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似蠱......]
......「如文件資料內所呈現的,經過這些年,我們的研究已經有了突破性的巨大發展──」史密斯先生無視陳老的面無表情,他眉眼唇角間的笑容盡是成功商人的老練世故。「──現今無論是大規模的流行性傳染病、抑或是各種人類束手無策的致命疾病,生化醫學才是最終解決之道,而我們史密斯集團,早在百年前就已經逐步在準備這一切。」
陳老啜飲了一口沁香發燙的烏龍,摩娑著茶碗杯緣。「我想不到,我們陳家還和你們史密斯家族有什麼生意可談,你們追求的是科學,做的也是生化醫學研究,和我們陳家不是一路人。」
「陳老客氣了,」史密斯先生笑裡富含深意。「陳氏祖上是傳承千年的鬼蠱世家,據我們所知,蠱也是變幻莫測的病毒寄生蟲……」
陳老打斷了他的話。「史密斯先生,請回吧!」
史密斯先生臉上勝券在握的笑容不變,卻隱隱透過一抹狠戾。「陳老,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史密斯先生既然知道陳家精擅鬼蠱,就該知道在我面前大放闕詞和出言恫嚇,實乃不智之舉。」陳老沒有動怒,只是淡淡然道。
史密斯先生轉了轉自己粗壯無名指上的白金鑽戒,「陳老,你是不是忘了你祖上還有位姑母曾嫁入了我史密斯家族?她也是我的……你們東方人是怎麼算的?我的嬸婆?」
陳老臉色有些陰沉了。「那又如何?我姑母多年前已經病逝舊金山,她人都不在了,我們陳家和你們史密斯之間的姻親關係自然也斷了,所以無須再拿她老人家來同我陳家攀親帶戚。」
「所以,陳老是不想要取回你姑母,也就是我嬸婆養的那一對易命蠱了?」史密斯先生似笑非笑。
陳老面色沉了下來……
易命蠱分陰陽,是陳家女血液才能養出的力量強大蠱蟲,牠們能修復人的器官血肉,幾達生死人肉白骨的神奇逆天效果。
但是易命蠱是活一人、死一人,陽蠱能在短短一個時辰內修補完人的五臟六腑恢復如常,但前提是陰蠱同時吞噬另外一個健康人的全副臟腑血肉。
此蠱陰毒詭辣,有違天和也傷人傷己……可因為其玄妙誘人的威力,千年來還是會有沉迷此蠱的陳家女偷偷培養,成為自己手中的利器。
他的姑母在上個世紀是富家千金,在1920年留學英國劍橋,卻和來自美國史密斯大藥廠的二公子相戀,她違反了陳家祖訓,寧願破門而出也要將易命蠱和陳家其中一部分養鬼蠱的秘笈帶進史密斯家族。
陳蘭姑母是陳家最寵愛的女兒,卻也是陳家的恥辱……
祖父1927年親自啟程前往美國,就是試圖將愛女帶回,可當時的美國正陷入一個金融、貿易、工業、石油、掏金等等全面爆炸性繁榮大進步的瘋狂年代。
陳蘭姑母和她丈夫已經被這一切淹沒了理智,尤其她以東方人身分想迫切融入排外又高傲的西方白人上流社會中,她除了龐大的金錢做倚仗外,更要拿出什麼,來證明史密斯家族需要她。
她獻出培養各種蠱的秘方,加速了史密斯大藥廠在生化藥物方面的卓越先進研究,也造成了可怕的後果……
陳家祖父帶不回已經執迷不悟的女兒,但心疼女兒的老父親,還是和掌權的老史密斯訂下了祕密契約。
──那就是,只要史密斯家族保證永遠尊敬並善待他陳家的女兒,使其在史密斯家族中地位永遠無可動搖,陳家可以答允傾其所有,協助史密斯家族一次,無論是什麼事。
而回國後的陳家祖父在跟子孫們說完這個契,三年後的某日,便在祠堂中被蠱吞吃一淨,只剩下一副盤膝而坐垂首悔愧的白骨。
後來他們在祖父的書房中發現了一張紙箋,上面只筆力蒼老顫抖地寫下了幾行字──
吾和史密斯家族契約已然履行,從此恩斷義絕、兩不相涉,然所傷陰德甚重,望後代子孫引以為誡。
「陳老,我是真心想和你們陳家再建立親善緊密良好的姻親關係,互惠互利,共同壯大。」史密斯先生語氣恢復了幾分誠懇。
陳老目光陰騭地緊盯著他。
「我們史密斯大藥廠眼下這樁劃時代的生化醫藥研究已經到了最關鍵的一步,只要陳老肯和我們合作,我們將不只成為這個世紀偉大醫學的主宰,只要你想要,無論是權還是錢──」
「陳家沒有興趣。」陳老冷冷地道:「把你們西方那套習慣用骯髒的政治和金錢來腐化、收買人心的老招數收回去,史密斯家族要怎麼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陳家不會介入阻止,但也不會助紂為虐。」
史密斯先生沉默了幾秒鐘,而後嘲諷地笑道:「陳老,別把你們自己說得多清高,這世上,政治和金錢永遠不缺乏它的信徒,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世紀。」
