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Silvia,畢業後在職場上工作了一段時間,公司的待遇很不錯,也擁有一群好同事,但是心裡面總還是有一個小小的夢想尚未執行,非常嚮往也很羨慕空服員的生活多采多姿,能夠一邊工作一邊探索全世界,於是我決定要成為一名空服員。
記得第一次都還不懂考試流程的我參加了長榮航空的面試,所有的面試資訊都是從網路上參考的,加上自己也不懂的如何有更多細節的準備,所以面試過程跌跌撞撞,ㄧ次次的失敗,讓我幾乎快放棄了這個夢想,為了不想成為萬年考生,我報名了瑞秋空姐教室的包套課程,
記得當時我也正在準備多益的考試,剛好包套的課程第一堂就是多益得分技巧課,課堂中我學習到了如何對於自己不熟練的單字以及詞性做出最有把握的選擇,在考試的當下也比較不會慌亂,老師的教學很仔細,除了自己平常練習考題以外,也會閱讀在課堂上老師教學的筆記,非常受用無窮!!
如果想修改自己的英文履歷或是考外商需要準備的CV,那麼履歷自傳課絕對不能錯過。當時我帶著滿是錯誤文法的英文履歷和老師ㄧ起討論、修改, 檢查了語法與回答方向,我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份完美英文履歷,另外,老師帶著我們一步步的寫CV,原本連格式和內容都沒有頭緒的我,居然也能寫出ㄧ份專業的CV,幫助了我對於考外商的準備不會因為寫不出履歷而慌張。
我在中英文全壘打這堂一整天的課,學習到如何把自己的優點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但又具備吸引考官特質的優勢來書寫,也幫助我解決煩惱已久的種種履歷問題以及迷思,超級感謝老師很厲害的教學!
另外,在小組討論和服務用語課中, 我學習到專業的機上用語,和對於顧客之間應對的字句該如何有禮貌並婉轉表達,也使我更了解空服員口中專業字語裡的意義,感覺自己真的就是名空服員了呢!!課堂中我們也練習了小組討論,針對問題大家提出看法,隨時提醒自己多聆聽別人的想法,學習夥伴的優點也訓練了自己邏輯的整合,這對於未來想考外商的你非常有幫助唷!!
其實面試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容易緊張的人,緊張時就會腦筋空白亂了陣腳,而面試全類型的課程,幫助我慢慢的克服了面試的緊張感,也學習到如何微笑地面對考官而不尷尬,在回答問題時的禮貌以及真誠的眼神,和自我介紹長度的拿捏,這些都幫助了我在面試時能更突顯自己的特質,很慶幸自己能參加這麼全方位的課程!!
在準備航空考試的過程中,如果能面對面與各家空服老師提問、解惑,比起自己在網路上查到的各方資訊更加受益。記得當時的一位國籍航空的看板姐姐來到現場為大家講解服務用語和面試的應用題,以及回答大家都很有興趣的國籍航空的福利、標準等等,見到她時我的眼睛一亮,偶像等級的崇拜!也更加督促自己也要更為像姐姐一樣優秀的空服員!
包套課程裡我最期待瑞秋老師的髮妝課,瑞秋老師的髮妝課程幫助我更了解如何在化妝上突顯自己的優點,也學會了如何綁出專業空服員的法式包頭,讓自己看起來優雅又大方。
在美姿美儀課程中, 我跟著瑞秋老師的訓練與學習肢體語言, 漸漸的抓到了面試應有的「朝氣、笑容、氣勢」, 改善了站姿、口條、笑容和視線。藉由現場錄製的模擬面試DVD看到許多自己都沒有發現的缺點,也在不斷的練習中讓自己變得更好。終於順利的收到兩家航空的體檢通知。
真的非常感謝瑞秋老師和喵哥不藏私的指導,讓我在面試時能從容不迫的應對, 表現出職場上合宜的應對進退。
我想告訴所有想成為空服員的妹妹沒有遙不可及的夢想,只有確實去實踐與否,這條路很辛苦,只要努力堅持、肯花功夫認真學習,並且相信自己,總有一天妳也會有那對翅膀能飛!加油!!
