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在房間 4 天不講話、常常離家出走:梁朝偉,一個古怪的王者】
有些人,僅管不常出現在江湖,江湖卻從未忘記過他,像是今天《尚氣》上映,梁朝偉的演技,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後輩們無不期盼與他並肩前行,最終依舊只能望著他絕塵的背影,神秘、難以忽視,兩相矛盾的形容詞,放到梁朝偉身上沒有二元對立,反而交互襯托,存在感強烈,倒是成為無雙。
李安形容,梁朝偉是導演們的夢想;王家衛則說,梁朝偉是一個永恆的演員。
一個演員能做到讓人看見夢想、洞見永恆,無非就是長存赤子之心罷了,如何讓自己永保童心,梁朝偉做的只有兩件事:獨處,以及有意識地生活。
—
演藝圈皆知梁朝偉熱愛獨處,甚至已到孤僻與古怪的程度。
早年,妻子劉嘉玲會邀請林青霞、王菲和張國榮湊桌打麻將,梁朝偉不大會出來打招呼,而是關在房間聽很大聲的搖滾樂,吵得客廳的張國榮直喊「我頭好暈」。
好不容易,梁朝偉走出房間,自行跑去廚房泡龍井或普洱,喜滋滋走到牌桌向朋友們逐一介紹茶品與茶道,不過大家忙著算牌、無人搭理他,最後一樣是張國榮不耐煩回應:「隨便啦,你弄個茶包給我就好。」
與朋友身在同個空間,梁朝偉彷彿活在異次元,用自己的方式向朋友傳遞善意,所幸朋友們願意理解。
張國榮就曾說:「梁朝偉是一個古怪,但是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
梁朝偉的古怪,是他鍾情於一個人的悲歡,還是個「想到什麼就去做」的人,從未在乎時間與場合。
他崇拜作家村上春樹與三島由紀夫,遇到喜歡段落能夠一字不漏背出。
因讀完《挪威的森林》而一個人飛去日本住好幾個月,夜夜待在居酒屋,盯著紅男綠女們酒酣耳熱的姿態,想像他們就是村上春樹口中「身在無人島、為了寂寞相擁的光屁股孩子」。
他曾搭飛機去倫敦,在公園餵一個下午的白鴿,當天夜裡就搭機返港。為此,香港知名作詞人黃偉文還曾在專欄中提起這件奇事:「雖然心想『他有沒有搞錯啊?』,但心裡還是恨不得馬上去試一次。」
梁朝偉被問起這段餵鴿奇談,笑著回答誇張了,仍向記者承認:「我是喜歡一個人跑來跑去沒錯。」
—
劉嘉玲數次提及梁朝偉的「怪」。
她透露某天家裡施工來一堆陌生人,丈夫不喜噪音與人群,直接拎著行李箱就走,直至工人離去後才返家。
拍攝《阿飛正傳》,因一場吃梨子畫面拍 27 次都拍不好,梁朝偉回到家一語不發做家事,幾天後向她拋出一句「原來王家衛只是要我一個背影呀」如此前言不搭後語的體悟。
但最讓劉嘉玲難忘的,依舊是張國榮過世,梁朝偉把自己關在房裡四天,不說話,不想吃飯,直到第五天才嚎啕大哭起來。
—
一個遺世獨立的奇特隱士,不見得代表他無情,而是把他的心思花在值得的人事物上,並且深情以待。
梁朝偉是浪漫的,曾醉心於 Lawrence Block 的偵探小說,去美國宣傳《2046》前主動寫信給作家,只想與偶像暢聊文學一個晚上。
他是念舊的,某年聖誕節前夕與張震小酌閒聊,有感而發說出十年前拍攝《東邪西毒》的對白,長達三分鐘,讓張震暗暗心驚。
他是熱情的,因《一代宗師》練詠春拳上癮,成天與導演好友麥兆輝與莊文強討論練拳體悟,煩得麥兆輝都說:「好了,別再來找我聊天了。」
甚至,他首次參加維多利亞港的帆船大賽,開心地說只想與帆船好手以船會友,結果當天比賽奪得亞軍。
一個人,梁朝偉可以做很多事。
可重點是,他都能把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到最好。
—
梁朝偉會愛上村上春樹,我並不意外。
村上春樹是一個熱愛獨處的人,除了寫作,他也是爵士樂愛好者,每天早上出門慢跑,還深耕「翻譯」學問,將自己喜歡的英文小說翻譯成日文。
歷史中許多知名的思想家都知道「獨處」的重要性。
盧梭堅持每天獨自步行 6 小時,出版《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強調孤獨有助人類靈魂解放;吳爾芙早上十點都要獨自外出散步,聞花香、聽鳥鳴,就擁有寫作靈感;梭羅直接將自己流放到瓦爾登湖,透過半隱居學習專注。
但我認為,若想成為一位懂得感受的人,「獨處」不過是第一步,還是最粗淺的,畢竟這兩年因疫情緣故,我見到很多人都「被迫獨處」,卻也不認為他們有多開心。