「史密斯先生,你可以走了。」陳老站了起來。
史密斯先生一揚手,他身後的高大魁梧保鑣們忽然掏出了槍,冷血沉著堅定地指著陳老的腦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kylai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個版本的【孫悟空】,哪個才是你心目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第2名孫悟空是來打醬油的嗎? ! | 西遊記【Skylai TV】 《西遊記》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一直都是許多人童年的英雄。故事描述著擁有72變的孫悟空保護著唐僧眾人到西天取經。 《西遊記》的故事屢次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也有著不同版...
曾美蘭白骨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816)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我同麗儀分隔20年的遭遇,特別是1979年我們所遭受的政治重擊,現在的年輕讀者也許覺得這樣的關係既淒慘又難得,但若與許多人在大陸的遭遇相比,不但算不得什麼,而且簡直可以說是幸運了。有一位麗儀的學生留言說,1965年前麗儀能夠每年寒暑假來香港,是他們那時想像不到的特權。
雖然「每一個人都有更多的勇氣去忍受別人身上的痛苦」,雖然期望能夠共同生活和有完整的家庭是正常社會太普通的意願,根本談不上是什麼權利,但在專權壓力下,她的際遇,我的際遇,我們的際遇,已經算很幸運了。
1954年中學畢業時我們的同級同學,約有一半以上都在那一年或一年後,入讀中國的大學。他們當時都愛國熱情高漲,決心為祖國貢獻青春,但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都一一回香港了。留在大陸時間越久,回到香港時的失望、落寞甚至悲戚就越甚。四分一世紀後,幾乎全部投奔祖國的香港青年都回來了。回港後,在中國的學歷不被承認,基本上找不到與專業相適應的工作。有一次,我同老同學共聚,聽他們訴說那些年的遭遇,共同的結論就是作家白樺那句話:「不是我不愛祖國,是祖國不愛我。」同學當中,越有才華的遭遇就越不堪。其中一位資質甚高的同學,我還記得他名叫丘共明,在文革時被當成現行反革命槍斃了。儘管文革後獲「平反」,但對死去的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讓我懷念和惋惜的,是與我關係特別好的同學,他叫林秉寧。中學時他就是地下共青團員。他思想敏銳,知識廣博,引導我閱讀《大眾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讀物,他常跟我分析中國和世界形勢,我的思想「進步」在某程度上是由他帶動的。他沒有擔任班幹事。但在我們到廣州投考大學那兩個星期,他被中共當局任命為考生領袖,由他傳達和帶領我們參加各種活動。他的背景也就顯露了。他順利考入華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據知他一直被黨信任,積極參與政治活動。1956年,毛澤東號召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黨組織要知識人「幫助黨整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林秉寧也按照黨的指示,在組織同學的討論會上,主動提出報上看到的一些「鳴放」言論,展開討論。誰料接下來是引蛇出洞的反右運動掀起,林就莫名其妙地被指他在討論會提出的話題,是右派言論,把他打成右派。跟著大學畢業,不給他分配教師的工作,而是下放農村勞動。這一去就二十多年。林的父親在美國紐約開洗衣店,在1960年代已經給他辦好了移民美國的手續,但林仍然等待對他的「政策落實」,希望有一天能以他所學教育中國下一代。1976年四人幫倒台後,他又滿懷希望地等了兩年。到1979年,所有的右派都平反了,他還想爭取機會留在祖國。直至他申請到的護照和美國簽證到手,他仍然抱著最後一個希望,試探能否有做中學教師的機會。然而仍舊不得要領。終於他帶著滿頭白髮,虛度二十五年的人生最好的歲月,滿懷身心的創傷,離開了中國。在他往美國之前,我在香港與他相聚。他對過去二十多年的農村生活,隻字不提,只是不停長吁短嘆。後來,我聽說他在紐約唐人街餐館洗碟子,不懂英語,與美國社會隔離。有人說他曾被搶劫而受傷。
