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台各地高溫,長者疫苗開打,絕大多數的長輩們都很辛苦,在豔陽下苦候2-4小時有之,也有傳來打完後猝逝、甚至是不堪久候等不到打疫苗就猝逝的個案,基隆有一位孝順的孫子,以公主抱的方式,抱著不良於行的老爺爺走了三百公尺的階梯,到接種站去打疫苗,被譽為是昨天最動人的畫面。新聞中也有一位曾任部會次長的陳先生,為了93歲的老母親能夠打疫苗,居住地的新北數量不足,戶籍地的屏東也不希望有新北足跡的老太太回鄉,四處碰壁最後總算為母親可以接種疫苗的地點,其中的辛苦,有誰知道?
Covid-19從去年年初開始,對我們每個人都生活都產生影響。去年2月24日,我的乾爸辭世,雖然疫情未明政府只做減少群聚的呼籲,但是我們還是能夠為他辦了簡單隆重的後事。今年五月中疫情爆發後,三級警戒開始的那天,我的前辦公室主任驟然辭世,原來要為她辦的追思會,一天數變,最後公祭取消,我們連最後的道別都來不及;更別提那幾天有多場婚宴,從去年開始延期的婚宴,原以為台灣的防疫世界第一,年初開始規劃,搶訂婚宴場地,居然到了最後關頭必須作罷。
這些人生的悲歡離合,都被疫情打亂了。
最令人心疼的是,這一個月來被新冠肺炎奪走的四百多條人命,化做一個案號,有很多人是孤獨地等、寂寞的走;摯愛的家人都來不及道別、來不及謝恩,連骨灰罈上都來不及刻上姓名。
這段疫期中,有太多的遺憾、太多的嘆息。
我們的長輩們,是新冠肺炎病毒最大的受害族群,也是這波疫情往生者的大宗。
感謝日本捐贈的AZ疫苗,終於讓我們的長者終於有機會可以打疫苗,可以減少成為重症的機率。但是因為疫苗劑量仍然不足,很多縣市對於長者的施打優先順序不一,有些縣市要85歲以上,還有設籍者優先,有些縣市比較寬裕。
但願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能夠多花點心思與各縣市做好事前協調,寧可多做些規劃安排,不要讓老人家有苦候數小時、或是被當人球瘟神梯的情形。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些長者,都是臺灣的寶,讓我們多做些功課,讓他們少吃點苦。
#大家加油!
曾順良母親公祭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月24日防疫資訊整理】#基隆防疫資訊
*17:55發布*(市長臉書發文更新)
愛四路夜市|延長至5/28(五)16:00|自主停業
廟口夜市|延長至6/1(二)16:00|自主停業
*10:30發布*
⚠️本日新增防疫措施
🚨🚨安樂市場|5/25(二)~6/3(四)|停業(市長臉書貼文留言12:39更新)
(基隆市府會要求攤商在停業期間大消毒、確保安全無虞,並做好安全措施後再來復市)
·
❗️快篩開始❗️
➡️篩檢對象:已出現疑似症狀,且與公告確診個案的基隆或萬華地區足跡活動史重疊
➡️申請方式:網路預約(有篩檢資格疑問請打快篩專線 02-2428-3844 詢問)https://reurl.cc/4ykAZv
➡️快篩流程:預約完成,經審核接獲衛生局通知後,於指定時段前往站點採檢,採檢到結果出爐順利約10分鐘(流程請參考下圖)
➡️快篩地點:三軍總醫院基隆(正榮院區)、礦工醫院(八堵院區)、市立醫院(院本部)
❗️為避免增加染疫風險,如果沒有接獲衛生局通知,請勿自行前往快篩站點要求篩檢❗️
·
⚠️基隆疫情簡報⚠️
◼基隆市居家隔離142人、居家檢疫140人以及防疫旅館入住47人。
◼信義市場於昨天(5/23)早上復市,狀況良好,請大家消費時務必配合防疫指引維持秩序。
◼本日(5/24)下午愛四路和廟口夜市會復市,用最高標準來進行防疫工作。
◼基隆市環保局本日(5/24)消毒排程: https://tinyurl.com/wh3fnjty
·
🔥🔥昨天CDC有公布5⃣個基隆市確診案,其中♦案3835和♦案4090的活動史較具有風險,因此特別將目前疫調的公共場所具風險活動足跡公布(附於本篇貼文中)。
♦案3835是40多歲、是小姑娘小吃店工作人員,有去南興市場消費。由於感染源不明,場所出入較多、工作人員也會鄰近移動,正在進行疫調與匡列,市府會啟動專案來控制疫情,也呼籲如有出入場合的民眾可以主動聯絡來安排進行篩檢
♦案4090是固定且密集在安樂市場消費,因此安樂市場今起停業6/3日。(此外很多活動足跡還在疫調中)
🔸案4090是案3688之母親,60多歲的女性。
