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日子不如意,但是可以過得愉悅一點。大家可以試試看以下幾個步驟:
a承認自己只是個平凡人。
b接受自己是一個自然會有負面情緒的人。
c肯定自己的動機是好的。
d學習處理情緒來經營珍貴的關係。
取自《別當除草機父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直播有贈書活動,還沒參與的朋友,歡迎點開連結參與。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393995825314594/
作者是我大學時代就認識的老師,雖然她不認識我。當年捧著作者翻譯的書,展開了我在心理治療上的啟蒙。
今天會忙一整天,晚上就不直播了。但明天晚上有贈書直播,非常歡迎大家參與。
祝願您,能學習自我肯定,那是內在能量的重要來源!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 ... ... ... ... ... ... ... ... ... ... ... ... ...
健康家庭不是沒有情緒壓力,而是能智慧地處理
【文/ 武自珍】
美國家庭服務協會(Family Service of America)對家庭的定義是:「家庭提供它的成員間情緒、身體及經濟的互相扶持。理想上,這種家庭的特質是它的成員間有著親密、深度、連續及許諾的關係」。
家庭不僅是人與人的組合,同時是提供情緒支持與安全感的場所。健康的家庭有至少六個特質:默契與許諾、讚美、相聚、良好的溝通模式、精神上的福祉,以及應付危機與壓力的能力。
健康的家庭並不是沒有壓力或問題,但是他們能面對困難、在危機中學習處理,並與家人一齊成長。因此健康的家庭被稱為「壓力管理有效家庭」。
■ 不盡如人意的生活
人際互動過程中,彼此的差異是難免的。如能適當處理,往往能促成家庭成員或家庭系統的良性轉變,而帶來正面的後果,甚至還可能增加家庭成員的凝聚力及關係的成長。但是如果不去面對或處理不當,則可能帶給家庭人際關係冷漠、失望,甚至引起家中成員的彼此傷害。
通常我們會因為反覆陷入情緒當中而挫折,好像沒有辦法由情緒控制中走出來。因為遇到的事情就是非常不如人意,別人的行為也都令人很不開心。那怎麼能夠由這些自然產生的情緒反應中走出來呢?的確是一個問題。
情緒令人挫折的原因,是把自己情緒之所以產生完全歸因於事實,或是某人的行為反應所造成的。除非環境改變或這個人的行為改正過來,否則無法脫離因為失望挫折所帶來的情緒反應。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指出,情緒發生的因素除了事實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因為事實所引發出來的一堆「想法」。
舉一個例子,一位母親接到老師通知說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打了同學。聽到這件事情,這位母親同時開始了情緒與想法的反應。一旦有了思考的活動,想法就不停地發展延伸,情緒也隨之起起伏伏地產生了。
剛開始可能是很生氣,因為想到「孩子怎麼可以這樣!」想不出解決方法的時候,挫折感使得心情低落。時間久了,問題一直沒能解決。爸爸媽媽就開始想原因了,「為什麼解決不了?我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傾向?」一想到這個可能性,就慌了。接著開始假設事實真相,「如果真的是有暴力習慣,以後還得了?」在這個想法出現後,有點擔心馬上轉變成焦慮了!這件事情因果關係最後與自己的價值連起來了,「我這個媽媽是怎麼當的?我真的太失敗了!」自責之後,心情開始沮喪。
所以,一件事情發生後會隨著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想法,例如:假設發生的原因、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或他人應該負的責任等等,產生一連串的情緒。這些不同的情緒層層疊加,就使我們的心情擺盪。
最後想法、情緒糾結成一團,慢慢地使我們失去耐心。這些想不清楚的想法逐漸使我們失去愛人的條件,如傾聽、瞭解真相、接納人的限制、饒恕不小心的錯誤、等待改變的耐心等等。慢慢地,我們開始把這種解決不了情緒低落起伏的生活解釋為是「多麼不如意的生活」。
既然不能避免不如意的生活,使我們產生不舒服情緒的人和事物一時也無法消失,還是要等紅綠燈,吃飯仍要排隊。我們可以轉轉念頭,即使日子不如意,但是可以過得愉悅一點。大家可以試試看以下幾個步驟:
a承認自己只是個平凡人。
b接受自己是一個自然會有負面情緒的人。
c肯定自己的動機是好的。
d學習處理情緒來經營珍貴的關係。
#第一步 承認自己只是個平凡人
我們真的只是平凡人,體力也就只有這麼多。累慘了的時候,多麼想休息一下,這時候最好周圍的人都能跟我配合。我們非常希望能夠有修養地處理好每件大小事,也都能處理得很好、很完善,讓每個人都滿意,最主要的是自己也滿意。如果能夠這樣,就太好了!
