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新秩序」?】林鄭要精簡城規程序 是要精簡什麼? #肢解城市規劃 #8月專研
近日林鄭一反過往「香港缺地論」,指「香港有足夠的土地,但(發展)速度要加快」,以「程序繁複」的理由,開始將土地問題的矛頭轉戰「壓縮城規發展程序」。有大量近年已開始/即將落實就建築物高度限制、園景及綠化上蓋面積、樓宇間距及樓宇後移等精簡審批的措施,亦有各種地產界、建制政黨及智庫提出更激進建議,包括修改城規條例、《收回土地條例》、《道路工程條例》,甚至揚言「簡化」公眾參與程序、「改革」補地價制度等,近日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更提議大規模放寬濕地緩衝區周邊的高度限制,向既有城規制度進行大手術,以期加快土地發展。
以上精簡流程的討論,流於實際的技術操作討論,艱澀難明,所以目前民間缺乏面向公眾的說明,使大家無法掌握相關技術改動,究竟正將香港城市規劃帶往何方。是次 #肢解城市規劃 專題特意邀請了幾位富有參與規劃程序的前線專業人士,透過深入小組探討各項精簡措施的關鍵課題,深入淺出解讀以上精簡城規措施對土地發展的成效、含義與潛在影響。
▌現行城規流程簡明透視
要掌握精簡措施的關鍵,需要先知道現時一個土地發展項目,由白紙一張到取得新地契,直至完成樓宇興建整個發展流程,究竟需要經過多少部門、法規及程序。
簡單來說,一般住宅發展申請主要涉及三個審批部門:規劃署、屋宇署及地政總署。
一、由規劃署支援的城規會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審議發展申請的各種內容,當中會有公眾表述及聽證會表達意見。
二、地政總署會負責就該發展項目,製訂/修訂一份用以發展管制的地契條款合約,有需要修訂地契條款就要計算出補地價的金額,樓盤發售前,須獲得地政署同意地契條款已經完成的「滿意紙」(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過程中亦會因應不同情況牽涉不同部門 (例如運輸署、環保署等) 的參與,包括在城規會審議及批出許可條件或者在製訂地契條款時徵詢部門與局方的(技術)意見。
三、建築圖則的審批就會由屋宇署作部門協調,主要檢視圖則是否符合規劃申請時的訂下的要求,與及有否符合《建築物條例》標準,及後會獲批建築圖則 (或叫「開工紙」),工程便可以正式動工,最後工程完成滿足《建築物條例》要求,項目取得「入伙紙」屋宇署的角色就大致完成。
現在不少審批程序,例如高度限制、園景設計等,規劃署、屋宇署和地政總署之間被認為「疊床架屋」,且準則不一,故此政府先透過「簡化」尤其地政總署參與在內的「重覆審批」,從而加快土地供應。
可是,即將出爐的精簡修訂建議,卻不止是關乎城規流程的重覆審批,亦透過修例或放寬發展限制,聲稱能達到加快土地供應的效果,但這個聲稱的目的真的能夠達到嗎?
▌精簡程序 是否重疊 有否加快?
一個發展項目主要涉及三個審批部門,過往被批評部門審批角色重疊。現時精簡規劃程序有意刪走地政總署參與在內的審批角色,為求加快審批效率。
以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例,以往一直以法定規劃圖則和地契兩方面規管,精簡安排後除了特別情況,建築物高限制不會出現在新訂立或修訂的地契內。
有建築業界覺得是項精簡某程度上合理,因為有時地契上的高度限制,有時來自舊的規劃圖則,規劃方面而言,分區規劃大綱圖不斷修改,不必又再重新找地政修改地契,只要規劃署把關就可以了。有規劃師甚至會提出地契中「建築物高度限制」本身多餘,因本身已有總樓面面積和地積比等規劃工具控制建築物的體積。可見,以上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目前的精簡程序措施是嘗試應對處理規劃申請時職能重疊的「官僚化」問題。
問題是,透過精簡審批這個少少的程序,是否能加快整個房屋發展的過程?