🔹案4091是案3288之丈夫,是60歲多歲的男性,職業是水泥工。
🔹案4092是70多歲男性、有嚴重重聽、無業,無法進行疫調,也是診所洗腎病人。
◻案4369是成功市場案3519的家人,是只有兩個月大的個案,無症狀,為謹慎已經安排入院收置。
·
由於成功市場、小姑娘小吃店以及果菜市場之確診個案感染源都不明,因此成立三個專案:
🔴成功市場專案:目前掌握99人名單,總共匡列最密切的18人,進行後續疫調來擴大相關採檢和工作,另外會針對攤位周邊密切場所與社會關係來進行第一圈匡列,會針對所有成功市場攤商來做檢測,也會透過科技來匡列曾經到過成功市場且有可能有密切接觸之對象。
🔴果菜市場專案:果菜市場攤商之夫妻未有清楚感染源,會針對果菜攤商核心區、外圍區分階層匡列。
🔴小姑娘小吃店專案:感染源不明,由衛生局、產發處和警察局一同協助,也呼籲如有出入場合的民眾可以主動聯絡來安排進行篩檢。
·
🔊🔊市長呼籲全國三級警戒延長:
針對全國性三級警戒至5/28日,林右昌市長強烈建議中央指揮中心能延長兩周,他表示這是針對三不明(去向不明、許多感染來源不明、首都圈外擴散狀況不明)以及兩大穩定(校園穩定、疫情穩定至端午連假)之考量。
·
⚠️目前基隆市進行中的防疫措施
【全市】基隆市室內、戶外都要戴口罩,違者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查緝八大場所假停業,加強巡查力道。
◼將至計程車排班處定點宣導「戴口罩,有乘客上下車時,務必落實清潔消毒。」
◼鄰里公園避免群聚(可以運動,但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全程戴口罩)
◼倒垃圾沒戴口罩,立即開罰並且拒收垃圾(民眾等待垃圾車時,請保持社交距離)
◼進入營業場所,不戴口罩,商家可以拒絕(勸導不聽,可以打110)
◼外出全程戴口罩(警察將進行定期巡邏)
◼必須休業場所嚴格執行查察,若查到假關門真營業,立即斷水斷電,一律重罰
◼入內餐廳用餐一定要採梅花座、設置隔板、實聯制、保持距離、噴酒精、量體溫(無法做到,要求只准外帶)▶中央正在進行研議當中,如有結果會統一施行餐廳用餐規範。
·
🏥醫篩及篩檢🏥
➡️本市篩檢站情形|目前有四個篩檢站,篩檢兩大原則:1⃣️有確診者接觸史、2⃣️有上呼吸道或發燒症狀,需透過衛生局專線(02)24283844 通報,安排採檢時間與地點(不可抱著篩篩看的心情篩檢,影響防疫工作!)
➡️長庚醫院|長庚各院區(含基隆)暫停(延遲)非急迫性醫療服務。於5月24日起啟動戶外醫療服務,於戶外開設取藥門診,地點在原院前停車埸,供定期領藥需求民眾領藥。
➡️基隆市政府本周(5/24-28)正在整備
·
【學校、托育】
➡️高中以下停課|5/19(三)~5/28(五)|包含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補習班、安親班、課後照顧中心
➡️禁止校外人士進入校園、照顧者符合要件可請「防疫照顧假」
➡️基隆市公私立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居家托育(保母)|5/20(四)~5/28(五)|停托不停班(家長可選擇是否送托)
🔥也請家長們注意防疫照顧假,只要符合相關規定雇主應予以准假(請見勞動部懶人包):https://npptw.org/SwUIB0
· ·
【夜市、市場停業資訊】
➡️基隆愛四路夜市|延長至5/28(五)16:00|自主停業
➡️基隆廟口夜市|延長至6/1(二)16:00|自主停業
➡️基隆流動夜市|5/15(六)起停業一個月
➡️基隆七堵南興市場|5/18(二)~5/30(日)|停業
➡️基隆成功市場|5/20(四)~5/30(日)|停業
➡️八斗子觀光漁港漁貨直銷中心|5/21(五)~5/31(一)|停業
➡️果菜市場|5/23(日)~5/28(五)00:00|停業
➡️安樂市場|5/25(二)~6/3(四)|停業
·
【觀光、營業場所、場館】
➡️基隆全市風景區、娃娃機店|至6/8(二)|停業
➡️基隆戶外籃球場|5/19(三)下午起|停止開放
➡️基隆潮境公園內水域活動|5/19(三)起|暫停
➡️各家餐飲業者以外帶為主、若無法做到相關防疫措施則停止提供內用
➡️釣蝦場採實聯制,並做好入場者防疫管控
·
🔥場所、店家簡訊實聯制免費申請:https://emask.taiwan.gov.tw/real/
·
🏨基隆市防疫旅館防疫補助計畫🏨