以下分享我在遠東航空、華信航空、台灣虎航的面試過程給各位妹妹:
*遠東航空
繳交資料
摸高(可以踮腳,摸不到可以先去旁邊拉拉筋)
初試 中文自我介紹 英文廣播詞
複試被問 為什麼會選擇遠東 6/1可以報到嗎
未來會想在遠東待多久(全部中文回答)
*華信航空
繳交資料
舉行李箱(拖鞋不能踮腳,手打直舉高行李箱)
初試 中英文廣播詞
複試 三人一組表演才藝(三分鐘內)
被問以前到現在有沒有生過大病或遇到什麼創傷 如何解決(中文回答)
*台灣虎航
繳交資料
摸高(拖鞋拖鞋不能墊腳)
初試 英文廣播詞
複試 先英文自介
抽到從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用英文回答
考官加問有無工作經驗(中文回答)
#照片為疫情前錄取同學們的模擬面試照
#目前上課均需戴口罩
#包套迷你班開放報名中
#錄取同學真實分享文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他的每一天,就好像是艾蜜莉在巴黎!」 - 相隔一年的時間,我們再次邀請從美國回來的ChaCha回到關韶文小房間,分享這一年他在美國奢侈品公關工作的點滴,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對工作的積極,當主管忘記要面試你的時候,你就卯起來聯繫對方、想盡辦法讓主管認識你,只要誰最不要臉,就有機會被看見! - 傳說中...
朝這個方向努力英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陪你看國際新聞】中國想跟美國經濟脫鉤,可行嗎?
一種說法是,中國在努力跟美國經濟脫鉤。
所以去美國上市的公司,叫你回來;國內不准補習英文、不准看英美自由世界的資訊、不發護照讓年輕人去海外留學;用各種民族主義狂熱跟貿易控制,減少對進出口的依賴。
👉 中國大動作整頓!習近平扶植「實經濟」在所不惜 他分析:只為與美經濟脫鉤 / 民視
https://www.facebook.com/ftvnews53/videos/1064846454255084/
的確,看這些動作,習近平可能真的想這樣做。之前我們分享的那個影片「中國發生了什麼事」的大內宣,大致的解釋方向就是這樣,只是硬掰了很多奇怪的理論進去,唬唬一般人。
👉 中國發生了什麼事?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814297569250110
這樣做,到底有沒有道理,會不會成功?
就算成功,將讓中國經濟倒退 40 年,回到改革開放前。
因為人類的經濟爆發,事實上是海洋時代國際貿易促成的,從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開始,然後英國,然後美國。
👉 《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大航海時代的經濟發展和黑暗面 /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4151
海洋的低運輸成本,讓人類互通有無改變這一切,光是交易本身,就能讓人類的幸福感上升、物質更全面。
而這個時代的海洋貿易秩序,就是美國花大錢養了十多艘航空母艦,控制了世界主要的海運樞紐,又保持強大空中優勢所維持的。配合二戰後的各種經營,使美元成為全球貨幣,也就是所謂的美元霸權,再強化這個機制。
👉 美元霸權 / MBA 智庫
https://bit.ly/3kMgCvL
中國如果真的把自己關起來,把人民幣鎖緊,變成維尼熊歡樂世界的代幣,不跟世界交流,在經濟上應該是會先崩潰一輪的。現在我們看到這個輪子的上緣了。
世界上抵抗美元霸權的國家主要有幾個,俄羅斯、伊朗,還有現在準備加入的中國。
但並不是經濟脫鉤之後,美國就沒辦法修理這些國家。俄羅斯因為以石油天然氣為主要出口物資,在價格震盪時,美國仍有再生能源產業可發展,但對俄羅斯來說就相當辛苦。
👉 沙烏地槓上俄羅斯,一場劍指美國的原油價格戰 /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AN3D2x
伊朗的話,美國跟其盟友以色列,想讓哪台濃縮鈾離心機故障,哪台就會故障。想斬首哪個重要人物,就精準無誤的執行。無人機、無人車、無人機槍都有。
👉 「我們遭到核恐攻!」伊朗濃縮鈾離心機啟用一天就故障,以色列疑涉網路攻擊 / BBC 中文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02276?mode=whole
👉 暗殺細節曝光!伊朗核武之父遭機槍遠端遙控射殺 無刺客在場 / 自由
https://bit.ly/2Wsiuk8
👉 無人機擊殺 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身亡 / 中時
https://bit.ly/3ATrqho
對付中國,則有更多手段,包括紅二代在美國盟友圈的資產、家人,光是拿個綠卡跟秘密證人保護,想挖誰就挖誰。
更別說,本來已經落後的軍事科技,都靠抄人家的才勉強拉近一點,現在英文數學都不能補習了,幾個世代下去,人才庫萎縮,偷到技術文件可能都做不出來,這是要怎麼比?做指南車嗎?