有業界人士質疑,現時地政審批地契條款的程序,會多大程度影響房屋工程的進度。因為地契其實只是政府與發展商之間的一紙合約,不會令工程不乎合法規要求,似乎不太會影響工程進度。發展商只要在最後階段賣樓前滿足地契的要求就足夠,簡單刪去幾個條款,會有多大程序影響整個工程時間表?結論是,到目前一刻的精簡城規流程措施,對加快建屋過程有多大幫助,仍然是個大問號。
過往亦有就地政層面的「加快」嘗試,效果亦是一個大問號。以發展商極為關注的補地價問題為例,政府早於2014年推出的「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嘗試加快處理農地改劃為住宅用地的地契修訂申請,但直到2021年的6月,地政總署回應立法會質詢時,卻沒有備存實際處理申請個案時間的整體統計數據,並解釋指「每宗申請的時間取決於該個案的複雜程度及所牽涉的問題」。就此,似乎政府都無法評估「加速」措施前後的成效。
▌審批程序以外的建屋能力限制
現時精簡規劃程序的措施,似乎就不能簡單地加快整體房屋供應,因為建屋步伐其實更多是受制於其他大環境因素,而非地契上的幾條條款。根據業界人士的觀察所得,舉例說現時公營房屋供應的速度更多跟工程部門的負荷能力有關。
過往公屋工程進度緩慢,其實不是全然是覓地問題,更多是覓地後卻無人可跟進工程。據業內人士稱,由於很多「靚地皮」已被政府賣地予私人發展商起豪宅或商廈等,剩下可供建公屋的地皮若不是「盲搶地」得來,就是先天條件不佳,需要平整土地。而負責平整土地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內部有今年工程量的清單,若超出今年工程量的話,就會排後一年再處理,結果房屋署不是沒有土地建屋,而是有了土地,卻等了一整年才得以開展工程。
業界人士推測工程部門長期欠缺人手,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政府大型基建過多,當然這亦包括公眾所理解的「大白象工程」。如果將政府工程部門的人手吸引到明日大嶼等大型基建,似乎亦會令到整個工程界別的人手短缺,倒過頭來拖慢房屋供應,猶如搵石頭砸自己隻腳。
以上的例子顯示,現在政府「發展速度太慢」的定調似乎忽略了規劃程序之外的其他決定性因素,單單強調精簡加快城規程序,或者無助改善現時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
▌犧牲質素的「精簡」趨勢?
政府除了推行現時一系列的精簡措施外,不斷加快審批整個發展流程亦成為各個部門內部的首要任務。此時需要思考,這個「谷催加速」趨勢會對政府部門對於城市發展的把關及引導角色帶來什麼的負面影響?會否削弱本身監管下應有的質素?我們的城市景觀及生活質素,會否因而下降?
以園境規劃程序為例,過往一個發展項目的「園景設計總圖」(Landscape Master Plan)分別交由規劃署及地政署審批。2019年發展局發佈聯合作業備考第3號(Joint Practice Note No. 3),提出精簡園境的規劃申請程序,將規劃申請中園境設計一般交由規劃署作為主要審批,並交由屋宇署審批綠化覆蓋率(Site Coverage of Greenery)。
有園境建築業界觀察所得,過往規劃署及地政署的審批準則不一情況時有出現,亦有批評政府部門審批發展項目的園境設計十分主觀。上至發展項目的通風、園藝移樹、園境美化以及開放空間的佈置,下至會追問項目中種植一顆樹的品種類型,當中不時涉及主觀的判斷。相應地,這亦反映出部門會仔細監管園境的具體設計。若將審批準則統一,精簡成「點心紙式」的硬性要求,會不會使發展商出現「湊數交貨」的情況?
