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月巴睇2000(40)
【這是一個見鬼難過辱華的年代】
辱華,只要搵個華人樣兼成臉雀斑的女仔拍個AD就OK;至於鬼,是好難才會俾你見到的——因為近乎冇人再拍鬼片。
1.我如實地經歷過一個鬼片任睇唔嬲的年代。
2.如果你睇過「浪漫月巴睇舊戲」,應知道早在小學時,我已經在未得本人同意下,被大人帶入場,觀賞被喻為香港開埠以來最最最最最恐怖的鬼片《凶榜》,並成功以驚到(意識上)瀨屎為由,哀求大人帶我離場。
3.但愈驚愈要睇。不敢在黑媽媽戲院睇,開著電視,一樣有得睇,反正TVB有《幻海奇情》(《四人歸西》一滴核突畫面都冇,已經陰風陣陣),ATV有《夜琉璃》(配合因接收訊號而長期欠佳的畫面,竟然錯手營造陰森質感)。Even熄了電視,只要開收音機,一樣有鬼故聽,說的是商台《怪~~~談》——節目名字只是《怪談》,但講節目名嗰位仁兄會拉長個「怪」字凸顯恐怖感。我的童年,堪稱被鬼重重包圍。
4.鬼片,曾經是港產片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類型,而港產片所呈現的「鬼」,其實是一個極不嚴格的概念:可以是《凶榜》那隻為了投胎而不惜一切的猛鬼紅衫仔、可以是《猛鬼出籠》那隻充滿復仇意志的鹹濕冤魂、可以是《殭屍先生》那群身穿清朝官服沒意志的殭屍、可以是《陰陽錯》那個美如幻影的倪淑君,甚至可以是《猛鬼差館》那隻由日本皇軍左頌昇化身而成的西洋Vampire(但孟超還是改唔到口叫佢做「鬼」)。港產片的鬼,不像荷里活,擁有嚴格的概念分類:《驅魔人》裡作惡的,是基督教所定義的魔鬼;《The Conjuring》裡挑戰宅心仁厚華倫夫婦的是邪靈,而不論魔鬼還是邪靈,都不等同於喪屍片中的Zombie,Zombie有形體,是人類的變異。
5.睇港產鬼片,從來都不是為了上一堂鬼Lesson,而只是渴求被嚇的快感;有一些在明嚇你之餘,還會Keep住提供笑料(靈活的港產片總是有能耐打破類型規限,任何片種都一律提供笑料)。在香港電影超低迷時,甚至逆流救市,讓電影工作者繼續有工開——《陰陽路》系列就以一群固定班底 & 極低成本,拍出了一種又驚又笑(兼有少少教育意味)的綜合風格;個人最愛《陰陽路五之一見發財》,結構上劃分成前後兩個截然不同但又有著內在關連的部分,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義仲有賤。
6.以上內容,我在上星期說了給一群中四同學聽。他們看過的鬼片,離不開溫子仁作品;香港出品?冇喎,因為近乎沒有香港電影人會再拍鬼片。
7.其實千禧後還是有香港鬼片,到了大部分香港導演都只拍合拍片,鬼片就真的成為絕唱,甚至禁忌——Yes,我們由一個百無禁忌鬼片任睇的年代,發展到一個「鬼」本身已是禁忌的唯物時代。
8.而偶然出現擺明放棄大陸市場的零星鬼片,就變得好珍貴;但珍貴,不等同好睇。
9.我的確佩服張家輝首次執導就拍鬼片。《盂蘭神功》具備傳統鬼片的陰森,但只有陰森,沒有恐怖;《陀地驅魔人》不玩陰森,變成一齣類似《Constantine》的驅魔戲,並加重情感刻劃,不過不失(但點都好過被某啲人讚譽為「港版Sin City」的《低壓槽》)。吳家麗《有客到》,場景是久未出現在在香港電影的殯儀館和舊式街市,不側重嚇人,想借鬼講情,但Totally捉錯用神。《迷離夜》以三個短篇結合,食正「本土」抬頭的時候,結果變成一則(層次停留在抽水的)本土宣言,而不是稱職的鬼片。
10.但以上幾齣鬼片至少符合商品說明條例。作為《陰陽路》20周年紀念作的《常在你左右》,就徹底推翻整個系列的最重要前設,鬼,原來只是一場幻覺。OK,1980年桂治洪的《邪》都冇鬼,鬼只是人做壞事後自行產生的心魔,但這在人人光明正大拍鬼的年代,是破格,《常在你左右》的故弄玄虛則只為了符合單一市場所訂定的規格,但又要掛上《陰陽路》牌頭騙取港人集體回憶,非常衰格。
(原文刊於am730)
#浪漫月巴睇2000
最恐怖 港產片 在 鄒凱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oi Cheang
【最恐怖港產片.903格】
睇戲無數的鄒凱光,都不諱言這一套是「看過最恐怖的港產片」。
極盡壓迫、極度驚慄,見返呢對眼…有冇諗起《熱血青年》?
