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2014年十大好書揭曉
1. 張思之 《行者思之》(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
律師,1927年生於河南鄭州,被稱為「律師的良心」。曾出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辯護小組負責人,八十年代以來為多名批評政府者及異議人士辯護,包括鮑彤、魏京生、王軍濤等政治犯及記者高瑜和維權律師浦志強。2008年,曾因「為在中國保障人權和建設法制國家及律師制度做出的傑出貢獻」,獲得佩特拉.凱利獎。
2. 范疇 《與中國無關(第二季)》(八旗文化出版)
台灣專欄作家,連續創業者、組織戰略顧問。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後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碩士學位。長期從事人力資源、企業及政府組織戰略等行業,在中國大陸擔任商業策略顧問多年。2011年開始連續出版多本著作,包括《台灣是誰的?》、《中國是誰的?》、《台灣會不會死?》等,試圖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重構兩岸關係。
3. 劉鷹/項松林/方若乃 《阿里巴巴模式》(啟動文化)
劉鷹,經濟學者。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杜克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北京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教授。劉鷹曾任美國聯邦小企業管理署(SBA)高級經濟學家、美國經濟學年會「企業家經濟學」專題討論主持人,在杜克大學等多間美國高校擔任教職。《阿里巴巴模式》是作者放下傳統經濟學框架,親身到阿里巴巴調研總結出的「解密」之作。
4. 黃天 《琉球沖繩交替考——釣魚島歸屬尋源之一》(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中日關係史研究學者,曾於澳門新聞界工作。1954年生於香港,在澳門接受教育,1977年赴日留學,畢業於東京法政大學。1985年獲香港三聯書店聘為高級編輯,主編多本大型經典畫冊。2006年至2012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授中日關係史。主要著作包括《中國風物》(譯著)、《日本事典》、《中國香港》(合著)和有關中日關係史等的學術論文逾二十篇。
5.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還原十三個歷史真相》(九州出版社)
江蘇人,歷史學者。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史、中國近代史、民國史、國民黨史。著作包括《揭開民國史的真相》(七卷本)、《尋求歷史的謎底——近代中國的政治與人物》、《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辛亥前後史事發微》、《朱熹》、《朱熹及其哲學》、《泰州學派》、《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等。
6. 張戎 《慈禧》(麥田出版)
華裔英國作家。1952年生於四川宜賓,文革期間當過紅衛兵、農民、赤腳醫生、翻砂工和電工。在四川大學英語系獲學士學位後被派往英國約克大學讀語言學,於1982年獲博士學位,後定居英國。張戎的作品均為傳記體,包括獲得多個獎項的自傳體小說《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孫逸仙夫人——宋慶齡傳略》及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7. 黃群 《六十年中、越關係之見證:一個中國外交官的手記》(天地圖書)
廣東東莞人,少年時代移居越南,十五歲(1947年)即投身華僑革命隊伍,曾是當時中國顧問團的翻譯人員,見證了越共於河內立國的整個過程。1954年回國,此後一直從事對越南、柬埔寨及老撾的外交工作,與越共、柬共及老撾人民黨的高層領導有密切接觸。1979年越共元老黃文歡出逃中國是中越關係史上一件大事,作者是此事件的直接證人。
8. 李逆熵 《資本的衝動》(經濟日報出版社)
李逆熵,原名李偉才,1955年生於香港。科普、科幻作家,著作多本。197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物理系、獲一等級榮譽學士。後取得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文憑、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社會學博士。現為香港科幻會會長。近年關注資本主義和全球化導致的貧富懸殊與地球暖化加快等問題。2013年出版《反轉經濟學─把顛倒的再顛倒過來》一書。
9. 劉克襄 《四分之三的香港》(遠流出版)
台灣作家、自然觀察解說員,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台灣台中縣人,本名劉資愧,稱號「鳥人」。劉克襄多年從事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勘,至今出版詩、散文、長篇小說、繪本和攝影作品二十餘部。曾擔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美洲版、《中國時報》等副刊編輯,自立報系藝文組主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撰述委員及執行副主任。
10. 阿來 《瞻對》(四川文藝出版社)
藏族,出生於四川阿壩藏區,曾任《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及社長。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80年代中後期轉向小說創作。2000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5屆茅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散文《大地的階梯》等。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