對於現時政府「總加速」的綱領下,除了精簡規劃程序,有部門因審批不透明屢次被官媒狙擊拖慢土地供應,而政府部門內部亦被要求加快工作效率,否則將輕易「中槍」,成為現時「鬥官僚」的目標。有業界亦表示公營房屋項目的園境設計也需要配合加快,我們必須小心,會否因而犧牲園境設計時應有的全面質量。
有園境業界人士有聽聞,政府部門為求加快公營房屋供應(或需要彌補因土木工程署工程吸納量不足而導致的延誤),現時在制定某些公營房屋的園境圖則時,往往鼓勵採用「直線型」的模組化(modular)設計,嫌其他風格(包括曲線型)的設計興建速度慢,而這些曲線型設計對於整體景觀很多時有助益作用,甚或乎是個別地盤的實際需要。
透過犧牲因地制宜的園境規劃考量,而所換來的「精簡」成效,卻只是加快數天的制定工作,省時很少。這樣只會製造出更多倒模型公屋屋邨,而屋苑社區亦欠缺特色及變化,在地住戶的生活質素相信隨之而會被「精簡」。
▌公開補地價計算的雙面刃
發展商開發項目時,必須經歷修訂地契上的限制條款/改變土地用途等申請,因而須向政府就修訂前後的土地價值進行補地價,有發展商指這太浪費時間了。
現在開始有媒體吹風,政府正考慮列明「補地價」不同細項的計算方法,作為精簡城規流程的一個辦法。然而,「補地價」牽涉公帑收入,公眾利益影響極大,所以政府需要謹慎的補地價計算程序,避免公帑損失或招致官商勾結嫌疑,花這些時間站在公眾利益立場看似是必須的。
但現時,發展商正積極撼動這個多年來的安排。有不少發展商指很難預計政府會提出的補地價水平(業界一般理解是扣除所有成本後,政府會預留發展預期收益的20%給發展商以訂出補地價的金額,大型項目補地價金額可動輒上百億),所以以當發展商察覺到某些時期有條件接近的地皮的補地價金額便宜時,就會出現一窩蜂為數個不同項目申請補地價的情況。
因此有業界認為,對發展商而言,補地價計算準則更透明,發展商理論上有機會更主動向政府申請補地價。但同時,正如前面所述,「補地價」牽涉公帑收入,公眾利益影響極大,如果被地產商得知補地價的計算準則,亦可以預期發展商會針對每個細項數字向政府「拗數」,若然發生,這將必然拖慢發展程序,有發展商甚至會有理據,就政府開出的補地價及其安排司法覆核(相對於補地價的天價金額,司法覆核的律師費用可說是九牛一毛,若然覆核成功一次半次,發展商已經「賺到有突」,增加了發展商挑起法律挑戰的誘因),引起更長時間的爭拗,所謂「精簡」程序能夠加快發展的期望落空,欲速不達。
而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地產商,補地價問題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前者是關乎龐大的土地收益,後者是巨大的土地利潤,若然挑起補地價的紛爭,這爭拗將沒完沒了,除了公帑有機會蒙上損失,更要命的是,發展商看似很關心的發展速度,很可能會被拋諸腦後。
▌最壞的還未到臨
最後,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現在正考慮推出最具爭議亦係土地利益核心﹕涉及總樓面面積以及補地價方法的精簡措施。連同一系列政府官員以及建制團體,針對濕地緩衝區大幅度放寬的發展管制,以及城規程序的民主參與部分。精簡發展管制小組的動態,即將成為新界北及明日大嶼等大型發展計劃以外,直接改變本地土地發展玩法,具相當技術性,同時亦最具爭議性的城市議程之一。
--
8月專研系列 #肢解城市規劃 全集:https://liber-research.com/steamlining_planning/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Podcast:https://liber-research.com/podcast/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木易子綠化園藝 在 愛上整理整頓 整理收納師 J.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居家整理案例分享
家庭成員:兩大一小(二寶即將出生)
屋型:大樓
區域:客廳、廚房、兒童房(此篇為客廳及公共區域整理分享)
△廚房整理篇:https://www.facebook.com/275830683053728/posts/339397613363701?sfns=mo