但事實上,人生好像沒有這麼順利。往往在要應付老闆催促趕快完成工作的時候,就接到學校的電話告訴你孩子出了狀況要馬上處理。當下,許多負面情緒自然湧出就很難避免。
現代父母努力要做標準完美的父母,表現不夠完美的時候就容易陷入自我責備的懷疑當中。請承認自己只是平凡人,不能夠解決所有的事情。當我們愛一個人,對他有期待而出現失望、難過、生氣等負面情緒的時候,記得看著鏡子,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沒有愛心的人,我只是一個平凡還需要學習的父母。
#第二步 接受自己是一個自然有負面情緒的人
一般來說,人蠻討厭負面情緒的,因為使我們不愉快。只是負面情緒,真的沒有任何功能嗎?換一個角度來看,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壓力,讓我們不得不去重視一些自己常常拖延不去面對的事實。生氣的時候,是一個整理自己想法的時機。想想,我不能接受別人什麼樣的行為?不能接受的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如此堅持?我一定要這樣要求嗎?對我的幸福有幫助嗎?還是使自己一直處在挫折中?這是一個機會去發現,我最在乎的是什麼?我擔心失去的是什麼?有什麼自己一定堅持要的?不管它多麼難達到,又使自己痛苦的。
平常不喜歡負面情緒,因為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其實負面情緒並不一定證明我們不夠好,只是發現我是有需要、我在乎、我有愛的一般人。可以試著接受有負面情緒的自己,我們是OK的。
#第三步 肯定自己的動機是好的
想想生氣的時候是因為想要處罰對方嗎?還是只是因為焦急呢?其實會有情緒,多半是因為你有蠻好的動機。
我們希望孩子聽話、能夠自動去寫功課、能夠吃得頭壯壯、能夠兄弟姐妹彼此相愛。因為有這些好的動機及期待,當孩子的表現不如我們期待的時候,做父母容易因為失望而自然產生負面情緒。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有情緒就假定自己是失敗的父母。要肯定自己的動機是正面的,期待也是好意,我們只是一群心急、疼小孩、對孩子有期待的父母。
#第四步 學習處理情緒,經營珍貴的親子關係
所以,動機是好的,現代用心的父母所需要的,是學習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享受情緒帶來的感動活力,但是又能由負面情緒激動漩渦中走出來!
.
以上文字取自
別當除草機父母:用REBT理情行為治療的ABCDE走出焦慮,教出未來世界最能生存的孩子
▍博客來:https://bit.ly/2Gzi9nx
▍誠品:https://bit.ly/3lmjvB4
▍金石堂:https://bit.ly/3lqdKSX
▍城邦讀書花園:https://bit.ly/3nrfX2c
商周出版
武自珍
@武自珍—珍心在你我、理情看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rebtjane38/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有愛心的人 例子 在 品睿博士的銷售心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甚麼是不銷售的銷售心理學嗎?>
銷售,可能很多人不一定喜歡這個詞彙,<不銷售的銷售心理>是一個讓人對銷售有嶄新的理解,它是一個幫助客戶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一個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
傳統的銷售人員,往往是以產品為中心的;在懂得銷售心理學的銷售人員眼裡,是以客戶為中心的。不是盯著用戶的錢包,不是滿嘴地背產品的特性,而是真正從客戶的角度,發現他們內在的需求,並給出他們想要的答案。
舉個有趣的例子:在你面前,有兩個橙子,你要挑選購買一個。一個是帶葉子的A,一個是不帶葉子的B,你會選哪一個?90%的人會選擇A。如果把橙子A葉子摘掉,然後把葉子完美地組合在剛才不帶葉子的B上面,這時你會選哪一個?
