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選篇(之31)
一個人是一生行為的總和
「一個人是一生行為的總和」是我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謹將書的「
代序」和書中有關這個書名由來的幾篇文章,組合如下。
2013年底,我出版一本書《香港思潮》,書中反映了那幾年香港社會的變化和我對這變化的論述與回應。
普羅政治學苑為這書辦了一場發佈會,之前普羅的論壇也有些對我個人過去經歷的討論和批評。我在新書發佈會上回應這些討論時説、有些批評是意見不同,那沒有關係,討論嘛;有些是偏離事實了,不過我也不準備糾正或辯解。到了我這個年紀,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怎麼説我,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看自己。一個人是他一生行為的總和。一生行為,總有做對的做錯的,總和來看,自己是不是忠於自己,至為緊要。
許多回應都聚焦在「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看自己」這一句。但這不是我事先想好的話。
「一個人是一生行為的總和」也不是我事先想到的。這幾句話怎麼會突然跑到我腦海裏呢?我回家後左思右想,想起是以前編《七十年代》時的一篇文章,還記得應該是張信剛用筆名寫的介紹當時剛去世的法國作家馬爾羅的文章。我找出來重讀。之後又寫了幾篇短文,就是這本書開頭的幾篇。
在回應批評意見的談話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到了我這個年紀」。78歲,很老了吧。又過了六年,現在是快85歲了。
儘管沒有人知道自己會活多久,但到了這年紀,應該知道生命已經賺到了,以後甚麼事情都會發生。三十多年前,劉賓雁來香港,我主辦了一次歡迎他的餐會,會上許多人講了好多讚美他的話。餐後他對我説,怎麼像是追悼會?我失笑了,因為追悼會講的都是死者的好話,不會有人説壞話。但人的一生,怎麼可能如追悼會所説的那樣?一個人若回顧自己走過的路,當然有好有壞,有對有錯,有想做而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做的事,也做了些想做的事,於是,馬爾羅説的「一個人是他一生行為的總和:他所做的,和他能做的」,應該是一個人的一生總結,也無可避免的,是我回顧一生的總結。
法國作家馬爾羅(Andre Malraux),生於1901年,1976年去世。這句話出自他的小說《人的命運》。
為什麼這句話讓我30多年都記得?因為它對我其後的人生選擇很有影響。
馬爾羅一生參與許多國際的反抗運動,又寫了不少傑出作品。他年輕時曾在遠東,與當時越南、中國、蘇聯的共產黨革命者頻繁接觸。他的小說《人的命運》寫省港大罷工。他策劃過對沙特阿拉伯的襲擊,又曾經替被德國納粹分子誣告為國會縱火案主謀的革命者季米特洛夫辯護。1936年,他參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二次大戰期間,他領導好幾支抗納粹游擊隊。大戰後,他擔任戴高樂政府的文化部長。1969年他告別政壇,把餘生用於寫作。
這樣充滿行動又不斷著述的人生,當然引起很多爭議,他自己也從同情及支持中蘇共政權轉為參加反共的法國內閣。認識上,他不斷自省,不斷否定自己。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有問題嗎?沒有。只要發自內心,只要出於至誠。人就是在不斷否定自己的認識中創建自己,成就一個人的。「最要緊自己怎樣看自己」的意思就是不管別人如何議論,自己相信自己:一個人是他一生行為的總和。
一生行為總和,包括一個人一生做的所有事,但不是一生中所有想做的事。一生中有許多事是我們想做,但不是我們能做的。這不僅是能力所限,而且受客觀形勢種種因素所限。人在少年時常懷大志,長大後就慢慢知道我們的人生其實受「能不能做」所控制。回顧自己一生,能做的事與想做的事有不小的距離。無論辦雜誌,當編輯,寫文章,從不會恣意而為,總會有限制。問題是:在想做和能做之間,對想做的堅持和對能做的妥協如何權衡?如果純從個人的利益、權位出發,妥協就會沒有底線,你與自己原來想做的這個人生目標就會越來越遠,甚而慢慢已不再記得曾有過這樣的人生目標,又或者你的人生目標已變化成純粹是個人名利的追逐了。於是,「能做」的問題也就在你的人生路程中消失了。