△兒童房整理篇:https://www.facebook.com/275830683053728/posts/339769576659838?sfns=mo
〔目標〕客廳堆了很多雜物與待回收物,導致不易打掃;且家人反而不常在客廳活動,都在書房裡各做各的事。二寶出生後會有親友到家裡探訪,希望能有整齊的客廳及公共空間。
〔過程〕
△客廳:
這個家最特別的就是 #一進門的撞球桌,室內坪數的確不小,可以擺放的下這麼大的桌子,但時常一進門就把物品隨手放在撞球桌上,開始堆放東西後就很難想玩就打,所以男主人和大兒子也很久沒有一起打撞球了;桌下也慢慢堆放雜物,以至於打掃不易。
#為二寶準備的推車及提籃 還沒有固定擺放位置,只能隨意有地方就暫放著。
先從客戶覺得最雜亂的鞋櫃旁物品開始整理,其實從這區的運動用品,感覺得出 #男主人很用心陪伴孩子運動,各式各樣的球類與直排輪等,女主人為他們準備的乾淨衣物袋裡,有男主人和大兒子的衣物,我是從這點得知男主人是和孩子一起運動的,而不是只是帶孩子去上體育課程。
把所有運動用品集中收納後,我用了一個無痕掛勾將乾淨衣物袋掛在這區,這樣父子倆要出門運動能夠 #順手 提了就出門。
#電視櫃 下方放了上百本的 #讀者文摘,最舊的甚至有23年前的,女主人說這些都是親友給的,說是讓他們能念文章給孩子聽,但他們從來沒有拿起來看過‧‧‧‧‧我建議她,以後如果真的不需要的物品,就謝絕親友好意,不然收了也不會看,就是把別人家不要的物品,收進到家裡來佔空間,廚房、童書、玩具、書籍、儲藏室裡,各處都有著親友的好意贈送物品,但也 #實實在在地佔用了家裡的坪數空間。溫柔的女主人回我說:親友的好意還是不好意思拒絕,我說,真的不需要的物品,再試著拒絕看看。這批讀者文摘全數裝箱回收了,改為收納親子桌遊。
整理完客廳區域,我把一張小茶几搬到落地窗前,這樣一來,二寶的推車和提籃都能放在入口處了;也把喜愛園藝的男主人的一盆 #虎尾蘭 放到小茶几上,一進門就看得到窗邊的植栽, #空間綠化布置 的效果很不錯;原本擋在路中間的足部按摩器移到貴妃椅處,這樣女主人隨時都能坐下來按摩,不用再推椅子到客廳坐了。
△餐桌:
第一次我到府時,還以為他們應該都不在餐桌上用餐,因為桌上堆滿了物品,感覺沒有位置可以坐下來吃飯,但女主人笑著跟我說,有啊在這裡啊,原來桌上兩塊小墊板是固定的座位。除了整理桌面物品,我建議她把塑膠桌布拿起來,直接在原木桌面吃飯就可以,視覺效果較清爽且也好擦拭,很開心她也同意這麼做。
△其他公共區域:
不論是臥室還是客廳,為 #每天都會用到但又常隨手亂放的包包,為他們找個家是我的堅持,也是 #象徵每個物品都不該被忽略,都值得好好對待,更何況是每天都會用到的物品。
公共區域的部分,還有造成視覺雜亂的掛衣桿、餐桌區,但這些區域都沒有拍到整理前的照片,因為一旦開始整理,我就很投入其中,整理是得一直思考燒腦的工作,所以常常等到整理完才發現有些區域事前沒有拍到照片,但,我的成果照是其次,#為客戶整理整頓好的空間才是最重要的,你們 #如釋重負地笑著說非常滿意才是最大的肯定。
〔整理家整理心〕
這個家給我的感受,就是一家人滿滿的愛,有溫柔一直照顧著這個家的女主人,工作忙碌但愛家的男主人,一個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現在家裡都整理好,二寶的物品也都定位放好,隨時都能迎接二寶到來。
整理好的當晚女主人就告訴我,父子倆馬上就打起撞球來了,而且他們一進家門馬上就感覺到家變的整齊清爽,都很開心。
原本第二次到府前,懷孕後期的女主人身體不是很舒服,有可能要取消整理客廳的預約,但後來還是維持原計畫進行了這次整理,整理後她說,還好有我的幫忙,此刻心情才能如此放鬆,而我說,也要謝謝你自己沒有放棄整理,不然我也無法上門協助。
#整理整頓這件事是你的決定,所以有些預約詢問後來沒下文,我也不會去催促或提醒,當你有強大的意願要整理,我相信不論有什麼阻礙都不能阻止你,但當你把整理這件事看得還不是那麼急迫,我也不需要催促,因為,這都是你的選擇,不是嗎!?😊
— — — — — —
愛上整理整頓 到府整理教學填單:
https://goo.gl/sAzMys
— — — — — —
加入line與我一對一對話,也可收到發文通知:
https://line.me/ti/p/@ajo1809j
#愛上整理整頓JT
#整理家整理心
#追求怦然心動的每一天
#高雄居家整理師
