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餐與西餐
前陣子有口福,接連吃了二間不好訂的中餐私廚。
先去了 #煉珍堂,台灣的江浙菜大廚陳力榮開設的招待所,位於他所經營的上海菜餐廳「極品軒」樓上。被人喚為「掌櫃」的陳力榮主廚,六十多歲,這天親自掌勺,出了幾道坊間少見的菜色,打頭陣的「豬腳尖黃豆湯」就好,用黃豆、豬皮、豬腳、大骨熬的高湯,材料取出後再與黃豆打成漿,鮮鹹瀰漫,醇厚入心;「炒魚骨醬」也有趣,是一道台州菜,祖籍台州的掌櫃解釋是下酒用的,他將黃魚剔下來的骨頭邊肉,炒上大量的蔥薑蒜與辣椒末,調以醬油、糖、醋、胡椒,酸甜酸甜,辛香夠味;完整的黃魚肉,則拿來做成「雪裡紅燒黃魚」,白湯鮮潤,雪菜星鹹,還有筍片之脆與黃魚之嫩,江浙菜的風味無誤。
隔天去了 #海派上海小吃,近來在吃貨圈曝光上升的小店,一人兵團的周迺剛師傅,年逾七十,平日賣菜飯麵食,偶做私廚桌菜,恐怕是搭上疫情後的私廚熱,桌菜也供不應求。這天嚐到了周師傅的手路,好比彈嫩含肉凍的燻雞,醬色深重的㸆墨魚,紅燒適口的子排年糕,鹹香沉厚的一品鍋(蹄膀、鴨、雞、金華火腿、干貝的「痛風湯」...),肉爆味濃的大沙公,用龍蝦炒的蝦鬆。
在海派,我私心最愛的亮點,是一道二斤半的圓鱈,那輪切的厚度與體型,難得一見。周師傅拿來用白米、茶葉、紅糖煙燻,熟度恰好,燻香宜人,入口的質地,似豆腐,又似海綿,既鬆軟,又有彈性,風味極好。如此的燻魚,一般餐館不會賣,也正是吃私廚的意義。
然而吃完這二頓,我十分感慨。隔天在IG限動打了這段文字:
「接連吃了二頓難得中餐,不免覺得,中餐還是處於殘缺的困境。西餐有相對健全的生態,年輕人容易創業,就算做做樣子,也有樣子。
可中餐,好像就是認份於衰老、簡陋、不完善;師傅老了,消費者也不要求,就算師傅想展現創意,那創意也是尷尬的。
明明我們都很喜歡吃中餐呀。」
這是龐大的結構性問題,我也認同,吃老師傅的菜,得抱持著吃一頓少一頓的心情來品嚐。但我們為什麼容許這件事情發生?
結構性的問題,分為生產面與消費面。為什麼台灣的中餐少有年輕好手投入?為什麼台灣一些標榜與時俱進的中餐,都很難像樣?這是生產面— 人才培育與產業環境的問題。而人才培育的不健全,導致我們必須回頭珍惜著去吃老師傅的菜,站在消費的第一線,我們的標準「降低了」— 我們願意容忍環境的不舒適,服務的粗糙,菜色安排的不妥善(濫竽充數?順序混亂?不合時令?)。
飯店中餐可能比較少有這些問題,但只有飯店才供得起條件俱全的中餐,好的獨立餐廳屈指可數,這件事本身就不健康。
和西餐一比,差異更巨。
最近,我在IG上發現一家「餐廳」,名字新穎,視覺精美,團隊的形象照,菜色的呈現,都有模有樣,每個人的面孔都年輕稚嫩。這是誰?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今年高雄餐旅大學西廚系的畢業展。
我心中震驚。我真以為是什麼新餐廳開幕了!對於概念設定、意思表達、社群操作,這群青年人駕輕就熟,他們天生就活在這個世界裡。他們的表現,來自我們這代人給的養分,我非常清楚看到,這幾年台灣西餐的發展,帶給他們什麼影響。
那麼中餐呢?中餐的偶像是誰?中餐的模範是什麼?
明明我們都很喜歡吃中餐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2的網紅Fernando Chiu-hung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動議的擬議決議案 日期:2012年12月05日(三) 時間:上午11時 地點: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se/counmtg/agenda/cm20121205.htm 張超雄議員:代理...