一生行為中有「能做的」,就意味着我們的人生還會常有掙扎。這些年,香港社會的價值系統不斷沉淪,「想做的」和「能做的」距離越來越大。「想做的」是基於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能做到」就是在客觀形勢下能夠照自己信念去做而能做到的事。比如許多新聞界朋友,按照心中對新聞價值的執著,想留在崗位上做想做的事,但客觀環境卻不能做。許多新聞界人才終於堅持不下去,實在不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儘管一生人能做的事有限,儘管有許多想做又做不到的事,但應該堅持不要做「不想做」的事,也就是違背自己信念和心中價值觀的事。妥協也須有底線。
我回望一生,還是堅持做想做的事居多,也有幸做了些能做的事,也大致沒有做「不想做」的事,雖因此而荊棘滿途,終無悔此生。
書香學苑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舊作選篇(之30)
一個人是一生行為的總和
「一個人是一生行為的總和」是我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謹將書的「
代序」和書中有關這個書名由來的幾篇文章,組合如下。
2013年底,我出版一本書《香港思潮》,書中反映了那幾年香港社會的變化和我對這變化的論述與回應。
普羅政治學苑為這書辦了一場發佈會,之前普羅的論壇也有些對我個人過去經歷的討論和批評。我在新書發佈會上回應這些討論時説、有些批評是意見不同,那沒有關係,討論嘛;有些是偏離事實了,不過我也不準備糾正或辯解。到了我這個年紀,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怎麼説我,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看自己。一個人是他一生行為的總和。一生行為,總有做對的做錯的,總和來看,自己是不是忠於自己,至為緊要。
許多回應都聚焦在「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看自己」這一句。但這不是我事先想好的話。
「一個人是一生行為的總和」也不是我事先想到的。這幾句話怎麼會突然跑到我腦海裏呢?我回家後左思右想,想起是以前編《七十年代》時的一篇文章,還記得應該是張信剛用筆名寫的介紹當時剛去世的法國作家馬爾羅的文章。我找出來重讀。之後又寫了幾篇短文,就是這本書開頭的幾篇。
在回應批評意見的談話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到了我這個年紀」。78歲,很老了吧。又過了六年,現在是快85歲了。
儘管沒有人知道自己會活多久,但到了這年紀,應該知道生命已經賺到了,以後甚麼事情都會發生。三十多年前,劉賓雁來香港,我主辦了一次歡迎他的餐會,會上許多人講了好多讚美他的話。餐後他對我説,怎麼像是追悼會?我失笑了,因為追悼會講的都是死者的好話,不會有人説壞話。但人的一生,怎麼可能如追悼會所説的那樣?一個人若回顧自己走過的路,當然有好有壞,有對有錯,有想做而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做的事,也做了些想做的事,於是,馬爾羅説的「一個人是他一生行為的總和:他所做的,和他能做的」,應該是一個人的一生總結,也無可避免的,是我回顧一生的總結。
法國作家馬爾羅(Andre Malraux),生於1901年,1976年去世。這句話出自他的小說《人的命運》。
為什麼這句話讓我30多年都記得?因為它對我其後的人生選擇很有影響。
馬爾羅一生參與許多國際的反抗運動,又寫了不少傑出作品。他年輕時曾在遠東,與當時越南、中國、蘇聯的共產黨革命者頻繁接觸。他的小說《人的命運》寫省港大罷工。他策劃過對沙特阿拉伯的襲擊,又曾經替被德國納粹分子誣告為國會縱火案主謀的革命者季米特洛夫辯護。1936年,他參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二次大戰期間,他領導好幾支抗納粹游擊隊。大戰後,他擔任戴高樂政府的文化部長。1969年他告別政壇,把餘生用於寫作。
這樣充滿行動又不斷著述的人生,當然引起很多爭議,他自己也從同情及支持中蘇共政權轉為參加反共的法國內閣。認識上,他不斷自省,不斷否定自己。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有問題嗎?沒有。只要發自內心,只要出於至誠。人就是在不斷否定自己的認識中創建自己,成就一個人的。「最要緊自己怎樣看自己」的意思就是不管別人如何議論,自己相信自己:一個人是他一生行為的總和。