90%的人會選擇B;那麼,客戶是在買橙子呢?還是在買葉子?
你發現其中的奧妙嗎?同樣是橙子,但是滿足的客戶不同的需求。傳統銷售人員賣的是橙子,銷售人員賣的是新鮮。這可能是一種顛覆,是那些把註意集中在怎麼能把自己產品賣給客戶的人所想不到的,因為,健康良性的銷售,是怎麼幫助用戶購買,用你產品的某個細節去打動客戶。
為讓大家樹立一個新的銷售觀念—把客戶重視的東西展現給客戶,而不是把你認為重要的東西銷售給他們。這也就是我所說的不銷售的銷售心理學。為何你無法成為銷售高手?其實在我們日常銷售行為中,
銷售的難點無外乎三個:
1、不敢去賣
當你找到一個對客戶的確有幫助的產品,卻不敢把它推銷給我們的客戶,為什麼?這的確阻礙瞭很多銷售人員,特別是剛入行的菜鳥。因為他們只看到客戶從錢包掏錢的動作,看不到客戶找不到問題答案(答案就是你的產品或服務)的糾心。
如果你盯著用戶的錢包,你是在銷售,如果你去發現用戶的需求,並與自己產品的價值鏈接起來,你是幫助用戶在購買。前者對談錢傷感情的人是難於啟齒的,後者會給你帶來幫助用戶後的價值感。如果你不敢去銷售,因為你眼裡只有產品,沒有客戶。
那麼給你比較好的建議是,想辦法把你自己推銷出去。你要重視你的眼裡要有客戶的認識,並和他們建立親和感,這是銷售的基石。幫助客戶找到他們要的答案。這樣不僅能突破銷售中的心理瓶頸,而且真正能體驗到銷售的滿足感,並且與客戶建立長久友好的關系。
2、不知道用戶想要什麼?
在電視裡《非誠勿擾》節目的一位男嘉賓,他說他每月拿出收入的40%支助窮困大學生,這舉動感動全場24名女生,紛紛表示他是個好人、支持他的愛心。最後24位女性卻沒給了他任何一個讚許!看起來,有愛心的人女人們都很喜歡,但是,她們更傾心於找一個物質有保障,踏實過日子的另一半。
同樣,客戶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想過嗎?有時候,你搞不懂客戶的價值觀,你就會把銷售的結果搞砸。
比如健身這話題,人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大多數人會說客戶的需求是健康。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只有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他們才覺得健康是必要的,大部分都認為出院後要去鍛煉身體。
不過出院後,人們會不會去健身房健身呢?
其實真正的問題點可能是想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讓自己看起來更美更帥?挖掘需求和確定價值是所有銷售人員要學習的,客戶的需求不一定是真的,有可能只是呼嚨自己或別人的假象,只有了解或發現客戶真實的需求,後續的銷售才會有效果,否則客戶永遠和你打太極。
只有真正知道用戶想要的是什麼,你才會聰明的在你的橙子上加上幾片葉子。
3、不知道如何去賣?
我們學過太多強硬式的銷售技巧,但明顯現在客戶已經有很強的抵抗心理,如果銷售只是技巧和智力的比拼,你將很難把東西銷售給比你聰明的客戶。
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兩個一樣的客戶。你說是吧?