於是這便回到我一開始說的:不只獨處,你還必須練習「有意識地生活」。
—
王家衛說過,演員有三種。第一種演員很聰明,讓他練 30 遍他只練 3 遍就會,接著便不練了;一種比較規矩跟認真,像是劉德華,讓他練 30 遍他就會練足 30 遍。
「但是梁朝偉,他是那種你讓他練 30 遍,他會練 300 遍的人。」
一個 30 遍的事情,為什麼梁朝偉可以練到 300 遍?
這已經與「認不認真」沒有多大關聯,梁朝偉是發自內心在感受與享受這門技藝,測試看看自己能把這件事練到怎樣,是一種以玩樂心態去摸索,觀察自己可以走向哪裡。
張曼玉跟劉嘉玲,一個是演戲上的知音,一個是相愛 30 年的妻子,她們對梁朝偉的共同評價是:偉仔,他就是一個小朋友。
讓我們回想小孩子是什麼模樣?
大家是否見過小朋友獨自在家,明明給他一個破紙袋,他不但能自得其樂,甚至還會竭盡所能去「開發」這個破紙袋,把它當成包包,把它當成帽子,諸如此類。
尼采說過,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孩童狀態,天地萬物皆為遊樂場,抱持著這種心態,你自會在冒險裡有意識地專注,學都不用學,是一種渾然天成的行為。
梁朝偉,能把泡茶變茶道、打拳變拳道、玩帆船玩到亞軍去,把自己放進世界裡,進行無窮無盡的探索。
這種人,演戲演到被封神,我絲毫不覺得奇怪。
#尚氣
#尚氣與十環傳奇
https://www.adaymag.com/2021/06/12/leung-chiu-wai-and-his-solitude-philosophy.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475373129283017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
朝霞尼采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
尼采懷疑這個肯定句,它由一個語法常規所指令,這個常規要求任何動詞(想)都要有一個主語(我)。
事實上,他說,「思想總是在『它』願意的時候來到,因此如果說主語『我』是動詞『想』的限定,那是篡改事實。」
一個思想來到哲學家那裡,是「從外面,從高處或低處,好像一些事件或一些感情衝動朝他而來」。它來的腳步很快。因此,尼采喜歡「不拘泥的狂放理智性,以急板奔跑」,並嘲笑那些博學之士,思想對於他們像是「一種緩慢、猶豫、類似艱苦勞動,往往要付出英雄飽學之士的汗水的活動,而根本不是那種輕鬆、來自天神、如此近乎於舞蹈和飛揚的快樂」。
按照尼采的說法,哲學家「不應當以虛偽的演繹和辯證手法篡改事物和思想,他是從另一條道路到達它們的……人們既不應掩飾也不應歪曲我們的思想來到我們頭腦中的實際的方式」。
「不應歪曲我們的思想來到我們頭腦中的實際的方式」:我覺得這一要求實在了不起;並且我注意到,自《朝霞》起,在他所有的書中,所有的章節都是用僅僅一個段落寫出:這是為了讓一個思想一氣呵成;是為了讓它以當它快速地、舞蹈式地向哲學家跑來時所表現的那樣固定下來。
尼采想保留思想來到他頭腦中的「實際方式」,這個意願與他的另一個要求是不可分的,這一要求與前者一樣吸引我:抵制把思想變成體系的意圖。哲學的諸體系「在今日顯得可憐而又窘迫」。攻擊直指具有不可避免的教條主義的體系化思想及其形式:「講究系統化之流的一出表演:他們由於想充實他們的體系並擴大其周圍的視平線,努力試圖把它們的弱點以和他們優點同樣的方式搬到舞台上。」
強調最後那些話的是我自己:一篇論述一個體系的哲學論文注定要包括一些弱的段落;不是因為哲學家缺乏天才,而是由於論文的形式要求這樣;因為在達到他的有創見的結論之前,哲學家被迫解釋他人對同一問題的看法,被迫反駁它,並提出別的解決辦法,選擇其中最好的,為之而援引論據,在那個看上去不言而喻的論據旁邊放上讓人驚訝的論據,等等。這樣,讀者便會很想跳過這一些頁,才終於進入事物的核心,進入哲學家的獨特的思想。
米蘭昆德拉 《被背叛的遺囑》
朝霞尼采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書來面對EP13社交天性 大腦天生就愛...? 神經科學家揭露大腦驚人真相!教你如何利用大腦優勢!