一生行為總和,包括一個人一生做的所有事,但不是一生中所有想做的事。一生中有許多事是我們想做,但不是我們能做的。這不僅是能力所限,而且受客觀形勢種種因素所限。人在少年時常懷大志,長大後就慢慢知道我們的人生其實受「能不能做」所控制。回顧自己一生,能做的事與想做的事有不小的距離。無論辦雜誌,當編輯,寫文章,從不會恣意而為,總會有限制。問題是:在想做和能做之間,對想做的堅持和對能做的妥協如何權衡?如果純從個人的利益、權位出發,妥協就會沒有底線,你與自己原來想做的這個人生目標就會越來越遠,甚而慢慢已不再記得曾有過這樣的人生目標,又或者你的人生目標已變化成純粹是個人名利的追逐了。於是,「能做」的問題也就在你的人生路程中消失了。
一生行為中有「能做的」,就意味着我們的人生還會常有掙扎。這些年,香港社會的價值系統不斷沉淪,「想做的」和「能做的」距離越來越大。「想做的」是基於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能做到」就是在客觀形勢下能夠照自己信念去做而能做到的事。比如許多新聞界朋友,按照心中對新聞價值的執著,想留在崗位上做想做的事,但客觀環境卻不能做。許多新聞界人才終於堅持不下去,實在不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儘管一生人能做的事有限,儘管有許多想做又做不到的事,但應該堅持不要做「不想做」的事,也就是違背自己信念和心中價值觀的事。妥協也須有底線。
我回望一生,還是堅持做想做的事居多,也有幸做了些能做的事,也大致沒有做「不想做」的事,雖因此而荊棘滿途,終無悔此生。
書香學苑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用光合作用寫故事 法鼓山社大新書敬獻聖嚴法師
篇篇精彩的《乍回頭‧那燈火闌珊處─法鼓山社會大學的光合作用》,於4日下午2點半,在法鼓德貴學苑進行難得一見的作者群簽書會。法鼓山社大搭建出車站布景,透過臉書直播與民眾幸福同行;有上百位護持辦學的各界代表及師生、校友,應校長曾濟群之邀,特於秋節期間團圓同聚,為此書香盛會更添溫馨。
帶領全校同仁將此書敬獻給創辦人 聖嚴法師。曾濟群校長憶念當年 聖嚴法師為推動心靈環保而堅定辦學所散發的光輝,且時時提醒「以法鼓山為光源體,將發出的光和熱,讓社會發生質變、人的品質提昇」;因此法鼓山社大18年來,從理論到實踐、從室內到戶外,把社會關懷和終身學習相結合,照顧需要幫助的族群,相信翻閱此書的讀者,都會深受感動。
法鼓山大家長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不僅為此書作序,也專程至簽書會祝福,除了展示以往在社大學習的畫作,並向在座老師一一致謝。方丈和尚勉勵大眾,社大有的學生還當上老師,因此新書一方面是報師恩,更重要的是落實 聖嚴法師的教導,用奉獻和服務來成長自己;盼願人人都能永遠當老師、永遠當學生,不斷地付出、不斷地學習,幫助所有的人,一起共同成長。
《乍回頭‧那燈火闌珊處》由暢銷作家潘煊擔任主編,她在導讀時指出,書中處處有燈火、光亮,副題以「光合作用」比喻社大擁有 聖嚴法師創校的慈悲光輝、老師們授課的知識光華,以及師生、專職、義工互動的心靈光彩,「這些動人的光與學習的心靈,產生交互作用,就像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會釋放出氧及葡萄糖一樣,透過學習可以提昇心靈的含氧量及正能量,利己並且利人」。
象徵社大聚沙成塔的力量,王惠淑老師與義工特地將新書堆疊成塔,以合掌祝福為意象,盼將小小的好,匯聚成一個大大的好。而以報恩的心,帶著婆婆一起上課、做義工的林麗華老師說,感恩法鼓山社大給予的能量和機會,讓生活更加幸福。深受學員敬愛的曹淑女老師則是再三表達,所有教學的成就感,都應該歸功於法鼓山社會大學團隊的努力。
創校18年來,法鼓山社會大學開辦課程已超過百餘門,舉辦過數千場活動,並有上百位講師參與生活技能、人文休閒、生命關懷等社會公益課程,為6萬多位學員人次貢獻出他們的智慧,師生之間相互綻放光亮,進而提昇心靈,讓生活更加豐富、幸福。
法鼓山社會大學表示,預計將提供100本《乍回頭‧那燈火闌珊處─法鼓山社會大學的光合作用》和社會大眾結緣,有意索請者,請至法鼓山社會大學臉書按讚留言、截圖分享。瞭解相關預約行動方式,可電話洽詢:(02)2408-2593。
#法鼓山社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