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學很多課都要英文授課?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3676907.A.032.html
齋主我的英文不好,也和學術圈不熟,但我卻想對此議題,簡單發表我的想法和意見。台灣人很喜歡用語言能力來決定該課程或科目的專業深淺,好似使用外語就代表著高深的學問,我對這種陋習,實在相當不以為然。每每談到亞洲各國英文能力好壞時,總有台灣人要拉日本人去墊背,好像日本人英文差,肯定在各方面的專業能力就差,肯定就沒有國際觀。但事情真如這些人所想的嗎?
絕不。日本人不只是在文學、法律、醫學、數學、物理甚至是藝術,都有極高的成就,且日本與國際接軌的程度,也不是台灣能相比,但為何英文能力卻比台灣差?
因為日本教育文化的眼光比台灣遠得太多。
當年明治維新,日本政府送了一大堆的留學生,到英法德義奧等國學習各類知識。包含語言、藝術、建築、法律、會計、物理、數學等,幾乎你想得到的領域,他們都送,且極有耐心。留學生一去便是十數年,回國再落地深根,前後怕是三十年以上的時間。
要思考的是,這些留學生肯定是有相當好的外語能力,倘若他們今天要回日本教育下一代學生,又怎麼可能先教學生外語能力? 再靠著肯定不怎樣的外語能力去理解外文知識? 因此這些歸國的菁英,首要的目標便是將在國外的所知所學,寫成母語日文書,讓學生得以學習。而後當人力充足之後,也不是加強語文教育,而是靠著大量知識分子翻譯外國經典,降低日本人學習歐洲知識的門檻。這樣的決定相當有勇氣,因為這種作法肯定在短期內,沒辦法看到顯著的效果,但以長遠來看,這是個極有效的教育戰略。
舉個有趣的例子,當今萬元日鈔上的人物福澤諭吉,就是當年將會計學基礎知識,翻譯成日文的偉人,包含「借方」、「貸方」,都是由他所翻譯。有了這些知識份子翻譯的文本,大幅度降低了日本學生學習的門檻,在其後的五、六十年間,創造了日本飛速發展的奇蹟。
那為啥台灣很多教授堅持英語呢? 其實一來是所謂國際觀的扭曲價值觀所影響。另外則是教授從未試著將自己所學翻譯成中文,因為前人未曾試過,所以自己也不曾試過,寧可讓學生靠著不怎樣的英文讀原文書。這些原文書即便翻譯成中文,也不見得人人都能理解,更何況是原文呢? 但因為人人都不想作辛苦的紮根工作,所以就一拖再拖,拖到今天。
另一方面來說。台灣鼓勵教授投稿國外期刊,語言自然是得用英語。翻譯外文著作,甚至是經典著作,都無助於這些教授的學術KPI。加上國內閱讀風氣不盛,翻譯著作的成本過高,加上市場也小,自然也越來越少出版社願意長期投入在翻譯經典上。
直到中國開始在學術圈搞起了大量的經典翻譯
台灣人到現在還不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半瓶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註釋 ...
會計用語英文 在 軒姐的自由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工作, 新挑戰
話說做左呢份工已經有半個月喇。
好多人都問我呢份工點搵?
上網搵!
老板呢係外國人,
同我傾左2次電話就請左我,
老板叫A先生啦!
A:好啦,我請你,你幾時返得工?
我:immediately !
A:好, 咁你過2日返工,地點北海道!
過左2個鍾我收到一張來回北海道既機票。
A:後日見。
我連買保暖衣物時間都冇,
然後我坐上飛機。
其實我冇好興奮,
更多既只係唔捨得,
唔想離開。
因為我覺得我應該為一個人留低。
到步之後,
我走上老板予約好既大巴等候。
車上所有人都好開心好興奮,
唯獨我一個悶悶不樂。
大巴開始離開機場進入公路,
貼近窗邊既我因為衣物不足,
身體開始慢慢抖震。
視線離不開窗外太凍而結冰,
但又因為窗內既暖氣反差,
而不停滑落既水珠。
我播放着You would have to lose you mind,
眼淚不停在眼眶來回游走。
巴士到步,
原來WELCOME CENTER係一間小木屋。
我東張西望搵我老板,
因為我未見過佢。
零下十五度底下,
我來來回回尋找佢嘅蹤影,
其實都係睇吓邊個似啲,
全個巴士總站都無亞洲人,
得白種人,
我以為自己去左歐洲 LOL。😂
A:HINNY?
我回頭一望一定係老板喇!
唔理三七廿一: YES BOSS!
老板好大隻。
俾左個big hug我。
好想哭呀!