#903格 #視覺格 #熱血青年 #鄭保瑞 #壓迫感 #最恐怖 #港產片 #最港產電影節
睇全格:http://www.my903.com/903openbox/hkfilmfest/post/1467/
最恐怖 港產片 在 Esquire H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恐怖超市!《洋腸派對》現實版】
如果有一日行超市,有個哈蜜瓜同你講「你做乜食我個朋友?」,你會點答?
Sausage Party Movie
===============
【九句對一個男人提醒的港產片對白】
http://bit.ly/2cVJqQ7
【萬聖節必睇!年度最恐怖電影】
http://bit.ly/2cVJNdv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Username: @esquirehk
http://instagram.com/esquirehk
#EsquireHK #EsquireEntertainment
最恐怖 港產片 在 舊飯- 【#昔日回憶】最恐怖港產片──凶榜... 的推薦與評價
昔日回憶】最恐怖港產片──凶榜就到農曆七月,相傳呢個月好似特別猛。所以,舊仔就同大家介紹下同鬼怪為主題嘅港產片,當係應下節。... ... <看更多>
最恐怖 港產片 在 [新聞] 90年代港片特輯 怪談‧龍婆‧陰陽路-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90年代港片特輯╱怪談‧龍婆‧陰陽路
繁花齊放的90年代香港電影市場,情色電影(三級片)與靈異恐怖片大行其道,雖有不少人
批判這些恐怖電影多為粗製濫造之作,但在大量產出的90年代香港恐怖片中,確實仍有值
得推薦的作品,或令人難忘的經典人物。在老港片迷心中多少佔有一席之地。
從80年代流行帶有武打風格兼幽默搞笑、或浪漫唯美的大製作「鬼」電影(如暫時停止呼
吸、倩女幽魂等),到90年代開始,政治經濟動盪、加上社會風氣和電影製作環境….等諸
多因素,港片市場開始充斥速食且低成本的作品,「陰陽路」、「夜半一點鐘」、「怪談
協會」、「七月十四」等都會恐怖電影,將日常生活場景、人情世故、神秘宗教、犯罪刑
案、校園怪談等五花八門橋段都納入編劇,強調感官刺激意外掀起風潮。
這些製作成本低、投資報酬率卻不錯的恐怖片,迅速在90年代香港電影市場異軍突起,產
量更是相當豐厚。今天就帶大家回顧港產5大恐怖片推薦搜尋的「關鍵字」,推薦幾個讓
你好看的90年代港產鬼片系列電影,炎夏「清涼一下」。
關鍵字1:陰陽路
知名的「陰陽路」系列以「現代聊齋」的路線,從香港人敏感的1997年起,開拍了近20集
,屬於相當長壽的系列恐怖片。
「陰陽路」首集和「陰陽路之我在你左右」1997年推出,古天樂、雷宇揚、羅蘭、吳志雄
等港片常客都是該系列固定班底,故事把當代流行生活話題和都會怪談融入編劇,除了偶
爾(經常?)出現的搞笑,還帶著濃厚的香港社會風氣和港味風情,許多台灣觀眾即使不是
恐怖片迷也都還算知道「陰陽路」的存在。
「陰陽路之升倌發財」藉由殯儀館員工靈異經歷,刻劃都會男女感情和人際關係,評價雖
還不錯,但票房成績卻逐年遞減。有資深港片迷則評論「陰陽路」系列雖拍了10多片,在
第7集「陰陽路之撞到正」正宗系列已劃下句點,之後10多集內容品質潰不成軍不像電影,
「撞到正」也備受批評,還算值得看的是到第6部「陰陽路之凶周刊」。
關鍵字2:龍婆
上段提到的恐怖片「陰陽路系列」所選女主角都是正妹,包括90年代香港娛樂圈多位一、
二線花旦,包括鍾麗緹、蔡少芬、黎姿、麥家琪、李蕙敏等,但港產鬼片中最搶眼的女角
,依然還是最恐怖的老婆婆羅蘭,她一登場周圍空氣都為之凝結,會通靈或嚇人的她往往
在你身旁、身後突然出沒,絕對要小心龍婆的警告。
羅蘭16歲出道,在粵語長片時期演出多部電影,70年代加入無線電視,在知名的經典港劇
中多次飾演母親角色,並在港產片全盛時期再度投入影壇演出。1993年,羅蘭在知名恐怖
電影「七月十四」中,「龍婆」角色首度登場,不但多次在港產恐怖片反覆出現,不但榮
獲香港金像獎提名肯定,「龍婆」羅蘭更被片迷喻為和「小倩」王祖賢在鬼界齊名。
羅蘭在葉偉信三段式作品「零時空間」第三段「最後晚餐」則經常被讚為佳作,故事藉由
「頭七」當夜返家傳說,描述生前被家人冷落對待的母親真的「回來了」,趁著全家人都
在,她到廚房拿了菜刀…..驚人轉折讓許多影迷稱讚,羅蘭精湛演出果真「薑是老的辣」
。
關鍵字3: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
接續談1993年捧出港產第一鬼婆「龍婆」的電影-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該片是闖香江發
展的台灣玉女歌手陳明真、港星劉青雲等主演的恐怖驚悚電影,沒有華麗特效、沒有超級
天王,當年票房成功並非沒有原因,因為,它至今仍有很多恐怖片迷念念不忘。有影迷說
,這是一部看了會心裡很有陰影、看過2次以上依然很「毛」的好片!