木易子綠化園藝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園藝暨景觀學系「園藝花坊」新特展--彩葉植物展】
園藝暨景觀系於今年3月將既有園藝系玻璃溫室前棟改造成「園藝花坊」展覽型溫室。於杜鵑花節活動期間展示多樣性的杜鵑花品種,使參觀民眾可一次欣賞到平時難得一見的杜鵑花種類;活動期間(3月11日~4月23日)廣受佳評,似乎已經成為臺大一個新景點,吸引許多校內師生同仁和校外人士前來欣賞與拍照,達到良好的推廣教育與休閒遊憩功能。
為持續發揮「園藝花坊」的展示功能,園藝暨景觀系再接再厲,於5月5日開始推出新特展--『彩葉植物展』。所謂「彩葉植物」是指在其生長季節時,葉片可以較穩定呈現除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之植物種類。彩葉植物常在開花植物較少的季節或場合表現亮眼,也經常是室內綠化的主角,運用非常廣泛。彩葉植物擁有多姿多彩的葉片,足以和花朵相爭豔。本次主要展示彩葉草、粗肋草、竹芋類、秋海棠和變葉木等5個種類,每一種類都有許多令人驚豔的色彩和造型變化,值得大家好好來欣賞彩色葉片世界之美。展期5月5日~6月18日,歡迎「園藝花坊」愛好者持續蒞臨參觀與指教。
1. 彩葉草(Coleus)
彩葉草是唇形科(Labiatae)彩葉草屬(Plectranthus)的一、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亞洲,澳洲及非洲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大部分來自印尼和斯里蘭卡,因栽培容易葉片色彩繁多,葉型多變,且又在溫暖季節生育旺盛,故成為臺灣夏季草花種類較少時的主要的色彩代表植物。此外,彩葉草生性強健,即使園藝初學者也很容易上手,可當作培養信心的入門植物。
2. 粗肋草(Aglaonema)
粗肋草是天南星科(Araceae)粗肋草屬(Aglaonema)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熱帶東南亞地區,目前市面上大多為園藝栽培品種;其株高約為50~60公分;性喜溫暖,氣溫低於18℃時即有生長障礙,當寒流來臨的10℃以下足以產生寒害。粗肋草現在大量被運用在室內的擺飾中,除了具多色彩(近年來增添多種紅色系品種)及耐室內低光的特性外,對空氣中的甲醛、苯具良好淨化能力。
3. 竹芋類(Maranta Plants)
竹芋類植物是竹芋科(Marantaceae)下Calathea、Ctenanthe、Maranta等屬植物的通稱。原產於熱帶美洲及非洲,性喜溫暖(16~26℃),若遇溫度過低(12℃以下)之寒冬,需將植物移至無風、較溫暖之室內越冬;喜好高濕度(70~80%)的環境,於空氣對流較強的區域常會發生葉片捲曲葉尖乾枯的狀況。竹芋葉片色彩豐富葉型多變,常常讓人眼睛一亮;其生長較緩慢,可於室內長時間擺放,並對甲醛、氨具良好淨化能力。此外,有些竹芋還有"睡眠運動",即葉片白天展開,夜晚摺合,非常奇特,所以又稱為「祈禱植物」(prayer plant)。
4. 秋海棠(Begonia)
秋海棠是秋海棠科(Begoniaceae)秋海棠屬(Begonia)植物的通稱,原產地遍布亞洲、非洲及中南美洲;臺灣原生的秋海棠有18種,其中14種為臺灣特有種。海棠多不耐寒,也不太耐旱,忌夏季強光直射,冬季則建議移至陽光較充足的區域栽培。秋海棠類植物大致可分為觀花或觀葉品系,目前全球之栽培品種高達10,000種以上,秋海棠的葉色多變,常常具有一般植物少見的金屬光澤,這也是其深受大家喜愛的原因之一;又其葉片常常凹凸不平,故對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具有滯留的效果,而能達到淨化空氣的功能。
5. 變葉木(Croton)
變葉木為大戟科(Euphorbiaceae)變葉木屬(Codiaeum)多年生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馬來西亞半島、南洋群島、爪哇、澳洲與太平洋島嶼等熱帶地區。性喜光線充足、溫暖環境與濕潤的土壤,若遇乾旱則會以落葉的方式度過逆境。又因其色彩豐富(綠色、紅色、紫紅、粉紅、黃色、橙色、象牙白不等),常以色斑呈現,葉型有卵圓形、螺璇形、母子葉、戟形等多端變化,因此得名為「變葉木」。