除了我們那幾年,號召香港中學生回國升學之外,1958年大躍進時期,一些左派工會也動員香港工人回祖國參加建設,迎接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當時我認識的一些工人也辭去香港的工作回去了。結果,同樣地,幾乎全都灰頭土臉地回香港。
2000年《上海文學》連載、中國作家楊顯惠寫的《夾邊溝記實》,記錄了當年專門收容右派分子的甘肅夾邊溝勞改農場的悲慘故事。其中有一段記大飢荒時期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右派分子:「董建義,上海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1952年回到上海,1955年支援大西北 到蘭州,1957年給領導提意見定為右派,押送夾邊溝農場勞教。1960年11月上旬餓死,時年35歲。記得當時他圍著被子坐在地鋪上和我說話,說他女人快到了,看來用不著我為他料理後事了。他正說著話,頭往膝蓋上一垂就死了。其妻顧曉穎(也為留美生)來後,見遺體已被割食,僅剩頭顱掛在骨架上…… 。」
讀來讓人毛骨悚然!我的右派同學的遭遇與之相比,又不算什麼了。(50)
圖1,中學畢業時的丘共明;
圖2,在畢業禮上,林秉寧坐我身旁;
圖3,埋有二千多右派分子白骨的甘肅夾邊溝勞改農場遺址。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曾美蘭白骨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字,如酒,宜「品」。慢慢、細細,品讀。
讀完,帶著書來聊聊?
台北:08/16
屏東:08/22
台東:09/06
高雄:09/20
鄉親簽名趴踢、支持街坊書店:08/21,潮州獨家
———————————-
《大武山下》小說後記
......屏東在台灣的最南端。小鎮潮州孕育了這本書。
一個閩、客、原住民混居的五萬人小鎮,還是那種辦紅白事或選舉動員時要用塑膠布把街道圍起來的鄉下,滿載著人的單純與溫潤......
書中所有的人物都是虛構的,唯一真實的是人物的精神,所以不必對號入座。只是下回走進任何一個鄉間小鎮,你知道,馬路上走著的、市場裡蹲著的、田裡頭跪著的,斗笠和包頭布蒙著的,皮膚黑到你分不出眉目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輕和重、痛和快,情感負荷的低迴和動盪。
......臉書上的十幾萬讀者,更是神奇。生活在四面八方各自的國度城鄉,奔馳在情境相異各自的生命軌道,卻因為文字的牽引而心靈時時有約,蜂因蜜而翹首。書成,跟他們默默的、樸素的文學陪伴有關。——龍應台
********
看一棵樹 2020/06/30 中國時報
龍應台
這個世界突然變得非常喧譁。語言成為辯論的工具,而且辯論的舞台,不熄燈,不謝幕,不關機。
在這無止盡的喧譁中,我坐在水一樣的溶溶月光裡,納悶:語言,怎麼只有一種用途呢?生命明明不是只有辯論。
月亮升到了山頂,夜露重了,草葉尖一顆露水滿盛月光的檸檬色,在微風裡搖搖欲墜。
貓頭鷹的叫聲,穿透桃花心木的層層樹葉,傳到夜空裡。小獼猴蜷曲在母猴的懷裡,母猴窩在相思樹凹下的樹杈中。
山豬用凸出的白牙撬開一塊長滿青苔的石頭,野兔驚慌一躍而起。
村莊外面的墳場,一片喜悅的蛙鳴;地下的白骨,曾經是肉身,情慾飽滿、愛念纏綿,肉身化為白骨灰燼,跟大武山的泉水淙淙同一個節奏。
小鎮住在廟旁的農人在半醒半夢時,看見自己死去的母親走進來,摘下包著花布的斗笠,在床角默默坐下。
每一片樹葉,都有正面和背面,正面光滑美麗,可是實質的葉脈都在背面。語言,怎麼不用在生命安靜而深邃的背面呢?