👉 中國出手整頓補教業 將祭出嚴厲新規 / 自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29744
中國想跟美國脫鉤,勇氣十足,但全中國人民大概要一起回到改革開放前的苦日子才行。真的變成像自由派網友戲謔所說的「西朝鮮」一樣了,一個巨大的北韓。
👉 外媒:中國獨裁專制 「西朝鮮」越來越像「東朝鮮」/ 新頭殼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3-18/117866
朝這個方向努力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也不必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強。
但是,因為我們需要與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變得更有智慧,否則會很痛苦。因此,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源於自己的煩惱,比如內心的煩惱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煩惱,必然有他人的影子。」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面對衝突時尤其脆弱,即使我不是當事者,只是旁觀者,也容易感到害怕。雖然經歷過許多事件後,我自認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但如果處在衝突的狀態中,我的心臟仍會砰砰直跳,並驚慌失措。看著這樣的自己,我明白:「啊,我還差得遠呢!」
大家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也會存在特別脆弱的部分,比如,無法忍受自尊心被他人傷害、因為不能忍受無禮的人而憤怒,導致衝突變大,或因為內向,所以站在群眾面前就會很痛苦等等。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習慣這些呢?
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完美。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們也會吵架,並因為人際關係而受傷,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此而煩惱。無論我們多麼成熟且堅強,遇到問題時仍會痛苦,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尋找避免痛苦的方式。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了解如何避開最糟的情況,也愈來愈知道該如何明智地應對。有些方法對於在人際關係中守護自己的心特別有幫助,現在我想談談其中幾個。
(1)不要浪費力氣證明自己是對的
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驅使人行動和成長的原動力。孩子們為了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認可不斷努力並逐漸成長,成人們則為了獲得能在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而付出努力。在親近的朋友和夫妻之間,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也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但也正是這種「認同需求」引起許多人際問題,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脆弱。
反向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只要能從「認同需求」中獲得自由,就能活得更開心。被他人眼光所綁架的人,會強迫自己把心思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物上,當我們的認同取決於他人時,我們就無法自己掌控,結果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饋。
尤其韓國是特別喜歡批評的社會。看著最近的新聞報導,我有時會覺得,別說認可和支持了,只要不挨罵就萬幸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人在匿名的保護傘下說出許多可怕的話。另外,我們藉由手機聊天工具不斷與人接觸,所以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他人的評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國文、英文和數學,但卻沒有學到智慧溝通的方法。在職場,甚至家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批評。愈是親近的人,說話愈尖酸,愈讓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覺得對方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因而傷心且委屈。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很容易崩潰,任何人都一樣。
但是,說話傷人的人,內心往往有著傷痛。無論他們多努力希望獲得認可,也不會有太大收穫。因此,守護自己的方法不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是將精力放在強調「那個人是錯的,我是對的」上,相反地,應該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傷心。這樣就能看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後的認同需求,並且能了解到「啊,我是因為想得到認可才這樣啊!」、「原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真心,所以我才會傷心。」這樣一來,我們反而會減少向外尋求認同,也能節省心力,因為我們已經了解自己了。
請記住,不要因為尋求他人認同而浪費力氣,甚至失去自己。如果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問題,他人不認同也沒關係,乾脆讓自己挨罵也是一種方法。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即使沒有他人的支持,也完全沒問題。就算他人不認同,你所做的事依然是正確的。別人詆毀、討厭自己,或者嫉妒自己,事後回過頭去看,往往會發現那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為了討好別人,或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因為這讓我們將生活的主控權放在他人手上,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執著於他人的認同,而讓自己的人生朝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你正確不是因為別人認同你,而是你實際做的事及其理由是健全的。」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2)覺察比較的情緒