https://supery.pros.si/LGMBE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社交天性》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9.11.13 - 2019.11.20
👏感謝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 提供3⃣️本實體書、3⃣️本電子書!
-
►本集語錄:「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想他們的自我主義,絕大多數人卻是終生不曾為他們的自我做過什麼:他們的作為是為了自我的幽靈,那個幽靈是在眾人腦中自行形成,然後再傳達給它們的自我幻象。」 - 尼采《朝霞:道德偏見之反思》
►本集重點節錄:
1.人類大腦經歷了哺乳類、靈長類、人類三階段的神經適應
2.社會連結:社會痛苦的與生理痛苦的神經重疊
3.心智解讀:讀心時的心智化系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系統
4.社會和諧:自我意識是大腦演化出的社會接收器
-
►本集關鍵字:
#腦化 #神經科學 #JaakPanksepp #前扣帶回 #鴉片類藥物 #分離焦慮 #虛擬擲球 #社會痛苦 #賽局理論 #囚徒困境 #腹側紋狀體 #獎賞網路 #社會腦假說 #鄧巴數字 #鏡像神經元 #DanielDennett #意向立場 #錯誤信念實驗 #GordonGallup #鏡子測驗 #自我意識 #內側前額葉皮質 #邊沁 #全景廠視 #自我控制 #AdamGrant #JohnBargh #法國大革命 #尼采
本集推薦書目:
Michael Tomasello《人類溝通的起源》
Robin Dunbar《哈啦與抓虱的語言》
Michael Arbib《人如何學會語言?》
朝霞尼采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475373129283017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社交天性》 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9.11.13 - 2019.11.20
👏感謝 大牌出版 提供3⃣️本實體書、3⃣️本電子書!
-
►本集語錄:「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想他們的自我主義,絕大多數人卻是終生不曾為他們的自我做過什麼:他們的作為是為了自我的幽靈,那個幽靈是在眾人腦中自行形成,然後再傳達給它們的自我幻象。」 - 尼采《朝霞:道德偏見之反思》
►本集重點節錄:
1.人類大腦經歷了哺乳類、靈長類、人類三階段的神經適應
2.社會連結:社會痛苦的與生理痛苦的神經重疊
3.心智解讀:讀心時的心智化系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系統
4.社會和諧:自我意識是大腦演化出的社會接收器
-
►本集關鍵字:
#腦化 #神經科學 #JaakPanksepp #前扣帶回 #鴉片類藥物 #分離焦慮 #虛擬擲球 #社會痛苦 #賽局理論 #囚徒困境 #腹側紋狀體 #獎賞網路 #社會腦假說 #鄧巴數字 #鏡像神經元 #DanielDennett #意向立場 #錯誤信念實驗 #GordonGallup #鏡子測驗 #自我意識 #內側前額葉皮質 #邊沁 #全景廠視 #自我控制 #AdamGrant #JohnBargh #法國大革命 #尼采
本集推薦書目:
Michael Tomasello《人類溝通的起源》
Robin Dunbar《哈啦與抓虱的語言》
Michael Arbib《人如何學會語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kfl_ocBU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