辯論一千次樹是什麼、樹應該是什麼,不如走進山中一次,看一棵樹。
人,直立起來走路,離開了大海,離開了森林,離開了獸群,也離開了星空。不再認識大海森林,不再理解蟲魚鳥獸,不再凝視星空以後,其實也離開了最初的自己。身體越走越遠,靈魂掉落在叢林裡。對細微如游絲的空、飄渺似銀河的光、沉浮於黎明邊界的空谷之音,不再有能力感應。
如果我停止辯論了,那是因為,我發現,一片枯葉的顏色所給我的感動,超過那許多偉大的、喧譁的、激動的舞台。
小說,不必辯論。
將近三年的大武山下生活,原來僅只是為了失智的母親,陪伴她走「最後一哩路」,卻意外讓我回到大海和森林,重新和蟲魚鳥獸連結,在星空下辨識回家的路。北大武、南大武兩座山峰巨大如天,卻有著極為溫潤的稜線,陽光把溫潤的線條映在土地上,農人就在那片被磅礴大山柔軟覆蓋的土地上,深深彎著腰。
●
書中所有的人物都是虛構的,唯一真實的是人物的精神,所以不必對號入座。只是下回走進任何一個鄉間小鎮,你知道,馬路上走著的、市場裡蹲著的、田裡頭跪著的,斗笠和包頭布蒙著的,皮膚黑到你分不出眉目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輕和重、痛和快,情感負荷的低迴和動盪。
插圖也不是插圖,而是我寫作時邊查資料邊做的塗鴉筆記。譬如寫到食蟹獴──天哪,食蟹獴到底長什麼樣子?得仔細看,看了還不夠,得自己畫一遍,確切知道他的兩撇白鬍子長在臉上哪個部位,才算認識了。含羞草,人人都覺得太普通了,不值一顧,我卻要看個明白,才知道,四枝葉柄必須長在一起,仔細端詳,算算每一枝葉柄上的葉子是互生還是對生,總共有幾瓣葉片,含羞草的花,是哪一個濃度的粉紅?在想像一條狼狗身上有斑馬的黑白紋時,就隨手畫,手隨著想像走,畫出來了,我就認識了他。本來畫一條老狼狗,後來想想,小鬼小時候,家裡的張大頭應該還是個小貝比,所以改畫一隻貝比狼狗,斑馬紋。
檳榔樹──到處都是,每天看見,但是,我真的看見了嗎?總以為他的樹幹就是挺直的一根柱子,仔細看了,才發現,檳榔樹幹的粗細、色澤、紋路,葉苞從樹幹抽出來的地方,有無數的細節。塗鴉,補足了文字的不足。我的筆記本,因此充滿了做功課的線索斑斑:撿起的枯葉、貓咪的腳印、翻倒的咖啡、偶落的花瓣,還有無數亂七八糟的塗鴉。
手繪地圖,是因為在書寫時,左轉有天后宮、右轉有茄苳樹、東邊是毛豆田、西邊是香蕉園;員外住南邊、小鬼住北邊、製冰廠在前面、文具店在後面……轉來轉去自己都昏了頭。畫了地圖,小鎮就清晰而立體了。
至於小鎮地圖是真是假?讀者不妨帶著小說去旅行,按圖索驥走一趟文學行腳。
小說裡那麼多植物、動物? 動物植物原來是人類的叢林姐妹,我們把姐妹毒了、殺了、滅了、吃了,剩下少數的,我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屑於知道。我承認,是的,我是帶著匍匐在地的謙卑和感恩在書寫他們的;他們,不是它們。
●
屏東在台灣的最南端。小鎮潮州孕育了這本書。
一個閩、客、原住民混居的五萬人小鎮,還是那種辦紅白事或選舉動員時要用塑膠布把街道圍起來的鄉下,滿載著人的單純與溫潤。
哥哥應達讓我無條件霸佔了他的家,感冒臥床時雅芬帶藥來探視。離鄉背井來自菲律賓的Emily每天早晨九點把美君帶到我書桌旁,留在我視線所及範圍內,我低頭工作,她餵美君喝牛奶。我的思緒進入了大武山的迷幻世界,但是一抬頭,看見媽媽坐在眼前,就覺得安心。
郵差從騎樓裡來電話,「你的包裹。」傾盆暴雨中,電話裡的聲音,聽起來混沌。我下樓,帶一罐凍頂烏龍,希望這全身濕透的人回家能喝杯熱茶。
劉日和夫婦帶了工具來,胼手胝足幫我建築了一個雞園。鐵絲網做成可以開關的籬笆門,好像五十年代家家清貧、戶戶養雞的時光,我開始每天有新鮮雞蛋可以當早點。
肇崇非常慷慨地贈我以時間,帶我到深山裡沒有路的地方看滿林紫斑蝶,看溪水最清澈的山的倒影。