「不來就死,死都要來」……
農曆七月十四日,7個小孩在一所古老廢屋內滴血立誓結拜為「七姊妹」(當中有男性),
相約以每年均聚會一次,但隨著各自長大感情生變,當年童言竟演變成解不開的詛咒。嘉
儀(陳明真 飾)與六位好友(黎燕珊等)發誓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在破屋聚會,後來有人不想
去聚會就慘死,死狀包括利器削頭、樹枝插口等,有片迷常將其與2000年後才出現的好萊
塢大片「絕命終結站」相提比較。「七姊妹」發誓的影像畫面很陰森,是很多看過該片的
影迷揮之不去的超毛畫面。
「七月十四」主軸雖以典型香港警探辦案老梗為主線,但導演與編劇下了不少功夫去規劃
本片,電影節奏明快、人物刻劃深刻,除了「殺」出意外好票房,還獲得香港金像獎多項
提名,除了意外捧紅女配角「龍婆」,也帶起當時低成本香港鬼片大量產出風潮。
之後又推出了一連串日期系列的鬼片包括「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二月三十」、「七
月十三之龍婆」(台灣譯完全自殺手冊之死亡替身)、「四月四日」、「七月又十四之信不
信由你」等,但都沒有「七月十四」來得轟動經典了。
關鍵字4:夜半一點鐘
在深夜有線電影台曾不小心轉到「夜半一點鐘」(港譯半夜誰Call我)嗎?
這裡準備了三個好像就發生在朋友、同學身邊的恐怖故事。首先是葉玉卿在醫院當護士,
值夜班卻怪事頻頻,最終發現了歌手不為人知的昏迷真相、第二個是大學生袁詠儀等人為
了成績竟決定去尋找傳說中女鬼「辮子姑娘」,而「她」其實就在……、第三個故事描述
擔任警察的徐錦江和陳小春和靈異照片的相遇。
多段式恐怖片,像是現在綜藝節目講鬼故,講求故事結構簡單明快,發生地點多在學校、
辦公室、居家,看了讓人相當入戲。像是葉偉信、錢永強等人拍攝的「夜半一點鐘」、「
夜半兩點鐘」、「夜半三點鐘」、「迴轉壽屍」(台譯零時空間)等都是此類型作品。有
網友稱讚此類輕薄短小的鬼片其實是最佳長度,更何況當中也不乏驚喜佳作,值得觀賞。
關鍵字5:怪談協會
上段談到多段式恐怖片,就不能不提起1996年出品的電影「怪談協會」。一個女記者帶領
觀眾(你)直搗香港最神秘的怪談協會,一邊大口吃著血淋淋的頂級鮮肉,一邊聽會員輪番
上台講三個新鮮刺激又詭異的都市傳說,誰講得最恐怖就有機會當主席。
首先登場的是谷德昭、張達明、黎姿主演的辦公室鬼故「肥波士」,最後結局有點好笑卻
怪異無比,眼神看得直叫人心裡發毛,古靈精怪的黎姿香豔演出備受好評;而曾在知名青
春性事片「記得香蕉成熟時」演出的鄧一君接著帶來離奇的學校怪談「四不像」,學長惡
作劇嚇壞學弟的傳統鬼故事不是最大爆點,結局恐怖指數才破表。
最後由袁詠儀和舒淇演出評價兩極的租屋怪談「找替身」,該編劇還特別在電影中警告:
不要租屋給一個年紀、外型、相貌跟你相似的人。
不少人看完文字就毛了,在此特別要介紹的是港姐冠軍袁詠儀,她是90年代香港影壇一位
相當重要的女演員,代表作品有「金枝玉葉」、「 新不了情」等,她形象清新與演技自然
,加上靈活大眼和親和力,演出生活式鬼片特別有味道,好像就在你我身邊的朋友。
說到這裡「怪談協會」爆彈其實還沒完…等著你跟女記者發掘真正怪談的秘密。
短片式的恐怖靈異電影在當時新鮮有趣、今日回味無窮,讓你忍不住咬牙發抖還是想一個
個看完。
https://0rz.tw/U8PA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07.18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