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從可控到失控,武漢防疫失敗之問
【我們爬梳整理這波武漢疫情發生以來的時間線,武漢市衛健委從 去年12月31日正式對公眾通報華南海鮮市場出現不明原因肺 炎病患,到1月9日確認病源體為"新型冠狀病毒",1月12日與 世界衛生組織共享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之後,一直到1月20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坦承,新病毒不僅可以人傳人,還 造成14名醫護人員感染,徹底打了武漢市衛健委一個響亮的 耳光。因為疫情爆發初期,有八名醫師在社交媒體上提醒朋 友注意"新型SARS",結果卻遭到官方以散播不實消息逮捕, 官方當時鄭重聲明說,病毒不會人傳人,也沒有醫護人員被 感染,宣稱疫情可防可控。
但檢視武漢市衛健委從12日開始實施的日通報制度,到16號 為止新增病例都是零,直到17號之後確診病例迅猛增加,這 幾天究竟發生了什麼?啟人疑竇,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從1 月12號到17號召開地方兩會,官方媒體在這段時間都以會議 報導為主,疫情相關訊息根本付之闕如,民眾基本沒有自我 防護意識。加上大陸今年的春運從1月10號啟動,到武漢市政 府23日宣布封城之前,已經有近500萬人離開了這座城市,許 多處於潛伏期而不自知的患者就這樣四散到大陸各地,最終 導致大陸31省全面淪陷。
而武漢市醫療資源不足,醫護對新型病毒認識不夠,發燒病 患確診困難,也是這次疫情全境擴散的原因之一。】
{內文}
(上海東方衛視主播)
昨天(1.29)全天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工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31例,其中西藏出現了首例確診病例
從可控到失控
(上海東方衛視主播)
截至到今天(1.31)的零點,全國累計報告的確診病例是達到了9692例,重症病例1527例,累計死亡病例213例,累計治癒病例171例,通過這個曲線圖我們也不難發現,新增的確診病例當中又出現了一個高點,在這當中僅湖北新增的確診病例
就達到了1220例,在全國的新增死亡病例當中,湖北也是佔到了42例
短短30天,從武漢發病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數,就超過了2003年的SARS,讓中國全境淪陷,世界各國也紛紛中招,疫情擴散之快 震驚中南海。這波疫情是從12月29日開始的那一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收治了第一批肺炎患者,12月30日,有醫師在同學群內提醒說,"華南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加上武漢市衛健委的紅頭文件,確認該市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造成人心惶惶,12月31日 武漢市衛健委首次向社會披露,已有27例確診病例均已進行隔離治療。
(新聞片段)
初步分析這些病例係病毒性肺炎,暫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的現象和醫務人員感染
與此同時警方還逮捕了,那8個在網上談論疫情的人,官方稱"他們散布假消息",否認有人傳人的案例。
(新聞片段)
截止到1月7號晚上9點,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
1月9日 病原檢測結果出爐,證明是跟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同為冠狀病毒的一種類型,雖然病毒性質完全不同仍需要高度防範,然而此時的武漢人卻渾然不覺。
(央視記者/聲音來源/2020.1.10)
武漢的各大高校,已經陸陸續續開始放寒假了,整個2020年的春運期間,武漢火車站預計會發送372萬多人次的旅客
1月10日開始的春運,埋下了疫情向全境擴散的引信,1月12日大陸國家衛健委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武漢市衛健委據此實施日通報制度。
(新聞片段)
在1月16號以前,武漢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基本維持在41例,但從16號開始出現增加,其中16號新增4例,17號新增17例,18號新增59例,19號新增77例,從而使武漢市19號的新增病例達198例,並增加了一起死亡病例
從1月11號發布疫情通報到16號為止,武漢有長達5天沒有新增案例,這段時間正是地方兩會召開的時候。
(新聞片段)
確保以優良作風總攻全面小康
湖北省武漢市兩級政府從1月12號到17號重心都在兩會上,官方媒體多半著重於政令宣導,營造出一派歌舞昇平的氣氛,有評論分析認為,就是因為執政者的輕忽,平白坐失了疫情防控的黃金期,而到19號新增病例逼近200例,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仍堅稱,病毒的傳染力不強。
(李剛/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1.19)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力不強,不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
但事態隨即急轉直下,1月20號,在2003年抗SARS有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鏡頭前坦承,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1月中就有14名醫護人員被感染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這個實際上是有些升級了它的傳染性啊,因為它現在已經存在有人傳人,同時醫務人員也有傳染了,所以這個是要提高警惕的,我的總的看法呢,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
(馮子健/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它(病毒)的人際傳播能力,跟SARS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平均一個病人能夠傳2到3個人,這是它的傳播能力,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這個病倍增的時間,相對來說比SARS要短,就是大概SARS它是9天左右的時間它會倍增,對新冠狀病毒它是大概六七天的時間,病例就會翻倍,它的一個衡量指標就是,我們叫傳代間隔,它相對比較短,所以使得病例增長速度也相對的比較快
最新一期的醫學期刊<英格蘭雜誌>一篇由中國疾控中心武漢疾病中心等機構執筆的報告顯示,1月1日至11日有7名醫務人員感染,12日至22日又增加8名醫務人員感染,但根據武漢市衛健委1月11日的官方通報,依舊強調"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難道是官方刻意隱瞞嗎?