在潮州常常接到包裹。米,是親自種稻的人碾的;鳳梨,是親自扎下「栽阿」 的人採的;蜜棗,是每天巡果園的人摘的,每次果園空了以後,他都「悵然若有所失」;芒果,是老是擔心炭疽病侵襲的那個人種的;蓮霧,是不斷在尋找新品種的人親手剪下來的;文心蘭,是一株一株花細細看的人精心培養的……
走過潮州的街道,一路要打招呼。走過花店,花店的老闆跟你說,女兒進了山地門的舞蹈團。走過屋簷下的蛋餅攤子,要停下腳聊一會兒天;邊揉麵,他邊告訴你,當年是怎麼跟一個東北老兵學了做餅,沒想到現在成為謀生的絕技。
買了六份蛋餅,帶去給按摩店的員工吃。要他們搶空檔趁熱吃,他們就在放了熱水、為客人浴足之前,到廚房裡把蛋餅給吃了。然後說,「是哪一家的,怎麼這麼好吃。」
按摩店那細細白白的女老闆,拿出一片編織,說,「你看,圍巾已經幫你打了一半,只剩下一點點毛線了。」
轉個彎經過飯湯店,愛讀書的老闆娘追出來說,「怎麼這麼久沒見到你,有新鮮竹筍,煮給你吃好不好?」
人在山林,城市裡的情義網絡仍舊讓我依靠。一稿粗成,交老友楊澤審閱。他永遠有辦法在不徹底擊潰你的前提下把致命的缺點誠實說出來,而他提醒的每一件事,都像一條細線必須找到的針眼。
稿成,開「第一讀者校對趴踢」,幾個資深文青、一疊厚厚稿紙、數杯淡淡甜酒,一頁一頁節次傳閱,這個閉門閱讀趴踢,一開就是好多個接力小時。啟蓓、文儀、齊湘、應平、逸群、信惠、筑鈞、如芳、狄沅、存柔、于瑤……
塗鴉的信手拈來,往往畫得不倫不類,性格如春風的貞懿就會溫柔救援,三兩下指點,原來東歪西倒的隨筆,看起來竟然也有點像插圖了。
臉書上的十幾萬讀者,更是神奇。生活在四面八方各自的國度城鄉,奔馳在情境相異各自的生命軌道,卻因為文字的牽引而心靈時時有約,蜂因蜜而翹首。書成,跟他們默默的、樸素的文學陪伴有關。
鄉間旅次,雲煙歲月,接受這麼多的人間「寵愛」,無法不覺慚愧。唯一能夠回報的,也只有我親手耕種的文字。
06/15/2020於屏東潮州
#大武山下龍應台
#大武山下
香港版:https://www.facebook.com/314769825735/posts/10157245787720736/?d=n
曾美蘭白骨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個版本的【孫悟空】,哪個才是你心目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第2名孫悟空是來打醬油的嗎? ! | 西遊記【Skylai TV】
《西遊記》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一直都是許多人童年的英雄。故事描述著擁有72變的孫悟空保護著唐僧眾人到西天取經。 《西遊記》的故事屢次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也有著不同版本的孫悟空和其故事,一起來看看以下10個版本的【孫悟空】
0:08 六小齡童《西遊記》
六小齡童本名章金萊,出身“章氏猴戲”世家,從小師從其父六齡童學習紹劇,他是章氏家族裡第四代的【猴王】。
1986年春節,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一經播出,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石破天驚,折服世人。數十年來,各路新版孫悟空影視形象層出不窮,但是,時至今日,仍無能出其右者。來到了2018年,他也接下了電影《敢問路在何方》,再次擔當孫悟空一角,並會9月開拍。該系列分三部,力求講出一部能夠勾起每個大陸觀眾的童年記憶,而產生最大共鳴的”西遊記”,相信到時候【猴王】的粉絲們都會非常期待。