有關中餐與西餐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根據《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動議的擬議決議案
日期:2012年12月05日(三)
時間:上午11時
地點: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
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se/counmtg/agenda/cm20121205.htm
張超雄議員:代理主席,我發言支持陳偉業議員的議案。我們應該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權力及特權條例》")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DBC這件令香港蒙羞的事件。
有關DBC的爭論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政府和蘇錦樑局長的態度一直也指這是商業糾紛,會尊重股東自主、新聞自主和廣播自主,所以這並不關政府的事,是屬於商業糾紛,應該交由市場決定。代理主席,但這是否純粹是市場問題呢?廣播市場受到相當嚴格的規管,例如有法例指明不得由一個集團擁有不同媒體,背後精神便是,由於公共廣播儘管是商業活動,但卻使用珍貴的公共資源,而這些資源又牽涉資訊、媒體新聞或各方意見的表達自由。我們要維持多元化,不要讓某一方面不論是某一集團或某些政治利益壟斷香港的公共空間。所以,我們不會有法例規定一間公司不可以既售賣魚蛋粉麪,同時又售賣西餐和中餐。這是沒有所謂的,他喜歡賣多少款不同種類的食物便大可成立多間不同的餐廳和公司。這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在公共廣播方面,卻是不可以這樣做。所以,這並非絕對的商業運作,而是要受到政府規管及被保護的一個重要場地,以便我們能維
護多元聲音、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
這件事究竟是否只是股東爭拗,當中存在很多疑點。第一,DBC的創辦人鄭經翰清楚指出受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打壓。一名DBC創辦人自己說有政治影響及非商業因素的介入,但政府卻沒有反應;我們看到有股東不依循合約注資,政府也沒有反應;我們看到有股東明言不會出讓股份,不願意注資亦不讓出股份。那麼,後果會是怎樣呢?便是令DBC被"陰乾",這完全不符合一般商業利益和商業邏輯,但政府又說這是股東的個別決定及要尊重股東自由。這件事情其實已經很清楚,而DBC的創辦人及員工、聽眾和市民、很多關心新聞自由的團體、立法會議員和很多政黨立法會也紛紛要求政府介入調查。但是,政府卻一直說不會插手事件,只會繼續尊重他們的自由,並只是從純粹技術層面,指DBC不能違反發牌條件。
代理主席,很明顯地,我認為蘇錦樑局長失職,政府亦是推卸責任,對於非商業元素介入DBC廣播,以至影響公眾利益的情況視若無睹,然後又避重就輕的作出回應。這是我們不能夠接受的。在整件事情的爭拗中,究竟有多少屬於政治打壓呢?我們聽到有錄音清楚指出有人我不知道錄音帶中是誰人,但據稱是DBC的主要股東指中聯辦對於李慧玲這名主持人極度不滿,不答應讓她在DBC擔任主持人,這明顯是以政治打壓來妨礙公眾的知情權、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究竟這些錄音帶是真與假?究竟鄭經翰指中聯辦介入打壓是真與假?究竟這些股東為何會作出非理性、非商業邏輯的行為,要"陰乾"DBC?究竟政府為何一概不理呢?
我記得在轉播世界盃足球賽時,也曾經試過有數家大電視台出現爭拗,而在它們未有結論前政府也是積極介入的。連轉播世界盃賽事也要介入,但現時牽涉到整家電台、搞了這麼多年的數碼廣播......現時一家主要數碼廣播電台要倒閉,政府卻說純粹是商業爭拗,故此不關它的事。代理主席,我認為這是完全不合邏輯的,所以別無選擇,我支持由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成立專責委員會徹查事件。政府不負責任,立法會便惟有盡我們的責任。
多謝代理主席。
有關中餐與西餐 在 西餐VS中餐:哪種才是世界美食之最?Which is better? 的推薦與評價
記得關注哦!Please subscribe turn on that notification bell guys =P蘋果vs華為|Apple vs Huawei! ... <看更多>
有關中餐與西餐 在 有關中餐與西餐... -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Self-taught Gourmet 的推薦與評價
有關中餐與西餐 前陣子有口福,接連吃了二間不好訂的中餐私廚。 先去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