不是別人折磨自己,而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情況之一就是自卑感。因為未達到他人決定的標準而感到自己不足,這就是自卑感。自卑感需要有比較對象才會產生。我也會不知不覺把自己與他人比較,並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是你知道,其實自卑感和優越感沒有分別嗎?在佛教心理學中,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統稱為「傲慢」。通常我們會認為感到優越是傲慢,但事實並非如此。優越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和別人是同一等級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
將其他個體與自己比較,並感到痛苦的生物只有人類。田裡的花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開花,不會和別的花比較。請想想看,看著梔子花盛開的杜鵑花,會因為自己不開花而傷心嗎?花朵們都是依據季節開花和凋謝,不會費盡心力模仿其他的花,也不會因為長得比別的花好而驕傲。在這方面,人類也許比花更脆弱。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自然而然比較的心態呢?持續研究佛教冥想的美國第一代冥想領袖約瑟‧戈爾斯坦(Joseph Goldstein)是這麼說的:每當產生比較之心時,只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也就是說,當傲慢的心態出現時,沒有必要灰心喪氣,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驚訝。只要對自己說:「啊!這個情緒又來了。」並接受它,同時了解這只是暫時而非固定不變的心態,如此一來,這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我之所以認同將比較的心稱為傲慢的心,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源於「我們自認為了解那些我們其實不了解的東西」。只看到他人的某一面,便與自己進行比較,其實這也是誤以為了解他人的傲慢態度。複雜的人類,能讓我們像用尺衡量東西一樣簡單地分析並比較嗎?
然而,這樣的錯誤卻以各種面貌蔓延。父母以生下孩子為由,介入子女的生活,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只如此,好朋友、戀人或夫妻之間也會輕易定義對方「是某種人」,並以此作為指責的工具,甚至彼此詆毀。
但是,我們究竟為何能輕易說出「了解」誰呢?我們連自己也不了解,卻認為自己很了解別人,這實在太荒謬了。
「因此要反覆告訴自己:『我不了解任何人。』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間都應該要互相提醒。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並不了解對方(……)因為不了解,所以需要對方說明,並像初次見面一樣傾聽對方。如果不打破『了解』的信念,並反覆提醒自己不了解對方,就無法逃出這個地獄。」
─李允珠,《忍耐自己的時間》(나를 견디는 시간)
正如李允珠作家所說的,我們所了解的只有我們並不了解任何人(家人、朋友、戀人)。
(3)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
因為自以為了解他人而產生的常見錯誤,就是輕易侵犯他人的領域。所以人際關係中,需記住的第三點就是「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我們必須記住對方是對方,我是我。
無法區分他人和我的界線會引起兩大問題。一是依賴,因為無法確信自己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所以總是依賴父母或朋友的意見。為了安心,總是希望別人陪在身邊,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這相當於把自己生活的自主權讓給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另一個問題是干涉。就像父母希望操控子女的人生一樣,介入他人的人生。這是家人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況,也很常發生在朋友、同事或戀人之間。因為愈親近愈容易越界,也愈容易讓人相信自己能改變對方。
干涉並不只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也包含為了幫助家人、朋友或同事,過度消耗自己的心神。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因為覺得失業的兒子很可憐,所以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母親很容易覺得這是「為了兒子好」,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持續提供兒子經濟支援。母親的支援會不會反而使兒子失去立足的機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兒子反而無法下定決心獨立呢?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
很多人總是以「因為愛你」為由幫助他人,卻拖延了那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立」。那真的是愛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為了他人」介入某件事,是真的為了那個人,還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我們應明確區分他人和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因為東方集體主義文化的特性,讓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區分界線的家庭環境中,這也讓我們在這方面經常感到疑惑。每個人的界線都截然不同,所以更容易無意中犯錯,並產生衝突。我們應該如何分清楚界線,並互不侵犯呢?