(記者VS/李斌/大陸國家衛健委副主任)
(政府在對疫情是否存在一些瞞報的情況?謝謝)。我們高度重視信息公開,信息公開也十分的重要,這個日發布制度我們會堅持下去,包括春節期間,直到不再需要發布
武漢市政府在信息發佈上的遲緩和防疫措施的失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來不少批評。
(濤雞公/武漢市民)
21號之前我們還什麼事情都不知道都沒有發生,我還跟我老婆去了漢鎮街人流密集的地方去看新年的衣服,現在突然報導說發生了這麼嚴重的肺炎事件,而且潛伏期是兩個星期,現在我和我老婆特別擔心,不曉得我們有沒有感染病毒,會不會傳染給老人跟小孩
從1月10號春運開始到20號疫情全面爆發,這10天已經有部分攜帶新型冠狀病毒處於潛伏期的病患,隱身在離開武漢的近500萬人口之中,疫情防控失靈,武漢市政府毫無懸念的成為眾矢之的。
(周先旺/武漢市市長)
傳染病有<傳染病防治法>,它必須依法披露,那作為地方政府,我獲得這個信息以後,(中央)授權以後我才能披露,所以這一點在當時很多不理解,後來特別是元月2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了這個病作為乙類傳染病,從這之後,我們認為
我們的工作就主動多了
英國BBC評論說,武漢市政府此前輕描淡寫的態度,一定程度上讓公眾疏於防護,也有醫師透露,疫情開始時,官方嚴厲控管消息「整個就不讓說」,事後證明被捕的這8人,都是在第一線的醫師,大陸媒體<北青深一度>採訪到其中一名醫師,他在群裡提醒大家注意之後就遭公安約談,還逼他簽下<訓誡書>,而他本人也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病患傳染了肺炎。
(曾光/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
我覺得這8個人是可敬的,我覺得這8個人的話,我們事後評論他們,可以給他們很高的評論,因為他(們)是事前諸葛亮啊
曾光也隱晦的說,現在外界批評防疫行動慢了造成病毒擴散,除了科學認識不足,決策者猶豫不前,也會造成防疫不及時。
(曾光/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
因為我們公共衛生的人員,跟行政人員跟政府官員是不一樣的,公共衛生人員的決策的話,就是一個從公共衛生角度來說,換句話說,我們是從科學的視角,可是政府官員考慮問題,他不單純是科學的視角,科學的視角只是他決策的依據的一部分,他要考慮政治視角,他要考慮維穩的問題
此外武漢市當地醫療檢測設備欠缺,需要大陸國家衛健委支援,才能篩檢發熱病患,加上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所需的經驗不足,讓許多病患只能等待遲遲無法確診,面對封城之後確診病例仍不斷攀升,官方則是這樣解讀。
(吳尊友/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大家不要被這三天的數字嚇倒了,由於醫護能力跟不上,很多病人沒有被及時診斷上報,這幾天的話更多的是消化了,前期積累的病人從我們對新冠狀病毒肺炎的研究,到現在該發病的已經發病了
從九省通衢到病毒圍城,武漢只用了30天,如果按武漢市衛健委最初的說法,疫情可防可控,那麼從今天的局面來看,武漢市的防疫系統可說是完全失靈,紐約時報評論認為,中國僵化的官僚體制,不鼓勵地方官員向中央報告壞消息,體制還將地方官員彼此隔離開來,使他們難以全面了解升級的危機,有大陸網民有感而發,抒發對執政者的不滿,醫護感染封口令,揭露真相八進牢,武漢市長萬家宴,湖北政府發佈會,洗地漂白轟轟烈,至今不忘臉貼金,如若烏紗還有在,何處祭奠赴義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IWeTSAtBY