大佬。😭
老板車到我去酒店就同我講聽日9點要去開會就走左。
我好緊張,
怕聽日攪唔掂,
徹夜未眠,
開左支紅酒,
一個人飲哂。
第一日完
-----------------------
姐係做咩?
叫就叫日文翻譯,
但唔譯由至可,
譯左先知自己有幾廢.
老板係日本既一條村到起別墅同渡假村.
買地,賣地,法律文件,保險,建築,室內設計,會計barbarbar都要譯。
依家唯有邊做邊學,
到我所有專業用語都上手,
我唸我日文同英文真係無敵。
下一篇
北海道建築師伯伯的溫柔
#trip #旅行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旅游 #旅拍 #instatravel #旅行 #世界旅行 #traveler #worldtravelpics #travelphotography #hkig #hkiger #hkig #hktraveller #hongkongtravel #travelholic #旅行 #worldtraveler #ootd #travelrepost #worldnomads ##vintage #shorthairstyles #shorthairlove #遊記 #生活日記
會計用語英文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奚落文科背景的人,成了一種醜惡的遊戲。」
2012年,美國專欄作家梅根・麥卡德爾寫道:「如果你打算進大學主修英文,還不如先去星巴克咖啡找份工作。」
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在總統競選辯論會上說:「我們需要多一點焊接工人,少一點哲學家。」
2015年佛羅里達州的前任州長傑布・布希(Jeb Bush)則在一場演講中說, 各大學應該警告他們的新生:「嘿,主修心理學啦、哲學啦都不錯,人文學系、社會科學都滿重要的……不過你們要弄清楚,學這些東西將來只能去速食店工作了。」
《人文學科的逆襲》的作者喬治.安德斯不同意。他說,儘管許多人對當前的大學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文學科),感到憂心忡忡、焦慮不已,但他認為,人文學科的畢業生正生活在一個處處都有機會的時代,對於未來應該要更積極樂觀。
「如今在職場上,人性化比以往更不可或缺。你不需要為了讓雇主出錢買你的能力而掩飾自己真實的身分;你不需要因為自己在大學選修那些據說不切實際的課程或是學習所謂的軟性技能而說抱歉。」
「就業市場目前每個星期都在默默創造成千上萬個職缺,目標就是那些能為迅速變遷的高科技未來帶來優美人文氣息的人才。」
「不論你攻讀的是哲學、英文、社會學,或其他十幾種人文學科的其中任何一種,你都被引介一種更寬廣的方式, 得以參與這個世界。文科生不管從事何種職業,投資報酬都將在日後逐漸升高。」
「就像十九世紀英國教育家威廉・柯瑞(William Cory)所說的,這種教育的好處包括『集中注意力的習慣……表達的藝術……迅即採取新知識立場的藝術……快速進入他人思想的藝 術』——甚至包括接受自己可能犯錯的意願。」
很可惜的是從1980年以來,社會對於人文學科的態度逐漸變得輕蔑,就連大學領導階層也是如此:
「大學領導人競相鞏固大學部的商業、工程學程,很多學校的行銷、會計、管理、金融科系比英語系、歷史系熱門多了。家庭對於大學教育的長遠利益失去耐心,人人都把焦點鎖定起薪最高職業的相關主修科系。」
「除此之外,有時候人文學系本身竟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它們退縮回狹義的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使得畢業生謀職像是在出賣自己。」
「也許是學術機構作繭自縛。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大學入學率激增,新設立的院校大多推出與職業相關的課程,至於教授所謂『不切實際』科目的教師,則依然頑固地以『為學習而學習』的精神為榮。」
「在他們看來,讀土木系的學生可能接受建築橋梁的訓練,讀護理系的學生可能準備好去醫院照顧病患——可是讀英語系、哲學系、社會學系的人,理應層次更高,學習獨立思考的純粹性。只要讀完書,工作自然會有著落。此外,最出色的大學生可以繼續深造,未來還能在大學教書。」
「然而到了一九九○年代末期,這股老派的篤定思維逐漸式微,太多新出爐的博士競爭稀少的大學教師職缺,可惜僧多粥少,結果掀起了最高學歷人才的低度就業新危機。」
「在此同時,不以當教授為職志的大學生,也不確定該朝哪個方向走:隨著文科學門領導人開始重視社會上學術導向較不明顯的職務,這些大學生覺得遭到背叛,卻又不曉得如何因應。 」
「教授、系主任、教務長希望所有大學部的學生都能成功;這些領導人相信,學校教給學生的東西極為寶貴,他們只是不懂得如何將校園淬鍊出來的價值觀,連結到職場的需求。這些學術領導人越緊張,就越可能講出站不住腳和自以為是的話。」
「價值觀與需求的錯配之所以那麼讓人捶胸頓足,是因為校園與職場本來可以輕易強強聯手——問題是雙方鬥士必須使用共通的語言,去訴說自己的價值觀、需求、成就,使對方心領神會。可惜現在的學者、學生、雇主卻因為令人苦惱的翻譯問題,立場無法協調。」
「共同立場究竟在何處?雇主想要僱用的大學畢業生,必須說寫流利、能夠在團隊中發揮效用、懂得如何分析複雜的問題。這些優點正是良好大學教育的核心,尤其是文科生的特長。」