0:48 林更新《西遊伏妖篇》
1.86米身高的林更新所飾演的孫悟空,可說是有歷以來身高最高的孫悟空。他在戲裡一副江湖小混混的造型可說是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孫悟空的造型。周星馳曾表示林更新所飾演的孫悟空是個悲劇人物。因為他很煩唐僧讓他做的事,卻總是不得不做,他想弄死唐僧,卻又必須一次次保護他。或許這只“悲劇”、“麻煩”、“暴力”的野猴子才是周星馳和徐克心目中的孫悟空。
1:19 吳樾《西遊記》(張紀中版)
吳樾飾演的孫悟空被比喻為【現代版】的孫悟空,因為個性更貼近現代人,愛顯擺、愛模仿、會交際,也更有喜感。而這版本的孫悟空被討論最多的就是“基情”,從二郎神到唐僧到六耳獼猴,不少網友在網上大呼“基情無處不在”。除了【人性化】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動作場面。自小習武的吳樾把精彩打斗方面演得頗為精彩。雖然有現代先進的電腦特效做出的炫目畫面,卻也不會讓觀眾感到華而不實。
2:20 周星馳《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至尊寶也沒想到由最初只想欺騙紫霞仙子拿到月光寶盒的過程中,自己竟會喜歡上天真浪漫的紫霞,可惜到他發現時,已經太晚了~
戲中的最後,孫悟空俯身在夕陽武士身上,親吻了長相酷似紫霞的女子,或許是不想夕陽武士重蹈覆轍,也或許是為了撫慰自己曾經的遺憾~眾多版本的孫悟空,周星馳所飾演的悟空被喻為最情深的代表,無論是至尊寶抑或孫悟空,他和紫霞仙子的角色早已深入民心,至今無人能超越。
1:51 彭于晏《悟空傳》
《悟空傳》的故事情節讓觀眾看到了那個未成為齊天大聖前的孫悟空,因為不服天命,而勇於對抗天庭主諸神。彭于晏飾演的孫悟空也比較人性化,是個勇敢、不服輸的熱血青年。他在戲里和仙女阿紫也少不了有催淚感人的愛情戲份,所以在這部戲裡的悟空更像一位凡人。作為反叛界精神導師的悟空,成功地利用了他的人格魅力來感染觀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堅持不懈的革命家。
3:15 黃渤
《西遊降魔篇》
黃渤所飾演的孫悟空曾被網友揶揄為最樣衰的孫悟空。戲裡的孫悟空和我們所認知的孫悟空角色可以說是360度大反轉。他城府極深,殘忍嗜殺,算是整部電影中的大反派。但也因為膽敢創新的嘗試,黃渤在星爺的電影裡總算留下一個深刻、全新的孫悟空形象。
3:49 曹榮《西遊記後傳》
曹榮所飾演的孫悟空在造型上雖然沒太大的特點,但人物設定卻和其他版本的《西遊記》連戲劇略有不同。這裡的故事一開始已設定為師徒4人取完經三百年後,佛祖圓寂,靈山已被邪惡的力量佔據了。最後,曹榮版的悟空明白到自己是最後一顆也是最為重要的捨利子,他選擇自焚,化為第十七顆舍利子迎接佛祖重生。雖然此劇的武打場面被觀眾吐槽前前後後都是同樣的動作,但觀眾仍然覺得這版的孫悟空才是他們理想中的英雄樣子,因為武力和智力早在已在巔峰的他,再加上捨身取義的精神,被堪稱為最完美的鬥戰勝佛。而最終死而後活的悟空也被封為萬佛之祖。
4:31 郭富城《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裡的齊天大聖,靈動跳脫,既有傳統的影子,又有現代味道。除了肢體語言得到讚賞之外,他的眼神也大為加分。郭富城曾表示在開拍前,他特意研究了六小齡童的戲,參考他演孫悟空時的眼神,要學習充分地表達出悟空的內心狀態。在這部戲裡,孫悟空對師父唐僧的複雜情感、它身上的妖性人性還有隱隱的佛性已充分的被完美演繹出來了。
5:01 陳柏霖《情癲大聖》