最新 文件 的世界週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2020總統大選,這星期又有新的發展,如果您還記得美國紐約上一任的市長是誰,或許您會有些印象:麥可‧彭博,這位美國財經媒體大亨,最近做出幾個震驚外界的動作,首先8號,他在阿拉巴馬州的民主黨初選登記截止前,遞出了參選文件;接著在13號,彭博本人又出現在阿肯薩的登記處,親自領表填寫了參選文件,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位身家台幣上兆的大富豪,準備要出馬,挑戰民主黨的共主頭銜,以及川普的總統大位呢?到截稿為止,彭博陣營發言人的說法,是他本人還沒有做出最後決定,目前的登記動作只是保留一個參選的可能性;但即使如此,這些動作也已經在美國政壇掀起了震撼,畢竟這位前紐約市長,仍然在民間享有相當高的人望和人氣,一旦出馬,勢必衝擊整個選戰;另一方面,彭博其實先前已經宣布過,他不會參加民主黨初選,如今出爾反爾,似乎也暗示了民主黨陣營的選情出現了變化。】
{內文}
如果坐擁上兆家產,你想要做什麼?這個街頭巷尾 茶餘飯後,人人多少想過用來自我排遣、打發時間的夢想,某種程度上,忠實反映出個體差異,和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價值觀與理念,對庶民百姓而言,夢想終究是夢,但對一個萬貫家財的富豪來說,夢想就不再只是夢,而成為一條條具體可行的待辦事項,問題只在他有沒有膽識和行動力去把理念化為現實。
(時任紐約市長/彭博)(2009.11.3)
我的決策是講求實證,不搞政治,我的風格是做對的事,不逃避問題,廣納各方建言,不論黨派,這才是獨立精神
麥可‧彭博,紐約人,知名慈善家,全球富豪榜常客,也是全美前十位最有錢人士之一,根據富比世雜誌2019年最新統計,彭博的資產總額達到555億美金,相當於台幣一點六兆。
(主持人vs. 彭博)
我今天看到一則…你可能會有些尷尬,上面寫說你是全球排名第10的有錢人,還是什麼…,我並不覺得尷尬
從「彭博社」、「彭博新聞」到「彭博財經台」,這些財經界耳熟能詳的品牌,背後創始者,就是他,1981年靠著在華爾街投行賺到的第一桶金,彭博開辦當時領先業界的證券資訊買賣系統,並垂直整合,橫向擴展,逐步打造出一個龐大資訊媒體王國,同時累積驚人財富,2001年,事業有成的彭博轉換跑道,決定參選紐約市市長,主要的政見和訴求就是他不需要金主,因為,他就是金主,選前不拿錢,選後才能大刀闊斧,暢快揮灑施政理念。
(時任紐約市長/彭博)(2009.11.3)
如果你覺得過去八年,紐約已有很大進步,那麼聽好…,我才剛暖身而已!
由於任期限制,和政治現實,紐約市市長很少能連任超過兩屆,但彭博一當就是12年,在2001到2013年間,整個2000年代,彭博的名字和紐約連在一塊,幾乎成了大蘋果的代名詞,任期內,彭博不只一手主導,世貿恐怖攻擊後災後重建,還經歷了2008年,以華爾街為原點的金融海嘯,即便有這些挑戰,彭博依舊有本事維持高水準民調數字,根據昆尼皮亞克民調機構2014年一項調查,在回顧彭博過去12年政績時,有高達2/3的紐約人,肯定彭博的治理讓紐約市變得更好,不管是犯罪率 平均壽命,還是翻轉紐約財政赤字的經營奇蹟,各項數據都證明這位CEO市長冷靜的風格 務實的路線有效,也有市場。
(時任紐約市長/彭博)(2009.11.3)
選民希望的是兩黨政治領袖,做 事 情!