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的阿德勒,也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此,阿德勒強調「課題分離」。就是要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的分離。他告訴我們明確且簡單的區分標準。那就是,思考誰最終會面對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面對成績或前途問題後果的是子女本人,如果失業的兒子不求職,其結果應由本人負責,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所以能負責選擇結果的人只有當事者一個人。我負責我的生活,你負責你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也不要把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再親近的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也不能被對方動搖。我們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身上。
到目前為止介紹的三種方法都不是容易實踐的方法。但如果對這三點掉以輕心,不僅心靈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失去自己生命方向的鑰匙。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自己的心,就像是自己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一樣。如何?這三點是不是值得一試呢?以下提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勇氣的短祈禱文來幫助大家。
「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也不是為了我才存在於這個世界。
你就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的心偶然相合,那是美好的事,
若不是如此,那不是沒辦法的事嗎?」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5)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人我關係中,要能守護自己的心,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交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互動。這包括社群網站上面的朋友,還有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
還有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這要刻意排時間給自己,而不是有了空閒時間再說。照顧自己的心靈是責無旁貸,可是多少人不願意對自己好好負責。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可愛的書,持守內心,減少無謂地向外追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朝這個方向努力英文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他的每一天,就好像是艾蜜莉在巴黎!」
-
相隔一年的時間,我們再次邀請從美國回來的ChaCha回到關韶文小房間,分享這一年他在美國奢侈品公關工作的點滴,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對工作的積極,當主管忘記要面試你的時候,你就卯起來聯繫對方、想盡辦法讓主管認識你,只要誰最不要臉,就有機會被看見!
-
傳說中的美國奢侈品公關,對我們來說每一天都好像電影情節,就像是《艾莉蜜在巴黎》一般,可能要同時經營社群、比賽分秒必爭、搶下媒體焦點,讓自己經營的品牌被更多社群媒體看見。
-
雖然聽起來工作內容非常遙不可及,但其實ChaCha一路以來的努力我們都有看見,從大學以來一直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前進,最後前進美國讀書、就業,我想他已經用行動詮釋了「夢想」這兩個字!
-
#美國時尚產業 #職業訪談 #奢侈品公關
-
【關關talk】最爛英文名!永遠單身?走下坡?工作運超差?feat.ChaCha
https://youtu.be/1o3OgfP2t5o
【職業訪談】選秀節目甘苦!「攝影棚有尿味、被逼養活一棵樹」內幕公開feat.《聲林之王》傑克
https://youtu.be/TXk6azYNYu0
【職業訪談】錄《大學生》到一半經紀人發飆,工作人員公開「最尷尬秘辛」!feat.小天
https://youtu.be/yzotdtPnJ4w
【科系訪談】世新廣電vs台藝大廣電!想走傳播科系要花「多少錢?」feat.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oqfJC7i2YjU
【職業訪談】記者尷尬事件簿!「唱片線vs日韓線」最糗計程車崩潰黑歷史!feat.吳睿慈
https://youtu.be/Iptkymyh5qM
【職業訪談】天兵宣傳「忘道具出包」被樂團糗一輩子!feat.相信音樂小納豆
https://youtu.be/Kz0hpxYYT_s