「在學術圈很愛使用的詞彙『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觀念中,這些全都深深嵌入其肌理,可是如果你請大學領導人詳細解釋批判性思考,得到的反應將是一堆疊床架屋、彼此衝突(和自利導向)的噪音。」
「若想恢復文科教育的好名聲,就需要用嶄新的方式來談批判性思考,這次要把大學畢業之後的職業生涯放在心上。」
「我們需要儘可能鮮明地展現文科教育能夠幫助你出人頭地的各個層面,這意味著要把畢業典禮致詞中那些空泛的話,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幫助你找到工作、增強權威、步步高升的就業市場用語。」
「當雇主要求批判性思考的技能時,這個詞大致代表五種關鍵因素。首先是自信且願意(甚至渴望)對付尚無規則可言的未知領域。你將想像力帶進工作,在新情境中調適得宜,我們稱之為『開疆闢土』(Working on the Frontier)。」
「下一個是洗鍊的分析方法,讓你精於『發掘洞見』(Finding Insights)。你獨具慧眼,找到並不明顯的答案,漸漸獲得推崇。」
「隨著經驗的累積和權力的提升,你將開始綜合各種見解,當組織需要做出複雜的決策時,你建構洞見的方式便使你成為值得信任的專家。我們稱這種較高階的力量為『選擇正確途徑』(Choosing the Right Approach)。」
「最後,你對團體動力學和他人的動機,具有難得的深刻理解。你擅長『判讀現場氣氛與人員情緒』(Reading the Room),以及『鼓舞別人』(Inspiring Others)。」
「你的校園領導人試圖用更學術的字眼來形容這些能力,也不能說他們錯得離譜,可是現在你有了更好的立場,利用與雇主願望合拍的語言,替自己爭取工作。」
「只要精通這個架構,你將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有那麼多看似圈內人才懂的文科成就,能夠加以重新包裝,於工作有利的情境中講述出來。」
「當你找新工作時,文科背景可以如何轉變成力量,而不是讓你難堪。在學校砥礪出來的那些技能,甚至可能使你在出社會之後如魚得水,進而暗自得意洋洋。你曉得如何在求職面談中脫穎而出,如何主持會議,如何在堆積如山的數據中找到真相(或危險的謊言)。」
*喬治·安德斯,李宛蓉譯,《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時報,2019。
▎博客來☞ http://bit.ly/2FPlifJ
▎延伸閱讀☞ 誰說念人文科系沒有用?職場上,五個文科訓練帶來的關鍵技能 https://gushi.tw/humanities-are-important-1/
#說書 #閱讀日常 #教育 #人文學科 #工作
會計用語英文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B: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hc_ref=NEWSFEED&fref=nf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pf1980
►微博:http://www.weibo.com/2623858481
註釋
會出現這段注釋,是因為在YouTube頻道上有人在留言問了一些英文的問題,因此把回答他的解釋也一併貼上。
03:37溶接(Dissolve)前一個鏡頭淡出,後一個鏡頭同時淡入重疊其上,稱為溶。這個用語言很難解釋,但是你可以把這個英文當成關鍵字搜尋一下影片會比較清楚
05:15【顫慄空間】Panic Room電影的名字,我跟超粒方的對談是認為【暫時停止呼吸】的電影風格跟【顫慄空間】很像,都是利用難度很高的長時間運鏡來吸引觀眾。
05:45Fight Club是電影【鬥陣俱樂部】的英文片名。以前的電影放映是用膠捲的~可是一卷膠卷大概只能裝二十分鐘左右的畫面,所以就必須要把很多膠卷接起來才能夠放完90分鐘~這就是換本的意思,而標記點就是在影片的右上角會有一個註記,把註記貼在一起,就可以無縫把兩本膠卷接上
This channel is only used to recommending anime, comics and games.
All the videos are not intending to against copyright law, only to assisting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
If it cause any lost of yours, please contact me immediately.
會計用語英文 在 會計用語簡稱、應收帳款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會計師英文縮寫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kof70380也提到原文標題: 美股暴跌華爾街策略師:股市寒冬來臨原文連結: ... ... <看更多>
會計用語英文 在 會計用語簡稱、應收帳款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會計師英文縮寫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kof70380也提到原文標題: 美股暴跌華爾街策略師:股市寒冬來臨原文連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