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在十多年後的實踐】
東西方文化雖然對一些美德有共通的價值觀,但也有很不一樣的地方。
像收養孩子,起碼華人文化的傳統應該多會選健康樣貌好的,但是像美國就有人會特地收養身體有狀況而需要特別關愛的。
另外,東方文化又重視宗族姓氏,收養孩子,就要傳宗接代,而以美國為例,就有人會要收養孤兒卻要他們保留對自己原生父母的記憶。
1.
《尋找奇卡》是米奇.艾爾邦的新書。當年我因為讀他寫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感動而出版,後來一路是他的出版者,到他來台灣訪問之後也有些私交,但是讀《尋找奇卡》,以及讀完之後訪問他,讓我重新認識他。
2010年,海地大地震,當地一間收養孤兒的宣教院需要緊急救援,住在底特律的米奇接受一位牧師的呼救,去了海地。此後他每個月去一趟幫助那裡的人,然後就決定在底特律負責的原有幾間慈善機構之外,再多加了接手這間孤兒院的經營。
奇卡是在米奇經營孤兒院三年後進來的。她恰巧也是2010年海地大地震前三天出生的。
本來,奇卡是孤兒院五十二個孩子中的一位,但是在進入孤兒院大約兩年,也就是五歲的時候身體出現狀況,嘴和左眼皮下垂,走路有點歪,然後發現腦中有一塊組織,在海地沒有地方可以進行下一步治療。
米奇把奇卡接去了美國,也在那裡得知奇卡長一種罕見的腫瘤,名叫「瀰漫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簡稱DIPG),而她已經第四期了。
2.
《尋找奇卡》寫的就是其後兩年間,米奇和他太太潔寧與奇卡相處的過程,以及最後奇卡還是離開這個世界之後,米奇對她的思念,以及從這個孩子身上感受到的啟發。
米奇和潔寧因為工作的忙碌,一再延後生育的時間,等到最後他們決定要生孩子的時候,卻錯過了機會。所以他們把奇卡接回美國治療之後,就擔起了父母的所有責任。他們為米奇照顧生活上的一切,也奔波世界各地為奇卡尋找療方,最終雖然仍然沒能救回奇卡,但畢竟為奇卡留在海地只能活三、四個月的生命再延長了兩年,也完滿了米奇在人生過程中一直存在的許多空缺。
米奇跟我說:兩年前奇卡去世的時候,他本來想馬上動筆寫奇卡的故事,但是美國出版社擔心他的情緒太悲傷,所以不建議。因而米奇改為先寫《在天堂裡遇見的下一個人》,借由那本書先紓發了心中的許多悲恨,然後經過兩年後才寫這本《遇見奇卡》。
他說,墨瑞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裡教了他對於面對生死的態度,使他受益匪淺。多年來,米奇經常回去重讀,也幫他在面對許多年長的人過世的時候有所憑籍。
但是在奇卡死後,他也拿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來讀,看能不能有什麼啟發,找到安慰,但沒有。墨瑞沒有失去過孩子,《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也主要是墨瑞對生死的體認。而現在他面對的是一個年幼生命的殞落,是他要自己面對生死,整理出自己對生死的體認,是完全不同的衝擊。《遇見奇卡》就是他的整理。
3.
為了要訪問米奇,我回頭把他的書都再讀了一遍。發現《遇見奇卡》幾乎在實踐他近二十年來寫作的許多構思。
十七年前的《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故事就是經由主角要去救一個八歲小女孩的命而展開。 當時他在寫作中設定的一個概念就是:照顧孩子,是生命的重要意義。而十多年後,他親身照顧奇卡,更讓他有了和當年構思一個故事主題不同,對「照顧孩子」這件事情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同樣也在《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裡,米奇還寫過一句話:「一個陌生人,造就一個家庭。」而十多年後他收養奇卡,真的是讓他原本遺憾的家庭完整了。
我很好奇他們為什麼對奇卡深愛到這種程度,卻還是堅持奇卡叫他們「米奇先生」、「潔寧小姐」。 米奇說:領養孤兒的時候,一定不能想自己要當他們的爸爸、媽媽。無論如何,他們有自己的父母。「你只是個大人,是很愛她們,可以幫助、引導他們的大人。『爸爸』、『媽媽』是他們自己一生的課題。」
至於他自己,米奇說:「即使我不是奇卡的爸爸,但她是我的女兒。她讓我覺得我像個父親,比任何小孩的爸爸都更像個父親。」
4.
