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的丘陵山林之美,結合嘉南大圳的水道綠堤,讓新化這個充滿自然與人文氣息的經典小鎮,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新化舊稱大目降,意為「山林之地」,不但有優美的丘陵山林,更有豐富的歷史和人文記憶,結合成新化獨特的風情。也因此在2020年時,交通部觀光局將新化選為台灣經典小鎮之一。
嘉南大圳南幹線自烏山頭流出後,跨越官田溪、曾文溪後連接南幹支線,再流到新化永康。環繞新化的嘉南大圳南幹支線,是最適合休閒遊憩的水道綠廊。
這一次台南市政府提出「新化風情小鎮.人文水綠廊道」計劃,針對嘉南大圳沿線景觀進行改善,縫合週邊學校、公會堂、圖書館,將嘉南大圳的綠意帶入城鎮。
宜瑾看到這個計畫時就非常贊同,也當面拜託過營建署吳署長,如今看到新聞定案,中央補助7500萬經費,真的非常的感動。我將來也會繼續爭取地方建設,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舒適安好。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的網紅李武龍20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晚上武龍參加了一場別具意義的祭典儀式-頭社太祖夜祭。頭社位於台南市大內區境內,曾文溪流域中游,是台南平原進入玉井盆地的交通隘口,故叫頭社,頭社村的”太祖夜祭”是台灣平埔族諸族中所傳承的文化傳統。 太祖夜祭與東山鄉東河村的”吉貝耍夜祭”同列為兩大平埔族祭典。夜祭的對象是西拉雅族的至尊「阿立祖」,又...
曾文溪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直播預告--
柚子是阿芳母親非常喜歡的水果,成長在台南的阿芳,從小就受到媽媽的知識傳遞,個頭小的文旦柚好吃,因為越老欉的柚子個頭越小,有時候拿在手上小的跟玩具一般,剝好的果肉,柚米的軟嫩細緻甜中微酸,加上柚子的香味,真的是非常討喜,媽媽愛吃,總會慢慢剝給我們孩子一起同享,這樣的飲食記憶,也同樣讓阿芳養成了為家人剝柚子的習慣,從保鮮盒裡拿媽媽剝的柚子肉起來吃,也是豬妹吃柚子的一種飲食密碼,這樣子的柚子吃的是幸福。
隨著阿芳對於農業的涉略,要吃老欉的文旦柚,來自於我家鄉的麻豆文旦絕對是全台首選,因為種植的歷史最早,許多柚子樹的年齡三四十歲不奇怪,加上曾是曾文溪的河口,土壤是多年來的河砂淤積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加上農友的農業管理技術,麻豆文旦的品質有口皆碑,雖然價格比起其他產區可能來的高一些,但是每個農友的果園基本上都有著固定的客源,在市場上也特別受到消費者的肯定與喜好,而中秋節前的一個月,麻豆文旦也進入了盛產的季節,整個地方也因為文旦柚這個農產品而繁榮熱鬧。
上週阿芳回台南和黃偉哲市長一起推廣虱目魚做直播,市長在最後也跟阿芳說接下來就要為麻豆文做推廣,阿芳也受邀麻豆區公所要為“愛在麻豆柚見幸福麻豆文旦節”做宣傳,因此明天晚上8點30分,我們進廚房剝柚子吃麻豆文旦,剝下來的柚子皮也不浪費,簡單的放冰箱當清香劑,直播中阿芳要把文旦柚做成好用的柚子蜜,還有阿芳每年必定會做的柚皮辣椒,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明天9月1日晚上8點30分跟上直播與我們一起同樂。
曾文溪歷史 在 郭清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清華110/8/3自由發言議題
【台61延伸台南至高雄】