相比其他版本的悟空,陳柏霖所飾演的悟空在這裡比較像是打醬油,因為《情癲大聖》的主要情節和主角光環都焦距在唐僧身上。比較新鮮的是,以往我們的傳統悟空,從來就只有徒弟救師父的份兒,而這裡的故事情節卻大反轉,要唐僧帶救兵來就悟空一夥人。所謂【認真就是輸】,只要觀眾不要抱著和傳統《西遊記》比較的眼光看待,陳柏霖所飾演的悟空也不失為帥氣的美猴王。
5:31 張衛健《西遊記》《齊天大聖孫悟空》
1996年香港TVB所拍攝的《西遊記》風靡整個香港。在當時,張衛健所飾演的孫悟空,也成為了香港人家喻戶曉的人物。有觀眾稱六小齡童之後,所有電視劇版本的孫悟空其實都是在模仿六小齡童,唯獨張衛健則演出了自己的特色。張衛健當年用極具個性的方式演繹的港版孫悟空,也一度火爆熒屏。時隔多年後,張衛健在2002年《齊天大聖孫悟空》電視劇再度飾演大聖一角,而這次的悟空角色戲份更添新鮮。除了能看到之前張衛健版的悟空特色外,也能看到他和紫蘭仙子的愛情故事。
推薦影片:
【都市傳說】亞洲4大猛鬼公路|路上驚見在啃食著人頭的女鬼!公路靈異事件|【無奇不談#11】SkylaiTv https://goo.gl/SYsXwk
訂閱我的頻道觀看更多影片,免費的哦: https://goo.gl/FKqtR7
同時,也記得去”贊“我的facebook page噢:
https://www.facebook.com/skylaitv/
(這裡有可能會出現youtube不方便上傳的影片噢^^)

曾美蘭白骨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墨明棋妙 #聞說 #二胡
墨寶-聞說 二胡與古箏版 by 永安&墨韻隨步搖
MoBao - Hearsay (Erhu: YungAn / Guzheng: Adele)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79271744
《聞說》是墨村2012年的作品,老妖時而豪邁、時而低迴的風格,加上塔姐感人肺腑的歌聲,再度攜手完美地演繹了這首歌。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Youtube上的影片:
http://youtu.be/H_ed-0ruk9U
去年在樂沙認識了一位古箏才女-墨韻隨步搖,陸續地合作了幾首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情燕》二胡古箏版。墨韻改編二胡後,不好意思叫我重錄,所以她剪貼我的二胡乾聲編出新的旋律,居然還挺好聽的,著實讓我驚艷了一把。所以,這次我決定讓她好好地編曲,然後我們來一起合奏,不要再剪貼了... (汗)
《聞說》是bD沒有轉調,因為我二胡的bD調不熟,泛音位置抓不到,所以我把內外弦降低一個半音,這樣就可以用簡單的D調的指法來演奏,不過缺點就是音色會比較悶。另外,因為不想降調演奏,副歌的把位相當高,這首歌其實不太適合二胡演奏的,所以拉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多多包涵指教。
另外,古箏的部分,我一直很喜歡墨韻的樂感,彷彿帶了些古琴的韻味,獨奏時尤其令人陶醉,大家可以好好欣賞。整首歌的二胡一部、二部和古箏都是由墨韻親自改編的,她還很熱心地在下面附上了簡譜。所以,大家一起找朋友來合奏這首《聞說》吧!( ^ω^)
========================
墨寶-聞說 二胡與古箏版
原唱:音頻怪物/HITA
作詞:商連
作曲:徒有琴
編曲:徒有琴
混縮:Allen
原曲發行:2012年5月3日
二胡錄製:2013年7月29日
改編:墨韻隨步搖