米奇說,他等了兩年才寫這本書,就是希望不要讓讀者讀一本會「肝腸寸斷」的書。
他的確做到了。
這是一本讓人感受到米奇的溫暖,以及他克制自己的悲傷與思念,分享他怎麼經由一個小女孩補足自己人生功課的書。
東方讀者,就像這篇貼文開頭所寫,還可以對照著有更多一些思索。
我訪問米奇的文章,會整理出來另外發表。今天先貼一些對這本書的介紹。
【遇見奇卡】
大 塊 ✦ https://bit.ly/2yH507C
博客來 ✦ https://bit.ly/2S2OoOq
誠 品 ✦ https://bit.ly/2KwiMg4
金石堂 ✦ https://bit.ly/3bCI3kS
讀 冊 ✦ https://bit.ly/2Vyl9Fx
友善書業 ✦ https://bit.ly/2yJQHzn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帆帆貓a幸福旅行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問題] 類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書-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好書共讀|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產生分享連結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 ... 的評價
- 關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金士傑和他約定,這部戲要演十年! | PTT新聞 的評價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帆帆貓a幸福旅行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果陀30週年
如果說旅行能夠開拓人生的視野,
欣賞舞台劇就是豐富生活的能量,
從 #淡水小鎮 看見生命的輪迴與無奈,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要我們學著好好道別,
#ART 說的不是藝術,是關於三個男人的友情,
#徵婚啟示 討論了現代都市人的寂寞愛情觀,
#接送情 看見大時代下相伴一生的真摯情感
還有太多太多一天一夜也說不完,
看舞台劇最過癮的地方,
就是能讓我們在兩個半小時的演出裡,
次次經歷不一樣的人生,
在一部部精彩的作品當中,不斷得到啟發,
這是除了旅行之外,我最愛的題材。
很開心人生能有 果陀劇場 相伴,
期待下一個30年,下下一個30年,
如果我還走的動,
一定要一直進劇場當個忠實的戲迷♥
#為什麼帝雉看起來像小雞啄米圖😂
#中間紅紅的是蝴蝶結不是雞蛋蛋XD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好書共讀|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這本書出版已經超過二十年了。有很多的好評才買來看,確實是一本經典之作,有相見恨晚,猶未晚之感。 作者在老師生命終點前十四次的星期二探訪 ... ... <看更多>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產生分享連結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 ... 的推薦與評價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優等. 國一3. 傅芃婕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心得.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優等. 綜一4. 劉芝羽. ... <看更多>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啟發 在 [問題] 類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書-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真的很喜歡這本,已經看了n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啟發。
當1個人只剩幾個月的生命時,都能如此砍砍而談自己對各方面問題的觀點時,
我們這些目前都還很健康的人們,又有什麼理由對自己感到舉喪呢?
謝謝這本書,每次在我難過、舉喪時,都能給我很大的鼓舞,希望能多接觸類似書籍,
讓自己的心更平靜,對周圍的人、事、物更保有熱情。
以上,麻煩有看過其他類似書籍的板友們熱心推薦了!:)
大感恩!^^
--
親愛的 您好:因我視力不方便,所以用點字。
點字是由注音組成,有時會出現同音異字,或排版不齊的問題。當然我會盡量減少。
若仍有漏網之魚,請不要鞭我喔!若實在忍不住,請鞭小力點啦!謝謝您!:)
現在是 喔! :)
小叮嚀:在玩ptt之前,別忘了先做完自己該做的事喔!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89.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