1⃣️補助對象(一):基隆市防疫旅館第一線防疫人員(防務部門主管、櫃檯接待人員、房務人員及防疫清潔人員),每月津貼3000元,獎助時間自5月22日起算3個月(得視疫情需要延長)
2⃣️補助對象(二):市民防疫住宿補貼只要設籍基隆市、因疫情影響需入住本市防疫旅館旅館進行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者,每人每晚補助500元防疫津貼(一人上限7000元),獎助時間自5月22日起算3個月(得視疫情需要延長)
·
【公共服務】
➡️基隆市殯儀館內外治喪|5/17(一)~5/28(五)|取消公祭
➡️基隆市政府「免費法律諮詢服務」|5/17(一)~5/28(五)|暫停
・
以上資訊來源:CDC、基隆市長記者會、基隆市長臉書、基隆市政府各局處公開資訊
*若有錯漏請不吝指教 *請勿傳播未證實訊息
·
⚠️防疫資訊
🖥疾管署COVID-19防治專區
https://reurl.cc/qmMy50
👣各縣市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
https://reurl.cc/a5661G
🖥基隆市Covid-19(新冠肺炎)專區:https://www.klcg.gov.tw/tw/Default/eoc/000013
❗提醒❗請不要傳播未證實的疫情資訊!
推薦使用「Cofacts」LINE機器人:https://cofacts.tw
·
--
⚡⚡市議員陳薇仲服務處即日起因應疫情嚴峻暫停開放,若有市政建議或陳情請於週一到週五上班時間(9:30-12:30 / 13:30-18:30)採用以下方式零接觸聯繫!
☎電話:02-2434-6817
🗂線上陳情表單:https://forms.gle/sCo7q2LZdzR4iQdt5
📱line@ 請搜尋 @weichung(要記得加@唷!)或是點 https://lin.ee/B4mtDkA 。
曾順良母親公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中國大陸央視紀錄片《軍國少年》
【1931年日本占領東三省 有計畫在20年內移民百萬日本人至東北 許多孩子跟隨父母或是軍眷來此 但1945年日本戰敗 不及撤離的“軍國少年”被迫隱姓埋名在中國大陸生活 直到50年代才返回日本 央視製作紀錄片回憶這段歷史與“軍國少年”的感想】
至今人們還記得,80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這座千年古都,在一夜之間成了人間煉獄,30萬名無辜百姓遭侵華日軍殘忍虐殺,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於是決定將這一天,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永誌不忘這段傷痛的歷史。
儘管日本政界仍有人否認這段血腥往事,但一些親歷過戰爭摧殘的日本人,卻知道真相有多麼醜陋。
1936年,日本政府將,"20年移民百萬戶計畫"列為重要國策之一,而具體實施辦法就是將,大批大批的日本人以開拓團之名被送到中國,這是日本加快侵占東北的方式之一,1932年,剛滿4歲的平井潤一隨,父母第一次來到中國東北,就在那一年的3月9號,末代皇帝溥儀在日本關東軍策動下,宣布成立了所謂的"滿洲國",儘管這個所謂的新國家號稱是,王道樂土和五族協和,但留給年幼的平井印象最深的,卻是滿街隨處可見的民族差異。
「(雖然當時還沒有歧視的概念,但後來想起來"其實就是這樣",有這樣的事兒嗎),有一天我去上小學,當時(長春)正處在建設高峰,我看到一個日本監工,拿起一根這麼粗的鐵棒子,在打一個中國勞工,就是一個勁兒地打,那個中國勞工發出慘烈的叫聲,這都是80多年前的事了,我還鮮明地記著當時的場景,這件事情給年少的我帶來極大衝擊,為什麼唯獨這個場面記得這麼清楚,我覺得是它刺激了我少年時,內心的那種人道主義,在當時是一件讓我很受傷的事情,」平井潤一 vs 央視主持人孫寶印。
當年中國農民的土地被大量強徵或廉價收購,導致1939年至1944年間,失去土地的中國農民達5萬多戶,也有一說是500萬,他們之中很多人又淪為日本開拓民的佃戶。
日本從1938年起開始募集16到19歲的青少年,成為"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並送到中國東北。