【職業訪談】消失在這群人也沒差?為了「這件事」翻臉展榮!feat.這群人木星
https://youtu.be/qaIrC1Gxg1Y
【職場教室】關韶文也曾被資遣過!掏心肺「人生2次職場低潮」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HEFuQYCjXMc
【最後一天在ETtoday上班】關韶文清掃辦公室,發現大明星「私密禮物」!
https://youtu.be/XCVSM5Bhrh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朝這個方向努力英文 在 夢幻光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還是日語有味道
老實說,日本的聲優都是怪物。
在講聲優的聲線,跑去文化去了? 有這麼可笑的嗎? 就事論是罷了 我沒否定中配呦? 中配我也認為配得很好哦 但大多數情況上,日配在我的觀感中是更優的哦? 要說中配有更好的,我的感官當中只有鐘離而已,其他都還是日配好吧。
我看你是愛國心切,只要是日本的東西就一概否定是吧? 日本聲優發展多久了... 且在語種發音上,日語的五十音發音上,本來相較於中文上,就更有情緒上的起伏性,感情性? 不過也因此,很多習慣中配那較為"平線"的玩家,會認為日配在情緒表達上 有點太過誇張就是了
人物介紹,語音那一頁,隨便選一個,同樣都是甘雨的,體驗感最好的是日文。
因為依照不同的台詞,角色的心境,日本聲優會在在語調和語氣以及音量大小上,會有很大幅度。
其次是中文。
聽起來都有些生澀,不過還能接受。
最糟的是英文配音。
給我感覺好像是從路邊隨便抓幾個聲音還可以的人去讓他們捧讀。
你有空也可以去聽聽純水精靈的中配和日配吧
明明是被侵犯 /逃亡 而中配就像是在炫耀自己手伴一樣 絲毫憤怒都沒(這點也是B站網友 很多自己都吐槽了)
日配和英配等,才有真正的被侵犯的BOSS憤怒感。
更不想說派蒙在酒館對溫迪的吐槽了,中配明明完全不對臉,而一堆還在那護航。
尤其是初遇雷神將軍的劇情,派蒙面對雷神要來斬旅行者那害怕的時刻,那慌張到破音的情況,反而中配就完全沒啥情緒,這句也是只有我說,B站有上百萬觀看的視頻對比,這也是不少大陸網友也認為的事情,自己去看彈幕和評論區吧。
日配好啊,配的每個角色都符合性格,符合當時的心情,不像中文,我不想噴,就比如說派蒙和可莉的,雖然聲音很可愛,但說話的語氣基本全是一個調調,開心也是生氣也是,沒什麼情緒波動的感覺,還有一些角色說話有點像讀書一樣,我也沒覺得所有角色的中配不好,刻晴的中配就不錯
總有人覺得日配齣戲到桐人,但松岡禎丞對演技的雕琢絕對是頂尖的。 PV裡的一些吐氣聲就不說了,建議聽聽遊戲內的語音。因為背負著殺戮帶來的業障,魈的對很多事的看法是消極的,有點自暴自棄;因為長期遠離人世,魈面對凡人的搭話和邀請,顯得比較生疏,甚至不耐煩;同時,身為仙人,又對凡間有一份責任感。松岡是唯一一個配出這種混合起來的高冷輕傲嬌感的人。中配聽起來就像少年俠客,過於淡然、乾脆,但對於深藏其中的感情的表達略微欠缺;英配聽起來有點邪惡、狂氣,但配出了改邪歸正的感覺;韓配其實很不錯,就是吃了語種的虧。話說,幾種配音對“斷除業障”那句的處理都很吸引人!
我觉得日配对角色的理解才是最符合可莉故事的,可莉语音里有“嘿嘿嘿”,“全都可以炸飞”这样的坏笑,是很调皮的人设,并不是个纯粹的乖孩子。相比之下,我觉得花玲配的委屈声音就有点太做作了,跟她配的其他几条语音中表现出的人设有点自相矛盾,显得可莉又乖又会闹事,又成熟又幼稚,又胆小又无忌惮,实在是太诡异了,配音应该朝着其中一个方向努力的
而且这跟先入为主无关,我一直玩的中配,但就是听不惯可莉。而且不是不喜欢花玲,她的德丽莎我就非常喜欢,日配10/10,中配只能9/10,因为有瑕疵。不过这次活动的语音倒是配的不错,比如说可莉那些“唉 嘟嘟可去哪里了”我就很不喜欢花玲配的音调,像是小学生朗读课文一样,我接触的小孩子很多,说话没有这样带哭腔的
原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fCYoTJJuc
夢幻光の原神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UEk02KXBEeOr-V6xebknFH
朝這個方向努力英文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目前大家出國時,多半會介紹 I am from Taiwan。 蔡總統在雙十的演說裡,也主要使用台灣來稱呼我們自己,現在國際也都慣常稱呼我們為台灣,國際社會對我們的認知,越來越趨向台灣不等於中國,有自己的主權。
近日不管是美駐聯合國大使與台灣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會面、設立「台灣駐索馬利蘭共和國代表處」等,都是我們國際外交上的突破,也顯示讓台灣成為台灣是有可能的。
就像大家希望我們在做口罩外交時,不要因為華航名稱被誤認,或被中國吃豆腐一樣。我們各種對外展現的,不論是護照、飛機等文字、影像,主流民意都期望能以 Taiwan 展現。我們了解外交處境與文字的選擇有各方角力的壓力,但如果要打開台灣的國際空間,就應該更加積極去促成台灣的國際曝光。
如果國際社會都開始稱我們為台灣,我認為我們也應該更積極展現想要被認知為台灣的意向。我注意到外交部網站上有「參與國際組織」的專區,其中在聯合國部分,就歷年的推案情況,網站提供 1993 到 2008 年的「提案文件」,但很可惜沒有友邦「致函」或「發言」支持台灣的整理。希望外交部也能將相關資料放上網,讓全民知道,也是外交成果的展現。
感謝外交人員的努力,也希望未來外交部可以朝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2020-10-12,聯席委員會,外交部 曾厚仁次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