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降級在即,我們也先來談談 #醫療回載 的準備
其實已經有好一陣子,許多待開刀、需要內科治療的病人
需求都是持續存在的,但是恢復正常病房使用需要時間
所以急診因為非covid病人的待床問題,是相當嚴重
疫情趨緩時,醫療回載也是困難的,因為你要恢復過往業務
又要很彈性的準備好下一波的降載量能
身為醫療單位受過一次教訓,總不能不準備再次降載,對吧?
針對隨時都要在回載中準備好未來再次降載
這次美國JAMA雜誌內科副主編 Eric K. Wei醫師等人
針對他自己在紐約所服務的Health+醫院經驗
這週為文刊登:Nin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for Improving Hospital Care and Health Care Delivery
提出九項在疫情中改變醫療照護品質的方向,我按照台灣國情刪減為6項
1.為 #服務需求的意外增長 做好準備 (圖一)
主要是醫院的運營財務利潤微薄,#流程複雜
所以醫院的哪些區域,以及以何種順序擴展
事先規劃好非常重要
經過這一次疫情的洗禮,其實也是讓很多醫院學習到
預備好如何提高照顧大量病人的容量,如:
事先規劃好可以取消的手術、門診
快速出院程序與轉介通路(至區域較為不受疫情影響的醫院)
以及大難再來時,如何立即獲得更多人力
基本上醫院感控和教育部門備好立即教育 (just in time training)
讓不同單位的人短期上戰場就非常重要
--
2.病房建置隨時保持視線的系統
這個講得很理所當然,但是在疫情時是完全被打斷的
在傳統的病房裡,病人會接到呼叫護士的呼叫鈴。
在大流行期間,我們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護士進入病房的次數,就是間接減少病人安全的開始
美國除了監視器,還特別把病房木門變成 #玻璃門
這樣的方向不知道台灣會不會採納
--
3.注意病房通氣系統
作者在本文提到空氣清淨機,不過這裡我較為保守,因為需要更多證實
不過的確可以強調的是,疫情讓大家發現 #負壓病房 很快就用完的事實
之前有提過醫院內部的通風與迴風,當然第一時間先避免混風
但是之後或許可以考慮是不是用最小調整建築物空調通路
讓更多房間可以轉為微負壓照護
--
4.支持醫療工作人員情感的需求
其實這也是蠻嚴重的問題,台灣對內算是很不重視的,還好疫情很快過去
也有醫院蠻重要的心理諮商師被排去快篩站、疫苗站搬運物資
其實一線醫護人員才是需要這些資源
大流行期間的努力而被稱為英雄,有時對某些人並非好事
因為它暗示他們擁有超人的力量而掩蓋脆弱的一面。
在走進 COVID-19 患者的“熱”區時,他們經歷了非常人性化的脆弱情緒,害怕將病毒帶回家給家人,以及因無法拯救所有患者而感到內疚。
--
5.鼓勵使用遠距技,術連接遠近的病人家庭
#家訪 的病人是絕對不能忽略的一塊
如果疫情第一時間就犧牲家訪單位,你還是變相鼓勵病人都來黏醫院
在 COVID-19 大流行的高峰期,患者無法接待訪客。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紐約Health+醫院就廣泛提供了電子平板電腦
讓患者可以與家人、醫療人員交流。
主要是家庭會議的決策也較為方便
台灣的3C普及程度應該不用為病人提供硬體
但是軟體的選擇倒是可以考慮先規畫建構
最近也有蠻多遠距醫療車租賃計畫,大家不妨試試
--
6.減少不必要的文檔負擔
隨著 COVID-19 患者大量湧入
美國不得不改進多項電子病歷記錄流程
從而減輕了輸入文件記錄的負擔。
這個其實很有趣,病歷電子化首先是解決了醫院系統管理的方便
但是內容其實越來越累贅,複製的比例在各先進國家是不斷增加的
更簡單的病歷呈現,如果有在別的國家形式出來
其實台灣是值得參考接納的,也少一點制度核刪和防衛醫療下的官僚作業
--
未來的趨勢,新冠應該就是走向流感化
隨著病毒株變化,每一輪重大變異似乎有讓接種疫苗的人有效中和抗體濃度降低的狀況 (見圖二,P.1為巴西變異株,USA-WA1.2020為當時美國原生株之一)
所以其實隨著為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在研擬需要第三劑政策的同時 (見圖三,為腎移植病人在mRNA二劑反映較小時,補上第三劑的比較)
很多已經先前EUA認證過疫苗,可能也要趕下一個版本的疫苗
直到人類能夠像流感一般適應,不管是族群免疫門檻或是經濟行為