「因為學校老師的教育,總是說滿蒙開拓義勇軍怎麼怎麼好,接受的是"軍國少年"的教育,接受的是滿蒙開拓的教育,您提到了"軍國少年",當時在接受這種教育的時候感到自豪嗎,會自豪,會認為優秀的青年就是要加入軍隊,就是要開赴滿洲,這種教育就是要讓青少年躍躍欲試,當時我們都信了,」北鄉榮要。
這群少年就這樣成了軍國主義的信徒,1944年,19歲的北鄉如願當上了皇軍,被分配到海拉爾的關東軍第一陸軍醫院擔任衛生兵,但那股神氣很快就消散了,1945年,北鄉很明顯感覺到日本帝國大勢已去。
「兩架蘇聯飛機悄悄地飛到海拉爾,是來偵察吧,扔了炸彈,但我們這邊完全沒有反應,既沒有高射炮,也沒有飛機迎戰,當時我感到關東軍怎麼這麼軟弱無力,然後又來了10架飛機,來轟炸,當時你怎麼想的,當時我覺得很遺憾,很受打擊,感覺日本這下要敗了,」北鄉榮要。
和北鄉一樣感覺到日本將敗的還有,在遼寧本溪擔任代理教師的山邊悠喜子,1941年,13歲的她因為父親在本溪煤鐵公司工作,因此從日本來到中國,她在本溪這4年,也是日本不斷擴大戰線,逐漸走向強弩之末的階段。
關東軍在日本號稱無敵關東軍,1945年8月9日,蘇軍出兵東北之後,儘管日軍,也曾憑東寧和海拉爾等地的要塞負隅頑抗,但無力回天,當兵的北鄉成了蘇軍俘虜,山邊悠喜子跟家人則成了日本的"棄民"。
戰後不斷披露的資料證實了山邊,"日本平民成棄民"的說法,從8月11日凌晨到正午,關東軍司令部所在的長春市,共發了18次列車,運送了3萬多人最終返回日本,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關東軍軍人家屬。
日本投降後,其在東北的殖民統治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立刻土崩瓦解,許多開拓團成員害怕遭受報復,有的集體輕生,也有人選擇隱姓埋名的苟活。
砂原惠12歲之前的人生,衣食無虞,家境優渥,父親任職於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1938年時,5歲的他跟著母親來到東北生活,直到1945年7月父親因肺病去世,一個月後日本戰敗,砂原惠的幸福家庭瞬間崩塌,一家人開始了相依為命的逃亡生涯。
「有一個長者告訴我,人家問你哪裡的人,你說我是南方的人,中國話有南方有南方的話,東北有東北的話,你先說我是南方的人,所以東北話不那麼懂,」砂原惠。
身為家中長子,砂原惠喬裝成中國人,為地主養豬放牛,賺取微薄的酬勞,1947年,他碰上了東北的土改,由於分土地需要填表格,砂原惠於是給自己取了個漢名,張榮清,分到了37畝田,1948年春天,不滿16歲的張榮清,為了保住好不容易分到的良田,不顧母親反對,加入共產黨東北民主聯軍獨立九團,1953年春天,他隨軍到北韓,某一天在平安北道的山洞裡,他被叫到團政委面前。
「小張,你是什麼人,(你當時怎麼說的),我是軍人,不是吧,你是不是日本人,不是,什麼人,有沒有紀律,說一說,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政委的小張變成張同志了,你是日本人,謝謝對我們的軍隊........,你回去吧,」砂原惠。
原來是因為母親過世,當地外辦通知了部隊,這才讓張榮清終於又恢復砂原惠的身分。
1955年3月,22歲的砂原惠,告別了待了17年的中國,從此他始終從事著中日兩國間的貿易促進工作。
這幾個軍國少年始終沒能忘記,那些在中國目睹的點點滴滴。
「在我國一些教科書中,有關滿洲國的內容消失了,從軍慰安婦,朝鮮殖民地的內容,也消失了,這裡面是有問題的,孩子們將得不到,有關日本侵略戰爭的歷史教育,這只是第一步,而下一步就有可能把國粹主義的,侵略主義的內容加進去,」櫻井規順。
「那你們(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抵抗呢,他說,我們死也不想讓自己的土地被搶走,很顯然,他們是被侵略者激發起來的,要是沒有侵略者,就沒有他們,所以我在日本的時候,只要想起中國東北的大地,就會想起他們那句話,死了也要戰鬥,還有就是日本鬼子,這兩句話到哪裡也忘不了,說到那段歷史,不就是侵略嗎,誰侵略不就是日本鬼子嗎,很簡單,」山邊悠喜子。
於是旄耋老者們將回憶抽絲剝繭,四處宣講戰爭的殘酷,和平的重要,他們餘生最牽掛的,就是希望日本政府正視歷史,Nothing but the truth(唯有真相) 。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