銷售應該好像是微風吹拂般的柔性銷售,會讓你的客戶覺得舒服,甚至讓你成為他們的好友。
<回憶>是讓客戶購買的好方法,你可以用記憶中的畫面,把開心的、悲傷的,幸福的、甜蜜的、苦澀的…某段回憶,讓客戶的情感投入,從而改變當下的狀態,成功接納你的產品和服務。
每個人都一段共同的集體回憶,和客戶談及小時候折紙飛機,分享玩彈珠的的樂趣,或者和跟他們描述吹泡泡糖,超級瑪麗遊戲……這時候,你和客戶的頻率是很接近的!運用客戶喜歡的方式,與客戶互動,這就是銷售心理之道。
文章節錄自網路
有愛心的人 例子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有過被強迫讓座的經驗嗎
#讓座是一種美德
#只需要出於自願
出發前腸胃不適,特別要求排到靠走道的座位。一上飛機,找到33c的位置,位置上有人已坐定,正要詢問,她已開口 「妳是這個位置嗎 ?我們跟妳換,我們有小孩。」聲如宏鐘,理直氣壯。當下掙扎了一秒鐘,我尷尬的小小聲地吐出「 不好意思,我要常跑廁所, 不方便換。」。正說的同時,走道上已塞車,因她佔了我的位,我又站在別人的位置上,這人移位又擋住下一位乘客。這位媽媽慢慢地收拾著,一邊跟她三個不情願移動屁股的青少年溝通,要他們換回原位,一家四口都老大不高興。
我為自己的堅持喝彩,畢竟在壓力下沒有忽略自己的需求;但又忍不住地讓罪惡感從心頭湧出,咕嚕冒泡,翻騰不已,耶穌基督與證嚴法師的話如閃電般出現,成了一潭無法靜止的水,心想,我怎麼如此沒有愛心?讓座不是最基本的美德嗎 ?我竟是如此自私。
但轉念又想,在那充滿掙扎的一秒中間,我在意的其實不是為了自己真要不斷跑廁所,而是不喜歡那種被當成理所當然要人讓座的態度;更何況,那位母親口口聲聲的小朋友,其實也都看來像青少年,根本不是需大人照料的嬰幼兒。若是大家坐定位後,那位母親跟我商量,我或許會願意換,而不是霸道的先佔了別人的位置,彷彿用槍指著你的頭,然後要你把愛心掏出來!
當然,為母則強,結局是那位母親又向空服員要換到四人一排的位置,此事算是有了圓滿結局,省得已經厚顏拒絕她的我,還要繼續坐在鄰座忐忑不安且帶著愧疚。
克己復禮的社會,當然值得提倡;有人情味的互助,也該是身為人類的責任。但我發現自己總會卡在「被強迫」這一點上而卻步,然後變成 「我要自由選擇 」與「我不夠好」的罪惡感大打岀手,相持不下,把喜樂平靜趕下寶座,讓心成為一場亂局。
應是從小過於乖巧,很少做主,總是聽從 父母的安排,久而久之,年紀雖一大把,仍在是非對錯的事上優柔寡斷,無法聆聽自己心中的聲音。「我應該」總是比「我想要」占上風,於是,我就成了一個道德高尚的好人?錯 !多半時候,都會在做出選擇後埋怨自己,若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往往會覺得毫無興味委曲求全;若是做了想要做的事,卻又會懊惱不已而自我形象低落。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從遇見強勢擋路兜售的殘障人士,到同事央求你放棄自己的約會幫他代班,甚至是日本海嘯捐款與北海道之旅的旅費是同一筆,這些令人兩難的情境,在我身上都註定了事後要委曲或懊惱。
得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而每個人總有需要別人伸手拉一把的時候,我只能默默祈禱下次遇到需要提取愛心的情況時,能夠果決拿出行動,吃點虧卻換得內心日行一善的喜悅。不過,在還沒達到此境界之前,更要祈求不要被罪惡感太快占領,不能給予是因為沒安全感;堅持不喜歡被迫,也是太少自己做主的結果。
罪惡感,省省吧!承認自己的自私與無愛,也是一種面對真實的勇氣;真實的理解更能幫助自己保持謙卑,繼續朝成為更好的人的目標邁進。
愛心無法評分,正如每個人的需求無法比較,讓不讓與給不給,我寧願相信每個人心中的善良,對方願意讓,我們心存感激。若被拒絕,我們也相信他必定有自己的需要,無需為他定罪。
喔,這篇文章倒是提醒了我,下回要求同事調班被拒,絕不能心懷怨懟,要不然•••••• 要不然••••就罰抄本篇文章三遍。
【其他您可能也感興趣的文章】
【心靈成長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信任,是一種文化的溫度。
http://blog.udn.com/dorisma0914690/113451900
【心靈成長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慾望城市的生存之道」
http://blog.udn.com/dorisma0914690/111655420
#台中心理諮商
#台中婚姻諮商
#台中企業諮商
#親密關係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