這中間不知道還會經過幾波重大變異,給各地區幾次確診波峰
人類的經濟行為會改變,醫療系統當然也要應變為隨時都能準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集資即將於10/7結束,快把握4.2折的拳體字型最後搶購機會!🔥 參加集資點這邊👉 https://bit.ly/346VC9E 拳體|結合臺灣在地元素,復古又摩登的設計字型 拳體需要你拳拳相挺,一起讓拳體躍上臺灣街頭! #拳體 #臺灣的設計字型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
服務需求的意外增長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集資即將於10/7結束,快把握4.2折的拳體字型最後搶購機會!🔥
參加集資點這邊👉 https://bit.ly/346VC9E
拳體|結合臺灣在地元素,復古又摩登的設計字型
拳體需要你拳拳相挺,一起讓拳體躍上臺灣街頭!
#拳體 #臺灣的設計字型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3:14 台灣的「獨居人口」,其實滿多的!
04:18 獨居可能遇到的問題?
05:19 獨居會有生命危險?
06:24 如何更安全的「獨居」?
08:06 接近無懈可擊的獨居救護系統?
08:58 我們的觀點
10:03 提問
10:16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你也只和自己住嗎?全球「獨居戶」不斷向上增長 這個縣市以4成比例冠全台:https://bit.ly/3mW7h3r
→ :要租房前,先搜尋「女生獨居安全指南」:是什麼讓女性擔心受怕?:https://bit.ly/3i6shkn
→ :法國70萬青年獨居且沒社交 「事情不如意也只能怪自己」:https://bit.ly/2S4z1op
→ :Living Alone: Men and Women, Young to Old, Around the World:https://bit.ly/2S8aiPW
→ :現代人的必修課?獨居並非老人專利 當一個人的生活冷不防找上你…:https://bit.ly/3i9mElE
→ :小鬼獨居亡無人知!殯葬員曝「年輕孤獨死多」 網慌:我好怕:https://bit.ly/3kRFyix
→ :依法可破門救人 竟連資深小隊長都不知:https://bit.ly/33Zs7X8
→ :小鬼、羅霈穎、吳朋奉接連獨居猝逝!一個人住出意外哪些科技可以提前救命?:https://bit.ly/348lLF7
→ :使用 Apple Watch 的「跌倒偵測」:https://apple.co/2EHMTSC
→ :擔心長輩獨居安全?快申請政府緊急救難服務!|家天使居家照顧:https://bit.ly/2S1f8id
→ :Lifeline生命連線緊急救援系統:https://bit.ly/3cIAjyX
→ :Care U雲端居家照護:https://bit.ly/3kS9oDF
→ :2020年,台灣300萬戶將面臨孤獨死危機!子女離開身邊的世代,避免一個人死去的5個方法:https://bit.ly/348MW2i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服務需求的意外增長 在 德國4月工業訂單意外下滑較前月減0.4% 的相關結果
德國聯邦統計局周二(6 日) 公布數據顯示,工業訂單需求較上月下降0.4%,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增長3.0%。數據不佳主要是受大規模訂單拖累,若扣除這 ... ... <看更多>
服務需求的意外增長 在 景氣落底延後渣打:央行Q1意外升息後轉向支持增長 - 經濟日報 的相關結果
考慮經濟增長放緩因素,通膨預期第一季之後有機會回到2%以下,符銘財說,「央行今年或許第一季意外升息半碼之後,有機會看到免於後續升息壓力的必要」;也 ... ... <看更多>
服務需求的意外增長 在 美國企業活動意外創下13個月來最大成長對經濟前景看法樂觀 的相關結果
【彭博】-- 在強勁的服務需求推動下,美國5月份企業活動實現一年多來最大擴張,與此同時,對經濟前景的看法也變得樂觀起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