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簡稱EPS)
每股盈餘=(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損益-特別股股利)÷加權平均已發行股數
上面所列的公式是公開資訊觀測站列出來的,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先簡化為:
每股盈餘=(稅後淨利-特別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數
從簡化後的公式就能了解到,每股盈餘為「每一股普通股分到的稅後淨利」,也就是「每一股賺多少錢」的概念。
當要比較兩家公司獲利能力時,單看稅後淨利的絕對數字,可能會造成誤判,因為每家公司的股數不同。
簡單舉例,甲公司和乙公司今年各自賺了三千萬和五千萬,單看數字會覺得乙公司賺了比較多,但是甲公司流通在外股數只有三百萬股(10元)、乙公司流通在外股數則有一千萬股(5元),這樣一算,甲公司每股盈餘為10元(三千萬除以三百萬),乙公司每股盈餘為5元(五千萬除以一千萬)。因此,我們才會常以每股盈餘來衡量公司獲利狀況。
至於為什麼要扣掉特別股股利,是因為特別股的分配權是優先於普通股的,公司賺到的錢要先把承諾會給特別股股東的部分扣除,剩下才輪到普通股股東來分配。(特別股當中,若為「參加特別股」,則能和普通股股東一起再分配一次盈餘,此處不細說,有興趣請自己查一下~)
回到公式,簡化公式和原公式有兩處不同,我們來簡單解釋一下。
加權平均已發行股數,基本上可以想成平均流通在外股數,因為公司可能會在年中發行新股、或是買回庫藏股等等,所以會計上會將股數、流通在外期間以加權平均的方式,算出加權平均已發行股數。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損益,會用這個詞是因為,有些公司有非100%持股的子公司,此時就會產生非控制權益,以及歸屬於非控制權益的損益。所以說,損益可分為兩部分,一部份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即母公司本人自己賺的,加上投資的子公司賺的乘以持份%數),一部分歸屬於非控制權益。
損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歸屬於非控制權益
大家可以找家公司,看看它的合併綜合損益表,也許就會更了解。
之前寫到權益時,寫過一篇關於「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非控制權益」的文章,想了解非控制權益的話可以看一下~
網址:https://reurl.cc/8nlKEj
會計每股盈餘公式 在 積God投資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財務報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分析分享
有好多剛接觸股票的朋友或者對公司複雜的財務報表無從下手,今次筆者同大家介紹下財務三大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讓大家先簡單了解各報表的基本概念,再係未來日子同大家分享一些公司點樣運用該報表作財務操縱去美化公司財務狀況。
1. 利潤表( Income Statement or 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利潤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例如半年或一年內公司的損益情況(收入 - 支出 = 利潤或虧損),而投資者最關注利潤表上的Top Line和Bottom Line。Top Line即收入,公司的總銷售或營業額。Bottom Line即淨利,指收入減去所有費用後的股東應佔溢利。雖然透過以上兩項可簡單快捷地就公司業務增長和盈利能力作初步評估,但要全面了解企業狀況及潛在風險,單靠這兩項並不足夠,特別Bottom line 可能經過美化而變得不真實。
另一個較多投資者留意的數字是EBITDA (Earning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扣除利息淨支出、稅務支出、折舊及攤銷後的利潤。舉例,利息支出基本上取決於企業的融資政策,而非營運狀況,對於資本密集企業,每個投資項目需要龐大資金投放,年年錄得高昂折舊費用和融資成本,若投資者只着眼於Bottom Line,則難以分析其盈利能力。
但筆者認為計算EBITDA後應再扣除非營業淨收益,例如一間主營售賣麵包的公司,於財政年錄得投資收益(如股票收入),因該收益並不是公司核心業務,未來是否能持續發展下去不確定性較大,所以我們應只計算該公司的核心業務利潤去作出評估。
2.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出報表的時刻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其中最重要的公式就是資產=負債+權益(淨值)。就是公司現在擁有的一切,不外乎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本來就是自己的,另一個就是借來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來的,當然就是現在擁有的一切。在會計上,目前我擁有的一切,就叫資產,而借來的錢,就是負債,自己的,就叫權益。從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一間公司的財務體質是強還是弱。