路是我們通行的基礎,橋是加快通行的延伸,也是便利的保障。2等7號道路、曾文溪大橋以及台61延伸台南至高雄,清華任內5屆議員積極爭取,打通交通任督二脈,發揮曾文溪大橋最大的交通效益。清華於去年8月曾召開【爭取西濱快台61通過台南到高雄】記者會,籲請市府高瞻遠矚,積極向中央爭取規劃台61線沿伸通過安南區、安平區、南區路段通往高雄,兼做台南市的西外環公路;去年11月交通部已核撥2000萬做路線可行性評估,高雄市也在爭取延伸到援中港。曾文溪大橋中央已正式拍板定案,目前正在規劃設計中預計115年完工,清華希望曾文溪橋應該朝向觀光大橋方向打造,藉此推廣曾文溪河畔之美,此外也要求市府現在就必須先規劃預留引道與延伸路線銜接口處,不能到時候橋歸橋,路歸路,又要重新打掉銜接。
【增設安南消防分隊】
安南區目前為台南第二大行政區、人口數排名第二、區內多個工業區,而在近年安南區飛快發展,建案、大樓以及人口更是激增,但安南區的消防量能長期未增強,以目前量能難以應付未來的發展趨勢。清華強烈要求消防局盤點安南區土地,增設安南消防分隊、增加消防人力,此外逐年編列預算強化消防裝備與救災車輛,以守護安南民眾的公共安全。
【天馬電台活化使用】
天馬電台是國際上獨一無二的廣播建物,其播音覆蓋面積多年來居全世界第一,是值得極力保存的國際古蹟。電台自從搬離至今長期招商未果缺乏管理維護,近期印刷廠文創園區更是與在地文化歷史毫無關聯。清華建議市府,台活化使用可參考水道博物館,將天馬電台舊有設備,以博物館形式保留展出,成為具教育意義的地方,既有建築物部分除了可以成為博物館也可以成為文化館,展覽安南區各地特色文化,讓民眾深入了解安南區的特色,更能成為特色販賣部販售安南區農漁產品、美食料理等,形成文化產業鏈。電台閒置空間可以融入滯洪池功能,防範本淵寮、海尾低窪地區淹水,加強環境整理、植物景觀設計、增置親子互動區域與休閒遊憩設施,形塑安南區特色都會公園,更可以解決安南區公設不足問題。此外於周末假期時,腹地能舉辦市集以及活動,成為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城西焚化爐原址重建】
掩埋台江國家公園城西焚化爐原址重建,將重蹈覆轍成為下一個龍崎事件?城西垃圾場處理用地緊鄰台江國家公園,僅一線之隔,旁邊為管制區其中北汕尾濕地景觀區、及七股重要野鳥棲地區等,為無法以人力再造之特殊自然地理景觀,嚴格限制開發行為之地區,而台江國家公園中有2處國際級濕地、2處國家級濕地、4處野鳥保護區、6處特別景觀區,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然環境與生態,如今城西焚化爐原址重建非但沒有經過環境影響評估,甚至以不完備的公聽會偷渡。清華強烈譴責市政府輕率的作為與環保脫節的態度,地方已有熱心環保人對於如此荒謬的作為,將提出行政訴訟,甚至不排除發動地方性公投,讓地方多數的民意決定並守護寶貴的環境。
曾文溪歷史 在 李武龍20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昨天晚上武龍參加了一場別具意義的祭典儀式-頭社太祖夜祭。頭社位於台南市大內區境內,曾文溪流域中游,是台南平原進入玉井盆地的交通隘口,故叫頭社,頭社村的”太祖夜祭”是台灣平埔族諸族中所傳承的文化傳統。
太祖夜祭與東山鄉東河村的”吉貝耍夜祭”同列為兩大平埔族祭典。夜祭的對象是西拉雅族的至尊「阿立祖」,又稱為太祖,是目前台灣原住民中,保持相當完整的祭典之一。
這個活動從晚上開始一直持續到隔天凌晨,祭典開始先由乩童進行”開向”儀式迎領眾神來到公廨進行祭阿立祖,而豬是祭儀中最主要的獻禮,祭典中也有牽曲儀式,則是對太祖的一種禮敬。
武龍走遍13區162里,參加許多地方祭祀信仰核心的活動。這個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思考許多文化傳承跟著時間的疊迨已經慢慢地淡化消逝在生活中,要怎麼運用政府的力量來維持與保護是我片刻沒有停下來的思考。
在物質生活追求全面提升的時候,傳統的精神力量是不是還存在?越在地越國際,有所本才有擴充的地基。這就是我的在地思維。
📍 Facebook:https://pse.is/KYC9T
📍 LINE@:https://pse.is/KJVNR
