------------------------------------
想現場體驗王薀老師的魅力?!
https://goo.gl/forms/MumJJTrXm0Obhkzz1
心靈勵志健康養生作家 - 王薀老師更多精彩平台:
王薀老師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wang777/
王薀老師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eacheryun777/
拾慧文創的Line@:
https://page.line.me/ndh5194n
更多心靈勵志或健康養生書籍:
拾慧官網:
https://www.modernwisdomcc.com/
王薀老師健康養生大作《靜坐 - 這一檔子事2 導引功法》你絕不能錯過,點我閱讀📚:https://bit.ly/2qsnL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