以開麵包店例子來說,我今天和一個朋友合資開麵包店要100萬,首先我拿出自己的存款30萬,朋友拿出30萬,該60萬就叫做股東權益,但我們尚欠40萬,於是向銀行借下40萬,這就叫負債。我們拿自己的錢加上銀行借款,拿去買整麵包的器具和原料,這就叫做資產。(我們買麵粉,即存貨及賣出麵包但未收到錢,即應收帳款,都是歸納於資產)。
3. 現金流量表 (Cashflow Statement)
筆者稱現金流量表為最誠實財務報表,主要包含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營業、投資以及籌資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情況,通常用於反映企業的利潤水準和企業健康情況,而當中不變的定律就是流入的現金減去流出的現金,等於餘下的現金(資產負債表內)。由於現金流量表是呈現企業「實際帳戶中流入或流出的金額,是帳戶實際狀況,因此非常難以造假。
營業現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是為最重要指標之一,它的意義是「公司透過本業營運實際流入的現金」,即公司真正收進來的現金扣除真正花出去的現金,可以避開利潤表中的淨利會有透過應收帳款(沒實際收到錢)或存貨讓報表美化的問題。同樣地,營業現金流也無法反映實際損益狀況(還沒進到帳戶的利潤就不算在內)。
以下三點可以透過觀察營業現金流去分辨公司體質是否好或壞:
(i)若公司的營業現金流正常為正值,代表經營風險低、不需要一直借錢周轉。
(ii)若公司營業現金流為負值,代表資金周轉有風險,容易周轉不靈、以債養債。
(iii)若營業現金流和稅後淨利相比差異不大,代表企業收款正常,反之則要留意企業的盈餘是否有真的轉為現金
會計每股盈餘公式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損益表中了解獲利
GAAP舊制:Income Statement(利潤表)
IFRS制: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綜合損益表(民國102年後採用)
從損益表中了解公司的獲利來源,才能正確評估公司的合理價。
❄「損益表」是一家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因為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所收到的金額,扣除進貨成本、營業費用、加上營業外的收入和減掉營業外支出,所呈現出淨利或淨損等經營狀況的報表。
「損益表」是比較簡單的財報,它表達的就是「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採用IFRS後的綜合損益表上主要科目有營業收入合計、營業成本合計、營業毛利、營業費用合計、營業利益、營業外收入和支出、稅前利益、所得稅費用、本期淨利、其他綜合損益、每股盈餘等。
☆損益表上主要科目說明
⑴營業收入合計: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所應該收到的金額。又稱為銷貨收入。
營業收入減銷貨退回及折讓=營業收入淨額
營業收入金額增多,表示景氣擴張、生意興旺,利潤有機會增多;營業收入金額減少,代表市況競爭激烈或景氣進入收縮期。
⑵營業成本合計:生產產品的原料成本或提供勞務的成本支出。又稱為直接成本。
這部分成本包括:購買原物料、生產及製造設備的必要支出,生產線工作人員的工資、加班費和獎金,包裝和運送成本,產品權利金或商標費用。
⑶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後,得到正數稱為營業毛利,負數則稱為毛損。
有競爭力的公司,除了營業收入高,營業毛利也會比較高。
⑷營業費用:過去某段期間內,產品銷售或提供服務時所應負擔的管理和銷售等費用,又稱間接成本。企業間接成本大致上有:內勤員工薪資、辦公室租金、修繕費、退休金等管理費用。開發新產品的研發費用,銷售費用,不動產的房屋稅、地價稅及汽車牌照稅等稅捐、折舊和攤提。
⑸營業利益:又稱為營業淨利。
營業毛利減營業費用後的數字,若是正數稱為營業利益,若是負數則稱為營業損失。
公式:營業毛利-營業費用=營業利益
⑹營業外收入和支出
非因經常營業活動所發生之收益和支出。
⑺稅前淨利
營業利益扣除業外支出或加入業外收入後就是稅前淨利。
⑻稅後淨利
107年起所得稅率已修改為20%
稅前淨利扣除應繳稅額後就是公司在過去這段時間的利潤。
對投資人來說,一家公司源源不斷的創造獲利才是好企業,好的管理人善於管理成本和費用
來獲得穩定利益,基於會計原則的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投資人估算合理買入價時著重在有預測價值的營業利益,而將業外收益排除在外。
因此公開資訊觀測站將營業利益和業外收入清楚列表,供投資人更容易掌握公司獲利來源。
查詢方式:
▶公開資訊觀測站官網→匯總報表→財務報表
→採用IFRs後→各產業EPS統計資訊
以下舉例食品股的味全(1201)來看看:
在「各產業EPS統計資訊」表中
①市場別:上市
②產業別:食品
③年度:108年
④季別:2(季)
味全108年前6個月,基本每股營餘有2.31元
但營業利益只有164,888仟元,扣除業外損失和20%稅後,本業每股獲利只有0.21元。
長期投資人在評估投資合理價時,應剔除一次性收入。
官網:
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163sb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