翻奏:永安(二胡)/墨韻隨步搖(古箏)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79271744
1=bD
【塔】十指曼若 剎那蓮華綻落
箏〕3236 32 3236
【塔】束帶當風 秀骨清像描摹
箏〕2125 21 2125
【塔】畫壁斑駁 秉燭對諸天神佛
箏〕6711 71217 53
【妖】邊城荒漠 紅顏白骨凋落
胡〕3236 32 3236
【妖】濁酒入喉 銷得幾世功過
胡〕2125 21 2125
【妖】簫聲巷陌 幾番落拓應笑我
胡〕6711 71217 53
【妖】堪不破 是相逢早鑄因果
胡〕234 2345432
箏〕456
【塔】待消磨 卻成誰心魔
胡〕665
箏〕123 12321
【妖】縱難舍 舊時月色亦蹉跎
胡〕234 2345432
箏〕456
【合】書盡幾冊
胡〕23 43
箏〕67 17
【妖】年少縱馬且長歌
胡〕6712176
箏〕2333333
【妖】醉極臥云外山河
胡〕6712176
箏〕3344444
【妖】曾記蘭臺溫酒伴月落
胡〕61776 5563
箏〕4322 2217
【塔】澹月春深飛落英
胡〕714
箏〕2343234
【塔】雲子閑敲夜船靜
胡〕4 2
箏〕2343234
【合】枕蒼煙萬頃星河闊
胡〕467671 2 1 7
箏〕6 7671 2 1 7
【塔】初見蕙帶飛綠蘿
胡〕 23 3
箏〕6 7 12176
【塔】紅墻花繁拾玉鐲
胡〕 4
箏〕6712176
【塔】南山夜雨寺鐘夢惻惻
胡〕 2 123
箏〕567656 7 6 3
【妖】紅塵十年曾與諾 書劍零落
胡〕2343234 6 321
箏〕2344454 3 33321
【合】鬢邊溫存都作浮蜃樓閣
胡〕1 71217 5 176
箏〕1 71217 5 176
【間奏】
胡〕236 3235 632 17
箏〕3323 3322 33234 217 333
【妖】堪不破 是相逢早鑄因果
胡〕234 2345432
箏〕456 434527
【塔】待消磨 卻成誰心魔
胡〕665 323716
箏〕123 12321
【妖】縱難舍 舊時月色亦蹉跎
胡〕234 2345432
箏〕456 4 54
【合】書盡幾冊
胡〕23 43
箏〕67 17
【妖】年少縱馬且長歌
胡一〕6712176
胡二〕6 1 2
箏〕3311171
【妖】醉極臥云外山河
胡一〕6712176
胡二〕176 1
箏〕1766676
【妖】曾記蘭臺溫酒伴月落
胡一〕61776 5563
胡二〕767 6523
箏〕652 35123
【塔】澹月春深飛落英
胡一〕---
胡二〕24 3
箏〕2343234
【塔】雲子閑敲夜船靜
胡一〕---
胡二〕234
箏〕2343234
【合】枕蒼煙萬頃星河闊
胡一〕6 7671 2 1 7
胡二〕3 3333 3 2 3
箏〕6 7671 2 1 7
【塔】情深處若化藤葛
胡一〕---
胡二〕331 2
箏〕6 7 12176
【塔】若燃作滔天業火
胡一〕---
胡二〕171 2
箏〕6712176
【塔】今朝劍指舊時曾濡沫
胡一〕---
胡二〕176 7653
箏〕567656 7 6 3
【妖】夜雨南山共燭火 何處零落
胡一〕2343234 6 321
胡二〕2 4 2343
箏〕24 3 4 6 3
【合】終是誰又成誰心底修羅
胡一〕1 71217 5 176
胡二〕1 77777 5 336
箏〕1 712175 176
【妖】酒醒天寒 遙記蘭臺月落
胡〕3236 32 3236
【塔】小爐候火 不信陌路白首
箏〕2125 21 2125
【合】相約蓬山 聞說結婆娑花果
胡〕6711 71217 5 6
箏〕6711 71217 5 6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