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對「人沒事就好」這種說法。
宋姓山友的準山難事件,媒體提取的亮點是:祖靈、失蹤10天、野外求生、台朔重工,但報導文章具有時序性,先期曝光度高的文章中,記者不見得會特別整理出跟登山安全有關的資訊。
然後問題就來了。比如說這篇裡面指出,宋姓山友憶起Discovery節目中教的求生技巧,決定順溪而下,這才逃出生天。
偏偏這是不正確的資訊!大家別忘了震驚社會的張博崴山難(和後續的國賠案),據搜救人員研判,就是因為他選擇下切溪谷才會受困。臺灣的溪谷地形非常複雜,與國外相對平坦的谷地大異其趣,讓下溪成為非常冒險的舉動。
所以在另一篇報導中,山難救助協會的代表就說了,順溪而下須天時地利人和才有生機,宋姓山友脫困實屬誤打誤撞,建議迷路還是要原地避難待援。
.
但那些只看了第一篇報導的民眾,以後會怎麼想?
網路時代資訊極度片段化,對登山教育難以有正面助益,大概只有那種最認真最有自覺的人才會從這類案例中研究如何避免山難發生在自己身上。換言之,是很少數的人。
儘管我人微言輕,但還是要呼籲媒體在任何山難/準山難的報導上,必須盡速釐清原因,然後請教搜救專家的意見,將有用的資訊統一加到所有相關文章中。
深究這個案例,迷途還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偏偏資訊能力不足的中高齡山友是當下登山教育最難接觸到的一群人。假如他學會如何用手機導航,或許就能靠自己回到溫暖的家。
人沒事就好、人沒事就好,但誰敢說他沒事?完美依照計畫登頂然後回家,才是真正的「沒事」。
.
.
請大家認真看待每一起山難與準山難,關切身邊有在爬山的家人朋友,不要放任片段的資訊將他們導離了回家的路。
-----
★ 覺得評論有幫助的話,分享別忘了選擇「包含原始貼文」喔~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