📍 Instagram:https://pse.is/HKXDD
#李武龍 #台南市第二選區 #立法委員候選人 #立委候選人 #立委 #立法委員 #國民黨立委候選人 #國民黨立法委員候選人 #KMT #台南立法委員 #2020選舉 #2020總統大選 #國民黨 #七股 #佳里 #麻豆 #官田 #善化 #大內 #玉井 #楠西 #西港 #安定 #山上 #左鎮 #南化 #傾聽您的聲音 #小武哥

曾文溪歷史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一屆「台南國際攝影節」於2018年11月在主展場蕭壠文化園區全面開展,同時串聯城區的藝文替代空間,先以溪北(曾文溪以北)在地的生活與產業為範圍,以攝影創作為主體,呼喚台南的歷史、地理、人文,橫向連結今日台南不同空間的現況,交織不同的經緯向度,描繪出更清晰立體的台南樣貌。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graphy-conversation-2018-tainan-international-foto-festival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台南國際攝影節

曾文溪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做陣西港香- 戊戌香科藝陣文化體驗」活動介紹
專訪: 陳建都(研究員)
素有「臺灣第一香」的西港刈香將於今(107)年5月13日千歲爺南巡,揭開刈香的主要活動序幕,緊接著的請王、醮壇起鼓、請媽祖、遶境靖綏、送王等三年一科盛會,將繞行曾文溪流域南北溪畔96村莊,其鄉鎮將綿延200多公里。這是西港慶安宮自清道光年間開始,至少已經維持171年以上的王醮文化(香科遶境自接續八分姑媽宮以來也已有234年以上的歷史),也是屬於台南地區的刈香文化和王醮的傳統信仰,特別是遶境期間文武陣頭及藝閣,隨千歲爺神轎靖綏地方,屆時將熱鬧非凡。
西港刈香每三年一科,至今未曾間斷中,香科的文武陣頭一直以來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具備宗教儀式性上的需要,是台南在地最大匯演的場域。西港刈香香科期間,採神轎與陣頭分離模式,通常會在三日的遶境一早於慶安宮報壇領令後,分別於各村莊大廟進行參拜,最後再回到西港慶安宮入廟繳令,因其具歷史性、地方文化性、藝術性與典範性,於民國98年2月17日公告為國家「重要民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為了使一般民眾,更能親近這超過半年以上的自發性練習的成果,同時亦能瞭解文武陣頭的傳統藝術、文學涵養和生活美學等文化價值,特別在今(107)年6月1至3日香科舉辦期間,分別在西港慶安宮、佳里南勢九龍殿及佳里三五甲鎮山宮等地,辦理西港刈香陣頭文化體驗活動。
透過本次的體驗活動,除了前述推廣文武陣頭的文化內涵外,將在三天的體驗活動中,分別於6/1上午假佳里仁愛國小邀請黃文博校長,就西港刈香、藝陣及禁忌等文化辦理室內解說課程,下午於佳里南勢九龍殿廟埕現場體驗陣頭表演;6/2上午假西港國小邀請謝國興教授及王李子峰,講解:宋江、獅陣、家將:台灣南部廟會的巫覡陣頭及王府行儀等室內課程,下午則於西港慶安宮參訪旗牌官回娘家活動,同時解說王船廠及武陣表演;6/3上午假佳里仁愛國小邀請林森澤,講解西港刈香起源與發展,並於下午在佳里三五甲鎮山宮廟埕欣賞文武陣頭表演。主辦單位也將於三日活動期間的午餐,特別商請廟宇準備與文武陣頭相同的點心,安排學員體驗西港以刈香的點心飲食文化。
活動粉絲頁: 做陣西港香 戊戌香科藝陣文化體驗
限額免費報名 http://p.illu.es/campaign_00430
👉6/1(五)佳里南勢九龍殿
👉6/2(六) 西港玉敕慶安宮
👉6/3(日) 佳里三五甲鎮山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