(前紐約市長參選人/馬克葛林)
他基本上等於是「收買」了紐約市,但買的光明正大,守規合法,當然,我們也獲得了好處和壞處,好處是:他不受獻金和利益團體的控制,所以你不得不讚許他在公衛政策 槍枝管制 禁菸等方面的政績,但他不僅不甩金主,也不甩選民,所以他根本不參加市民論壇 不下鄉 不傾聽民意,當民主成為障礙,阻斷他的任期時,他就用錢和權排除障礙
(紐約大學教授/史蒂芬庫寧)
我認為彭博在擔任市長時,證明了資料導向和講求數據的治理方式,是確實可行的。紐約市在他12年任期內明顯改善,無論是市政服務,還是回應速度上,雖然他稱不上完美,仍有缺點,但比起其他人選,他對紐約市的貢獻遠遠超過缺失
(主持人/札卡利亞)
什麼情況下,你會決定參選美國總統?
(前紐約市長/彭博)
有很多可能性…
當過富豪、做過市長,下一站:挑戰白宮,似乎是一條合理的職涯曲線,2013年,彭博卸下紐約市長頭銜,並未就此淡出公眾檯面,媒體上多次傳出,他有意問鼎大位,或是參選紐約州長,彭博本人也不時出席論壇接受訪談,針砭時事,暢談他最關注的公眾議題,包括氣候、稅制、槍枝、移民和川普。
(前紐約市長/彭博)
科學證據顯示,地球暖化是進行式,而且一旦發生,就很難回頭,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如果極地冰帽溶解,這些白色的冰,原本可以反射太陽熱能到大氣中,但因為冰層消失,地球就吸收了熱能,吸熱導致溫度上升,俄國凍原封藏的甲烷就會釋出,引發更嚴重的溫室效應,就像骨牌一樣
(前紐約市長/彭博)
沒錯,去年(共和黨的)國會通過了減稅,但減的是那些最不需要減稅的人,像我這樣的有錢人,謝謝你哦,替我減稅,但我並不需要
(前紐約市長/彭博)
現在某些政策根本就有問題,譬如說,我個人就從來都不贊成提高基本工資,我認為該提高的是薪資免稅額,這樣不但可以達成同樣的脫貧效果,而且是由全民共同承擔,而不是只針對一小部分企業主,強制性的加薪,只會使雇主減少用人
(主持人vs.前紐約市長/彭博)
你覺得川普的問題,是他的人格,他的政策,還是兩者皆有問題?我覺得都有問題
(前紐約市長/彭博)
舉例來說,我認為你可以指責中國的市場,並沒有對美國完全開放是一種不對等的貿易競爭,我們不能容忍這種行為,但是要促使中國做出改變,不能夠用以牙還牙的方式,把對手逼到沒有退路的角落,你不可以讓對方沒面子,協商的藝術在讓兩邊都覺得自己贏了,不是予取予求,但也非空手而回
8號,就在2020黨內初選白熱化之際,原本年初宣布不會參選的彭博,突然傳出在登記最早截止的阿拉巴馬州,遞出了參選文件,接著彭博本人又現身阿肯薩州,民主黨初選登記處,填表報名,成為該州參選人,此舉立刻掀起了民主黨陣營和白宮內部的陣陣漣漪,紐約時報披露,彭博的填表登記,並不代表他已經決定跳下來加入2020總統混戰,目前來說,他只是替自己留一個參戰的選項,而若最後決定參選,彭博也將再度運用他的金錢優勢,打一場非傳統選戰,跳過黨代表不多的小州,直接在加州、德州等大州灑錢買廣告進行選戰攻勢,靠著個人知名度和過去的彪炳政績,直取中間選民手中那一票。
(政治分析師/山考普夫)
民主黨進步派現在很緊張,因為他們可能會對上彭博,而當你的對手是富豪,必定會遭遇毫不留情的金錢攻勢,因為他就是有錢,但傳統上,不管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會來初選投票的都是極左和極右,而非中間選民,彭博能否在初選中勝出,仍是問題
對於彭博的投石問路,民主黨內左派如華倫、桑德斯等人,立刻發文嗤之以鼻,暗示民主黨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一個和川普半斤八兩的富豪共主,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布萊特史蒂芬斯,卻提出了完全不同觀點,認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華府現在正需要像彭博這樣的人,來對付川普的金錢政治,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這位億萬富豪一旦加入戰局,所有人的2020選戰策略全都得重新改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joAij0WWbI
最新 文件 的世界週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週報Love Life News】
《聯合國首度召開難民峰會 但結論淪空談 多國反對每年安置10%難民 2016地中海難民死亡數恐史上最高》
9月20號到9月21號的時間,聯合國召開了一場史上第一次難民高峰會,總共有139個國家參加。聯合國的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在高峰會的閉幕會上慷慨激昂的說,這場難民危機,來自於你們當時在中東政策嚴重所犯下的錯誤。他們認為方法不是去圍堵穆斯林,而是很清楚的去面對各國在當時的外交政策中,所犯下的嚴重錯誤,而現在仇外的情緒,只會使仇恨再加劇,成為未來的恐怖主義的溫床,然後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換句話說,如果從歷史更長的時間來看,這樣的仇外情緒、一個種族主義的情緒,最終很可能給世界帶來的,是一個不斷惡性循環的仇恨主義跟恐怖主義。
土耳其海巡隊又在茫茫大海上,救起了61名準備渡海前往希臘東部萊斯沃斯島的難民。大家都餓壞了,渾然不知那裏的難民營,才剛因衝突引發大火。60個組合屋、上百帳棚及提供難民服務的3個貨櫃屋,早已付之一炬。
還能做些什麼?整個歐洲已經幾乎徹底被這場二戰後最大危機撕裂。人權團體無言,只能將2500件難民們穿過的救生衣,舖滿英國倫敦國會廣場,希望藉由「救生衣墓園」的行動藝術,凸顯難民遇到的生死危機,並敦促各國元首有效解決難民問題。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 WILLIAM SPINDLER表示,今年到今天為止,渡海抵達歐洲大陸的難民和移民人數已達30萬,這是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數據。相對於2015年的前九個月上岸登記的52萬人來說,確實是比較低,但對照2014年一整年的21萬6054人仍是高了許多。
問題有多急迫?聯合國難民署近期再次公布最新統計,冰冷的數字看似意味著難民人數已同比下降,但進一步細究,2016卻極有可能是地中海史上難民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於是破天荒聯合國在紐約,針對難民問題召開了最高級別峰會,193國領袖和代表19號共聚一堂,希望找出一個更人道、可協調的切入點。
可惜峰會上即便通過了《關於難民與移民的紐約宣言》,潘基文和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也共同簽署協定,正式將國際移民組織納入聯合國系統,但聯合國難民署所支持每年安置10%難民的目標,最終仍因多國強烈反對遭到刪除。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我們必須設身處地去想,如果這些不可言喻的事情發生在我們家人或我們的孩子身上,我們所有人都必須了解,最終,我們的世界若想要更安全,除非我們做好準備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以及那些在安置難民上承受最多重擔的國家。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急切,全寫在臉上。他在聯大會堂長達48分鐘的"告別演說"中,數度提及媒體頭條天天上演著全球各地為了逃離野蠻衝突的難民潮。但他大聲疾呼,要驅除這種全球性不安的辦法,不該是退回舊有的分裂裡去。
義大利總理倫齊更毫不掩飾對峰會的失望,他直言,如果峰會只被當成一次,在多瑙河上美麗的泛舟,未來等待大家的,將會是數以千萬計的"歐洲幽靈"。
全球領袖先後發出擲地有聲的演說,吸引50國承諾2016將接手36萬難民,預估人數將達去年的兩倍。但由於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外界憂心,恐將流於和巴黎氣候峰會相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